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頂格收購三星產險股權 BATJ如何打贏保險科技下半場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原標題:騰訊頂格收購三星產險股權,BATJ如何打贏保險科技下半場

文|俞燕

「2020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外部環境很難左右,關鍵還在於發展自己的能力。」騰訊控股有限公司(0700.HK,下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騰訊集團近日出品的《三觀》年度特刊前言中表示。

今年以來,在金融領域尤其是在保險領域,一向比較低調的騰訊開始頻頻發力。邀得中國平安兩員大將加盟、加碼投資水滴籌、力推「惠民保」……

近來的大動作則是收購韓國保險巨頭三星集團旗下的在華子公司——三星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Samsung Property &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China), Ltd.,下稱「三星產險」)三成股權,從而在其保險版圖嵌入了一枚擁有相對控股權的財險板塊。

12月4日,三星產險在官網發布公告稱,其註冊資本由3.24億元增至8.76億元,引入五名新股東,包括深圳市騰訊網域計算機網絡有限公司、上海嘉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宇星科技發展(深圳) 有限公司、上海天岑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博裕三 期(上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中騰訊持股32%。

一周前(11月26日),韓聯社的一則消息,引起中國市場的高度關注:韓國三星集團(Samsung)旗下的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下稱「三星火災保險」)當日宣布,其與騰訊等五家中國公司籤署了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協議。三星火災保險在華獨資子公司三星產險將變身中外合資財險公司,與此同時,也將成為騰訊系保險公司。

《財經》記者當日從接近該交易的知情人士處確認了該消息。據了解,騰訊的這筆收購已進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目前該收購和增資方案尚待有關監管部門審批。

隨著騰訊入股三星產險,其保險版圖已拼齊了財、壽、保險經紀、保險代理等重要保險業務板塊。據《財經》記者了解,騰訊還正在謀求一張再保險公司牌照。

近年來,BATJ們一邊作為第三方合作平臺與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合作,一邊也在保險牌照上屢有斬獲。在騰訊之前,已有數家網際網路企業同樣走上了「牽手」外資財險公司的保險之路。就在騰訊傳出入股三星產險的八個多月之前,便有滴滴出行通過旗下子公司入股另一家韓國巨頭現代集團在華子公司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BATJ中只有百度尚未拿齊保險牌照,騰訊、螞蟻、京東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在保險領域「三足鼎立」之勢已隱然成行。在當下的金融監管環境中,ATJ們又將如何演繹各自的保險布局邏輯?

 騰訊保險:積攢全牌照

在本次三星產險的引資方案中,三星火災財險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100%降至37%,騰訊則持股32%,成為第二大股東。海嘉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宇星科技發展(深圳) 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1.5%,上海天岑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博裕三期(上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則各持股4%。

(三星產險增資後的持股結構,圖源:三星產險官網)

其中,博裕三期(上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合伙人名單中,有工銀安盛人壽、中宏人壽、招商信諾人壽等三家保險公司。

根據2018年發布的《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的規定,持股三分之一以上者為控制類股東,而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註冊資本的三分之一。據了解,新規發布後,一些大型股權轉讓案例便採用了「組團」受讓的方式,由一到兩家作為戰略類或控制類股東,再「搭配」一到兩家中小公司或私募股權基金。此前安聯財險和現代財險皆採用了該引資方式。

三星產險的引資方案如獲批,將成為繼眾安在線保險公司之後,騰訊入股的第二家財險公司。雖然在兩家公司中,騰訊的角色皆為第二大股東,但股比不同,騰訊將在三星產險中擁有相對控股權。

2005年是三星產險成立之年,也是騰訊對金融「覺醒」的一年。這一年9月,騰訊成立財付通,成為後來騰訊金融科技的前身。

2013年11月,騰訊與螞蟻集團、中國平安集團等聯手設立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安保險」,6060.HK)正式成立,被市場稱為「三馬賣保險」。其中,騰訊持股15%,位居第二大股東。

在眾安在線開業儀式上,當時穿著黑色帽衫的馬化騰與穿著鵝黃色毛衣的馬雲和西裝革履的馬明哲同臺頭腦風暴時,首次公開地談及他對保險的認識。

「與傳統行業連接,超級複雜,網際網路只是提供一個橋梁和工具的作用。真正實現金融的功能,需要與包括平安在內的金融公司合作。」馬化騰彼時表示。

據了解,在2015年之前,金融在騰訊的產業版圖上尚未獨立為細分領域。在保險領域,除了參股眾安保險之外,與保險業的觸點主要是作為第三方平臺與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合作。而在業務合作中,騰訊也逐漸深化了對保險業的認知。

