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風以行正道 浙江安吉以尚書文化承傳統禮儀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悠悠古風以行正道 浙江安吉以尚書文化承傳統禮儀

2017-11-11 11:42: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學子身著漢服在贊禮司的聲聲唱禮下肅立於案前 饒雨蒙 攝

  中新網湖州11月11日電(見習記者 饒雨蒙)數十名學子身著漢服,在贊禮司的聲聲唱禮下,肅立於案前。隨著贊禮司的誦讀,浙江省安吉縣第八屆尚書文化節由此拉開了序幕。此次尚書文化節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區域特色,融入中國夢,將那些傳統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卻又逐漸消失在我們生活裡的民俗非遺活動進行整合包裝,做精「鄉村禮儀」品牌。

謝師禮禮儀之一的食物 饒雨蒙 攝

  現場,40多名身穿漢服的學生做足了深躬,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在安吉第八屆尚書文化節,來自安吉安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用這樣的傳統方式向老師表達了感恩之情。

學子上前準備謝師 饒雨蒙 攝

  尊師重道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謝師便是一脈相承的禮儀。而本屆尚書文化節,將這項傳統禮儀帶進了「00後」的生活中,宛如一縷清新之風迎面撲來,取走了物質功利的陰霾,迎來了節儉文明的風尚。現在學校舉行謝師禮,是為了樹立當代學子熱愛祖國、熱愛傳統文化的新形象,充分發揚尊師重教、崇德立志、文明有禮的優良傳統美德。

學生代表與老師 饒雨蒙 攝

  本次禮儀擔任贊禮司的翁長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尚書文化需要禮儀來傳承,有開筆禮、成人禮、成童禮、謝師禮……尚書文化從古至今,進一步挖掘,每年舉辦一屆,今年已是第八屆。

  如此悠悠古風的謝師禮只是今年尚書文化節的一部分,翁長生告訴記者,今晚還將舉行祈福儀式,祈福相關人員將佩戴圍巾拾階而上,依次通過福、祿、壽、禧、財五道吉祥之門,每道門旁由五位福星發放五穀。到祈福臺後將五穀匯入祈福大鼎,在氣勢恢宏的古樂聲中,開始祈福儀式,誦祈福詞,上香,敬拜,嗣酒,祈福天下太平,祈福祖國繁榮昌盛。

40多名身穿漢服的學生做足深躬 饒雨蒙 攝

  據悉,近年來,尚書故裡所在的尚書幹村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因地制宜、深挖「尚書文化」本土品牌,開創了一條從無到有的文化旅遊發展之路。歷經多年的用心經營,逐步將村莊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體驗型景區,成功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在安吉縣縣美麗鄉村經營上走出開創性的一步。(完)

