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過去,未來我還能幸福嗎?3個步驟,帶你走出過去的陰影

2021-01-07 知我心理學

在我們文章後臺,常常有粉絲提出這樣的困惑:放不下過去的戀情,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陰影,無法擺脫記憶中那些痛苦的事件……

有些人會覺得,過去深刻影響了現在,但個人歷史無法改寫,面對那些長久糾纏著ta們的過往經歷,ta們感到束手無策。

「一切都無法重新來過,我真的走不出來。」

難道ta們的一生就註定會被過去的創傷和痛苦纏繞麼?

並非如此。

今天,我們想告訴你,你的過去是可以被「改寫」的。

01.

比起真實發生的過去,我們如何解讀過去,更影響我們的人生。

我們沒有能力影響已經發生的現實,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如何回憶它。不過,我們卻很少意識到,每個人記憶一段過去的方式各不相同。

比如說:

每件事,你都會在意、記住一些細節,而模糊和隱去另外一些細節,這個過程是無意識中就完成了的,沒有人能客觀記憶一件事的所有信息;你和另一個人在同一段時間經歷了同一件事,但你們對它的記憶和講述卻總有區別;甚至,在不同的時間裡,當你重新敘述起一件事,你講述它的方式也都會發生變化,你所呈現出來的故事樣貌也會隨之改變。

這些你記憶的角度、方式、風格、特點,決定了你的過去不會是中立的、無人稱的、客觀的。每當你觀察、記憶、感受、總結,你都是在對自己眼中的世界進行加工。

也就是說,那些「能夠反映出你是什麼樣的人」的故事,其實是你加工後的故事。而被你講述出來的這個故事中的自己,就是你的「敘事人格」。它是我們人格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層面。

敘事心理學認為,我們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追求自我身份(self-identity)的過程,而敘事則是找到自我身份的一種關鍵方式。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我們對一系列的生命事件進行了「自傳式的因果推論」(autobiographical reasoning)。

所以,被父母傷害、被分手、失去工作等種種悲劇式的過去,都不能直接影響你是誰。你如何理解、記憶和講述這些過去,才真正塑造了「你」這個人。

舉例來說,讓我們來看到這樣一個案例:珍妮花遭遇了戀人的背叛,她會怎樣講述這段經歷呢?

版本一:

他一定是找到了比我更好的人吧。我這麼黏人還敏感,可能他一開始覺得可愛,但任誰終究都受不了像我這樣的性格,是我把他給嚇跑了。我就是談不好戀愛,我不配擁有幸福,這就是我的命,我真的不想再愛了,我無法再承受這樣的結局。

版本二:

真倒黴,遇到這麼個不靠譜的,還好我及時止損。不過話說回來,也是他讓我明白了當一個人不願再關心我的感受的時候,就是不愛了吧。多虧了這段經歷,以後我找對象的時候會變得更清醒和敏銳的,我這麼優秀的小仙女,值得更好的!

從這兩個版本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同一段經歷,當我們使用不同的講述方式時,過往經歷對當下自我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版本一把被背叛歸因於自身的人格特質,認為只要自己戀愛,就註定會是失敗的結局,所以不想再愛;版本二則把這件事講述成一時的不順,歸因於外部的不幸運的因素,因此依然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人。

02.

通過改變對過去的理解和講述,我們就能扭轉過去對自己造成的影響。

弗洛伊德曾指出,對過去的敘述會起到一種療愈的作用——它幫助來訪者,把過去生命中一些痛苦的、難以接受的片段,整理成有條理、說得通、有意義的整體敘事。這種講述,能夠降低來訪者內心的衝突,形成統一、穩定、正面的自我身份感(Liu, 2011)。

也就是說,用一種更好的方式去講述自己的過去,能夠極大降低過去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

經歷就不再僅僅是發生過的事情,而是我們所選擇、解讀和認為的曾經。儘管歷史無法重寫,它作用於我們人格的方式卻是我們可以控制和調節的。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敘述方式,我們首先需要知道,我們可以在哪些維度上改變對於過去的敘述。眾多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每個人的敘述在7個維度上都會體現出高低不一的水平(McAdams, et al., 1997; Bauer, McAdams & Sakaeda, 2005)。

接下來,讓我們以前文中珍妮花兩種版本的敘述為例,從這些維度來分析,什麼樣的敘事風格是更好的、對當下的影響更積極的。

珍妮花在版本一的敘述中說「這就是我的命」,反映出她認為戀愛失敗就是自己的宿命,這樣的敘述缺乏自我掌控,體現了較低的「自主性」。

相對地,版本二提到「我以後找對象會變」,認為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顯示出更高的「自主性」。

