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樂養心--全家一起來聆聽中國民族音樂系列|拉弦樂與彈撥樂

2021-02-22 胡晨韻民樂工作室

在全民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文教結合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聯合成立的「文教結合」項目上海市中小學文化藝術名師工作室將陸續推送各名師工作室整理製作的藝術教育在線學習資源。本期推送的是「胡晨韻民樂工作室」彙編的優秀中國民族音樂欣賞。

「胡晨韻民樂工作室」由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家胡晨韻擔任負責人,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推動民樂創新發展」為宗旨,服務於學生文化藝術實踐,大力傳播中國民族音樂文化。

(今天大家聽到的所有精彩音樂,都是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家們的優秀作品。)


       上海民族樂團成立於1952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一直以風格鮮明、演奏精湛而著稱,在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歷程中,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樂團積累了一批當代經典作品和品牌項目,並推出了許多公益性演出,為普及中國民族音樂不斷做出努力。樂團演奏家們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及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被讚譽為「最優美的中國樂團」

      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首非常好聽的民樂合奏曲《絲綢之路》

      作曲家姜瑩運用西域音樂多元的元素創作,仿佛在金光照耀著的茫茫戈壁大漠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朝聖隊伍,將生命的熱情與夢想一起幻化在這條神奇而又充滿希望的絲綢之路上。

     今天,向大家介紹現代大型中國民族管弦樂隊中的拉弦樂和彈撥樂兩個聲部。
     拉弦聲部。由高、二、中胡等不同的中國拉弦樂器組成。
     給大家推薦兩首拉弦樂作品。
1、二胡與樂隊《戰馬奔騰》
這是一首突出蒙古族音樂特色的比較經典的樂曲,作曲者陳耀星用這首曲子展現了生活在祖國邊疆的人民英雄英勇無謂的殺敵景象。

(文中視頻,則是來自於上海市閔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民族樂團,小朋友們的精彩表演)

2、高胡與樂隊《平湖秋月》

這首著名的廣東音樂作品,用高胡來主奏,以靜謐、舒緩的音調追憶著西湖月夜的迷人景致。

     彈撥樂聲部。由柳琴、琵琶、阮、揚琴、古箏等中國彈撥樂器組成。
      給大家推薦兩首彈撥樂作品。
1、琵琶與樂隊《彝族舞曲》
     這是一首風格新穎、旋律優美、具有高度藝術性的佳作。它由我國著名柳琴、琵琶演奏家王惠然所作,是反映少數民族生活的一部成功力作。

2、古箏與樂隊《詩語江南》

     樂曲由姜瑩作曲、羅天成作詞,以江南戲曲曲調為素材而創作,古箏彈奏之餘更有一段吟唱,悠揚婉約、唯美抒情,勾勒出了江南美倫美幻的秀麗景色,如詩如畫,醉入心脾……

      最後再請欣賞一首民族管弦樂曲《狂歡之舞》

      樂曲由著名作曲家劉長遠創作,運用了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特徵,以一支竹笛的單一旋律開始,繼而由各個聲部展開,不斷融合擴大,描繪了節日狂歡,共同起舞的盛大場景。

       中國民族音樂是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們傳統民族文化的瑰寶,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聆聽民族音樂,學習中國民族樂器,一起把「中國聲音」發揚光大!

註:文中音頻的所有精彩音樂,都是上海民族樂團演奏家們的優秀作品。

       文中視頻,則是來自於上海市閔行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民族樂團,小朋友們的精彩表演。

