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趣談後疫情時代,學學古人怎麼分餐

2020-12-25 齊白石文化藝術中心

關於餐制,現代人一般採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合餐制,二是分餐制。中國人常採用合餐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西方人常採用分餐制,一人一份。但是,合餐制並不是自古有之,分餐制也不是高級文化。今天文史君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從分餐制到合餐制的演變過程。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收錄於:宣和畫譜

《宣和畫譜》裡記載了畫卷後幅有金代以來張著、張公藥、酈權、王焌、張世積、楊凖、李祁、吳寬、李東陽、陸憲、馮保、如壽等13家題記。畫幅上有「嘉慶御覽之寶」等收藏印章10餘方。

一、遠古至魏晉南北朝:從實行分食制到出現同桌而食

遠古時代,古人吃飯時常常隨處一坐,並沒有多大講究。這段時期,食物多通過採集野果、打漁、獵捕等獲得。食物進行簡單的加工後,平均分配給眾人,然後各自進餐,這是較早的分餐制的體現。由於遠古時代物資匱乏, 生產力較低,食物來源少,所以此時期實行了嚴格的平均分配製度。

新時期時代仰韶文化 用於盛放食物的彩碗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生產力逐漸提高,食物也日漸充足。商代之後,人們普遍實行分餐制,這不僅是根據當時的生產狀況而定的,同時也是當時禮制思想的體現,即定等級,明貴賤。這一時期,分食制具備一定的政治和社會意義。

漢畫像磚宴飲圖拓片

《禮記》中規定,當長輩和晚輩一起吃飯的時候,六十歲的老人規定有三盤菜,七十歲的老人規定有四盤菜,八十歲的老人有五盤,以此表示尊敬長輩。當皇帝與臣子一起吃飯時,則「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以此表示君臣有別。當主人與賓客一起吃飯的時候,客人坐在西北的座位上,主人則在東南的位置上就坐,表達對客人的尊敬。西北方向是天地之間「義氣」強盛的位置,而東南方向則是「溫厚之氣」強盛的位置,這樣的話,主人和客人就在「仁義」上互相交接,彼此各得其所。

漢畫像磚宴飲圖拓片

到了秦朝,雖然在此之前受到「禮崩樂壞」的影響,但由於統治者維護國家穩定的需要,所以森嚴的等級制度依然實行,因此,具有定等級、明貴賤功能的分餐制依舊延續了下來。

漢代,人們仍然採用分餐制。漢代博士叔孫通曾為漢朝而定下了有關禮法,《史記》中也有記載:「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漢代的有關文獻記載中,也有多處表明當時的人吃飯多是一人一案。譬如《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的「鴻門宴」上,項王和項伯兩個人是朝東坐的,亞父範增則是朝南坐,而前來赴宴的劉邦則是朝北坐的,張良是朝西坐的,五個人一人一案,分而食之。

《楚漢傳奇》中的鴻門宴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此前盛行的儒家思想亦受到玄學的挑戰,而百姓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飲食習慣上既有分餐,也有合餐。合餐現象主要是在北朝開始出現,此時社會逐漸受到少數民族的飲食風俗影響,同時在家具方面,高桌大椅的出現也促使百姓同桌而食。

陝西西安韋氏墓壁畫宴飲圖

二、隋唐:過渡餐制——會食制

在飲食制度的發展變化中,古人用餐的大致趨勢是從「合餐制」到「分餐制」,但在隋唐時期,特別是唐朝,「會食制」作為「合餐制」與「分餐制」之間的過渡餐制十分流行。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唐佚名《宮樂圖》

什麼叫「會食制」?通俗來講,就是在主人請客人吃飯的時候,雖然大家都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除了像餅或湯、粥等食物是採用合食的方式,其他的飯菜都由廚師或僕人按人頭分配好,即同桌不共餐。

而武周中期以後,國家昌盛,社會繁榮,分餐制與合食現象並行存在,此後合食逐漸佔據主流。

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三、宋代至明清:合餐制從出現到完全成熟

至宋朝,合餐制基本定型,並成為社會主流。除了社會生產力的影響以外,合餐制的基本定型是由很大因素促成的。其一在於高桌大椅等高腿家具的普及,相應地促進了合餐制的發展;其二在於宋人受到多種飲食觀念的影響,逐漸轉變為合餐而食;其三在於宋代烹飪手法的不斷改善與完備,合餐制明顯有利於食物的完好,同時完整的食物也有利於刺激宋人的食慾;其四在於宋代餐具的不斷革新;其五在於宋人食物結構的調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趙佶《文會圖》

明清時期,合餐制已經完全成熟。這既是因為社會潮流的推動,也是一個時代社會風俗變遷的反映。這一時期,人們的宴飲活動除了飲食需求外,其中更有交際需要的存在,而合餐制顯然比分餐制更能營造用餐時的和諧氣氛。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文徵明《品茶圖軸》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蔚為大觀,僅用餐方式就發生過多次變化,從「分餐制」過渡到「會食制」,最後演變成「合餐制」並傳承至今,這不僅是朝代更替過程中人們社會價值觀轉化、社會風俗變遷和思想觀念轉變的體現,也是多元民族文化相互影響、交流的結果。

