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對保險行業興趣高漲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0-12-20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網際網路巨頭們對於保險行業的興趣日漸高漲。

據澎湃新聞整理,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以下簡稱「BAT」)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均直接或間接持有保險公司、保險代理機構或是保險經紀機構。

其中,阿里系步伐「最快」,除了參股剛上市的眾安在線(6060.HK),阿里系還同時通過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金服」)成為國泰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泰產險」)、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的第一大股東。此外,阿里還計劃和中國太平(0966.HK)等公司發起設立阿里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健康」),不過尚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覆。

騰訊緊隨其後,除了入股眾安在線,騰訊參股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剛剛獲得保監會批覆。此外,騰訊還投資了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泰人壽」)和香港英傑華人壽,其中,和泰人壽已經於今年年初開業。

BAT三家中,僅有百度還沒有「入手」一家已開業的保險公司。早前,百度曾提出要和中國太保(601601.SH)控股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產險」)等共同發起設立保險公司。再往前追溯,百度曾提出和德國安聯保險集團發起設立安聯百安保險公司,不過這兩家公司均為獲得保監會的批覆。除此之外,百度入股了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可見的是,保險及保險中介牌照已經成為了BAT的戰場。不過,從目前的牌照審批速度來看,「門外漢」想要獲得一張保險牌照絕非易事,BAT退而求其次轉向保險中介牌照。

對於傳統保險機構來說,BAT「來襲」意味著挑戰,在一些人眼中,也意味著更多的合作機會和更大的「蛋糕」。

阿里系:布局早品類全,自己也玩產品開發

在阿里系的保險產品發布會上,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群大型傳統保險機構人士在前排就座,產品發布會進行到一半,各家之前開始「交頭接耳」:「這樣的產品,你用嗎?」「再看看吧。」

這只是阿里系對於保險行業衝擊的一個縮影。此前,螞蟻金服推出了「車險分」、「定損寶」等保險產品,這兩項技術,極有可能讓保險定損員「集體失業」。

除了技術端,阿里系在「拿牌照」這件事上更加「快、狠、準」。

早在2013年,螞蟻金服就以16.04%的持股比例位列眾安在線第一大股東。2017年9月,眾安在線在港交所上市,倍受投資者追捧。

不過,阿里系並不滿足於眾安在線這一家保險公司。2016年7月,螞蟻金服對國泰產險進行增資,公司實收資本從8億元增加到16.3億元,至此,阿里系終於擁有了一家自己控股的保險公司。

收了兩張產險牌照的阿里繫心中仍有一個壽險夢。2017年5月,信美相互開業,螞蟻金服以34.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股東,儘管信美相互屬於相互保險範疇(由個人或企業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以互助共濟、共攤風險、共享收益為目的,會員繳納的保費匯聚成風險保障資金池,當災害損失發生時,則用這筆資金對會員進行彌補的互保行為),但仍為阿里系開闢了新的保險戰場。

當集齊產險、相互保險這兩張牌照後,阿里系的下一站是健康險。近兩年來,中國健康險每年的保費增速都在20%以上。2016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與中國太平(0966.HK)等公司發起設立阿里健康,不過這家公司尚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覆。

阿里系的保險之路或許才剛剛開始。在一次螞蟻金服的採訪中,其保險事業群高管直言,未來螞蟻保險的任何一款產品都不會由單一機構獨家經營。

騰訊:下一站「戰場」在壽險

當年「三馬」手拉手一起站臺的眾安在線剛剛上市,騰訊旗下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也正式獲批展業。

拆分來看,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由深圳騰富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富博投資」)全資持有,而北京驛碼神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驛碼神通」)又持有57.8%股份的騰富博投資,而驛碼神通又是騰訊的全資子公司。簡言之,騰訊持有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57.8%的股份,擁有絕對控股權。

和保險公司可以設計、發行產品不同,保險經紀公司所從事的業務類似於「中介」。所謂保險經紀業務,就是保險經紀公司和投保人籤訂委託合同,再為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籤訂的保險合同提供中介服務,並收取一定佣金。相對於保險公司牌照,保險中介的牌照審批相對「寬鬆」。

此外,騰訊持有眾安在線12.091%的股份,通過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和泰人壽15%的股份。

除了內地市場,騰訊將目光投向了近年來備受內地投保人青睞的香港市場。2017年年初,英華傑集團發布公告稱,已經和高瓴資本、騰訊達成協議,三方將於香港發展以網絡保險為主的保險公司。根據協議,高瓴資本和騰訊將會收購英華傑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華傑香港」)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英華傑集團和高瓴資本將各持有英華傑香港40%的股份,騰訊持股比例為20%。不過,此項交易仍需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

