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孩子心中的太陽
——從《白夜行》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桃江縣桃花江鎮城北中學 符豔芝
疫情期間兩天時間,讀完了日本作家東野奎吾的小說《白夜行》,書中的人物和情節總是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由這個故事所引發的諸多思考也令我心緒難平。
書中以「當鋪老闆桐原洋介的命案」為線索貫穿始終,警察笹垣苦苦追索十九年後終於查出真相,找到元兇。原來殺害當鋪老闆的兇手不是別人,卻是他當時只有十一歲的兒子桐原亮司。可是在這以後的十九年裡,桐原亮司為了隱瞞自己的罪行,西本雪穗為了達到自己走入上流社會的目的,兩人聯手犯下數樁連環命案,使許多無辜的生命在他們手下活活消亡。
亮司和雪穗,是表面上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兩個人物,一個是當鋪老闆的兒子,一個出身貧窮,可是命運將他們相互交錯、糾纏、重疊。他們在一白一黑中,一明一暗處,互相照應,相處十九年,最後,亮司以他年輕的生命換取了雪穗的清白,讓她在上流社會如魚得水,蒸蒸日上。西本雪穗和桐原亮司兩個被笹垣說成是槍魚和蝦虎魚的關係,是互利共生的。
在這部小說中,他們兩個為了生存和活得漂亮,製造出了許多悲劇。桐原洋介、寺崎、奈美江、松浦、今枝等人皆因他們而死,藤村都子、江利子、美佳因他們而留下了最慘痛的陰影,還有很多人因他們而改寫了本來一帆風順的人生軌跡。他們是十惡不赦的殺人兇手,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然而,從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思考,反觀桐原和雪穗兩人的成長經歷,這些悲劇產生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於他們從小生長的家庭,罪魁禍首是他們的父親和母親。對於小時候的亮司和雪穗來說,他們何嘗不是傷痕最深的受害者。
亮司生長的家庭,父親桐原洋介開著當鋪,家業殷實,收入穩定,具有一個三口之家生活所需的經濟基礎,原本可以讓他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亮司又是個聰敏細緻的男孩,小時候熱愛讀書,喜歡剪紙,照理也應該有個光明美好的前程。可是父親桐原洋介偏偏有著不正常的性取向,是個戀童癖,不惜花費重金,企圖長期佔有年幼漂亮的雪穗,整個悲劇就因此產生。試想,如果亮司的父親不是變態狂,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夫妻關係親密和諧,在為人處世上能夠成為小亮司的榜樣,並且積極地引導和教育他:人應該關愛自己、尊重他人、敬畏生命,具有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成為遵紀守法的公民。那麼,亮司就會生活在和樂幸福的家庭中,一切悲劇都不會發生。可是,在這個家庭中,他的父親沒有樹立良好形象,沒有承擔和履行教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反而暴露了他最陰暗的一面,給了孩子一部最低劣的人生教材。所以當亮司發現父親獸性大發的場景,毫不手軟殺死了父親。
就算他的父親已變態成性,無法改變,但是,如果他的母親富有母愛,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重,在他丈夫死後,與兒子相依為命,生活上互相照顧,說不定在母親的悉心撫育下,在母愛的感召下,亮司弒父的罪行能夠通過正確的途徑獲得救贖,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與西本雪穗的關係就不會如此發展,他的命運也能得到逆轉。
可是他的母親彌生子不是這樣的人。
彌生子比桐原洋介年輕很多,嫁給他的原因是以為從此不必努力工作就有好日子,獲得了一張長期飯票。她生下亮司的唯一原因竟然是沒有理由墮胎,她想當的不是妻子或母親,她希望自己永遠都是女人,她與丈夫無愛可言。她無所事事,精神空虛,肆無忌憚地與店員松浦偷情。為了方便與松浦行苟且之事,置兒子安危不管不顧,鎖上二樓樓梯間的門,逼得兒子爬窗戶、踩屋瓦才能出行。這就讓亮司養成了不走尋常道的習慣,預示著他今後的整個人生都是在黑暗與歧路中行走。即使在丈夫桐原洋介死後,她也沒能從迷霧中驚醒,仍不關愛兒子,沒有履行一個母親的責任,照顧兒子的生活,她與兒子也無愛可言。
亮司生活在這樣一個無愛的家庭中,沒有親情,沒有溫暖,有的只是扭曲的靈魂與生活的陰暗。他一個人獨來獨往,只有從雪穗身上才能找到了一些生活的樂趣以及令他倍感溫暖的友誼,於是漸漸把雪穗當成了生命中的全部,一步步失去自我。因此當他發現父親對待雪穗的齷齪之事後,毫不留情將其殺死,並冷靜處理好一切事宜。高中畢業之後,他毫無留戀地選擇離開他的母親獨立生活。為了生存,他用各種見不得人的方式賺錢,高中時竟然還淪為了一幫年齡可以做他母親的空虛的中年婦女尋歡作樂的對象,並引誘同學參與,從中獲取高利。為了保護雪穗,他願意付出一切,甚至寶貴的生命。因為在他曾經幼小的心靈裡,沒有得到親人之愛,得到的而是雪穗的友誼之愛,所以他對於父母與雪穗的態度,形成強烈的反差,一方是奪其生命,可有可無,一方是以生命為代價進行保護。
亮司短暫的一生是生活在痛苦之中的,他目睹父親獸性大發的醜惡,耳聞母親紅杏出牆的醜態,弒父的罪惡感,不能繼續上學的無奈,無法維持生計的窘迫,整日提心弔膽的心虛,全都壓在了他身上,讓他永遠在黑暗中徘徊。最後的縱身一躍也許就是一種解脫,生已無可戀,雪穗也已擁有了她想擁有的一切,不再需要他的幫助,何不就此結束呢?他的整個人生都是不幸的,充滿了悲劇色彩。造成亮司這一悲劇的,何嘗不是他生長的家庭?