在版本二最後的敘述中,珍妮花依然願意和他人互動,嚮往遇到更好的人,而版本一最後卻表示不想再愛。由此可見,版本二比版本一體現出的交互性更高。

版本二就是典型的「挽救性敘事」:雖然珍妮花覺得被背叛是倒黴的,但她通過那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獲得了一些對關係的理解,意識到離開錯的人是為了尋找更適合自己的人。

研究發現,敘事中的「自主性」、「交互性」、「挽救」的過程,都與個體受挫時保持積極情緒的能力呈正相關(McAdams, et al., 1995; Bauer, et al., 2005)。

如果我們更多地把自己的經歷講述成 「自己的行為能影響到事件的走向」,我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自主性;同時,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去講述別人給予自己的支持、帶給自己的正面影響,我們就能夠有更多的力量面對逆境。

版本一是典型的「汙染性敘事」:只經過這一次戀愛經歷,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對戀愛徹底失望。

在版本二中,珍妮花提到自己「明白了」、「會變得更清醒」,體現出她對於自己有了新的理解,獲得了新的成長。這樣的敘述會被認為在這個維度上得分更高。

版本二的講述顯然在這個維度上得分更高,最後珍妮花放下了錯的人,依舊充滿希望地期待未來。

相較於版本一更多地在講述對方背叛和離開自己,而版本二尋找了這段經歷對自己的積極意義。

研究發現,「挽救性敘事」與「做出意義解釋」的過程,是改變負面事件對自身影響的最重要的手段,它們與整體幸福感呈正相關。有意識地換一種方式講述你的創傷經歷,反覆講述它,你的幸福感(well-being)會得到提升。

03.

如何改變自己對過去的講述方式?

在改變之前,你需要識別出自己一直以來的敘事風格(Bettison, 2016)。

對照上文提到的7個維度,自我評估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哪些維度上還可以有所提高。這樣做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識別現有的敘事風格。

在識別出自己的敘事風格之後,你可以嘗試從改變敘述一段讓自己困擾已久的經歷開始。書寫練習能夠幫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敘述的方式。

具體可以嘗試的方法如下(Wilson, 2011):

(1)你≠問題

區分作為講述者的自己與作為故事主角的自己,你會發現,問題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你並不是問題本身。這個回顧的過程也將幫助你找到故事中的「自主性」與「交互性」。

(2)想像「最好的可能自我(best possible selves)」

「最好的可能自我」指的就是我們所能想像的「最好的自己」的樣子。在重述來自過去的困擾時,練習想像「最好的可能自我」,能夠幫助我們嘗試「挽救性敘事」。

一個新的講述不能僅僅停留在所敘述的故事中。你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一點一滴的證據來支持你所講述的這個新的故事。

例如,你可以問自己:

是什麼讓你能夠成為那個「最好的可能自我」?這個新的故事如何體現了你的價值觀或人生目標?根據這個價值觀和目標,你覺得什麼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要注意的是,在以新的方式講述故事的時候,你也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這些都是正常的,承認並接納這些不一樣的感受。因為改變一個人習以為常的看待過去的方式,會創造出一個「新」的自己,會改變你人生中那些重要的關係。

正如猶他大學的發展心理學教授Pasupathi所說的:「人生故事是用粉筆書寫的,而不是墨水筆——它可以不斷被擦掉、重寫。你的過去全在你的手中。」

希望我們能以更靈活和開放的姿態看待並書寫個人歷史,挖掘出那些來自過去的、珍貴的心理資源,並將其傳承下去,迎來更廣闊的未來。

以上。

References:

Bauer, J.J., McAdams, D.P., & Sakaeda, A.R. (2005). Interpreting the good life: Growth memories in the lives of mature, happy people, 88(1),203-217.

Bettison, L. (2016). How to change your life by changing the stories you tell yourself. Tiny buddha.

Liu, H.M. (2011). The narrated self: An analysis of Ricoeur’s notion of 「narrative Identity」. Debating China, 6, 415.

McAdams, D. P. (2006).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oday. Narrative Inquiry, 16(1), 11-18.

McAdams, D. P. (2013). The psychological self as actor, agent, and autho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3), 272-295.

McAdams, D.P. (1995). What do we know when we know a pers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3(3): 365–395.

McLean, K. C. (2008). Stories of the young and the old: personal continuity and narrative ident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4(1), 254.

