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之路如何堅守?基層黨支部書記這樣說

2020-12-14 澎湃新聞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記者見面會。現場請來了六名年輕的基層黨支部書記代表,分享他們的奮鬥足跡、暖心故事和熾熱情懷。

記者提問:

剛才聽了各位書記的故事,我非常感動。我們也知道,鄉村振興不是喊一句口號那麼簡單,想問各位書記,你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有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杭州市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

姜麗娟

其實我擔任書記的時間特別短,才2個月。當初任命為黨總支書記的時候,我一度不認可自己,覺得自己年輕,農村工作經驗特別少,對於是否能做好,其實我一直沒有自信。但是我們領導一直鼓勵我,說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面對。在這之後,我就挨家挨戶地去走訪農戶,了解民情,學習了解一些大政方針政策,包括規劃下姜村未來的發展方向。

上任不久,我就面臨一個拆舊危房的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要拆人家房子,這個事情肯定不好幹。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其實我也很忐忑,不知道是否能做好。當時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走訪了農戶。我了解到一位80歲的孤寡老人,而且還是個低保戶。之前我們村兩委幹部多次上門給這個老人做工作,他都不同意把房子拆掉。村裡已經給他建了一處一樓的新房子,已經住著了,他的老房子也不願意拆。他說:「我知道國家好,我也知道黨好,我知道你們都是為我好,但是我捨不得拆,因為這裡面都是我的記憶。」他還說:「如果拆了,這個地基還是我的嗎?你們已經給我建了新房了。」當時我了解了他的情況,就跟他講,我說你現在這個房子住著舒不舒服?他說很舒服,有空調,有電視機。我說是的,我們不是一定要拆你的房子,我們最重要的是關心以及擔心你的生命安全,你每天住在一個危房裡面,走進走出的多不安全?後來我在他們家一次一次走訪,坐在家裡面跟他聊天,聽他嘮嗑。當時我們給他建新房的時候給他準備的是電磁爐,其實老人他有一個習慣的生活方式,就是喜歡燒柴火灶做飯,村裡面因為當時涉及到新房子,怕危險,只給他安排了電磁爐。當時我就承諾他,我說只要把舊房子拆掉,我在旁邊給你搭一個小廚房,裡面給你把土灶砌好,把柴火堆堆好,門口的地基肯定還是您的,但是您這邊也不用完全把整個地基都建成廚房,只要建一小塊夠用就行了,門口的位置留出來曬曬太陽,平常沒事在院子裡溜達溜達,我把柴火給你堆堆好,這種生活不比你躲在房子裡強嗎?當時他聽了很心動,但是他也不相信我,還一次次地問我,他說,你說話算話嗎?現在是不是你說了算數?然後我告訴他,我說了算,然後他說可以,我同意。

在這件事情上,我也兌現了我的承諾,把這個事情也做好了。老人從這件事情上對我的信任度也更加的信任我,所以後期沒事就往我家裡走,沒事就來看看我,跟我嘮嘮嗑。其實這件事情給了我更大的動力和鼓勵,也給了我足夠的信心。

從整個擔任書記的過程當中,只要我們人心向人心,真誠地對待,換位思考,我覺得沒有什麼做不成的事情。包括下姜村我們這些年輕人就應該用我們新的思維去打開我們下姜村新的篇章。

杭州市拱墅區和睦社區黨委書記

周呈

我剛到和睦新村工作的時候,每次上門都會吃閉門羹,居民們也會有很多的困難:樓道燈不亮、下水管道堵塞、停車難,五花八門的,當時弄得我暈頭轉向。但是我還是做到了親力親為、挨家挨戶上門做他們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切實的困難,慢慢的他們也願意聽我的話了,也願意把心中的一些煩心事跟我說上幾句,我也摸到了社區工作者的方法,就是要把居民的事當成我們自己的事情來做。

比如說在2018年,我們提出了要打造養老綜合街區的想法,當時我們選定了6幢北的一處車棚最為適合。但是車棚裡有400餘輛電動車,兩邊有10餘家商戶。在騰退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大的阻力,大家說:「你把我們的車棚收了,我們的電動車停到哪裡去?你把我們的店面收了,等於就是敲了我們的飯碗,我們堅決不同意!」我們在制定工作計劃的時候也成立了騰退小組,挨家挨戶地上門去做工作,千方百計、絞盡腦汁,最終在我們和睦公園附近找到了一塊合適的用地,建造了可容納500餘輛電動車的車棚,讓電動車安了家。對於這11戶的商戶,我們制定了一戶一方案,牽線搭橋轄區的企事業單位,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最終用了不到1個月時間我們就把這11戶商戶全部成功清退掉了。為此,養老街區也順利開工開建。

