這個殺人犯的精神控制法,變態得讓我不寒而慄

2021-01-19 真實故事計劃

*【瘋人說】刊發的都是基於真實改編的故事

【瘋人說】是醫生穆戈在蒼衣社開設的故事專欄,記錄她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時的遭遇。希望能打破患者被妖魔化的固有形象,讓大眾了解、正視精神疾病。

本期病症:戀物癖

時間:2015年

地點:上海

人物:穆戈,吳向秋,小刻

小慄子打完電話,吳向秋的哥哥來了,父母沒來。

吳高陽首先告知我們,以後不要再去打擾他的父母,然後才問:「遺書呢?」

我反問他:「你知道虹嗎?」

吳高陽嫌惡道:「不就是他那隻木偶。」

我直視他的眼睛:「我是說,真的虹。」

他一愣,臉上卻沒有茫然和驚訝。

我更確定了:「看來你知道虹真的存在。」

吳高陽皺眉:「什麼真的存在,只不過是他幻想出的女人罷了。」

吳高陽說,有一天,這個孤僻怪異的弟弟忽然跟他說,哥,我交了一個女朋友。他不相信,因為弟弟吳向秋從沒有表現出對異性的興趣。除了他那隻木偶,他幾乎不接觸任何帶有女性色彩的東西。他就像個陰暗齷齪的變態,只對著木偶發情。

吳高陽不相信有女的會看上他。

我有些生氣:「就因為這個,你篤定他是幻想的?」

吳高陽解釋:「當然不是。對於這個虹,他什麼都說不出來。幾歲?家住哪裡?職業是什麼?甚至連她姓什麼他都說不出,只知道她叫虹。我問他虹長什麼樣,他就把那木偶懟到我面前,說就長這樣,這不是幻想是什麼?編都編不像。你是醫生,你應該知道他就是瘋了。」

吳高陽扯了扯領帶,似乎覺得自己說出來很荒唐,不可理喻。

從吳高陽這我了解到,吳向秋被送來醫院前,曾和吳高陽說過他要和虹私奔,當晚吳高陽確實見他拖著行李,帶著那隻木偶離開。他跟上去,想確認是不是真的,結果看見吳向秋一個人抱著木偶在車站等了一夜,沒有任何人來。

吳高陽嗤笑道:「我也是瘋了,居然真的還信過他。」

那天晚上過後,吳向秋就開始發瘋,到處要找那個不存在的女人。他說約定好了,女孩不可能不出現。後來家裡實在沒辦法,就把他送來了醫院。

我:「這件事你們為什麼沒跟主治醫生說?」

吳高陽情緒變得高漲:「說什麼,這不是你們的工作麼?行,我今天也給你透個底,省得你沒完沒了。我知道幹你們這行的,就喜歡挖人的心理陰暗。你說得沒錯,我根本不在乎他是什麼病,能不能治好,我只希望他在這一直關著,別再出來煩我。說實話,他自殺了,我一點都不驚訝,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覺得他總有一天會死在自己手上。你沒有跟他生活過,你不會了解的,他根本就不像個陽間的人。」

我點點頭沒說什麼。他似是覺得說多了,斂了一下語氣,重新變得陽光溫和:「對不起,我有點激動,最近事情太多了,希望諒解。」

我毫不在意地聳聳肩:「可以理解。」

吳高陽撥了下領帶,恢復了板正的精英氣質:「那封遺書呢?」

我把信封給他,他有些急,又儘量顯得慢條斯理,抽出裡面的紙,打開。

吳高陽:「怎麼是空的?」

他將那張紙顛來倒去地看,又去抖動信封,看有沒有漏拿。

我笑道:「是不是很想看他在遺書裡的懊悔和絕望,想看他提及你時的羨慕,嫉妒和恨意?那你要失望了,他對你無話可說,他在這的一個月裡,從未,提起過你。」

吳高陽面色難堪至極,像被狠狠地羞辱了:「你知道什麼!他根本是個廢物!惹禍精!我給他安排了工作,他卻帶著木偶去面試,讓我在這麼多人面前丟臉!他大半夜在客廳玩木偶,我爸心臟不好,起來上廁所被他嚇去了急診室。我媽受不了,燒了他的木偶,他就去燒我們的床,小區街坊都知道我們家有個變態。把他關在家裡,又成天尋思著逃跑,我父母經常不敢出門,怕丟臉。他但凡對這個家有點用,我們都不會把他送這裡來!」