Wilson, T.D. (2011). Redirect: 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走出失戀陰影?給你3個建議
    但是,如果不愛你了,你則又會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哀嘆。被拋棄的一方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你不能永遠沉浸在其中,要儘快走出來,否則會毀了自己的一切。那麼如何去做,才能快速走出失戀的陰影呢?告訴你,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核心關鍵。第一,尋找下一個更好的人。
  • 7月,走出感情陰影,放下過去悲傷,3星座擁抱曙光,破繭重生
    地久天長的愛情就在你心裡,就像很多人總是能問這一世上究竟是否有真情一樣,實際上真情就在你心裡,如果你真心實意的努力,執著的追尋,勇敢的放棄,真情就在你的的身上產生,地久天長的愛情就是你的愛情。我們知道,愛情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努力和放棄,愛的收益便是另一方的快樂每一天和幸福快樂。
  • 隱秘的角落燒出原生家庭的痛:別讓過去的陰影,遮蓋未來的光明
    甚至,他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炫耀:「我怎麼都不知道?」,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失責。就像有些家長去小學接小孩放學,接不到人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升初中了,還覺得自己特別幽默。2. 忽視兒子。朱永平帶兒子去買新鞋,中途現任妻子帶著小女兒來了,他就開始冷落兒子。朱永平被小女兒拖去買衣服,把兒子完完全全落在後面。
  • 回到過去、未來,我們真的能幸福嗎?
    可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想要回到過去,回到童年,回到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當一夜長大變成事實的時候,我們能夠過的幸福嗎?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女孩夢三十》這部電影。最後她抱著馬特送她的小房子模型,在那個小屋子裡面哭泣,之後又回到了她13歲那一年的生日,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最後收穫了幸福。在一夜長大成人後,女主還是渴望著回到自己13歲的時光,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最終獲得了幸福。但是當人回到過去,選擇了不一樣的選擇,是不是真的能夠幸福呢?電影《夏洛特煩惱》給了我們不一樣的答案。
  • 「孩子我打掉了,你放心結婚吧」:餘生不長,何必揪著過去不放
    大喜之日整這一出,這梁子可是徹底結上了,以後你結婚了他也扯個條幅去?不知新郎和前女友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讓她耿耿於懷前來報復,咱不知道內情,咱也不好亂講。我只想說,姑娘啊,你的氣已經出了,以後就此翻篇,該幹嘛幹嘛吧,千萬不要繼續糾纏,在一個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時光。
  • 如何快速走出失戀,三個步驟慢慢走出陰影
    如何快速走出失戀?三個步驟,慢慢走出陰影;第一點斷絕與對方的任何聯繫,刪掉qq微信刪掉照片,刪掉所有與對方有關係的東西,既然已經分手了,就應該斬斷與前面的一切聯繫,不要抱有幻想,會讓自己更難受,慢慢適應。
  • 過去真的過不去,我好像被困住了
    所以,那些被困住的孩子呀,你不自救,還能指望著誰來救你。我也曾滿心期許以為有人會喜歡我,我也曾自欺欺人地認為會忘掉過去的不美好,但事實並不是你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的。當我發現自己好像被困在過去,走不出來的時候,我就知道已經無法再期待任何人了。
  • 《離婚心理指南》:3個技巧教你擺脫他人期待,從離婚陰影中走出
    這本《離婚心理指南》更側重與離婚人士的」當下「和」未來「。它為這些人分析離婚事件這一頑疾,並告訴人們如何才能走出眼前漩渦一般的生活,迎接新的生活。如何才能擺脫他人期待,從離婚的陰影中順利走出來呢?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來。薩利教給我們3個重建自信心和自尊的方法:1、留出構建自我的時間「雖然在此刻感覺不好完全正常,但是你也該奪回控制權,並為尋求積極的事物而遠離消極的東西了。」
  • 《離婚心理指南》:3個技巧教你擺脫他人期待,從離婚陰影中走出
    這本《離婚心理指南》更側重與離婚人士的」當下「和」未來「。它為這些人分析離婚事件這一頑疾,並告訴人們如何才能走出眼前漩渦一般的生活,迎接新的生活。如何才能擺脫他人期待,從離婚的陰影中順利走出來呢?3、做出改變,重建你的界限當離婚使你的生活遭受重大變故的時候,你有想過自己的界限在哪裡嗎?為何對方會一再突破你的界限而不顧你的內心想法嗎?真的是因為愛嗎?你們當初的山盟海誓般的愛情誓言難道不作數了?當對方突破你的心理防線做出傷害你的事情的同時,你有想過是什麼讓你一再允許對方傷害你嗎?