一個轉折點來自2015年除夕夜。

彼時,人們春節時最熱衷的是在各微信群裡搶微信紅包,甚至都顧不上好好看一場春節晚會。

在微信紅包大戰中,泰康人壽聯合微信推出「搖一搖紅包」活動,在除夕夜斬獲5000萬名粉絲,一躍成為當時粉絲最多的公眾號。

與泰康人壽的這次聯手,成為保險業在騰訊平臺上開展場景金融的一次成功應用。既讓泰康也讓騰訊認識到,微信作為保險導流入口的巨大潛力。而在前一年的春節,微信紅包引爆微信支付,正是這一點觸發了泰康的「搖紅包」靈感。

自2016年起,騰訊加快了在保險領域的布局。2016年10月,家點保保險代理公司(2017年1月更名為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即「微保」)成立。這是騰訊首家控股的保險平臺。

彼時,馬化騰談及微保時曾公開表示:「微保是騰訊搭建『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的重要一環,期待它能成為一個保險業緊密合作的平臺。」

2017年11月,微保小程序上線,嵌入微信支付的「九宮格」,開始了網上代銷保險的歷程。首款產品直指健康險領域,其合作夥伴便是曾與微信合作過「搖一搖紅包」的泰康旗下的泰康在線。

彼時,基於微信海量用戶,微保上線被保險業視為「狼來了」。不過,與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不同,微保走的是定製化「嚴選」模式,小步穩跑。彼時微保CEO劉家明普對外表示,微保有四個核心關鍵詞:簡單化、多場景、強規劃、能安心,要在原生場景上做加法,成為用戶與保險場景的「連接器」。

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網際網路保險監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機構持牌、人員持證」,且投保必須在保險機構的自營平臺上完成。一位保險業人士指出,由於微保的性質是保險代理公司而不只是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因此新規對其的運營模式並不影響。與之相比,支付寶旗下的螞蟻保險雖然擁有保險代理牌照,但支付寶本身並沒有保險代理牌照,而其保險只是支付寶裡的一個模塊,並非獨立運營的平臺,因此可能需要解決第三方平臺和中介機構「兩張皮」的問題。

一邊打造微保,騰訊亦沒有放棄對保險牌照的追求。

2016年8月,騰訊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和泰人壽獲批,與中信國安並列為第一大股東。該公司被定位為創新型網際網路壽險公司。

2017年初,騰訊又聯手高瓴資本入股英國英傑華(Aviva)的香港公司,持股20%。這一年正值香港保監局出臺保險科技扶持政策,鼓勵快速設立保險科技(InsurTech)公司。2018年9月,英傑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香港)推出全新品牌Blue,變身為香港首家純網際網路壽險公司。

2019年1月21日,騰訊通過旗下子公司深圳市騰訊視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收購國銀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北京騰諾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從而在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領域各攬得一張牌照。

從這一年一季度開始,在騰訊的報表中,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開始單獨列示。

除了建平臺、攬牌照,騰訊亦在近年來亦頻頻向保險業高管拋來橄欖枝。比如,微保將中國平安個人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尚教研、平安產險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江濤、平安產險前總經理助理周克俊納入麾下。

最大的攬才動作莫過於邀得中國平安副董事長任匯川加盟。2020年6月,任匯川入職騰訊,出任騰訊金融科技戰略發展部特別顧問,一時間引發保險業對於騰訊「下一步」的諸多猜想。此前,任匯川的前任、中國平安原總經理張子欣,也曾擔任騰訊金融顧問,參與了微保項目。

據一位接近任匯川的人士透露,任匯川加盟騰訊的一個重要任務便是為騰訊在金融科技領域尋找和選擇合適的投資項目,整合騰訊的金融資源尤其是保險資源,深化與騰訊金融科技生態各板塊的協同作用。

一位保險公司人士表示,目前騰訊已將能拿到的保險牌照都差不多拿齊了,下一步將面臨進行資源整合,真正實現金融生態的雙循環。

不過,從保險人成為「鵝廠」打工人的任匯川,目前比較低調,除了參加一些保險業或金融科技業的行業交流活動,鮮少在媒體面前露面。

三星產險:

