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帶徒 進學校 進景區 讓「安吉味道」傳承下去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20-10-22 11:27 |共享聯盟安吉站

最近,安吉職業教育中心舉行了一場拜師儀式。該校2位高三烹飪班的學生拜該縣凱旋門酒店負責人李俊德為師,開啟美食學習之路。

擁有30多年廚師經驗的李俊德是安吉縣旅遊協會烹飪分會會長,也是該縣「百縣千碗」大賽主評委之一,2007年來到安吉後,他就開始學習製作「百筍宴」,至今已有13個年頭,是安吉「百筍宴」的大師之一。「原先已經收了4個徒弟,這次又增加了2位優秀徒弟,他們都在我的酒店實習,除了學習『百筍宴』菜餚製作之外,還將學習『安吉美麗鄉村宴』特色菜餚。」李俊德說。

「安吉是竹鄉,『百筍宴』已成為一張美食金名片,通過近幾年開發,還湧現出其他地道美食,很多菜餚都在這次的『百縣千碗』美食大賽中脫穎而出。」縣旅遊協會烹飪分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師帶徒,目的就是為了讓「百筍宴」以及「安吉美麗鄉村宴」這些「安吉味道」得到更好地傳承。

如今,安吉縣職教中心還開設了烹飪班,協會與學校合作,不定期邀請各大酒店廚師進校授課。今年學校還編輯了一本《味道安吉》校本教材,除了編入一些常規菜餚製作方式外,「美麗鄉村宴」特色菜餚也在其中,目前書籍已在印刷中。「我們的特色美食,尤其是『百筍宴』,最缺乏的就是核心團隊,師帶徒、學校教育等都是為了打造一支核心研發團隊。」安吉縣文體旅遊局行管科科長喻瑤說。

傳承可以多元化。安吉縣文體旅遊局還將聯合協會舉辦「百筍宴」培訓活動,除了進學校之外,還將舉辦「百筍宴」進景區活動,讓更多的遊客知曉、品嘗安吉特色美食。同時,組織「百筍宴」美食研討會,邀請業內成員、專家進行交流研討。接下來還打算根據季節的不同,調整「百筍宴」菜餚,力爭「百筍宴」四季都具備特色。

眼下,「中國百筍宴·安吉好味道」體驗店和體驗點也進行了授牌。「授牌之後,意味著這些體驗店和體驗點也將成為『安吉味道』的傳承主陣地,希望通過行業的共同努力,讓『安吉味道』成為地方IP,留住鄉愁。」喻瑤表示。

(原標題《師帶徒、進學校、進景區……把「安吉味道」傳承下去》 ,原作者陳玉蘭,編輯王璐)