西本雪穗生長在一個低收入家庭,父親過世,與母親西本文代住在破舊的公寓,母親在一家麵館打工,有時因生活所迫出入當鋪,這樣的生活境況確實令人同情。但是,一個母親,竟然以出賣女兒的身體來獲取重金,維持生計,靈魂骯髒到了何等地步,令人驚顫。最終她還是忍受不了良心的譴責,選擇自殺。女兒發現後並沒有及時搶救,而是將現場偽裝成意外事故,然後以沒帶鑰匙為由請物業人員開門,這時西本文代已經死了。在年幼的雪穗心裡,這樣的母親也是不值得救的吧,這樣的家也是非離開不可了吧?所以她順利成為了高貴優雅的唐澤禮子的養女,開啟了她的另一段人生。如果當初雪穗的親生母親視女兒為生命,能夠在生活窘迫的情況下保護好女兒,讓她健康成長,雪穗就不致經歷幼年時的不堪遭遇,也不會如此強烈地希望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隱藏自己的所有過往。她為了偽裝自己,不斷為自己的過去買單;為了擺脫貧窮和困苦,努力爬上上流社會,過上光鮮亮麗的生活,使盡一切手段,淪為一個冷血自私、無感無愛的動物。即使擁有了巨大的財富,她的生活應該也無樂趣可言了吧。
雪穗的一生是可悲的,正如她自己所說:「一天當中,有太陽升起的時候,也有下沉的時候。人生也一樣,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會像真正的太陽那樣,有定時的日出和日落。看個人,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在太陽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裡。人害怕的,就是本來一直存在的太陽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她的母親沒有成為她生命中的太陽,反而當她從被母親出賣身體的那一刻起,原本屬於她的太陽也不再升起,使她不得不一直生活在漆黑的深夜裡,通過不斷獲取金錢與地位來換取可憐的安全感。
如果能有如果,聰敏細緻的亮司和聰慧漂亮的雪穗,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志趣相投,應該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吧。就算不能牽手一生,至少他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吧。可是小說中的他們,互利共生十九年,之間有沒有愛情,我無法判斷,如果有,那是何等的悽涼與無望。
可是沒有如果,如果是如果,就沒有這個故事,也沒有這部小說。小說是虛構的,但是,小說來源於生活,是社會現實的反映,所以,它帶給我們的思考應該是深刻的,長久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一個人童年的經歷和遭遇,必定為之後的整個人生作出鋪墊,這正如文學作品中埋設的伏筆,必定會與後文的某處內容相照應。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過心裡的傷害,並且這個傷害沒有及時得到治癒,這個傷害就會形成一個陰影,這個陰影會在他健全自我人格的過程中進行幹擾和阻礙,使他的人格無法健全發展,甚至導致人格的缺失及心理問題的出現,這樣的孩子往後一生便都會努力地去修復治癒和填補童年的不幸。亮司和雪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兩個人的原生家庭給他們的童年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留下最痛心的心理陰影,以致人格缺失,用不停製造惡性事件來藏匿童年的過錯,修復與填補童年的不幸。所以,在家庭中,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重視親子關係,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和諧、有愛的成長環境,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這樣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正確處理事務的能力,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與抗壓能力,為孩子今後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希望這樣的故事只在小說中出現,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不要以任何事務為由,而忽略家庭教育,忽略孩子的成長。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太陽,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讓孩子的一生都陽光普照,燦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