蟄伏中國的韓國巨頭

韓國有句俗語:韓國人的一生無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稅收和三星。

在三星帝國的版圖中,金融板塊是除了電子業務最重要的板塊,而且早在進軍電子行業之前,便已涉足該領域。

三星進軍的首個金融項目便是在1958年收購當時剛成立六年的安國火災與海上保險公司。1993年10月,安國火災海上保險公司更名為「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目前是韓國最大的財險公司。

兩年後,三星火災財險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2001年4月,在上海成立在華分公司,便是如今騰訊入股的三星產險的前身。

2005年4月,三星火災海上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獲批成立,實現了外資財險公司「分改子」(即分公司改建為獨資子公司),並在五年後更名為「三星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作為「三星系」在華保險公司,三星產險目前的董事會班底悉數為韓國人,現任董事長金昌壽和總經理吉慶燮皆來自韓國三星火災財險。不過其管理團隊則主要是中國人,顯示出其至少在管理層構成上比較好地實現了本土化。

與其他外資獨資財險公司一樣,三星產險也同樣面臨分支機構少、業務規模小的發展現狀,從成立在華分公司算起,11年間僅有六家分公司,而且自2015年成立陝西分公司後再無新的分支機構成立。截至2019年,三星財險在財險市場中的保費收入佔比僅為0.1%。

麥肯錫在《中國金融開放新機遇》報告指出,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的獨特性和複雜性預估不足,在產品、服務、體制機制和人才體系方面的本土化程度不足。此外,由於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並不佔據主流地位,而中資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對外資機構形成了巨大挑戰,外資機構的品牌在中國本土客戶中的光環效應逐步淡化。

不過,亦有保險業人士認為,外資財險公司在中國發展緩慢,除了網點限制等外因,也與其各自的企業文化和戰略定位有關。與中資財險公司熱衷於不計成本打價格戰、搶市場的發展策略不同,很多外資財險公司走的是重效益和差異化之路。

以三星產險為例,其保費收入多年來雖然仍未觸及10億元,但保持著多年微利狀態。其2020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末,本年累計淨利潤為6661.20萬元,同比增長37.5%。

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等諸多影響, 2020年以來三星產險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出現逐季下降之勢,並在一季度出現現金流為負。

打破困局,改變股權結構,成為三星產險轉型的關鍵一步。這也將是三星火災財險進入中國26年來發生的最重大的一次變化:由外資獨家變為中外合資。

事實上,在三星產險之前,已有安聯財險走了同樣的轉型之路,引入京東等股東,由獨資變為合資。2020年3月,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現代財險」),獲批引入聯想控股以及滴滴出行全資子公司迪潤(天津) 科技有限公司等中資股東,亦是走的獨資變合資之路。

三星產險公告顯示,11月20日,三星產險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增資提案。三天後,三星火災保險批准了該提案。

對於近來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何收購業務體量並不大的外資財險公司,愛保科技戰略部負責人甘玉濤認為,從目前的監管方向來看,對於機構持牌、人員持證是剛性要求,而國內的保險牌照屬於稀缺資源。目前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積累了海量的客戶和數據,保險業屬於比較容易變現的朝陽產業,在這裡跑馬圈地不言而喻。

變身之後的安聯財險和現代財險,藉助於中方新股東之力,確立了從傳統保險公司向科技驅動型財險公司的模式轉型,其中安聯財險無論是保費規模還是盈利情況皆有顯著變化。三星產險也會複製出這樣的成功範本嗎?

網際網路+保險:

場景金融戰事升溫

近些年來,BATJ大科技平臺公司對保險牌照熱情日漲,以平安集團為代表的大金融機構持續加碼保險科技,共同營造了場景金融戰事升溫。

華創證券報告認為,騰訊金融業務在第一階段主要以支付平臺的形象切入市場,擴展應用場景,積累了用戶和用戶數據,具備了金融連結和觸達用戶的能力。在第二階段則通過進入更多金融場景,打通與金融業務之間的連接通道,完成在金融領域的布局,那麼到了第三階段,作為金融科技平臺,其將走向科技賦能模式多元化場景應用。

一位保險科技人士表示,以中國平安為代表的金融機構與BATJ在保險科技的路徑各有不同,「+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是不同的邏輯,而這種邏輯原點的不同,使得其對於保險科技以及對場景金融的理解與應用亦各有不同。

「在哪個場景下可以提供什麼樣的金融服務或提供什麼樣的生活服務,將會是當下及未來業界爭奪的焦點。」一位金融科技資深人士表示。

截至目前,騰訊保險版圖已涵蓋騰諾保險經紀、微民保險代理、眾安在線、和泰人壽、香港BLUE和水滴互助,如加之三星財險,以及騰訊意向中的再保險牌照,其在短短數年間,已迅速湊齊了幾乎所有的保險牌照,在目前BATJ中,屬於保險牌照門類最全的一家。

成為保險公司話事人後,BATJ們將如何在傳統保險公司中發揮其作為科技公司的優勢?

