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關迤社區:悠悠老街古風存 民族團結沐春風

2020-12-19 新華網雲南頻道

航拍關迤社區(新華網 趙普凡 攝)

  關迤社區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關鎮內,地處蒼山斜陽峰麓、西洱河畔,是1200多年前南詔王閣邏鳳為拱衛南詔的首都太和城所築的龍尾城。這裡青石鋪設的石板街上,一條條鐫刻著歲月的深槽清晰可見,街道兩旁青磚屋宇,碧瓦飛簷,南詔古風猶存。

  自古以來,關迤社區就是眾多民族的聚居地。時至今日,社區內仍居住著白族、彝族、回族、藏族、侗族、納西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近年來該社區在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工作中,不斷創新城市社區民族工作方式,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致力於實現社區內各族群眾「同築一方城、同飲一井水」的美好願望。

  巍巍龍尾關,回首關迤社區多民族和諧共融的歷史,也展望著民族團結進步的美好未來。

關迤社區白族工作人員與社區居民合影。新華網發(張雲婷 攝)

  文化傳承保護助推民族團結工作

  關迤社區為讓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傳承,近年來一直著手民族傳統文化的搶救與保護。

  該社區以古院落為陣地進行歷史民族文化的展示,關迤歷史民族文化展示廳以「悠久的歷史文化」「璀璨的文物古蹟」「秀麗的風景名勝」「迷人的民族風情」四塊內容,展示著龍尾關悠久的歷史。

  同時,為增進多民族的團結共榮,關迤社區充分利用千年古井的歷史文化傳說,在社區內製作了12幅大型彩畫,生動展現龍尾關的民俗生活、民族節日等,讓社區各族群眾深刻認識「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重要性。

  關迤社區主街道龍尾街、中丞街等隸屬龍尾關歷史文化街區,是雲南省歷史文化街區和大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加大投入張貼民族團結的各類宣傳標語,以增進多民族的和諧共榮,同時積極對轄區內濃鬱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的民族文化加以保護。

居民向社區工作人員諮詢社區事務。(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構建網格服務平臺促各民族交流交融

  關迤社區建立了社區服務大廳,不斷完善少數民族一站式服務平臺,網格化管理工作是社區服務的一大特點。社區網格管理中心建立了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信息平臺和6995「十戶聯防」管理平臺,對採集到的網格員基礎信息進行錄入、分組,同時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少數民族人口管理等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通過網絡終端、手機終端及時上報至綜治信息平臺,有效排除了轄區內矛盾糾紛的發生,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關迤社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已經有四年了。這些年來有很多的務工人員來到這裡,由於語言不通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會產生很多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我們開展了網格化管理。社區網格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統計、日常管理、部門共享、決策分析等功能,成為了服務管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支撐平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鄉鎮』,不斷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推動各民族互幫互助。」 關迤社區黨總支書記溫朝麗說。

  悠悠龍尾老街古風猶存,如今這條街已經是「民族團結一條街」,各民族在此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正手牽手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為打造繁榮發展和諧的新關迤而努力。(完)(劉奕)

