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真正開悟的人,往往具備四個特質,所以活得無比自在

2020-12-15 千面略懂先生

生活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意外的過程,有些人忙忙碌碌,卻覺得自己仿佛置身牢籠之中,總是嚮往著一番自由自在的生活。

誠然,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比之以往大了不少,房子、車子、孩子、票子,這些都讓現代人壓力倍增。科技的進步也讓現代人的競爭不再局限於一村、一鎮,更是在與一市、一國甚至全世界的人競爭。

但是在這種壓力重重的環境中,就不能找到一個自在的生活了麼?當然不是,佛家有雲,「萬物唯心造」。房子、車子、孩子、票子這些都是外物,而要獲得真正大自在的生活,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如何才能真正開悟,過大自在的生活,星雲大師對此有一番自己的見解——真正開悟的人,往往具備四個特質,如此才能進退無礙,心離煩惱,才能得到大自在。

01對感情要不執不舍

人都是感性的動物,人的一輩子都和感情脫不開關係,對感情的態度,也是一個人生的大問題。

有些人對感情太過於執迷,往往陷入感情漩渦不能自拔,用情過度,這樣就很容易在發生變故的時候受傷。

年輕的情侶不能接受分手,年邁的人不能接受親人的逝去,以淚洗面,最終只得傷心又傷身,消極情緒影響自己也影響他人。

而有些人對於感情卻太過淡薄,感情的變化絲毫不能影響他,在外人看來冷漠無情,這樣的人多數難以交到知心朋友,往往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獨行,形單影隻。

對感情太看重不行,太輕視也不行。真正的做法應該是用理智的思考來引導負面的情感,正面的情感則要多多與人分享,與人同樂,與人同悲,培養自己的一顆慈悲心。

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不會墮入感情的漩渦,就能冷靜的面對感情的動蕩,就能在感情中自由自在,不懼迷惘,自在生活。

02對五欲要不拒不貪

「財、色、名、食、睡」,這就是所謂的「五欲」,當面對世間的「五欲」時,怎麼做就顯得很重要了。有人避之如猛獸,拒其千裡之外,不求財則窮,不求色則獨,不求名則隱,不求食睡則體衰。