在老舊小區建設過程當中有很多困難、很多問題,有時候我們的居民、社工都會說我是「85年的外表,58年的心」,說我能走進我們老百姓的心裡。其實,我想這是我們居民對社區的一分愛,是我堅持的這份信念「人民至上」。

溫州市永嘉縣源頭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陳小靜

作為村幹部都有同樣的心聲,就是農村的環境治理和政策處理是最困難的。

我剛選上的時候,馬上就成立了幹部黨員義工隊,每天在村裡面治理環境,門前屋後撿垃圾,圈養了村裡面的雞鴨鵝等等。經過義工隊的努力,很多村民的素質都提高了,垃圾不落地了,也開始分類了,看到垃圾會撿起來放到垃圾桶。我們源頭村唯一通車的就是沿西一條道路,村內道路最寬不超過1米,消防隱患非常大。曾經幾十年前發生過一起火災,消防車進不去,就活活地燒死一位老人,很可憐,血的教訓歷歷在目。擋道的全部是茅坑、牛欄、豬圈,沿路而建,髒亂差,臭氣燻天。我們村兩委一定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給拆掉,把道路給拆寬了,把屋前屋後給拆美了。我們也很慎重,畢竟是農村裡,兩兄弟為一平方地基都可以打起來,何況這是祖宗留下來的茅坑、牛欄,把它拆了,做了道路、公共設施,是不容易的。

我們為了這個事情開會商量來商量去,開了40多次的專題會議,當決定要拆的時候整個村莊就爆炸開了:陳小靜到底想幹什麼?我們後悔選了她,把我們雞鴨鵝圈養了,還想把我們的茅坑給拆掉,到底想幹嘛?有個村民在村委會門口攔住我,大罵:「你這個武則天,你想一手遮天啊?你敢把我們家茅坑給拆了,我滅了你!」我說:「我為了源頭村子子孫孫的發展,滅我、打我照樣拆,我不妥協!」在2018年的6月28日開始拆,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幹部,幹部要帶頭拆,所有的幹部拆了,拆黨員的,黨員拆了拆代表的,最後拆村民,5天時間我們拆掉了全村的茅坑、牛欄、豬圈319間,騰空面積大於7000平方。這5天我受了很大的委屈,包括我們掛鈎的縣領導、鎮領導、村兩委,因為是6月天,每個人曬成「黑炭」。我從小到大沒受過那麼大的委屈,家門口被潑了好幾次大便,被人詛咒。那幾天我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到了第三天,我暈倒在路邊的溝裡,當時我老公哭了,我也哭了。我後悔了,為什麼我好好的生活搞得這麼苦?真的要感謝鎮領導、縣領導,包括我們村裡面的老幹部一直安慰我:「小靜,你要支持住啊!以後不管怎麼樣,村是你第一個打造的,會記住你的。」後來村莊美了,道路寬了,村民坐在家門口致富了,罵我的村民覺得很內疚了,會悄悄地送一點土豆、玉米放在我家門口。那個要「滅」我的村民也開始教孫子、孫女撿香菸頭。這就是我可親可愛善良的村民,我現在也成了他們的「家長」,我離不開他們,他們也離不開我。

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

汪玉成

其實我回村也只有1年多時間,就像我們剛才姜書記說的,農村的基層面對老百姓的工作經驗還是很欠缺的。當時回去的時候腦子裡在想,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餘村人,村裡面的長輩都是自己的叔叔伯伯,都是親戚,我想去做工作肯定會得到很大力地支持。但是農村老百姓百條心,碰到個人利益的時候,不會來跟你講面子不面子的問題。

我感觸特別深的一件事是我們現在以核心為核心,帶動周邊四個村來抱團發展,根據餘村「兩山」示範區的總體規劃,建在我們原工業園區的旅遊集散中心要調整方案,要建到我們的核心板塊裡面去,就意味著原本計劃的工業園區改造成集散中心這個方案要被推倒,要把80畝左右的工業園區拆建掉之後復墾成農田。對於老百姓來說,他的理解是:這麼好的一個發財之道,被你調整到外面去了,那麼我們能得到什麼?而且還要復墾成農田,大家都不種田了,你哪裡來經濟收入?所以當時村裡面很多黨員,包括老幹部都反對。

