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鐵物 中國鐵物
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逛吃
每日新知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小悟跟你聊聊,火車頭是如何加油的?
01丨火車頭都需要加油嗎?
蒸汽機車
1814年,英國人喬治·史蒂芬森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因為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鐵路列車為「火車」,蒸汽機車則被稱為「火車頭」。
內燃機車
由於蒸汽機車體型笨重,熱效率低,20世紀初國外開始探索研製內燃機車,以內燃機作為原動力,通過傳動裝置驅動車輪。
1924年蘇聯製成一臺電力傳動內燃機車交付鐵路使用;中國的第一臺內燃機車「巨龍」號於1958年在大連機車車輛工廠研製成功。
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誕生的時間也很早。1879年德國人西門子駕駛一輛他設計的小型電力機車,在柏林夏季展覽會上表演,這是電力機車首次成功的實驗。電力機車具備功率大、過載能力強、速度快、整備作業時間短、運營費用低、綠色環保等優點,一經問世就在世界範圍內受到高度重視,時至今日已佔據機車領域「C位」。
然而,電力機車是一種非自帶能源的機車,如遇自然災害、戰爭等不可抗力狀況引發斷電就無法運行,甚至可能引發事故,所以電力機車無法完全取代內燃機車。
由於二十世紀中期開始蒸汽機車就逐步被內燃機車所取代,現在的鐵路機車主要包括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兩大類,所以我們今天的主角——需要加油的火車頭指的就是內燃機車。
內燃機車按工作性能不同分為幹線機車、調車機車、內燃動車組,在牽引客、貨列車,保障站段調車作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擁有內燃機車8000臺,東風系列、HXN3、HXN5等和諧機車都是現在常見的內燃機車車型。
02丨火車頭是如何加油的?
根據機車上內燃機的種類,在我國鐵路上採用的內燃機絕大多數是柴油機。繼而給火車頭加注柴油主要有傳統鐵路運輸和汽車配送兩種方式。
傳統的加注方式是柴油自煉廠直發至機務段油庫,通過庫區上油設備給機車加注,在機務段轄區作業的調車機則長途空駛返回機務段加油。
傳統鐵路運輸加注模式
近年來,因生產力布局不斷調整,部分老舊及低用量油庫停用拆除,為解決上述地區內燃機車的加油問題,新的加油方式——汽車配送加注應運而生。
鐵路燃油汽車配送加注是指根據各站段需求,採用汽車油罐車到就近煉廠地付站、省市級油庫或機務油庫提油,運送到需求站段,並直接為機車及調車機加注的燃油供應模式,滿足油庫停用後的站段燃油需求以及長途空跑加油的調車機燃油需求。
汽車配送加注模式
可別小看了汽車配送加注,它的好處可多著呢!通過站段燃油的零庫存管理,油庫相關運維費用得以免除,原本長途加油的調車機也可實現站段直接加油,避免了長途空跑形成的人力、時間、油耗以及正線資源的浪費,大幅提升了調車機工作效率。
總之就是一句話,方便還省錢!
03丨誰來給火車頭加油呢?
鐵路機車用油作為鐵路運輸的生命線,加油可不是一件輕鬆事兒。中國鐵物所屬中鐵油料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鐵集團鐵路燃油供應工作指定代理服務商,多年來為全國18家鐵路局及國鐵監管用戶提供鐵路燃油加注服務,已累計為鐵路供應燃油6000餘萬噸。
傳統鐵路運輸加注
2017年以來,油料集團開展汽車配送加注服務,目前已成功覆蓋13家鐵路局,通過汽車加注方式幫助鐵路局累計關停低用量油庫19座,節約運維成本近2100萬元/年,減少相關柴油庫存7000噸。
汽車配送加注
Q
既然火車頭加油直接關係到鐵路運輸安全和降本增效,油料集團是怎麼保障火車頭加油平穩有序開展的呢?
油料集團:組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團隊擁有多年來積累的豐富供應經驗,最了解鐵路燃油供應流程,根據鐵路用油需求變化靈活組織柴油加注工作。
構建覆蓋全路的鐵路油品供應服務網絡。依託供應組織經驗和長期積累的大數據資源,在需求提報、資源銜接、供應組織、使用核銷等方面形成完備規範的體系,可提供運距最短、庫存最小、價格最低的加注方案。
建立完備的資源保障體系。與「三桶油」分別成立合資公司,實現對成品油資源主渠道的全覆蓋。在全國主要煉廠設立20餘個駐在組,掌握相關煉廠的生產質量信息,可隨時組織資源調劑與補充。
擁有完善的鐵路用油應急保障機制。多年來成功處置了數十起因雨雪冰凍、洪澇、地震、颱風等極端災害天氣造成的鐵路用油告急險情。
建設運營鐵路燃油配送指揮系統。對全國18個鐵路局、300餘個上油點進行全覆蓋,配合一站式完成燃油收、存、發、耗作業,實現鐵路燃油生產作業信息化、智能化。
汽車配送物聯網安全管控平臺(搭建中)。在部分鐵路局成功落地,可實時掌握配送車輛的載油情況和行駛狀況,實現配送車輛裝卸油口開閉受控、可追溯,以及裝卸油計量自動化、高精度,全面提升鐵路汽車配送管控水平,有效防範油品供應事故。
現在,大家知道火車頭到底是怎麼加油的了嗎?
相關閱讀
記得推薦我們為在看哦~
供稿/油料集團
原標題:《每日新知|火車頭是如何加油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