百度系:拉上太保、安聯作伴,卻無已開業保險公司

在這場關於保險的「比試」中,百度系看起來暫時「落後」,所幸,百度仍擁有一張保險經紀牌照。

2017年9月,百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百度鵬寰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入手一張保險經紀牌照——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除了全資入股,百度還「大手筆」將這家保險經紀公司的註冊資本從1000萬元直接增加到500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這家保險經紀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百度副總裁張旭陽,分管百度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在2016年加入百度前,張旭陽曾在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擔任總經理,頗具金融市場經驗。與此同時,早在2017年年初,百度退出了北京百度保險經紀公司。

不過,百度想入股一家保險公司的初衷卻從未改變。

2015年底,百度聯手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和高瓴資本發起設立百安保險公司,當時對這家公司的定位是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不過,至今百安保險公司仍未獲得保監會的批覆。

2016年6月,百度鵬寰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擬與太保產險發起設立一家股份制財產保險公司。其中,太保產險出資不少於10億元,佔所設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 50%。在10月份一個公開場合上,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表示,和百度合作發起設立的保險公司將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專業車險公司。不過,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監管仍未對這一公司予以放行。

BAT和保險公司「相愛相殺」?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技術高管向澎湃新聞表示,BAT布局保險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將流量「變現」。上述人士直言,BAT的「可怕」之處在於,其對於客群需求和消費行為的研究遠超於一般保險公司,而從目前BAT的布局來看,幾乎滲透到了從保險開發到銷售的每個環節。