我第一時間想到以前決定關停礦山的我們的老支書,我晚上到他家請教,把改變這個方案的具體想法說給他聽,也跟他算了一筆後續發展的經濟帳。老書記一聽就明白了,後來跟我說當時關停礦山水泥廠也是這樣抉擇的,反對的人和支持的人差不多。面對發展和老百姓的意願,怎麼去做?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夠挨家挨戶先講給他們聽,然後再召開全體會議來民主決策。聽了這一番話後,我就帶領著我們村班子所有的幹部,白天忙工作,晚上走訪,花了將近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所有農戶的走訪。全都走訪完之後我們召集了一個會議,就以民主決議的方式來形成決議,大家聽了之後還是百分之百都籤字了。現在這個集散中心也動土了,拆掉的80畝復墾的農田現在也建得很好。我們這片油菜地,它有油菜「三寶」的說法:

一寶就是開花的時候很漂亮、很壯觀,吸引很多外來的遊客到餘村駐足觀賞,給我們的農家樂、民宿帶來經濟效益;

二寶,大城市的遊客沒有感受過農式體驗,可以讓其參與到油菜的收割、榨菜籽油的過程當中;

三寶就是榨出來的菜籽油能做成旅遊商品,讓遊客帶走。現在幾十畝的油菜地能給我們村集體一次性增收幾十萬的收入,所以大家現在也都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覺得作為村幹部,只要你用心有情地去做一件事情,跟他交心了,他肯定會支持你。特別是老百姓找到我,找到我們幹部,不管這個事情你辦得成辦不成,只要你用心為他去做,辦不成你也給他一個答覆,下一次在我們上門做工作,特別是政策處理的時候,我覺得老百姓肯定也會大力地支持我們、大力地支持村裡面。

嘉興市秀洲區南梅村黨支部書記

陸華

對於我們南梅村來說,水是制約我們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南梅村雖是江南水鄉,但是洪水洪澇災害一來臨,又變成了一個很大的短板。記得在2013年菲特颱風來的時候,從上遊大約70釐米的水一下就下來了,我們整個村莊都淹沒了,養殖大戶5萬隻雞真的變成了「落湯雞」,300多畝的沼蝦和魚全部跑光了,還有20多戶農戶一樓都進了水,損失相當慘重。

這幾年我們想辦法,投入了大概600多萬資金,對於整個村進行了一個小的包圍,修建了1公裡多的高標準圍堤,還有3個排澇水閘。洪水治理住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水質。大家知道以前水質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差一點的。我們開展環境大整治,黨員組長都先把自己家弄乾淨,然後再一戶一戶引導,我們利用微網格一戶一戶走訪,還進行了垃圾分類的宣教。最多的一戶農戶我們來來去去7趟,從最初不願意分到試著分,後來大家都慢慢形成了一種搶著分的氛圍,使我們村莊的環境、水質有了質的提升。

水質提升後,我們的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南梅還有一個比較有名的馬家蕩紅菱。當時二組有50戶農戶因為水田比較少,家裡只有幾分地,大部分是靠紅菱作為農業方面的收入。前幾年因為水質差,養菱的越來越少了,菱的品質也不高,外面銷不出去。這幾年水質提升之後,紅菱更加甜美、鮮嫩,越來越多的客戶到我們這邊來收購。滬杭高速嘉興的服務區和我們特別近,大部分的紅菱都放在服務區,全國各地的遊客都來買。最多的農戶一年光紅菱就收入10萬。我們農村除了農業,還有其它收入。

這個水從最初禍害我們的災難,變成了青山綠水。我們的水更加乾淨,環境也漂亮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升了,我覺得我們的工作還是沒白做。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

徐軍安

有幸成為管委會的第一任書記,但螞蟻島的鄉村振興之路要怎麼走,是我最大的心事。

回顧歷史,早在1958年,螞蟻島人就把大螞蟻島上的墳墓遷到小螞蟻島,實行「陰陽分島」,並開展植樹造林,將光禿禿的癩頭山變成了鬱鬱蔥蔥的森林島。讓我充分認識到,堅持綠色發展是螞蟻島的永恆主題。