(來源:上海市藝術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文教辦秘書處、上海市中小學文化藝術名師工作室胡晨韻民樂工作室)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箜篌等。揚琴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揚琴是中國常用的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具有鮮明的特點,音量宏大, 剛柔並濟;慢奏時,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時音色又如潺潺流水。音色明亮,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表現力極為豐富,可以獨奏、合奏或為琴書、說唱和戲曲伴奏,在民間器樂合奏和民族樂隊中經常充當「鋼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種不可缺少的主要樂器。
  • 「絲弦五重奏」餘音繞梁,民族室內樂之路仍在不斷求索
    圖說:論壇開幕式 官方圖(下同)開幕式音樂會由上海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教學成果展演構成,民族民間器樂小合奏中的室內樂性的潛質,在《行街》等5部作品上集中顯現;絲弦五重奏等民族室內樂創作形式上產生的精品之作,在《躍龍》等5部作品上引人回味。兩種風格中的傳統手法,既展現出民族器樂傳統思維的線脈,也有民族室內樂現代發展的方向。
  • 2020年陝西省民族器樂大賽啟動
    為弘揚優秀民族音樂藝術,推動我省優秀民樂作品和人才不斷湧現,省文化和旅遊廳將於近期舉辦陝西省民族器樂大賽。大賽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參賽範圍為各市、縣級劇團、文化館從事民族器樂的演奏人員,音樂藝術院校,省直各藝術院團,社會各界優秀民族器樂演奏人才,民間樂團、社團的演奏人員。參賽項目包括吹管樂、彈撥樂、拉弦樂、打擊樂等各類民族器樂獨奏、以及16人以內的重奏。本次大賽不分職業組、非職業組。獨奏類初賽自選曲目一首,時間不得超過6分鐘;決賽自選曲目一首,時間不得超過8分鐘。
  • 廣東民族樂團推周末民樂坊音樂會 普及民族音樂
    信息時報訊 隨著西洋古典樂的日漸普及,人們對西方交響樂團的架構和樂器組成已經有了一定認識,但對於中國自己的民族交響樂,由於接觸得少,反而不太熟悉。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全世界的眾多民族和國家中,只有中國、俄羅斯等少數國家的民族樂團,能夠組成一個自成體系的交響樂隊。
  • 愛與樂相約 南京民族樂團七夕佳節音樂會25日奏響
    「在傳統之際奏響經典,通過民樂傳承與挖掘我們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國樂的音樂特質來演繹關於愛的永恆話題,展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與碰撞,希望使讓觀眾在感受深厚文化情懷的同時加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說。
  • 2021春季線下招生 | 音樂藝術分中心民樂彈撥項目等你來!
    彈撥樂器分橫式與豎式兩類。橫式,如:箏(古箏和轉調箏)、古琴、揚琴和獨弦琴等;豎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等。琵琶琵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彈撥樂之王」,是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演奏時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學習琵琶可以鍛鍊手眼、腦的協調能力、加深學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藝術文化修養。
  • 北大中樂學社: 以音樂作伴,用青春告白祖國
    社團簡介:北大中樂學社,全稱為北京大學學生中國音樂學社。秉承「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北大校訓、「愛校、弘樂、感恩、合作、正己、育人」的中樂社訓,凡愛樂者皆可入,凡愛樂者皆為友,以義工方式,以學生身份,致力於中國音樂與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帶你聆聽中國民族打擊樂名作《老虎磨牙》
    中國民族打擊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可用於演奏的樂器品種繁多,演奏技巧也十分豐富。《審美力·藝術微課堂》第四十期,邀請國家一級演奏員、打擊樂演奏家安志順,與大家分享中國民族打擊樂名作《老虎磨牙》!
  • 「樂動吳中」系列演出收官暨團校合作培訓基地揭牌
    7月20日晚,蘇州市吳中區越溪實驗小學內管弦聲聲、絲竹繞梁,一場由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帶來的《中華情 江南韻》音樂會在此拉開序幕。本場音樂會也是自疫情以來,由吳中區文體旅局、吳中區文化館、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共同舉辦的「樂動吳中」文化惠民系列共10場音樂會的收官演出。吳中區黨委主要領導、越溪街道負責人等出席音樂會。
  • 樊錦詩親臨"樂者敦和·大音煌盛—— 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