一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高管則向澎湃新聞表示,BAT和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應當是「合作>競爭」。「保險的產業鏈很長,企業類型也多。對於BAT來說,更多是作為平臺的一環。」該人士認為,未來保險領域需要的是針對某個垂直領域,既能提供解決方案,又能輸出技術的企業。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以色列:低調的金融科技新力量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年來,以色列已經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金融科技行業中心。在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股權融資排行榜中,以色列排名第五,僅次於中國、美國、英國和印度,佔比達到5.1%。從投資總量來看,2019年以色列金融科技創企累計獲得18億美元資金支持,較上年增長超過100%。
  • 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動態解讀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最近有垂直化專注P2P股票配資領域米牛獲風險投資,A輪4980萬人民幣,投資方為華映資本。而華映資本的合伙人-江南憤青,真名陳宇,前輩,正是國內網際網路金融的大神級人物。筆者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細分領域,垂直化,小而美。
  • 金融數位化進階之路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疫情之前,金融科技創新大多聚焦於C端,而在疫情爆發後,金融科技創新更加重視B端,更加重視以供應鏈、貿易鏈和產業鏈為基礎推進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對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等需求起到了更好的支持作用。全國工商聯會同銀行業協會等推出的「非接觸式貸款」小額援助計劃,吸引了100多家銀行的迅速聚集加入,貸款範圍涵蓋十大行業,預計半年之內可支持全國約1000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恢復生產。
  • 未央海外遊學計劃-英國金融科技之旅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也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沃土。英國不僅是P2P網貸的發源地,近年來也不斷湧現出眾多優秀的金融科技公司。今年6月,我們將赴英國開啟學習遊覽之旅,探訪當地的優秀企業,走訪這裡的世界一流大學,遊覽這裡的歷史文明沉澱。
  • 銀行業的鐵飯碗將被網際網路金融打破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相對於金融界的其他行業來說,吸收存款是國內區分銀行業和非銀行業的一個基本標識。銀行有了存款,自然可以拿著去放貸,創造利潤。但凡房貸都有風險,但,國有銀行有國家兜底 ,迄今為止,沒有出現過一家被動倒閉的銀行(1998年金融危機下關閉的海南發展銀行除外),儘管今年以來,央行層面表示:要允許銀行破產,但兜底依然是現在的主調。人民幣發行機制,歸根結底是以政府信譽作為基礎。
  • DeFi價值發現的四要素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幾個月以來,大家都有種感覺,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突然紅火。圍繞著DeFi有各種議論,比如有人說Bitshare、MakeDao是DeFi的先驅;有人說DeFi會和P2P金融一樣,迅速火爆又迅速退出舞臺;也有人說DeFi是新金融的急先鋒,必將徹底改變傳統金融模式。
  • 從大數據視角看銀行數位化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金融受行業特性影響,在大數據應用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金融業的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數據涵蓋的範圍也日漸廣泛,既包括交易記錄、身份等結構化數據,也包括投訴工單、催收語音等非結構化數據。海量的數據成為蘊含高價值的數據資源,得益於新技術的驅動效應,金融大數據超群絕倫。
  • 如何定義一家科技公司?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這個言必稱「科技」的時代,房產中介、聯合辦公、餐飲物流等等幾乎所有行業都有「科技公司」湧現。去年,聯合辦公巨頭Wework和健身公司Peloton前後遞交上市申請,當時圍繞它們是否是一家科技公司,華爾街和矽谷曾掀起了一場大論戰。引爆爭議的關鍵自然是資本,科技公司和傳統產業的估值那可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 美國知名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良好的客戶體驗、大數據分析和較低的理財門檻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優點之一,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愈演愈熱,很多人逐漸習慣了在網上購買金融產品,線上財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他們專注於用戶投資行為,幫助整合管理客戶自己的所有投資帳戶和養老金帳戶,提供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與收益。與傳統券商相比,他們收費很低,10美金每月,就能為客戶量身制定投資計劃,根據客戶自身年齡、收入、存款、風險接受程度來管理和投資,並且每周自動診斷用戶投資組合,如果發現現有投資收益不佳會及時推薦更好的投資選項。用戶也可以選擇是否要SigFig管理全部或者只是一部分個人帳戶。
  • P2P之死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到2015年,風投加碼網際網路金融,成了最熱的一年。這一年網際網路金融各種模式大火,從P2P到股權眾籌、網際網路保險,都興起了一股風潮。這年6月股災之前,但凡和網際網路金融沾一點邊的概念股都大漲,比如,那家以房地產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多倫股份一宣布改稱為「匹凸匹」,股價第二天就封死漲停。零壹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投融資市場發生的投融資案例共計339起,融資金額485億元。
  • Affirm:信用卡支付的挑戰者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金融科技課題組  文:葉子  編輯:謝彬彬 】Part 1 公司概述2016年被Fast Company評為最具創新力企業。2019年底,Affirm的員工規模發展到了800名,在匹茲堡和芝加哥新開設了辦事處,交易銷售額達到了美國電子商務總額的1%,總計發放了40億美元的貸款。
  • 網際網路保險產品設計:CPA考試險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隨著國內法制建設日益完善和金融行業的加速發展,註冊會計師考試已經成為業內人士廣泛信任、社會公眾普遍認可的國家級職業資格考試之一,報考並通過註冊會計師考試是廣大青年職業成長的重要路徑和統一度量標準,可以說,擁有一張CPA證書不一定再是加分項,而沒有CPA證書成了減分項。
  • 楽天集團宣布進軍歐洲銀行市場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近日,日本電商巨頭、金融科技投資機構楽天集團宣布,將在盧森堡分部推出歐洲地區商業銀行服務。初期階段,楽天歐洲銀行將藉助法國PriceMinister的電商平臺提供商業支付、存款和貸款服務,之後計劃將此類銀行服務推廣到整個歐洲地區的金融科技領域。
  • Simple:化繁為簡的數字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4年2月,Simple被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以1.17億美元收購,實現了傳統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的資源融合,也推動了Simple業務的國際化進程。【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金融科技課題組 文:葉子  編輯:謝彬彬 】Part 1 公司概述
  • Lydia:便捷高效的聚合支付管理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導讀2013年創立於法國巴黎的Lydia旨在以簡單強大的聚合支付方案為基礎,融合客戶所有傳統支付渠道,為客戶建立靈巧便捷的移動金融應用程式。Lydia以創新、便捷、透明、快速的使用體驗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擁有了廣泛的客戶群體。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過去的二十年,小企業貢獻了美國三分之二的新增就業,但小企業貸款難,成本高是全世界金融服務面臨的挑戰。過去十年中,在線借貸市場藉助科技的進步以及更好的數據獲取和分析能力,為消費者和小企業提供了更便利和高效的信貸服務。可以說,在線借貸平臺為美國經濟最重要的一個目標:保就業,提供了非常大的潛力。第二, 在線借款的客戶都是那些?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6年4月出臺的《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要求「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未經批准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在這裡,債權轉讓仍是籠統的概念。
  • 金融科技行業風口:移動銀行、眾籌市場與保險科技
    金融科技已經獲得了很大的吸引力,並在支付、貸款、資產管理等眾多領域挑戰了傳統的金融行業。人工智慧、雲服務技術、區塊鏈技術和數據科學等先進科技的廣泛應用已經改變了金融行業的交易處理方式。2019年,金融行業向這些創新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了1118億美元資金,那麼,哪些金融科技領域會受到最多影響?
  • 讀了這本書,你也可以戰勝A股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本文由公眾號「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彼得·林奇,被譽為20世紀美國最傑出的公募基金經理。巴菲特也欣賞懂得壓縮成本的管理者,他尤其欣賞富國銀行的卡爾·賴卡特和保羅·黑曾,大都會公司的湯姆·墨菲和丹·伯克,欣賞他們即便在利潤屢創新高的情況下,仍然大力遏制成本,就像過緊日子一樣。4.
  • 2018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1月20日,由未央網主辦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總決賽在京圓滿落幕。本次大賽由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作為學術指導單位發起,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特別支持,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旗下未央網主辦,51信用卡、百咖金創聯合主辦,陸想匯協辦,旨在匯聚國內外權威金融科技學術機構、大型金融機構、知名創投機構以及相關監管機構代表,深入北京、上海、深圳、矽谷等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挖掘金融科技行業最新商業模式與技術力量,推動金融科技行業產業融合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