我聽完,看著他,問道:「你沒有一刻懷疑過,為什麼我必須有用,父母才會愛我這件事?」

我觀察著他的表情,繼續說:「你懷疑過,但你放棄懷疑了。你決定順應規則,用聽話和有用換取父母的獨寵,所以你看著日復一日離經叛道的弟弟,是快樂的,也是嫉妒的。你用你的識相和求全,贏得了父母的獨寵,但你嫉妒他雖然孤僻討嫌,活得人不人鬼不鬼,但他比你自由,他比誰都自由,恐怕你自己也不想承認,在你心裡,這隻陰溝裡的老鼠,遠比你高貴。」

吳高陽愣住了,臉色變得刷白。

我:「真可笑,你厭惡他,又惦記他。你希望他也能嫉妒你,可他從來,都沒有把你放在心上過,吳高陽,你活得累不累啊。」

我看到他的臉一片片碎裂,裡面好像住著一個小的吳高陽,窩在父母懷裡,老師掌心裡,獎狀堆裡,嫉恨又羨慕,得意又茫然,高傲又空洞的神情。

我站起身:「聽說你夫人懷孕了,替我向你未出世的孩子問個好,代我說聲,真不幸,他要成為下一個你了。」

「噢,對了,千萬,別生二胎啊。」

我在吳向秋的病房安家了。小慄子火急火燎地跑進來說:「穆姐,不好了!你又被投訴了!就那個吳高陽。」

我沒有理會:「拿來了嗎?」

小慄子把一沓信封遞給我,裡面是小刻捎來的當日現場照。照片比較直觀,比視頻看起來方便。他說:「小刻警察讓我給你帶句話,說你再破壞現場,就要把你當嫌犯排外了。」

我並不打算離開。在這間病房待著,能讓我想起吳向秋用細線為我表演木偶戲時的樣子。

吳向秋用線表演木偶戲

小慄子憂心道:「警察都警告你了,你怎麼還坐在吳向秋床上啊。」

我把照片攤在床上,看起了照片:「他嚇你的,這裡早就取證完了,不解封就是走個流程,還沒結案。」

小慄子撓著頭問:「我不懂啊,你還要查什麼,他不就是自殺麼,警方都確認了呀。」

我不說話。

小慄子繼續話嘮:「你找吳高陽來問,也沒能確認那個虹真的存在啊,還是像他幻想的。」

我抬手摸了下他的慄子頭:「不知道姓,不知道地址,不知道工作,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個虹字,你覺得這是幻想的麼?」

小慄子一臉肯定:「不然呢,這就是無中生友啊。」

我重新看向床上的照片,語速很快地說:「恰恰相反,如果是幻想的,患者會清晰地構建出一個人。賦予那人名字,家庭,工作,社會地位,甚至社會關係。他會不斷地在幻想中填充完這個人的細節,讓她像一個真人一樣生活在他的世界裡,自圓其說。這樣當他和別人介紹這個人時,會不遺餘力地描述她,讓她聽起來是真實的。」

