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在出生後接觸最早的教育環境,也是在孩子成長階段中接觸時間最長的教育環境,所以對於孩子而言家長是最早也應該是最重要的老師!
兒童階段重要因為它是一個人性格能力品質發展的奠基時期;而特殊是指這個階段,幼兒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漸漸可以按照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這個時期家長的陪伴對於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ㅇㅇ PART ONE ㅇㅇ
首先,由於成長環境和原生家庭的不同,每個幼兒會發育成完全不同的個體,但是幼兒園教育往往是針對所有孩子的教學,老師精力有限,很難做到對每個個性不一的孩子進行因材施教,於是便出現了各類家園合作,家長委員會等等活動方式。
在老師的專業指導下,我們的家長可以更好地對孩子進行個性教育,使幼兒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此時如果沒有家庭教育和家長的介入,孩子只有幼兒園的教育,那麼有可能孩子的一些天性會被泯滅,變得平凡無特色;還有可能因為長期得不到特別的關注,導致孩子自信心和對外界的求知慾下降,對學習失去興趣,這樣的話,在接下來的初等教育階段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ㅇㅇ PART TWO ㅇㅇ
其次,該階段是幼兒的一些重要性和品質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而很多習慣的形成都是從模仿和試探開始的。
在幼兒園,孩子眾多,如果其他孩子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幼兒模仿了,而此時家長沒有及時觀察了解到,然後對其進行糾正任其發展,那麼這個習慣就很有可能固定下來。
再者,在實施計劃生育以來,我國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如果家長對幼兒缺乏正確的教育,對其溺愛和驕縱,那麼幼兒就可能在慢慢的試探中形成一些不好的品質或者習慣,比如撒謊、脾氣差等。
幼兒這些表現出來的不良性格、品質、行為習慣對其今後的身體健康、學業成績、人際關係等等,都會有很嚴重的負面影響,很多情況下意識到其重要性之後再去糾正就是很難的了。
------------------------------
家庭教育的特點
ㅇㅇ PART ONEㅇㅇ
首先是啟蒙性。
幼兒在幼兒期除了幼兒園,生長的首要環境就是家庭,幼兒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她的性格習慣的養成都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
早期的家庭教育對一個幼兒思維、智力、品格的發展至關重要,比如幼兒開始撒謊,家長及時告訴她這是不對的,讓她改正,她就能夠意識到撒謊不好。
ㅇㅇ PART TWO ㅇㅇ
第二便是長期性。
家庭教育的時間最長,遠遠超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從出生一直到參加工作都在起作用。
一個孩子成人工作後和家庭的距離會拉大,但是家庭教育的影響仍然存在,家庭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學校教育還要深遠。
家長們可以為孩子們設立一些日常的學習或者鍛鍊的計劃,然後陪伴著孩子一起完成,這樣不僅能增進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也能幫助孩子培養出良好的作息和學習習慣。家長可以利用類似「小小計劃」APP這樣的工具來輔助進行計劃設置以及對孩子實踐的監督。
ㅇㅇ PART THREE ㅇㅇ
第三全面性。
家庭教育涉及到的內容極其廣泛。學校要管的,家長要管,學校不管的,家長也要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能力、愛好、審美等都離不開家庭對他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覆蓋面很寬。
正是因為家庭教育具有這些特點,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大,所以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