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希望自己過得順心,但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每當這時就會有人感嘆自己是個「沒有福氣」的人。
我曾觀察過身邊親友,發現大家口中「有福」、「命好」之人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真正生活美滿的人,他們日常中沒有太多的抱怨,對自己要求很高也樂於學習。
而有一部分生活艱難的朋友,似乎除了對生活的不滿就沒有別的,總是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覺得這個社會充滿了不公平。
其實,福氣不是天生的,就如同佛教大德星雲大師所說:「相由心生,命由己造。有福之人,往往是做到了這四點」。
01自立求己
中國有句古話:「求人不如求己。」
意思是:「遇到困難,與其低聲下氣求別人幫忙,不如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它。」這就是告誡大家要有自立自強的意識。
當自立自強成了習慣,生活中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積極向上,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的不是找別人幫忙,而是自己想辦法解決。他們認為一出問題就找別人是無能的表現,同時也會讓自己的尊嚴被別人踩在腳下。
因此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給大家的感覺大多是「能掌握主動」、「強大」的人,遇到問題都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其實是一種人格魅力。
星雲大師說:「自助者,天助之。」
大師的意思就是:「一個懂得自立自強的人,上天也會眷顧他。」在生活中這句話的表現就是自強的人往往在旁人看起來「福氣」更好,因為他們對生活更有把控力,知道如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味找別人幫忙只會將自己置身於被動的局面。有時候別人也不一定能解決自己的問題,或者別人根本不願意幫忙,這個時候的低三下四又有什麼用呢?
不如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強大到能夠解決生活中的難題,強大到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那在別人的眼裡,我們也就是有福氣的人。
02慾念較少的人
「慾念」是佛教經常說的一個詞,星雲大師認為:「對欲望的執念就叫慾念。」可見欲望本身無害,但是對欲望的事物起了執念就走進了誤區。
而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活得輕鬆自在,對於生活沒有太高的要求,用星雲大師的話來說就是「慾念較少的人」,他們不在乎自己的財富,相反他們更注重自己是否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