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上述,建議戶主們請42天的月嫂主要就是兩點:
1、寶媽獨自帶娃,心情容易壓抑
但這期間,正是產後媽媽患乳腺炎、寶寶患皮疹過敏的高發階段。
2、寶媽身體完全恢復需要42天
最近,一個3歲多的「小網紅」佩琪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相信不少家長都有聽說過,因為她的體重實在太誇張了!
直到最近,三歲多的佩琪已經達70斤!更讓人不忍直視的是,佩琪爸媽非但不急,還越餵越多,興奮宣布:馬上突破100斤!
看到這一幕,小編想告訴更多的家長朋友們:肥胖的危害遠非大家想那樣簡單,甚至可以要了孩子的命!下面小編分享1個讓人痛心的病例。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
四歲兒童因肥胖睡夢中去世
浙大兒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吳蔚主任醫師說:「佩奇這樣的吃法,很危險!」 重度肥胖,會引起全身代謝問題。
孩子一直暴飲暴食,這樣體內胰島素會一直保持較高水平,長期發展下去,會引起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甚至心血管疾病、痛風等等,可能危及生命。
此前還有過一個4歲的孩子,腰圍達到95公分,快趕上成年人了,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35,屬於重度肥胖。這個孩子不僅有各種肥胖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還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晚上睡覺的時候鼾聲如雷。這個孩子在睡夢中突然去世,當他爸爸發現時已經沒了呼吸。
兒童肥胖後果很嚴重
目前在我國發達地區的大城市,5個孩子當中,就有一個孩子過重或肥胖,這非常值得引起重視。孩子太胖容易引發多種代謝性疾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等都會找上門。
孩子肥胖還會引起脂肪肝,如果炎症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時間長了以後肝臟也會發生纖維化,這些孩子未來發生肝癌的概率也會比一般孩子要高得多。
千萬別拿孩子肥胖不當回事,小時候胖,長大也會胖。
有的家長想著小時候胖點沒關係,只要身高不影響,長大後減肥就可以了。
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很多人的肥胖問題就是從小時候開始的,小時候體重有問題的孩子,在成年後也更容易出現體重問題,即使減肥減下來,也很容易反彈回去。
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重視肥胖要從嬰幼兒期開始,儘早對小兒肥胖進行幹預。
怎樣辨別兒童肥胖?
臨床上醫生會用到體塊指數(BMI)更精確地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肥胖,體塊指數就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和成人的BMI不同,兒童的BMI要分年齡段。
男童BMI對照表
女童BMI對照表
此外,醫學上還會用到腰圍身高比,用於辨別是否有中心性肥胖,如果該比例超過0.48就應當高度警惕中心性肥胖及其帶來的併發症。
如何幫助孩子控制體重?
在兒童期不宜使用減肥藥物或過度節食來控制體重,應選擇科學的方法改善飲食,包括控制熱卡、合理的葷素搭配及健康的烹飪方式,結合運動,增加機體消耗,使孩子能夠有計劃地健康減肥。
說了這麼多,小胖墩們怎樣做才能控制體重?
教你16字真言:
平衡膳食、合理三餐、
改變生活、增加運動。
1
平衡膳食
就是什麼都吃、什麼都適量。
油脂純糖嚴控制;牛奶豆類不多天天有;肉禽魚蛋多樣化;蔬菜水果一斤加一隻;五穀雜糧是基礎;粗糧薯類米麵交換吃。
限制糖果、奶油蛋糕、肥肉、巧克力、甜飲料等,多喝白開水、偶爾喝茶水。
為不使兒童產生飢餓感,控制飲食時注意選擇體積大、熱量少的食品,如芹菜、蘿蔔等蔬菜,以及蘋果、梨、橙子等水果,可保證維生素供給。
炒菜時儘量少油、少鹽、清淡飲食。
2
合理三餐
早餐要吃好、午餐別太飽、晚餐儘量早。制定每天、每餐的進食量,進食速度要慢,每餐進食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時應注意什麼?少吃多餐,細嚼慢咽,進食20分鐘以上,睡前不能進食。
有些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零食能吃嗎?控制不住怎麼辦?
零食是肥胖兒童的「寶貝」,大部分孩子控制不住,我們應該為孩子正確選擇及安排零食。零食最佳時間放學後、晚餐前1-2小時,每天少於3次,量少。
以下是「零食紅綠燈」表格:多選綠燈食物、少選黃燈食物、避免紅燈食物。
3
改變生活
改變生活習慣,提倡不乘電梯、多爬樓梯;少乘車、多步行;鼓勵孩子做家務;多陪孩子一起進行戶外活動,鼓勵孩子與小朋友多玩耍跑動。
4
增加運動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低到中等強度的持續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爬山、遊泳、慢速跳繩等。儘可能選擇孩子感興趣的1-2種運動,每周3次,每次45分鐘,最好家長進行陪練、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切記:不能因運動量增加而飯量大增,否則將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