而有人沉迷「五欲」,只恨少不恨多,貪得無厭,往小了說,得到一身惡名,更有欲求不滿者,為了「五欲」鋌而走險,危害自己,也危害親人,社會,最後只得鋃鐺入獄,吞下自己的苦果。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有福之人,身上往往有這四個特徵,有一個就不會差
    人人都希望自己過得順心,但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每當這時就會有人感嘆自己是個「沒有福氣」的人。我曾觀察過身邊親友,發現大家口中「有福」、「命好」之人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真正生活美滿的人,他們日常中沒有太多的抱怨,對自己要求很高也樂於學習。而有一部分生活艱難的朋友,似乎除了對生活的不滿就沒有別的,總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覺得這個社會充滿了不公平。其實,福氣不是天生的,就如同佛教大德星雲大師所說:「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有福之人,往往是做到了這四點」。
  • 星雲大師:不管你信不信佛,若能做到這四點,離開悟就不遠了
    關於這個問題,早些時日,佛門大德高僧星雲法師給出了很好的詮釋解答,他說過,成佛根本不需要什麼儀式感,不管是在世俗之人,還是步入空門的禪修者,信佛與不信佛者,都有成佛的可能。當然,這裡所講的成佛,意指意識上真正的大覺醒和開悟。
  • 星雲大師智慧:到了40歲,不要活得那麼累,這兩字才是快樂之道
    倘若孩童能夠一開始放手,將硬幣放下,也就不會有下面的鬧劇,有時候一個人被欲望支配,往往會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一個孩童尚且如此,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又何嘗不受欲望所支配,活得焦慮、焦躁?欲望的產生,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心不淨」。
  • 星雲大師的告誡:生活中,做到這四個字,日子就會越過越順
    其實,不瞞大家,早些年我也有過心存掛礙的生活狀態,直到2015年聽了星雲大師的講堂後,得到大師的開示,終於豁然開朗。星雲大師法號徹悟,是著名的佛學大師,不少人得到他的開示後開始逐漸轉運。在那次講堂上,星雲大師勸誡大家,生活中做到「心無掛礙」這四個字,提得起放得下,日子才會越過越順!【一】心無掛礙,便會無所畏懼人活一世,必將歷經千辛萬苦,面臨一個一個的苦難。那麼,如何去超脫這些苦難呢?這成了很多人的難題。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覺」,佛法的照現離不開我們樸素的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去醒悟、實踐,才能真正受用。
  • 佛教:真正「開悟」過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質,你有過嗎?
    導語現今時代,拜佛學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夠得道開悟的人卻寥寥無幾。我們常說的得道開悟,其實是兩個概念。得道是得道,開悟是開悟,得道開悟是分開的。所謂的道,即自然界的運行法則。若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都能夠與該法則相應,沒有絲毫違背,就叫得道。
  • 星雲大師:人到五十知天命,做好這2字,助你自在歡喜
    也就是說,年輕之時你可以笑傲天下向命運宣戰,但若是五十歲你還未成功,你就應該知道理想實現之艱難,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收收心,做好「淨心」二字。臨濟宗第四十八代高僧星雲大師說過:「不排不拒、放下執著,是除惱第一秘訣。」
  • 真正沉穩的人,往往具備這三種特質,可別小瞧了
    想要活得有出息,做人就要穩重,遇事不能急躁。再急的事,也要慢慢來做。要學會不斷的實踐中鍛鍊自己,讓自己在增長閱歷的同時去磨練心智。沉穩的人溫厚、寧靜,就像大地,永遠把自己置於低處,但沒有人否認它的博大。他們總能讓自己在沉穩從容中,讓困難迎刃而解。
  • 星雲大師25句經典語錄,句句需領悟!
    ——星雲大師《寬心》6.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有的人不能被人利用,故難成功;有的人拒絕被人利用,故難成就!——星雲大師7.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
  • 星雲大師: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往往身上有四個吉兆,看看你有嗎
    正如電影《霸王別姬》中有句臺詞說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後受罪。」一個人,就像一棵樹一般,如果經不起風吹雨打,卻想要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星雲大師提醒我們:一個能成大事的人,往往身上有四個吉兆。看看你有嗎。
  • 喜歡獨處的人,往往具備這些優秀的人格特質,很難得
    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有些人往往把參加過多得社交,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其實真正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獨處,是為了遇見一個更真實、更優秀的自己。人活於世,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沒有必要硬去擠。
  • 那些成就了大事的人,大都具備這四個特質!
    古往今來,那些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往往都具備了超越常人的特質。他們或者是付出了堅韌不拔的努力,或者是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及的磨練,又或者是獲得了指引成功之路的頓悟。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是天賦異稟的超人,但是無一例外地,最後卻都精進成了讓人望塵莫及的「大神」。而這與他們先天具有或是後天修成的成功者特質是分不開的。我們不妨一起來偷師一下,這些「大神」到底具備哪些不凡的特質!
  • 星雲大師:人到中年,要學會看淡,送你兩個字,助你輕鬆自在而活
    人生不過匆匆幾十載,最難得的,莫過於有一個好的心態,能夠寬心厚道做人,有舍有得做事,生活才能多一份輕鬆自在,多一份陽光燦爛。人到中年,就不要太為難自己了,該狠的心都狠了,該吃的苦都吃了,是時候懂得放手,學會對自己好一些了。
  • 星雲大師:「打不倒」的人有6大特質,如此方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正如昔日佛門大德高僧星雲大師所說那般,懂得做個「打不倒」的人,命運才會操之在己。待到風雨驟停,撥雲見日之時,命運的彼岸也就註定離自己越來越近了。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真正意義上「打不倒」的呢?星雲大師總結說:「打不倒」的人有6大特質,如此方能主宰自己的命運。看看你擁有幾種。
  • 真正開悟的人,會有這三大特徵,看看你身邊有沒?
    如果他依然對你笑,那就是個高僧;如果不動聲色,那就是個很厲害的和尚;如果拂袖而去,說明水平也還行;如果跟你對罵,那估計是個普通角色;如果一幫和尚出來打你,那你就趕緊跑吧!這是那位同行半開玩笑說的話,但是卻也從表明,像高僧這種開悟的人,他們早已將人世喧譁放下了。那麼真正開悟的人,都有什麼特徵?特徵一:開悟的人,生命會由繁至簡。
  • 星雲大師「一筆字」西安開展 大多是四字法語
    星雲大師「一筆字」西安開展 大多是四字法語   中新網西安8月21日電(記者 張一辰)「祥和歡喜」、「圓滿自在」、「威德福海」……一幅幅出自86歲臺灣高僧星雲大師的墨寶,令觀者得以細細品味「慈悲心」。
  • 星雲大師16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
    ——星雲大師3.「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連三歲小孩子對自己母親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許別人來佔有,夫妻間的感情更不許有第三者的侵入。——星雲大師4.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星雲大師5.
  • 什麼才算是「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開悟是什麼樣子,要聽那些開悟的人說,哪怕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是對的。區別就在於,兩個人都在給你講如何學會遊泳,不會遊泳的人就算背誦了一本遊泳教材,他講的也是錯的;會遊泳的人,即使從來沒有上過學,他說的也是對的。許多人通過各種方式苦苦追求開悟的境界。
  • 星雲大師:時來運轉之人,往往能克服6個壞習慣,後半生獲益良多
    星雲大師在《佛光菜根譚》一書中,從眼耳鼻舌以及身心等角度,總結出了「六根」需要克服的壞習慣,並指出,時來運轉之人,往往能克服這6個壞習慣,後半生獲益良多;做人,克服這6個壞習慣,也能助你人生順風順水,如魚得水,以下就分享給大家。
  • 功德主會議 星雲大師:唯有信仰永久恆常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大家要將信仰的層次晉升到碩士、博士,唯有信仰的力量才是永久恆常。」2 對此,大師更進一步表示,50年前佛光山開山時,大家的發心是出錢、說好話讚美,到最近10幾年,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相繼來臺,成就具備文教功能的佛陀紀念館創建,乃至近來提倡宗教融合的宗教聯誼會等,這個過程就是信仰的提升,也都是大家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