對於京東安聯的發展路徑和模式,京東安聯CEO徐春俊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京東安聯想探索的是成為第三代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通過在商業場景中沉浸式模式,形成一個保險服務的生態和服務鏈,產生線上和線下的生態化結合,從而徹底改變保險原有的邏輯和業態。」

經過京東「改造」過的京東安聯,已頗具網際網路企業的風格,比如,其員工構成中約有四成是技術人員,管理模式則採用「大中臺、小前臺」,而這一點恰恰與傳統保險公司相反。

經歷了京東入股、更名後的京東安聯財險,在京東加持下,迅速開啟升級模式。相關數據顯示,「變身」首年,京東安聯財險的保費收入一躍增至12.4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至25.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04%,彼時按京東安聯的說法,「相當於用一年時間再造了一個原安聯財險」。

引入螞蟻集團作為控股股東的國泰財險,也同樣開啟了科技轉型之路。

根據國泰財險對外描述,其重點拓展電商場景保險、支付場景保險、意外險和健康險等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完成了傳統保險公司的轉型,並形成全新的發展模式。2019年,在螞蟻集團入主約四年後首次實現盈利。

目前,國泰財險的業務分為機構傳統業務、股東場景業務和網際網路新生業務等三大類。根據螞蟻招股書,2019年螞蟻促成的保費及分攤金額375億元中,國泰產險的保費收入為48.24億元。

剛剛引入滴滴出行作為新股東的現代財險,除了邀得深耕保險電商領域多年的人保財險電子商務中心原總經理蔣新偉出任總裁,也已啟動轉型之路,聲稱將聚焦於出行生態,將其打造成為創新型保險公司。

一位與滴滴出行有過合作的保險公司人士表示,在出行領域具備了一定的技術、數據及場景優勢的滴滴出行,一直有意進軍保險業。此前除了與中國人壽、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合作,還一直在探索UBI(Usage-based insurance,即一種以量定費模式)保險產品。如今參股同樣有車企股東背景的現代財險,將為其探索和落地UBI提供了現實可能性。

現代財險在其官網稱,將針對新能源電動汽車、網約車、分時租賃、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等新型出行模式,探索相應的保險產品與服務,並創新維修理賠服務模式。

在騰訊入股的兩家內地保險公司中,和泰人壽雖然確立了網際網路保險發展模式,探索產品及銷售經營模式網際網路化,以及網際網路場景保險。不過,從其目前的數據和發展情況顯示,其網際網路保險之路差強人意。

一個原因或許在於,和泰人壽的總部位於山東濟南,其當地的網際網路發展環境難以與北上廣或深圳相比。

一位保險公司人士表示,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騰訊在和泰人壽中雖為並列大股東,但持股比例不足以成為真正話事人,其戰略可能也難以更好地落地。「在三星產險裡,騰訊可能將能夠更好地落實其發展戰略。」

從目前三星產險的業務結構來看,其目前在網際網路保險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未與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展開合作,網際網路新型產品僅有車險一類,且主要通過自家官網銷售。一位保險科技人士預測,正式入股三星產險後,或許三星產險將藉助微保等平臺,會在目前大熱的健康險領域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這批外資財險公司變身網際網路系險企之前,亦曾有數個外資壽險公司變身為銀行系險企,藉助股東之力開啟了變身之路,其銀保渠道的保費規模一騎絕塵。如今網際網路系險企能否複製這樣的成功模式?

甘玉濤認為,銀保系保險公司倚靠銀行股東的強大資源和渠道優勢的轉型,實際上是行業規模導向的成功或稱作銀行渠道的成功,「銀行特定場景確實從規模上給保險這個低頻的產品帶來很大變化」。