1603337245000

相關焦點

  • 【宜法·師帶徒】傳承
    【宜法·師帶徒】傳 承 2020-09-2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 36個教師節之際感受來自礦山的「師帶徒」文化傳承
    「師帶徒」讓礦山精神代代傳承長期以來,國家能源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高度重視「師帶徒」工作,通過制定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強化幫帶目標要求,通過季度考核、年度評價的工作模式,促進職工能力全面提升。圖為近日該礦舉辦「師帶徒」儀式。鄔小剛攝9 月 10 日,我國迎 來 第 36 個 教 師節。
  • 第36個教師節之際感受來自礦山的「師帶徒」文化傳承
    「師帶徒」讓礦山精神代代傳承 長期以來,國家能源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高度重視「師帶徒」工作,通過制定導師帶徒培訓計劃強化幫帶目標要求,通過季度考核、年度評價的工作模式,促進職工能力全面提升。
  • 浙江工商職院:「師帶徒」培育模式加速思政教師專業成長
    胡曉青於2019年3月進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她坦言,正是學校針對新進校教師的「師帶徒」培育模式助力自己專業迅速成長,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教學比賽上的好成績。「師帶徒」培育模式在浙江工商職院實施已久,學校為每位新進專任教師配備一位老教師,幫助其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教學任務,培養周期一般為一年。
  • 神東多個單位舉辦「師帶徒」協議籤訂儀式
    據了解,該礦為了讓新入企大學生儘快掌握煤礦安全知識,熟悉生產工藝,提高操作設備技能,確保大學生人身安全,制定了詳細的師帶徒考核辦法。師帶徒期滿後,徒弟必須持師傅籤名的實習合格證明方可獨立上崗作業。  寸草塔二礦:師徒攜手共進 共創佳績  近日,寸草塔二礦舉辦了新入企大學生歡迎會暨拜師大會。
  • 「師帶徒」修古籍,復旦大學探索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新模式
    復旦大學傳習所成立五年以來,聘請了古籍修復、木版水印、書畫裝潢、鳥蟲篆刻等各方面導師,以「師帶徒」形式進行古籍修復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古籍修復人才培養中傳統「師帶徒」的模式必不可少,「傳習所」制度的創建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在復旦大學傳習所五年多的學習中,有幸跟隨國內頂尖古籍修復大師趙嘉福先生和童芷珍先生,系統學習古籍修復、石刻傳拓、拓片裝裱,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磨練技藝,將所學與圖書館日常工作、專業碩士輔助培養相結合,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古籍修復工作者做好充分的準備。」此次結業的第一期學員喻融說。
  • 傳承工匠精神 共創品質工程——景文高速4標舉行「師帶徒」籤約儀式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徒制在我國由來已久,即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工作、生活,使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中。如今,「師帶徒」在浙江交工集團已成為傳承企業精神,培養企業人才的一項重要途徑。
  • 首個名中醫傳承基地成立!名老中醫免費帶徒 普通市民也可去學習
    6月13日,「重慶市中醫藥行業協會名中醫傳承基地」在江北區的合道堂授牌,國家級名中醫郭劍華、王輝武等一大批老中醫義務收徒,傾力傳授畢生所學。未來,這個首家傳承基地還將招募一批普通市民作為志願者,傳承中醫藥文化。
  • 龍巖市「師帶徒」人才培養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師帶徒」是指具有精湛技藝、較深專業理論基礎或具備一技之長、絕招絕活的人才,能夠以師徒關係的形式將其高超技藝、專業理論、優良職業道德作風等傳授給青年一代的一種人才選拔培養方式。第三條 「師帶徒」人才培養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每年重點從我市支柱產業中的重點企業、鄉村振興事業一線、科研機構遴選一批帶徒導師。
  • 秦安縣興國中學舉行「師帶徒拜師會」
    近日,秦安縣興國中學由校領導主持舉行了「師帶徒拜師會」。拜師會利用聽課、評課、觀摩課、教案設計等一系列活動,重點營造了「師帶徒」幫扶學藝的氛圍,為「師傅施展才能、傳授絕招,徒弟專心致學、自我磨練」最大限度地提供了機會,為雙方幫教活動的開展搭建平臺。
  • 安吉靈峰學習中心育嬰員培訓進家庭
    培訓邀請了安吉紅牆月嫂護理中心的周福萍老師和安吉人民醫院資深助產師許麗琴老師帶來了豐富的課程內容,確保學員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好的掌握技能。家庭的育嬰員培訓,實在太需要啦!這期培訓班,有兩親家一起來的,有媽媽帶著女兒的,有老公送老婆來的,還有姐妹三個一起來的。
  • 悠悠古風以行正道 浙江安吉以尚書文化承傳統禮儀
    悠悠古風以行正道 浙江安吉以尚書文化承傳統禮儀 2017-11-11謝師禮禮儀之一的食物 饒雨蒙 攝  現場,40多名身穿漢服的學生做足了深躬,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在安吉第八屆尚書文化節,來自安吉安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用這樣的傳統方式向老師表達了感恩之情。學子上前準備謝師 饒雨蒙 攝  尊師重道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謝師便是一脈相承的禮儀。
  • 四川省彭州中學舉行2020年「師帶徒」拜師儀式
    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冷玉蘭)2020年9月14日下午,四川省彭州中學2020年「師帶徒」拜師儀式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行,學校盧前松校長、高華松副校長、賴禎洋副校長、王暢主任、秦怡主任和新結為師徒的教師們參加了儀式,儀式由教務處王暢主任主持。
  • 人民日報客戶端:專碩+「師帶徒」 復旦大學辦「傳習所」培養古籍...
    與會專家認為,古籍保護工作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復旦大學充分利用在學歷教育、學科建設上的優勢,把古籍保護與修複方向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和傳習所的「師帶徒」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穩健而有序地擴大古籍保護人才培養的規模,取得了良好效果。
  • 名醫「一對一師帶徒」 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
    名醫「一對一師帶徒」 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名醫師「師帶徒 結對子 傳幫帶」活動 2020-12-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師帶徒」強技能,「傳幫帶」共成長
    「師帶徒」強技能,「傳幫帶」共成長 2020-12-03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16名公交駕駛員現場「籤約」 「導師帶徒」傳承「勞模精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宇昕 青島報導12月18日上午9時30分許,在青島武昌路公交停車場,來自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公司的60餘名職工現場聽取了「全國勞動模範」、6路線駕駛員王豔的經驗分享,16名職工現場籤訂了「導師帶徒」協議,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
  • 「文化活動進校園 紅色基因共傳承」活動在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
    新定西·定西日報報導 (記者王霞飛)7月29日上午,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決策部署,引導和培育青少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動殘疾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市殘聯主辦的「文化活動進校園
  • 「師帶徒」提升工人技能「遞進式」助力職業進階
    「每日一題」是惠州石化「師帶徒」技能提升活動的一個縮影。「有師傅作為帶路人,學什麼內容和怎麼學都有了明確的實踐指引,工人成長得很快。」高東斌既是中海油的催化重整技能大師,又是企業的「金牌導師」,他帶領的班組成員中,2人獲評公司「技術標兵」,1人獲聘惠州市首席技師,5人獲評高級技師,2人獲評技師。
  • 非遺進校園: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衍紙藝術讓非遺美下去
    近年來,昌樂縣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紮實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以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重點,以非遺教育傳承基地為載體,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學校教育和學生生活,通過學生的全方位、多角度參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昌樂縣綜合實踐創新實驗學校是濰坊市級非遺校園教育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