(圖文/少白公子)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

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詳解宋代趙昌所作的《歲朝圖》

相關焦點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分享:古畫中栩栩如生的貓
    ——陸遊今日與齊白石老人的再傳弟子、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一起來看看古代可愛的咪咪吧~《貓猴圖》 北宋 · 易元吉 (圖文/少白公子)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 齊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談:齊白石最擅長於畫的是什麼?是蝦還是工筆...
    那種一提起這位大畫家-齊白石,大家首先會想起來的作品。在本期的文章中,齊白石草蟲技法傳承人、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將為大家介紹齊白石最擅長於畫的是什麼?是蝦還是工筆草蟲?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仇英超清版的《桃源仙境圖》
    本周「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暨上海齊白石書畫院」複製品推薦,即藉此為諸君獻上「桃源仙境圖」——「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暨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仇英《桃源仙境圖》複製品(成品實物圖)▼(圖文/少白公子)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齊白石》 主講人:湯發周庚子年 【鼠年】記於華東齊白石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齊白石與佛門弟子瑞光
    如1926年6月6日《晨報星期畫報》第1卷第38期第1頁載有瑞光的《山水》圖(圖4),旁有「燕孫」的注識:「釋瑞光,字雪廠,工山水,不落先輩窠臼,其畫得於性靈者多,故能以畫勝人,有自製印草,文曰:今人摹古,古人摹誰。其抱負可以想見矣。燕孫識。」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分享:我的師叔與國畫大師齊白石的故事
    作者:少白湯發周有一天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開頭我是你師叔,因為論資排輩兒。我就是網絡和你博客裡和齊白石合影出現最多的那個孩子。下午我只是去齊白石老頭那兒玩,因為我喜歡這個很怪的老頭,那鬍鬚更有味道,比我爺爺的還長,年齡比我爺爺小多了,而且我爺爺的白鬍子很漂亮,齊白石的糊裡糊塗不修邊幅。齊白石那裡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夾心糖果和餅乾,我很喜歡吃,我們這條街上的小孩每天放學後都要進去偷點糖吃。後來我們的家長知道了,和學校吵了一架,說管理不嚴,其他人就不敢再去了。就剩我還進去玩,順便吃點糖果。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分享:歷代書法楹聯名品,大飽眼福
    學董遂成時代風尚;到乾嘉時期又盛行典雅雍容的趙體風格,翁方綱、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盛名於世,次第登領書壇,蔚為壯觀。趙之謙 楷書聯 收錄於:《趙之謙魏碑楷書集》《趙之謙魏碑楷書集》裡說至道光後帖學衰微,轉而從碑、漢隸、鐘鼎、石鼓文、大小篆中尋求書法的新途徑。
  • 齊白石書畫院-少白湯發周談2020年上海天衡都拍賣了齊白石那些畫
    印鑑:老木鑑藏印:漱平藏畫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2019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裡詳細記載了齊白石為了畫蝦,還曾專門在水盂中置水蓄蝦,對蝦的生活習性和形狀動態瞭然於胸,進而恰當地取捨提煉如畫。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保利拍賣8大專場1月底開槌!
    齊白石(1864-1957) 七蝦圖水墨紙本 立軸100×34cm說明:原裝裱並且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齊白石全集》記載了這一件齊白石《七蝦圖》,畫中群蝦體態各異,濃淡並用,蝦體的圓潤渾厚與蝦鉗、蝦須的纖細方折形成對比,整幅作品節奏明快,惹人喜愛。
  • 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保利拍賣 ·網拍第四季開始啦
    寓居上海賣畫,善草隸,山水簡澹,有《紉齋畫賸》行世,為海上名家。雪中情思,除了有雪,有詩,還有遠方的紅袖添香。一眼望去,伊人紅衣似火,絕代姿容,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情態。這幅杭州畫家顧洛的《紅衣仕女》,佳人凝視初綻的梅花,積雪中的樹木如郭熙的「蟹爪枝」一般橫生出來。枯木,折梅,傲雪,飽經風霜的樣子像極了人生的各種境況。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分享:宋徽宗趙佶書畫真跡合集!