相關焦點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21日,永康市委書記章旭升批示:石柱鎮飛鵝山社區通過「四共」措施,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為永康市基層社會治理和社區民族工作闖出了一條道路。希望進一步總結探索,結合「龍山經驗」,提升工作成效。 領導們參觀石柱老街構建服務同心圓 群策群力形成「石榴籽」效應自「石榴籽社區」創建以來,石柱鎮沿石柱老街、中興街打造民族團結教育示範街
  • 民族團結創建的「迎澤故事」:社區大家庭 和美「民族粽」
    鄰裡一起包粽子、社區裡的餃子宴、各族居民一起參加剪紙活動……在民族團結創建的過程中,太原市迎澤區通過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轄區內各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抱得更緊」,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各族群眾的共識。
  • 永和裡社區:讓民族團結進步之樹枝繁葉茂
    永和裡社區讓民族團結進步之樹枝繁葉茂。供圖  昆明市西山區永和裡社區歷來重視民族團結,曾被昆明市、西山區兩級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近日,永和裡社區舉行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來自轄區的公共單位、少數民族代表、全體社區幹部、志願者代表參加了會議。
  • 盈北社區:共築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盈北社區隸屬於賀蘭山西路街道辦事處,社區總人口9865人,含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土家族等民族6個,其中少數民族156戶,624人。作為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集體,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將民族工作納入創建和諧社區各環節,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生活安寧,身心歡愉,譜寫出民族大家庭共同團結髮展的讚歌。
  • 廣西柳州市大龍潭社區:這裡是民族團結的大家庭
    社區居民中少數民族人口近四分之一,匯集了壯、回、瑤、苗、侗等13個少數民族。多民族聚居,讓大龍潭社區居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大龍潭社區有「三件寶」,全國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示範社區榮譽稱號、大龍潭網上歌圩和龍潭公園。三件寶,件件都是社區各民族守望相助、相敬相愛的見證。
  • 同心掬得滿庭芳 民族團結一家親
    多年來,兵團黨委著力抓好民族團結工作,兵團湧現出一大批民族團結模範。他們用真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用實際行動感染著兵團廣大幹部群眾。   在十四師一牧場,身材瘦小、膚色黝黑的張永進是一個名人。他滿腔熱情為各族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喜喜連長」。他先後7 次放棄到城市工作的機會,執著堅守在位於崑崙山下的少數民族聚居團場。他說:「我從小就跟維吾爾族群眾生活在一起。
  • 玉溪市: 抓社區「小天地」做民族團結「大文章」
    白帆長期以來,玉溪市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城市民族工作為著力點,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一個個城市社區「小天地」中,做好民族團結進步的
  • 月牙堡社區:共融「新家園」 打造民族團結和諧新社區
    月牙堡社區是會師鎮南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一個社區,通過「嵌入式」社區建設,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需求,著力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促進了各民族群眾關係更加和諧,形成了互帶共建管理格局,支持和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
  • 揚州安平社區:「1234」工作法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
    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揚州訊 在揚州市邗江區竹西街道安平社區,共有少數民族群眾56人,包括回族50人、維族2人、蒙古族2人和壯族2人。近年來,安平社區圍繞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探索了「1234」民族工作法,2020年,又積極創建民族工作「紅石榴家園」,營造了社區各族群眾共謀科學發展、共創和諧局面的生動氛圍。
  • 啟少年兒童之智 揚民族團結之風——天鵝湖社區開展民族團結手抄報繪畫活動
    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彰顯共居共學共事共樂這一主題,切實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團結的活動氛圍, 2020年7月6日,天鵝湖社區以「八進」為目標,組織轄區未成年人在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室,開展了以「啟少年兒童之智 揚民族團結之風」為主題的手抄報繪畫活動。
  • 涼州老街,演繹著古涼州悠悠鄉愁
    涼州老街,演繹著古涼州悠悠鄉愁 2020-04-24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軍區社區:凝聚民族團結力量,推進社區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近年來,軍區社區堅持與轄區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政治引領、同心創建、凝聚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推進社區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有力地促進了社區和諧穩定。2019年11月,軍區社區被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 清泉街社區:民族團結結碩果 鄰裡和睦歡樂多
    走進玉泉區清泉街社區,社區公告宣傳欄上張貼的「各族人民同呼吸 共命運 心連心」「中華民族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標語格外醒目,民族團結、和諧向上的氣息便撲面而來
  • 民族團結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桃李芬芳夕陽紅—三順店社區老年大學開展慶祝教師節主題活動
    2020年9月10日上午,三順店社區活動室內熱鬧非凡,社區老年大學的15隻活動隊的教師們歡聚一堂,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 桃李芬芳夕陽紅」活動,共同慶祝教師節、共享民族團結一家親良好氛圍。據了解,三順店社區作為多民族聚居社區,始終堅持利用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這個有效的載體推動社區民族工作創新發展,
  • 【民族團結】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小知識 (一)
    【民族團結】你應該了解的民族團結小知識 (一) 2020-12-19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團結】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15.國家提出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是指哪七進?答: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連隊進寺廟。16.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是每年的幾月?答: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是每年的9月,2020年9月是自治區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丨文山農行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章
    彰顯了農行大家庭的溫暖自 2019 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農行文山分行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成立以行長、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創建工作。,宣傳教育促團結,共同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全力呈現新時代文山州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進一步營造創建濃厚氛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民族團結紀實
    無數人在這裡生活著,一代又一代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在這裡,各民族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的小故事,聚集起來就是一曲磅礴有力的民族團結樂章。同樣是這片天空,從前的土路變成了柏油馬路,不見昔日的土房子,取而代之的是漂亮而有特色的新房,居民生活質量早已天翻地覆,不變的還是各民族之間的手足之情。這樣和諧團結的氛圍一代一代融入骨血,成為一種傳承,他們和子孫後代在這片土地生活著,這水乳交融的情誼也會綿延下去。
  • 居民共建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牡丹街道辦事處立足實際,創新工作思路,強化精準服務,以創建為載體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牡丹街道辦事處是牡丹江市城區朝鮮族居民聚居區,轄區60167名居民中,有朝鮮族居民9025人。為方便服務少數民族居民,街道和社區配備了少數民族幹部,開闢民族服務窗口,並定期開展工作人員雙語培訓。
  • 【民族團結一家親】石榴花開香滿園
    在園丁樂園社區,最美的花是石榴花,它植根在每個居民的心田。石榴花香恬淡,卻總能激起人們對民族團結情誼的嚮往。情誼的馨香,飄散在社區每個角落。搭建陣地 傳播正氣一步入位於社區居委會辦公樓的「阿娜爾·石榴家園」工作室,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以紅石榴為主體圖案的社區標誌:火紅的顏色象徵著黨建為引領,石榴圖形象徵著社區民族團結工作的開展,一顆顆心形的石榴籽則象徵著各族居民心手相牽、緊緊相擁。牆上張貼著社區民族團結工作的各項制度,還通過「照片牆」的形式,生動展現了社區民族團結工作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