相關焦點

  • 浙江安吉:奔跑吧,環保龍舟隊
    在浙江安吉實驗小學靈峰校區,學生們積極踐行環保理念,用廢舊紙板箱做成龍舟,開展「迎端午·體驗旱地龍舟」奔跑比賽。&nbsp&nbsp&nbsp&nbsp今年環境日中國口號是「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比賽現場,老師給學生們講述低碳理念,普及端午傳統文化,助力學生過一個低碳環保的端午節。
  • 曾出過禮部尚書安吉小山村 把保護環境寫進村規
    村子變身國家3A級景區,十年來集體收入翻了20多倍  曾經出過禮部尚書的安吉小山村  如今把「保護環境」寫進村規民約  □通訊員 鄧懿 周繼慧  安吉,是首個「國家生態縣」,昨天,記者來到那裡,走進一個被綠水青山環繞的美麗山村。
  • 我想和你去安吉——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校區
    日本三麗鷗樂園總裁佐藤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Hello kitty家園是個自然和諧的主題公園,溫馨、夢幻、環保及富有創意的概念將貫穿整個園區。日本的HelloKitty主題項目中,最出彩的綠野仙蹤、盛裝旅行、明星家族飄飄船、夢幻時空飛船等等都有可能出現在安吉。
  • 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新校區
    設計目標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新校區規劃佔地面積約500畝, 作為「兩山」理論發源地安吉的唯一一所高等學府,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新校區的規劃設計從一開始就體現了設計師前瞻性的對於校園與綠水青山完美融合,以及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生的設計思考。
  • 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
    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的代表浙江安吉:61個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群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魏靜 □ 忽豔)生態博物館是一種以特定區域為單位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被認為是「一個進化的定義」,沒有「固定模式」,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經歷和經驗。以「浙江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為代表的生態博物館被稱為「中國第三代生態博物館」,其回歸中國最根本的「鄉土性」,用以發現地方價值,並拓展至中國城市社區的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中,由保護單一的民族文化遺產走向保護綜合類文化遺產。
  • 大學生自創自辦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體驗展開幕
    與一般展覽不同,該展覽以情境化、沉浸式、多重感官互動等「穿越式」體驗,來實現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功能,配合移動新媒體與影像,給大學生帶來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禮儀科普。展覽吸引了在華東師大就讀的,來自世界各國的諸多留學生們。
  • 浙江安吉:竹鄉鬧「竹荒」?
    浙江安吉:竹鄉鬧「竹荒」?安吉1700多家竹製品加工企業,上半年已「吃」掉了本地全年可供應的2000萬根原竹。而安吉全年需要4000萬根原竹,其中2000萬根的缺口不得不從福建、江西、安徽等地「討來」。竹子之鄉陷入了無竹可用的境地?  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的安吉,竹林面積100萬畝,立竹量1.35億株,均居全國之最。曾經,竹子在安吉人眼裡是不值錢的。
  • 浙江安吉:「空心村」變身「民宿村」(12)
    新華社照片,安吉(浙江),2019年6月4日浙江安吉:「空心村」變身「民宿村」6月4日,工作人員在「小癮·半日村」一家民宿內討論鑰匙設計。出生於1971年的陳谷,從事設計行業20餘年,2005年回到家鄉浙江安吉開始嘗試鄉村房屋再設計工作。2014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陳谷採用「村集體+運營公司+村民」的模式,對安吉縣靈峰街道橫山塢村一處破敗的民居群進行改造。項目起名為「小癮·半日村」,目前已有5家民宿建設完成並投入運營,整體項目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營。
  • 尚書中學紀錄片