  • 放得下過去,拿得起現在
    檢查作業時,我問他為什麼?盯著手中的作業本,孩子的小臉上寫滿了煩惱,說道:「這兩個5字好醜,與其他的數字看起來好不搭,我覺得自己不應該寫這麼難看的字,媽媽能幫忙擦掉嗎?不然我心裡一直想著。」好吧,我尊重他的意見,把跑出田字格的5字給擦掉。這下,他才開心地笑起來,像是終於鬆了一口氣。
  • 時光機,帶你回到過去|給你好「評」
    本期精選了六首關於時光故事的歌,也都是能帶著我們回到過去的聲音,誰能帶你回到那過去?你經常回想起的又是什麼事情?又或者你的時光機想要跳幀到未來去?希望不論好的壞的情緒,都能成為你人生裡美麗而不悔的一隅。
  • 離婚以後,能讓你走出離婚陰影的三種方法
    如果你不小心被愛情辜負,那就勇敢說出來,縱然愛情遠了,明一悅讀的友情依然支持你!明一悅讀:你好。我今年43歲,跟前夫離婚3個月了,離婚原因是夫妻性格不合,從吵架到動手,幾乎天天上演暴力大片,最後都累了,反正孩子也大了,所以就協議離婚了。
  • 離婚的女人:熬過去,你就贏了
    作為一個離婚的女人,要學會自強自立,別因為一段婚姻,就弄丟了後半生所有的幸福。真正聰明的女人,會想方設法走出離婚的困局,讓自己的後半生活得更加精彩。她懂得,對一個看不起她的男人,最好的報復就是「越活越精彩」。 離婚的女人:熬過以下這幾道坎,你就贏了。
  • 允許自己活在過去,才能走向未來
    網上熱議話題的啟示網上有個熱議話題:人怎樣才能不活在過去?之所以放不下過去,執念很深,一定有原因,是不想放下。也就是有「心結」,看到它,是解開的前提,「解鈴還須繫鈴人 」 。所謂「他要結婚了,新娘不是我」。愛而不得,又放不下。未必是痛徹心扉的愛,而是不甘心或對方不了了之的態度。也就是說,女孩需要對方一個解釋,一句道歉和鄭重告別。否則,將會成為「未完成事件」。
  • 未來2周,治癒情傷,一如既往,3星座滿心期待,放不下過去
    未來2周,治癒情傷,一如既往,3星座滿心期待,放不下過去處女座處女是一個很喜歡完美的人,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做到最完美,要讓自己滿意。處女不是會在意別人眼光的人,別人的想法對他來說,根本就算不上什麼東西,反正別人說自己什麼壞話,自己也不會少一塊肉。跟處女在一起,你就知道處女是個很細心的人,他很在乎一些小細節。有潔癖都處女是很難接受你的壞習慣的,比如不愛乾淨什麼的,跟處女在一起一定要愛乾淨,不然他是絕對不會喜歡你的。處女跟前任分手之後,總是對前任念念不忘,放不下過去。
  • 拿得起放不下,容易沉浸在失戀陰影中,難以走出的四個星座
    戀愛中的情侶,最難過的無非就是失戀,面對失戀,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愛情已經失去了,就好好的面對,好好的調整自己,讓自己迅速走出失戀的陰影。而有的人拿得起卻放不下,很容易讓自己沉浸在失戀的陰影中,難以走出。下面一起看看哪些星座最難走出失戀的陰影?
  • 婆婆揪著兒媳的過去不放,被兒子怒懟:你要想讓我婚姻幸福,就少管閒事
    跟阿巧之前經歷的一樣,婆婆嫌棄她的過去,當著她的面跟阿俊說:「你女朋友跟人同居過,你不準娶她!」 阿俊義正言辭告訴婆婆:「我的婚姻,我說了算,不管她過去經歷過什麼,做過什麼,都已經過去了,只要她跟我在一起之後越來越好,我就沒理由揪著她的過去不放。我過去也跟人同居過,你怎麼不說?就因為她是女人,跟人同居過就該被指責?這不合理!
  • 曾經受過傷害,遭遇過不幸的你,如今還在被過去影響嗎?
    心理學上,把過去心靈上受過的傷害叫做心理創傷。你曾經受過傷害、遭遇過不幸嗎?但是對於心理創傷,當你找到了原因(過去所受到的傷害)時,你會更難過。往事在腦海中浮現,而你卻什麼也不能改變,什麼也做不了,無措感更湧上心頭。很多人一有問題就會被歸於原生家庭,童年時的陰影等某次經歷,然後被安慰到:「別難過,錯不在你」。既然錯不在你,你又會覺得是命運對你不公。
  • 「我失戀了,為什麼還不讓哭」:用這3個方法,快速走出失戀陰影
    作為朋友,我們要清楚一個道理:對於一個剛失戀的人來說,任何建議都是不太可能被接納的。所以勸說走出失戀陰影的時機,並不是在剛失戀的那會兒或者那幾天。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甜蜜,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 阿德勒心理學:你相信嗎?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過去」就不存在
    有兩兄弟他們的父親家暴又酗酒,他們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多年以後,一個成為了知名的企業家,並且家庭幸福美滿;另一個同他父親一樣酗酒家暴,事業一無所成。有人問企業家,你是如何成功的?企業家說:「有這麼一個父親,我能有什麼辦法呢?只能靠自己努力。」問另一個,他說:「我有那樣的父親,我還能有什麼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