螞蟻島被稱為「蝦皮之鄉」,蝦皮生產有200多年的歷史,生蝦皮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80%。起初只是些家庭作坊,1999年建立了蝦皮加工區,並實現了「烘道化」,但由於都採用燃煤供熱方式,始終未能徹底解決黑煙問題。「蝦皮產業要長久發展,黑煙問題非解決不可!否則的話,生產會面臨環境問題,不生產會面臨民生問題。」2017年3月,管委會把剿滅黑煙作為「一號工程」。58家蝦皮加工戶要進行能源改革,需突破技術難題,更換設備和生產工藝,難度、阻力都很大,黨員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加工戶們也充分認識到,沒有好環境、好空氣,人人都是受害者。

管委會與加工戶們一起擰成一股繩,去上海、江蘇等地取經,反覆比較確定實施「煤改油」方案。通過半年多的奮戰,終於在蝦皮加工季到來之前全部改造提升,困擾多年的黑煙問題也終於被「剿滅」。從啃下蝦皮加工「煤改油」這塊硬骨頭,到紮實推進漁具堆放綜合治理、垃圾綜合處理、汙水「零直排」等生態環境整治項目,再到引入全島物業化管理,螞蟻島的環境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主持人

從書記們遇到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基層工作的艱辛與不易,也從書記們的堅守中看到了城鄉發展的希望與活力。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鄉村振興之路如何堅守?基層黨支部書記這樣說》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組織力賦能鄉村振興 煙臺2779個村黨支部領...
    明末清初興起的古村落李家溝村,在黨支部的引領下,成立了李香苑鄉村旅遊合作社,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明年,我們村預計增加集體收入十萬元。」談起合作社的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孫茂岐信心十足。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領導者,抓基層、打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
  • 林州市:三級書記夜話鄉村振興
    2月20日晚,市委書記王寶玉主持召開全市鄉村振興工作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與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代表面對面交流,探討分析我市「三農」工作形勢,研究部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 鄉村振興抓什麼、誰來抓、怎麼抓?投入資金從哪來?幹部積極性怎麼調動?群眾的理解支持如何贏得?
  • 羅平縣舊屋基鄉:選派基層黨支部第一書記鞏固提升基層黨建 助力...
    「有了鄉上選派的支部第一書記和黨建信息員,我們農村黨支部就更有活力了,在各方面更能發揮作用!」在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基層黨支部書記(黨建信息員)選派工作座談會上,法灣村黨總支書記王自祥高興的說。「這樣我們能更好地接觸群眾,了解農村基層,對於我們剛參加工作的同志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我相信我們能把基層黨組織隊伍帶好!」選派到舊屋基社區第一黨支部黨建信息員虞詩萌滿懷信心地說。
  • 全國人大代表、孝昌縣王店鎮高崗村黨支部書記胡五清:加強基層黨...
    全國人大代表、孝昌縣王店鎮高崗村黨支部書記胡五清: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拓寬選人用人渠道  「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只有打造過硬農村黨組織,努力把『戰鬥堡壘』建得更加堅強,才能真正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胡五清表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關鍵還在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高崗村人多地少、資源缺乏,村集體一度負債30多萬元。
  • 連江縣江南鎮黨委書記謝智陽:江南鎮的鄉村振興之路
    江南鎮自被確立為鄉村振興工作試點鄉鎮以來,圍繞鄉村振興工作二十字總體要求,堅決貫徹落實,突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緊扣「五個振興」核心要義,謀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應該說目前各項工作推進有序、開局良好。
  • 石排鎮委書記深入農村基層調研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鎮委書記嚴繼宗深入各村走訪調研 石排宣供圖為掌握各村情況,連日來,石排鎮委書記嚴繼宗深入各村走訪調研。每到一處,嚴繼宗都深入了解該村的工作開展情況,認真聽取當前工作存在的困難及今後的工作思路。赤坎村「摘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1月23日,鎮委書記嚴繼宗到掛點聯繫的赤坎村開展調研工作,鼓勵赤坎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通過黨建引領,帶動赤坎村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
  •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無中生有:義烏鄉村振興帶來的啟示
    七一村村民也在黨支部書記何德興帶領下,共同致富,奔向美好生活,該村黨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義烏的這三個村,村民們都逐步富裕起來了,村莊也充滿活力,但發展模式各不相同。分水塘村有紅色旅遊資源,有國企的大手筆投入;七一村毗鄰中心城區,黨建工作做得好;何斯路村資源優勢相對不足,更像是「自然長出來」的美麗鄉村。
  • 同安汀溪入選省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我們將秉持『業興、家富、村美、人和』的目標,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和環境提升為抓手,圍繞一條動線提升優化、3個省級示範村引領帶動、3個區級試點村提檔升級等工作繼續打響做強鄉村振興品牌,走出一條農民更富、農業更強、農村更美的特色發展道路。」汀溪鎮黨委書記林虹說。
  • 荊州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紅色引擎"引領鄉村振興