「吳向秋卻不是,他只知道她叫虹,在跟他哥哥介紹時,什麼都說不出來,這不符合幻想,他是真的不知道。」

小慄子一臉驚詫:「所以你的意思是,吳向秋,和一個不知道姓,不知道工作、家庭、年齡、地址,什麼都不知道的女人談戀愛了?還為這個女人做了個一模一樣的木偶?」

我點頭:「只有這個解釋了。」

小慄子又面露糾結:「你信麼?這也太匪夷所思了,而且吳高陽不是說跟過去也沒見到人麼?」

我:「別人或許不可能,吳向秋會,他是理想主義者。」

小慄子沉默片刻:「我知道他為什麼選擇你了,大概,全世界只有你會信他吧。」

我一愣,沒說話。

小慄子說:「那就算他有個真的女朋友,又怎麼樣呢?還有,你就不能換個地方想麼,這房間好歹剛死了一個人,你不怕啊……」

我打斷他:「不是一個。」

小慄子汗毛豎起:「啊?」

我指著地上的木偶:「是死了兩個人。虹,也死了。」

小慄子瞪大了眼,恐怖地看著我。

我給小慄子分析:「吳向秋把木偶殺了,他要給我呈現的,是虹死了。」

我拿起一張照片,是吳向秋躺在床上的屍體:「他的身邊還空了這麼大一塊地方,完全可以放下一隻木偶。而且他常年都把木偶抱在懷裡,為什麼這次要把她扔在地上?」

小慄子呆滯道:「為什麼?」

我語氣低沉:「他在展示,他丟失了虹。就像吳高陽說的,當晚他們要私奔,可虹並沒有出現,吳向秋發了瘋地找。而他把木偶的頭掰斷,是想告訴我,虹不是失蹤了,虹是死了。」

我看著床上的一大片照片,這個死亡現場,是他給我出的謎題,任何一個細節都有意義。他活著時寡言少語,死後,卻滿滿都是傾訴。

地上斷了頭的木偶依舊笑顏逐開,我們對視著。

「這裡,躺著兩具屍體。」

我問小刻最近一個半月,有沒有接到女性死亡或者失蹤的報案。

小刻回想了一陣兒:「死亡沒有,失蹤有兩起,一個找到了,一個溺死了。但找到的那個人48歲,已婚;溺死的是個13歲的女孩,你覺得符合麼?」

我想確認下:「溺死的女孩照片給我看一下。」

小刻調出來,我立刻知道不是,女孩和木偶的模樣相差太遠。

所以,虹的屍體應該還沒被找到。

小刻苦笑著說:「這要怎麼找?不知道姓名、年齡、地址、社會關係,什麼都不知道,就一個單字虹,沒法找啊。而且現在這個人存不存在都是個問題,你起碼給我一個失蹤者側寫啊。」

我沉默了。

小刻繼續推理:「如果她真的存在,死了也一個多月了,為什麼沒人報警?她在吳向秋這裡是個無名氏,難不成在整個社會都是無名氏?這種情況倒也不是沒有,但範圍太大了,而且就算她毫無社會關係,她的屍體總要處理的,到現在都沒被發現,也是個問題。」

我想了想:「那如果,她的社會關係,就是兇手呢。有人知道她已經死了,但沒有報警。」

小刻沉默片刻:「你是說,她的家人或朋友?」

我點頭:「準確來說,是她僅有的家人,或者朋友。」

小刻還是無處下手:「其他呢,這樣還是沒法找,你給我一個失蹤者側寫。」

我深吸口氣,開始腦內風暴:「女,年齡在15-30歲之間,未婚。社會絕緣者,只有父母這一個社會關係,沒有工作,不上學……單親家庭。」

小刻飛快地記錄著:「僅有的社會關係怎麼確定是父母?」

我把這些猜測分析給他:「吳向秋跟他哥說的是『私奔』,這個詞適用於不被家人同意,且是在被管制的情況下,不會是朋友。某種程度來說,虹的家庭關係,應該和吳向秋是相似的,他在描述提線木偶時,不止一次提到了束縛這個詞。虹被家庭束縛著,這也是他們能彼此吸引的一個前提,但她比吳向秋更難獲得自由,應該是控制欲更強的家庭,可能是單親。再來,虹的年齡不會太大,否則沒有後現代思維去欣賞吳向秋的木偶戲。」

小刻停下筆,示意我繼續。

我觀察著手上的木偶,如果吳向秋完全是照著虹的形象做的,這些都能成為關鍵線索。

「從衣著來看,虹的家庭條件尚可,她的單親家人應該有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小刻提出問題:「這些都不能算標記點,範圍還是太大。」