    其一是取自《尚書》一書,這是重要核心儒家經典之一,「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相傳為大教育家孔子編定。其二是曲周縣在明朝曾出過四位非常有名的尚書,兵部尚書王一鶚、戶部尚書陳於陛、工部尚書劉榮嗣、吏部尚書路振飛,當時有「半朝官員出曲周」一說;其三是曲周素有尊師重教、崇文尚教的優良傳統,尚書,取其「崇尚書香」之意。
  • 安吉中南百草園+安吉生態博物館二日遊
    景點二:安吉生態博物館 安吉生態博物館立足安吉地域文化特色,採用「一中心館、十二個專題生態博物館、多個村落文化展示館」的「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的框架結構,充分展示安吉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 大理關迤社區:悠悠老街古風存 民族團結沐春風
    這裡青石鋪設的石板街上,一條條鐫刻著歲月的深槽清晰可見,街道兩旁青磚屋宇,碧瓦飛簷,南詔古風猶存。  自古以來,關迤社區就是眾多民族的聚居地。新華網發(張雲婷 攝)  文化傳承保護助推民族團結工作  關迤社區為讓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傳承,近年來一直著手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與保護。
  • 泰國「雲端」賞中國舞蹈詩畫,共享華夏古風國韻
    首先中國東方歌舞團帶來的大型音舞詩畫系列《美麗中國》——古風國韻,擷拾起周秦漢唐的耀眼篇章,其中有高潔雅致的歌曲《關關雎鳩》,有雍容華貴的舞蹈《祥瑞國音》,有蒼涼奔放的器樂演奏《日月箏鳴》,有委婉柔美的歌曲《在水一方》,全方位呈現出中國禮儀和文化之邦的魅力與風採,滿足了不同觀眾的審美需求。
  • 安吉生態發展:採茶時節賣白茶 不採茶時就賣風光
    浙江日報訊 這是浙江西北角一個三面環山的小盆地。登上中間的觀景平臺感受清晨的陣陣山風,隱隱帶有茶香。目力所及之處,是片片相連的白茶園。這裡是安吉溪龍鄉黃杜村白茶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園區,有1.2萬畝白茶。  在茶園的邊緣,有兩座隔水相望的民國時期風格的大宅院。
  • 湖州:浙江科技學院為什麼選擇安吉放棄嘉興海鹽?
    浙江科技學院(安吉校區)的建立,還要從2012年說起。當時,省教育廳領導在安吉掛職,了解到浙江科技學院想要擴建校區時,第一時間推薦了安吉。「當時,浙江科技學院校區已經趨於飽和,急需擴建。安吉不僅距離杭州較近,而且還在規劃建設申嘉湖高速,交通便利。再加上環境優美,孝源備選地塊無工業汙染,幾次見面後,雙方很快就定了下來。」
  • 「深讀」長白山人參首次種到安吉,「北參南種」靠譜嗎
    4月28日,首批3萬株人參苗從吉林撫松縣北崗鎮起運,搭乘飛機來到2000多公裡外的安吉。從北國雪原到江南竹海,在安吉縣西北的尚書幹村,開始「北參南種」的首次探索。在南方種人參,是什麼樣的場景?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尚書幹村,親眼見證從長白山腳下運來的第一批參苗下種。這就是參苗。
  • 長三角自駕遊:從上海到安吉,從水鄉到竹鄉,這樣玩就對了
    如今,南湖、烏鎮、西塘、安吉、周莊、同裡、南潯……這些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水鄉和古鎮,正極大影響著一批批有著浪漫主義情懷的擁躉遊客,每到春夏秋三季,總能把全國各地的文青遊客引往上海浙江周邊地區。DAY3 動靜相宜的安吉:西塘古鎮—159公裡—安吉竹博園—9公裡—Hello Kitty主題樂園,路橋費:約63元。
  • 相約美麗鄉村尚書圩 體驗親子遊感
    相約美麗鄉村尚書圩今天是一個特別的禮拜天,早上我們一家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高高興興的來到集合點。因為今天是寶寶幼兒園大班畢業親子遊的日子,家委會組織與孩子一起走進大自然,感受初夏的安吉美麗鄉村。相約美麗鄉村尚書圩今天的天氣格外晴朗,太陽一大早就伸了個懶腰,露出了久違的笑臉。這次活動經過家委會精心構思,採用了一種新的親子遊活動形式—自駕遊。
  • 孟子故裡再現加冠禮、鄉射禮 傳承儒家禮儀古風
    孟子故裡再現加冠禮、鄉射禮 傳承儒家禮儀古風 2014-09-20 23:55:43鄒城市旅遊局副局長左新華表示,鄒城通過在孟府、孟廟再現儒家傳統禮儀,來展示儒家學說精髓,傳承中華禮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11點鐘,孟府院內的感恩堂前,弓、箭、算籌、箭靶等器具均已陳設完畢,主人正在場地外迎接賓客的到來。
  • 中國禮儀文化,傳統五禮(五)——嘉禮
    五、養老、優老之禮我國有養老、優老的傳統,古禮中對此有詳細規定。《禮記·王制》云:「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這雖是儒家的理想制度,但對歷代都有很大影響。
  • 浙江首個科研功勳紀念園落戶安吉 欲紀念科研英雄
    6月28日,安吉龍山源「光輝使命」主題園奠基儀式在浙江湖州安吉舉行,這也意味著浙江首個科研功勳紀念園落戶於此,未來,該主題園將打造成紀念科研英雄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中國夢的重要宣講基地。回顧往昔,新中國成立之初,科技事業百廢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