    紅色會堂聚攏人心、紅色頭雁振翅領航、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激活發展動能……在「紅色引擎」驅動下,荊州千裡沃野之上,處處湧動實幹熱潮,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徐徐鋪展。 戰鬥堡壘凝聚力不強,如何重新把群眾組織起來——建與用:「紅色陣地」迸發強勁活力 早上,江陵縣資市鎮先進村村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正在舉行。
  •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
    深山鄉村振興初具基礎,新愚公精神催生山村嬗變 短短兩年,一個普普通通、名不見經傳的深山老村,在基層黨支部矢志不移和新愚公精神的激勵下,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交通之變——閉塞山路變通途。黨的十八大以來,後池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中央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質要義和方法路徑,認真貫徹落實宏志書記到村調研指示精神,開啟了新時代脫貧致富、改變貧窮面貌的再努力。為統一全村思想,凝聚全民共識,村支部書記劉留根帶領黨員幹部,先後到邢臺前南峪、欒卸等村以及廣西龍勝梯田考察學習。村黨支部一致認為,同是太行山,人家能搞得那麼好,自己為什麼不行?
  • 【鄉村振興進行時】村強民富 景美人和 ——古田縣奏響鄉村振興...
    翠屏湖 錢錦承 攝 古田縣副縣長劉曉兵說,在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時代答卷的進程中,地處群山之間、江湖之畔的古田縣厚植生態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出了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符合古田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讓老百姓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 偏遠山區鄉村振興之路如何走?
    「我建議應該注重偏遠山區的產業發展,以助力鄉村振興。」2月25日,在政協遂寧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六討論組小組討論時,市政協委員、蓬溪縣科協主席李智斌針對鄉村振興話題積極討論發言。李智斌說,偏遠山區產業落後,空心化、老齡化現象嚴重,土地撂荒嚴重,人員稀少,與交通較為發達的鄉鎮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 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丨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這樣著力
    12月5日,鄉村振興的基層實踐與理論發展研討會在青島舉行,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徐聞的話引發了共鳴。作為「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的分論壇,這場研討會除了匯集眾多鄉村振興領域「理論派」專家學者的智慧,一個更加突出的特點則是鄉村振興「實戰派」們——來自浙江和山東兩地的強村、強鎮、強企代表的碰撞交流。
  • 河北鄉村振興如何破題?聽聽他們怎麼說……
    導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河北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才能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正成為我省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破題,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 臨潼區新豐街道 凝心聚力共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黨工委書記楊曉東帶領各村黨支部書記及黨建指導員在三育小學紅色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幹部聆聽皂安村黨支部書記張八字彙報桑果產業發展情況。黨工委領導班子成員,轄區內村、社區、企業黨支部書記50餘位黨員在黨工委書記楊曉東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三育小學紅色教育基地、坡張村黨建活動陣地建設及美麗鄉村建設、皂安村果桑產業發展、伊利泰普克飲品有限公司車間生產線。參觀第一站設在三育小學,三育小學自創建以來已歷經百餘年滄桑,學校舊址依舊展示著戰亂年代革命志士們捨身取義艱苦奮鬥的真實情況。
  • 萊州市小草溝村:向綠向美 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即日起,煙臺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之煙臺實踐」系列報導,走進煙臺的鄉村,聆聽他們的鄉村振興之聲。這個以草為名的小鄉村,牢牢把握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引領下,摸索出一條極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不僅推動了自身的發展,更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模板。  「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我們發展的不只是經濟,更是農村的精氣神。」小草溝村黨支部書記宋福林如是說。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2019-06-26 07:24: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林瑞琪
  • 鄉村振興成高頻詞
    宜賓市江安縣底蓬鎮文武社區(村)黨支部書記趙思學。12人遍布四川東西南北中  趙思學拿著一份手寫稿翻來覆去誦讀,上面有她準備在討論發言時說的概要內容,「普通話說不好,」她含羞而笑,「抓緊時間多練習一下。」  在宜賓市江安縣底蓬鎮幹了26年農村基層工作,文武社區(村)黨支部書記趙思學說普通話的時候實在太少了。  因為是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心有忐忑」者不止趙思學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