    故宮博物院藏《枇杷山鳥圖》02爭議傳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獨鶴圖》上海博物館藏>私人收藏《戴勝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海棠白頭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紫荔山禽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紅荔山禽圖》(圖文/少白公子
  • 齊白石美術紀念館籤約畫家-少白湯發周談:一起穿越到宋朝看雪景
    古人說所的「雪」,不單指肉眼可見的雪花,還包括雨水、霧凇等,泛指水汽遇寒的產物。因此,節氣中的「雪」意味著天氣愈來愈寒冷,降水愈來愈豐富。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雪圖》 五代 · 巨然 《雪霽江行圖》 五代 · 郭忠恕 收錄於:《宋人山水·雪景篇》《宋人山水·雪景篇》古人將「大雪」分為三侯:「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一候為五日,十五日為一節氣。
  • 齊白石再傳弟子、白石山堂主人-少白湯發周談:齊白石畫的紫藤
    齊白石畫紫藤集合:紫藤是由一小瓣兒一小瓣兒的小花瓣兒聚齊來的一朵小花朵,再簇擁成大束大束的花朵,這就是紫藤花了。這也說明一朵紫藤花的小花朵是並不起眼的,而這紫藤花是像螞蟻一般團結的,相互簇擁著形成了討人喜歡的紫色紫藤花。
  • 齊白石美術紀念館籤約畫家-少白湯發周趣談:陸小曼畫藝回顧!
    1956年上海中國畫院籌建,匯聚了五十餘位江浙滬著名書畫篆刻家,其中包括了吳湖帆、賀天健、劉海粟、沈尹默以及傅抱石、潘天壽、陳之佛等,可謂精英輻輳、俊彥雲集,陸小曼能名列其中,說明她的繪畫水平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可否認的是,畫師陣容中女性畫師畢竟是少數,但即使這少數的幾位女畫師,幾乎都是巾幗不讓鬚眉。
  • 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湯發周分享:惲壽平筆下的蒔花食果畫
    在此,齊白石再傳弟子、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少白湯發周先生特別與各位讀者一同欣賞惲壽平筆下的蒔花食果,一享古人的田園之樂。惲南田(1633-1690),生長於詩書之家,書學鍾王,花鳥從明人沈周、呂紀上溯宋人徐熙,以沒骨花卉為依歸,合文人氣息與自然寫生為一本,遂能走出前人囿籬,得人文之儒雅,天地之秀潤,為清人花鳥畫樹立宗範。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少白湯發周詳解婁師白回憶齊白石用墨著色技巧
    待思考成熟後,墨亦磨好、一舉兩得,既充分利用了時間,又保證了磨墨的質量。齊白石作品《蝴蝶雁來紅》 收錄於:齊白石全集(普及版)《齊白石全集(普及版)》講除用墨以外,設色對中國畫至關重要。白石師對於顏色非常重視,他曾說:「用色重於用墨。墨色不易褪,而顏色則容易褪。因此用色宜濃厚。」
  • 少白湯發周揭秘:曾讓馬雲都夢寐以求的齊白石價值千萬以上的作品
    據考證,此幅松鷹圖被徐悲鴻收藏後,一直被當做至愛之物留存。當他與蔣碧薇解除婚約後,自己心愛的收藏和百餘件精品力作都一併留給了蔣碧薇。蔣碧薇將松鷹圖帶到臺灣,又轉給了臺灣收藏家邱聰龍先生(邱先生是臺灣書畫收藏泰鬥級人物、名震海外),後又輾轉成為了臺灣另一重要藝術機構的收藏品。
  • 齊白石書畫院-湯發周詳解齊白石《雨後山煙》現身北京保利拍賣會
    食客偶持元暉此卷投餘,詩發所觸耳。明日雨止,喜復開卷,心目頓豁。」此卷較小米《雲山圖》等作看,更其平淡天真,更得大米所謂「信筆作之,意似便已」之心境。隨後文徵明、唐伯虎諸人仿米,大抵均以三段式構圖。上海博物館藏文唐仿米各一,均係為《雲山圖》,畫雨後江南之景,雲煙繚繞、山色迷離,各臻妙境。
  • 少白公子、齊良芷弟子-畫家湯發周談:婁師白和他的弟子們書畫!
    婁師白是齊白石的弟子,是「齊派」重要傳人之一,以畫鴨子聞名。作品風格簡練、生機盎然。完整繼承了齊白石藝術技法特色並有所創新。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九三書畫院副院長、九三學社社員、北京鑫平書畫院院長,陝西漢唐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他的作品注重傳承古人的水墨,注重深入生活捕捉時代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創作反映時代的水墨語言,提升藝術品格。
  • 齊白石書畫鑑定專家-少白湯發周解味齊白石四子齊良遲文人也俠義
    1992年8月底,付石霜先生葬禮後的第三天,齊良遲先生再到付宅,先生語調低沉卻不容商量地對傅石霜的老伴說:「人先走為大,以後就叫您嫂子了。您沒有退休費,石霜這麼一走,今後的生活會比以前更拮据。從現在起我每月送過來200元,供您補貼生活……」自此,年過七旬的齊良遲先生每月月初都親往付宅,兩年後則由傅石霜先生的後輩或學生去齊宅取,稍一拖延,齊良遲先生必電話催促。而每逢春節、中秋等節日,齊良遲先生必定親往並另送200元,名曰「過節費」。如此這般成了「規矩」,直到2000年傅石霜老伴去世,這「規矩」才做罷。
  • ...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趣談:與齊白石齊名的傅抱石:畫痴...
    傅抱石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繪畫變遷史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