我思索片刻:「虹的腿部癱瘓,或者萎縮、殘疾、斷腿。」

小刻一愣:「這個怎麼看出來的?」

我舉起木偶:「杖頭木偶,是沒有腿的,那裡被杖頭取代了。」

「在我問吳向秋的五個問題裡,他說,他要做她的腿,支撐她自由飛翔。這五個問題,是他給我的關鍵信息。虹,應該有嚴重的腿部問題,無法自主生活,行走,這是她社會絕緣的原因之一。」

小刻沉默,記下了。

我繼續說:「她的家庭住址,可能在東華路一帶。吳高陽當晚跟蹤吳向秋,發現他等著的車站是東華站。虹的腿不方便,他們要私奔,選擇碰面的地方不可能離虹的家太遠。」

小刻想了想:「東華路一帶,出入管制極好的高檔小區。」

我點頭:「吳向秋的行動路線可以查一下,他經常表演的街頭,和東華路一帶有重合的地點,畢竟他要碰到行動不便的虹,不是簡單的事。他們也許被一起拍到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人,和一個木偶師,他們對視的瞬間。」

小刻點頭:「工程量很大,但是有方向了。」

我:「還有最後一點。虹的單親家人,社會地位應該不低,學歷可能很高。他長期在給虹洗腦,進行精神控制,所以虹對吳向秋,什麼都不能說,也說不出……我懷疑他可能言語威脅過虹,虹告訴了吳向秋,所以他們急於私奔。在虹失蹤後,吳向秋依此認定她死了,被殺了。」

小刻有些激動:「那這個單親家人,是你鎖定的嫌疑犯?」

我說:「是的。」

小刻合上本子:「好,還有一個問題,沒人報警,虹的事沒法立案。」

我一愣,沉默片刻:「我來報警……不,是吳向秋報警,他的女朋友,虹,失蹤了。」

小刻告訴我,他回去查到吳向秋之前確實報過警,但沒人信他。他對失蹤者一問三不知,連姓都說不出,什麼信息都沒有,根本沒法立案。後來他家人把他領走,說他有精神病,虹是他幻想出來的,於是就更沒人信他了,報警不了了之。

所以被送來這裡後,萬念俱灰的他,被家人、醫生、警察都告知虹是他的幻想,時間久了,他可能自己也懷疑了。究竟那個女人,自己懷裡的木偶,是不是一場春夢。

他只能以迂迴的方式,隱晦地向我求證,向這僅有的一個可能會相信他的人請求,請求我還他一個真相。他用撕裂而決絕的方式向這個世界,向那些把他的頭按下去讓他閉嘴的人表達:他在找她,這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玩笑。

終於,在吳向秋死後,他的報警,還是奏效了。

在車站等待虹的吳向秋

一周後,小刻查到了一個符合側寫的,名叫魏虹,23歲,下肢截癱,住在東華三弄的複式公寓區。她有一個單親父親,是個醫學教授,叫魏晨曦。

小刻把魏虹的照片發給我。看到照片上的女人,我驚了一下,當即就確認了她是虹。太像了,吳向秋的木偶完全抓到了魏虹的精髓:短髮,齊劉海,天鵝頸。她不笑時,眼裡有笑意,她笑時,嘴角卻是悲傷的。