但是從運營的角度來看,這些銀行系股東的集團內部協同問題很突出,考驗著股東的頂層的整合協同能力。「這些網際網路系保險公司也應該會遵從於這個邏輯。」甘玉濤表示。在其看來,一家新型保險公司的成功,有個好的金主爸爸固然重要,但是對其自身優勢場景的理解能力,對其數據的挖掘分析能力以及對客戶需求的細分理解也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三星財險或變身中外合資公司 騰訊全保險牌照版圖若隱若現
    今年以來,騰訊在保險領域動作頻頻。12月8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三星財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新增註冊資本5.52億元,全部由騰訊等5家新增股東認繳。增資完成後,三星財險將由外資獨資公司變為中外合資公司,騰訊成為僅次於外資股東的第二大股東。
  • 螞蟻金服控股國泰產險 眾安保險「大方」回應
    中國網財經9月15日訊(記者 郭偉瑩 畢曉娟)14日消息,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螞蟻金服」)發布聲明,表示擬增資12億元人民幣入股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國泰產險」)。交易完成後,螞蟻金服將持股60%,成為國泰產險的控股股東。  據公開資料,雙方希望在網際網路保險服務方面做更多探索。
  • 聚名網:騰訊再拓保險版圖!斥資2.8億元入股三星財險
    據悉,近日,騰訊進軍保險行業的進程又邁進了一步。日前,三星財險披露公司的增資計劃,如增資完成,出資2.8億元的騰訊將以32%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二大股東。 成立於2005年4月的三星財險,是韓國三星火災海上保險公司在華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
  •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騰訊領投成二股東,未來中外股東能否協同成看點
    三星財險擬增資5.5億元,騰訊出資2.8億成二股東12月4日,三星財險發布公告稱,三星財險於11月20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7次會議(臨時),審議了增加5.52億元註冊資本的議案。據了解,此次增資將由騰訊、上海嘉印文化、宇星科技、上海天岑資管、博裕三期(上海)股權投資5家股東悉數認繳。
  • 國泰產險發力保險科技 再次承保國民級保險產品
    非車業務保費迅猛發展 彰顯科技能力  今年一季度,網際網路業務保費達5.12億,佔比89.1%。如此快速的發展,得益於近年來科技保險的高景氣度,國泰產險通過科技賦能保險,逐步彰顯科技能力。  擁抱前沿科技 重塑服務價值鏈  保險行業正在迎來前沿科技變革的時代。螞蟻金服為國泰產險注入科技因子,是國泰產險碰撞前沿科技的第一步。經過2年的轉型發展,國泰產險全面進行了「網際網路+」的升級,形成了新的保險服務價值鏈。
  • 國泰產險「萌寶保」保障升級,科技釋放保險新價值
    理賠國泰產險於6月1日13點49分結案並打款。本次事故醫療發票金額總計3108.2元,因萌寶保可保障社保內外的醫療費用,因此張女士獲賠3108.2元。「讓每個人更簡單地享受保險」,是國泰產險的願景。攜手螞蟻金服以來,在傳統保險的基因上,國泰產險全面觸網保險科技。歷經4年的轉型發展,國泰產險全面進行了「網際網路+」的升級,形成了新的保險服務價值鏈。
  • 國泰產險發力保險科技 攜手支付寶送免費醫療金
    4月10日起,支付寶「到店付款送健康」正式升級為「好醫保·免費醫療金」,該產品由國泰產險承保,國泰產險和螞蟻保險平臺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普惠保障。從4月13日開始,已面向10%的支付寶用戶開放,後續將逐步覆蓋全部用戶。在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公司是為解決社會問題而生,它有著「內生的企業社會責任」。
  • 騰訊的「下半場」
    還是打個比方吧:很多人都把中國的網際網路比作「一盤大棋」,但我更願意把它比作「一片金礦」。對弈的棋盤上只能坐得下兩個人,而金礦裡卻能湧入無數淘金者。裁判吹響下半場哨音的時候,華為突然發現自己坐享巨大的主場優勢。2017年才正式獨立的華為雲事業部,只用了一年就異軍突起,這很能說明一些問題。B:百度,它的標籤是——打不死的小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黑百度似乎是政治正確。但冷靜觀察,最近百度的財報卻是非常平穩。
  • 騰訊、王思聰投資的創夢天地 擬收購樂遊科技69%股權
    欲收購樂遊科技69.21%股權  12月9日晚間,創夢天地發公告稱,已就有關樂遊科技股東可能出售約69.21%後者已發行股本事宜,訂立諒解備忘錄。  公告還顯示,訂立正式協議的同時,售股股東須與樂遊科技訂立出售協議,售股股東須向樂遊科技收購其於香港金鐘道89號力寶中心2座3201、3206及3207室的權益,其須與可能收購事項同時完成;及售股股東(或其指定代名人)須與樂遊訂立合作協議,彼等須就開發若干遊戲向樂遊提供融資,並按訂明的百分比收取該等遊戲所產生的溢利。
  • 國泰產險新負責人就位 原總經理回歸平安產險
    伴隨著國泰產險股東變更的,是一系列的人事調整。2017年6月15日,原保監會發布公告,平安老將龍泉獲批擔任國泰產險總經理。  隨著螞蟻金服正式入股國泰產險,國泰產險開啟了向科技保險的轉型之路。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7年國泰產險原保險保費收入超13億元,同比增長近100%;2018年,國泰產險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8.5億元,同比增長195.6%。
  • 金融流量平臺「涉險」迎新軍 收購眾心保險東方財富拿下中介牌照
    來源:藍鯨財經作者:雷賽蘭近日,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東方財富(300059.sz)披露2019年半年報,半年報顯示,東方財富已於2019年5月15日以6427萬元的價格,完成上海眾心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眾心保險經紀」)100%股權收購及增資工作。