    昨天下午,在「樂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開幕後的第四天,徐匯藝術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貴賓——「敦煌女兒」樊錦詩。越是古老的東西越是難探究它的來源,樂器是不是有拉弦樂、彈撥樂、打擊樂、吹奏樂這四類一共44種,還需要去考究。絲綢之路上有著多民族的融合,需要研究的東西太多了!」面對敦煌壁畫樂舞,樊教授這樣說道。她的「莫高精神」感染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在參觀的最後,幾位前來觀展的敦煌藝術愛好者認出了樊教授,紛紛激動地上前打招呼,直呼太驚喜了。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而「琴」字從「今」,強調「當面演奏」,是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鄭重性而言,它是為高貴賓客演奏用的高級樂器,賓客在聆聽琴曲時,必須正襟危坐,現代西方人欣賞古典音樂時不能隨便離開座位,也是此理。這是一種文化素質和修養的體現,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
  • 樂薈一周年 樂玩在其中 「樂薈新聲」集結 音樂點亮聖誕
    作為中建廣場樂薈天地開業壹周年活動系列之一的首屆「樂薈新聲」音樂pk賽,自海選以來便吸引了數百名魔都「歌神」的積極參與。本次樂薈新聲總決賽暨樂薈天地開業壹周年慶典,中建廣場樂薈天地更是為參賽選手們準備了超級豐富的獎品!
  • 民族管弦樂的編曲教程,傳統與現代的音樂碰撞
    電腦音樂對於現代作曲的學者們是一件很方便的工具,我們可以通過數位音樂聆聽不同樂器的音色和運用這些音色進行MIDI音樂製作,即使你對於音樂的整體音響把握程度不夠,那也不用擔心,電腦音樂可以彌補你的不足。打個比方,你連古箏有多少根弦都不知道,就在編曲中使用古箏,這就很可笑了,並且寫出來的音樂也不是理想的。關於各民族樂器的性能和演奏技巧,就是民族樂器法了。比如這件樂器的音域、聲音特點、演奏技巧等等,我認為這些知識,是作為一個中國的作曲家所必須熟知的。作為一個中國的音樂人,連自己的各民族樂器的性能都不知道,可以說是一種悲哀,也是可笑的。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中國民族音樂與西洋樂之間有什麼差距?我們的民族樂優勢在哪裡?
    中國民族音樂和西洋樂有著明顯的區別,具體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點:發展時間上來看。西方的音樂歷史發展過程時間長,從1600左右到現在,已經有幾百年了。從眾讚歌的宗教音樂到巴赫的平均律古鋼琴曲,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到印象派,表現主義。時間的沉底註定現在的西方音樂要更高一籌,不可忽視的還有西方在和聲學,復調以及配器上的成熟。中國民樂的真正發展時間不到百年,從劉天華先生開創的國樂改進社開始,中國民樂才開始走上舞臺,二胡才開始真正地走專業的系統的發展。
  • 音樂養生丨樂有五好
    音樂養生是指人們聆聽音樂,在相應的音樂環境中,使人的精神狀態、臟腑功能,陰陽氣血等內環境得到改善,達到調養身心、保持健康的養生方法。琴棋書畫古代稱為「四雅趣」,琴居四雅之首,是各種美妙樂聲奔流飄逸出來的工具,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一曲活潑歡快的樂曲能使人振奮精神,激發情趣;一首優美雅靜的樂曲,能讓人暢志舒懷,安定情緒;而一曲悲哀低沉的音樂,卻能催人淚下。說明音樂可用來調節心理上的不平衡狀態,對於人的心理具有重要的養生意義。
  • 聽天籟音尋侗族美 56民族行線上系列跑·侗族大歌節啟動
    2020年56民族行線上系列跑侗族大歌節(第七站)驚豔來襲飯養歌,歌養心>侗家人喜歌、愛歌以會唱歌為樂,以會唱歌為榮歌是精神食糧,陶冶人的心靈和情操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的精粹它以神奇的多聲部合韻名揚世界,被譽為絕美的「天籟之音」,堪稱世界民歌藝術的珍品。
  • 笛馳敲擊樂:聆聽童年暢想曲 傳承敲擊樂文化
    音樂是藝術最好的體現,我們從小在學校中上音樂課,有助於培養我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每當音樂響起,我們就放聲歌唱、翩翩起舞,這樣既放鬆了我們的心情,又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增強了我們對美的認識。若世界上沒有了音樂,我們就得不到全面的發展,生活就會缺少美感、節奏感,進而變得枯燥無味。我們聆聽音樂、鑑賞音樂,生活因為有了音樂變得更加美好!
  • 樂之放映 | 來書店聆聽《尺八》最接近靈魂的聲音
    導演: 聿馨主演: 佐藤康夫 / 小湊昭尚 / 蔡鴻文 / 徐浩鵬 / 海山類型: 紀錄片 / 音樂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尺八流傳到日本,由於其獨特的音質和吹奏方式被改良發展,並發揚光大,成為了日本民族樂器中的瑰寶。近十年來,由於日本民樂在國際上聲名鵲起,尺八國際知名度也水漲船高,早已超過了它的近親洞簫。
  • 《音樂之聲》:讓我們一起聆聽樂之美
    《音樂之聲》:讓我們一起聆聽樂之美《音樂之聲》作為知名舞臺劇,被無數次翻拍成電影、舞臺劇等。2013年,NBC將以音樂劇直播的形式,將《音樂之聲》這一經典再度演繹。由誰來演?本期,小編帶你走進主演世界。凱莉·安德伍德天真純良的修女美國歌手。第四季美國偶像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