小刻說:「資料顯示,魏晨曦有過兩個孩子,大兒子在兒時車禍喪生了,二女兒就是那場車禍成截癱的。」

我快速推演了一遍:「替代性懲罰,高控制動機,符合側寫。」

小刻接著說:「我們去過她家了,魏虹果然不在。

相關焦點

  • 9名世界最變態的連環殺手 想想也是讓人不寒而慄
    9名世界最變態的連環殺手 想想也是讓人不寒而慄時間:2015-12-02 21:52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名世界最變態的連環殺手 想想也是讓人不寒而慄 世界上最可怕的連環殺手,毫無人性,無所不用其極,你無法想像的殘忍血腥。為什麼要殺人?
  • 精神控制法的慣用伎倆,學會這個再天真的女孩也不會上當
    北京大學女生包麗去世,讓廣大網友感覺很惋惜,通過之前與他男友牟某翰的聊天記錄可以看出,她生前被提出拍裸照懷孕並流產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切除輸卵管等一系列要求,死者媽媽認為他男友的精神控制折磨是導致暴力自殺的主要原因,而對此指控牟某翰表示予以否認。
  • 《我是殺人犯》|史上最憋屈連環殺手看的我替他心酸
    比如波蘭的這部《我是殺人犯》。這是南哥看過最讓人心酸的一部關於殺人犯的電影了。人們將這個殺人犯稱為「吸血鬼」,因為他總是在黑暗中出現。其實有很多關於連環殺人的電影都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而成的,而在《我是殺人犯》中,我們將看到史上最憋屈殺人犯。電影開始於一個被發現的女屍。
  • 賈靜雯新劇對準變態殺人犯
    劉昭國卻接了這樣一句不容辯駁的話:我是受害者家屬。王赦與劉昭國,社會與個人,《我們與惡的距離》開場便提出這樣一個尖銳而深刻的問題。加害者家屬對於殺人犯,尤其是這種無差別殺人犯家屬,應受到社會怎樣的對待?他們是否有權利走出事件陰影,重獲新生?
  • 《精神變態日記》憨憨傻白甜自從得了精神病整個人都精神了
    不過小編今天的要說的不是這部恐怖黑暗劇,而是近期上線正在熱播的另一部關於變態連環殺人魔的故事——《精神變態日記》。精神變態日記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變態在作案的時候居然還有寫日誌的習慣,而且還是左手反寫技能。
  • 偽變態+真社畜,你我的精神出路
    此外,這部《精神變態日記》還剔除了韓劇霸屏八十年、愛來愛去的感情線。沒有甜甜的愛情戲碼打擾,一心專注於描繪變態養成的心路歷程。憑著「變態」自身的圈粉實力,也能散發出真香的迷人魅力。01.事實上,精神變態的元素在影視題材中蔓延並不值得意外。有研究顯示,具有這一傾向的人大概能佔到社會整體人群的1%。也就是說100個人裡面,往往就會有一個已知或待確認的精神變態患者。
  • 九大控制法原理分析
    九大控制法原理分析無論是現場改善,還是制訂計劃模式,我們都強調動作的到位和動作的力度。怎麼確保動作的到位、動作的力度?在動作中貫徹的「三九控制法」。我們要把「三九控制法」當成鹽,把動作當成我們的菜,菜裡面沒有鹽是吃不下去的。生產日計劃中怎樣貫穿九大控制法呢?
  • 【概覽系列】《天生變態狂》——心理變態,可能是個還不錯的屬性
    但是,那怎麼解釋自己長了一個變態殺人犯的腦子然而卻成了科學家?出生於「變態家族」,而且大腦檢測也跟「變態殺人犯」的大腦迴路完全吻合,偏偏事實很清楚——自己並不是一個殺人犯。那麼,哪裡錯了?>1、額眶部皮質以及包括杏仁核在內的前額葉皮質功能低下;(基因控制)2、基因出現多處高危突變(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戰士基因);(還是基因決定)3、童年早期經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 重點來了,死變態英文怎麼說?
    看過一部電影叫美國精神病人麼?
  • 惡魔在人間,睜眼看世界 | 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心理變態嗎?
    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知名心理變態研究專家、犯罪心理學家羅伯特・黑爾就在其著作《良知泯滅》中提到北美大約有200~300萬心理變態者——僅紐約市裡就生活著10萬個心理變態。然而,雖然幾乎所有的連環殺人犯都是心理變態,但心理變態卻不一定都會殺人。實際上,每20000個心理變態中才可能會出現一個連環殺人犯(黑爾,2020)。
  • 案例 | 「九大控制法」做好生產日計劃!