  • [收購]明家科技:擬進行股權收購涉及北京微贏互動科技有限公司股東...
    [收購]明家科技:擬進行股權收購涉及北京微贏互動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資產評估報告書 時間:2015年06月01日 09:40:29&nbsp中財網 廣東明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權收購 涉及北京微贏互動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 資產評估報告 中聯羊城評字【2015】第VSMQD0153號 摘要 重要提示 本摘要內容摘自資產評估報告正文,欲了解本評估項目的詳細情況和合理理解評估結論,應當認真閱讀資產評估報告書正文。
  • 安盛集團完成收購安盛天平保險剩餘50%股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12月14日,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之一法國安盛集團(AXA)宣布,從寧波益科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寧波華閣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陸達聖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寧波日興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手中,完成了對安盛天平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的收購。
  • 螞蟻金服加碼保險布局背後:3家保險機構均陷虧損各存軟肋
    欲補償付能力,螞蟻金服擬增資國泰產險  近日,國泰產險公告稱,各股東擬按現有股權結構,等比例增資10億元,增資完成後,註冊資本金將從16.33億元增加至26.33億元。從股權結構來看,目前,國泰產險共有3家股東單位,其中,螞蟻金服持股51%,為控股股東。
  • 紹興平安產險 數據科技,促進保險服務「高效能」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2年,我國車險、農險、意外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要達到80%以上。面臨新場景、新格局,數位化轉型刻不容緩,擁抱全面線上化,在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同時,讓客戶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 BAT對保險行業興趣高漲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此外,阿里還計劃和中國太平(0966.HK)等公司發起設立阿里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健康」),不過尚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覆。騰訊緊隨其後,除了入股眾安在線,騰訊參股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剛剛獲得保監會批覆。此外,騰訊還投資了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泰人壽」)和香港英傑華人壽,其中,和泰人壽已經於今年年初開業。
  • 背靠「富爸爸」螞蟻金服 國泰產險緣何難以走出虧損「泥潭」?
    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泰產險經過三年的轉型發展,通過螞蟻金服科技技術的賦能,轉型取得初步成效,經營持續向好並持續減虧。「2018年虧損同比減少,2019年上半年在業務規模大幅增長、不斷拓寬新業務領域,持續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虧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綜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
  • 地圖行業的大動作 四維圖新聯合騰訊收購HERE 10%股權
    蓋世汽車訊 四維圖新12月26日晚間宣布,其全資子公司香港圖新投資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騰訊全資子公司Oriental Power Holdings Limited以及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資有限公司Rocco VenturesPte.Ltd.共同投資荷蘭公司SIWAY,並由SIWAY收購汽車地圖導航服務商
  • 首部安責險標準出臺,平安產險科技助力「保險+風控」模式賦能安全...
    8月27日,應急管理部就日前批准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範》舉辦了新聞發布會,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產險」)作為起草單位之一參加了現場發布會。平安產險依託「金融+科技」雙輪驅動優勢,通過創新模式,搭建科技應用平臺,積極參與安全生產社會化治理,配合政府職能轉型,實現保險服務從事後救助向事前預防、事中和事後救援轉變。截至2018年,平安產險已經在全國31個省份開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覆蓋近300個地市,為超過5萬家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保額超6000億元的風險保障。
  • 打造保險科技轉型急先鋒 平安產險攜多項AI技術亮相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8月29日,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安產險」)攜FACE KYD(Face Know Your Driver)和「DRVR(Driving Risk Video Recognition)」等多項AI技術亮相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