    在動作中貫徹的「三九控制法」。那麼在生產日計劃中怎樣貫穿九大控制法呢?無論是現場改善,還是制訂計劃模式,我們都強調動作的到位和動作的力度。怎麼確保動作的到位、動作的力度?在動作中貫徹的「三九控制法」。我們要把「三九控制法」當成鹽,把動作當成我們的菜,菜裡面沒有鹽是吃不下去的。生產日計劃中怎樣貫穿九大控制法呢?•問題1:貪圖方便是企業頑症。
  • 消諧波控制法的分析與改進
    本文介紹了對消諧波控制法的改進方法。1 工作原理 圖1所示多電平逆變器的消諧波控制法如圖2所示,它是由Corrom首先提出來的。2 對SHPWM控制法的改進與分析 為了使SHPWM控制法,能用PSPWM控制法得到的諧波分析方程式來描述,其原(N-1)/2個階中的小載波三角波必須用一個大的載波三角波統一起來。
  • 從精神變態者到「日常施虐狂」:人類為什麼會去傷害無害的人?
    他們玩得越多,施虐欲就變得越強。與虐待狂不同,精神變態者不會僅僅因為他們能從中獲得快感而傷害無害的人(儘管他們可能確實會從中獲得快感)。精神變態者想要得到一定的事物。如果傷害別人能幫助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他們就會這麼做。他們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太能感到同情、懊悔或恐懼。不僅如此,他們有能力理解別人的感受,但自己卻不會受其感染。
  • 21歲南京女大學生,在地鐵上認識個官二代戀愛,卻是殺人犯……
    你不讓我睡,我就殺了你,這就是石秀行為的心理惡因——但楊雄是為什麼?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別人遞刀過來他就殺,他的腦子呢?——揚州李姑娘,她遇到的就是個騙子,假稱高端工作騙取她的感情,而後無法收場,索性殺了她——可兇手洪找來的另外兩個男人,他們又是為什麼?這個答案,須問心理學大師。
  • 不寒而慄的愛情:我們對精神暴力真的毫無辦法嗎?
    近日,新聞報導《不寒而慄的愛情:北大自殺女生的聊天記錄》引發極大關注。雖然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很難斷言已經了解事情的全貌,但整個故事看下來,你還是會本能地感到憤怒、震驚和沉重。不僅是因為一個年輕生命的匆匆消逝,也因為看到了情感關係裡精神暴力的可怕之處。
  • 從精神變態者到「日常施虐狂」:人類為什麼會去傷害無害的人?
    他們玩得越多,施虐欲就變得越強。與虐待狂不同,精神變態者不會僅僅因為他們能從中獲得快感而傷害無害的人(儘管他們可能確實會從中獲得快感)。精神變態者想要得到一定的事物。如果傷害別人能幫助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他們就會這麼做。
  • 安東尼霍普金斯的食人魔,到底多變態?
    斯塔林深知案子棘手,但是最後還是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她經人介紹,來到了一家精神病院,去接觸另一個變態食人魔——心理精神專家,漢尼拔教授。這也是本片亮點之一,為了緝拿一個變態殺人魔,要去找另一個變態殺人魔求助。可能只有變態才懂變態的心理吧。
  • 7個症狀 幫你鑑別「精神變態」級渣男
    但世界上就是有這一類人,人格中「精神變態」特徵最為明顯。他們看似都擁有美好的家庭和友誼,自信、具有魅力。但實際,自視甚高,自認為強大無敵、對他人冷漠無情。今天,想借「冰櫃藏屍案」,教大家一些簡單的識別和應對反社會人格者的方式。這是一群怎樣的精神變態啊?
  • 大案紀實:背負7條人命,逃亡20年,這個蛇蠍女人到底有多變態?
    目睹這一切的殷建華嚇得目瞪口呆,他連忙給妻子打電話,讓她準備錢,妻子接到電話,六神無主,思前想後,還是報了警。第二天,法子英上門索要贖金時,被警察包圍,這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終於落網。我只知道勞榮枝落網之後,陸中明的妻子面對記者的採訪,不斷地拿起紙巾擦眼淚。
  • 精神變態狂不為人知的5件事
    提到精神變態狂,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欠缺感情、小時候喜歡虐待動物,長大後對社會有害的人。但是,精神變態狂不見得都是如此,下面就來介紹關於精神變態狂的5件不為人知的事。1 我們都有變態的一面精神變態狂分為很多種,如欠缺罪惡感、同理心或責任心。擁有這些特性的人,都具備喜好冒風險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