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舉行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長江三峽(梁平)慶祝活動,活動開幕式舉辦地梁平安勝鎮龍印村是重慶市十大最美鄉村之一。新華網發(高小華 攝)
新華網重慶9月23日電(歐陽虹雲)金秋田園千重浪,稻穗香飄農家忙,重慶梁平已進入秋收時節。
「放眼望去,稻浪滾滾,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今日舉行的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長江三峽(梁平)慶祝活動上,梁平龍印村的村民談起豐收景象,眼裡一片喜悅。
梁平史稱梁山,1952年取「高梁山下有一平壩」之意更名為梁平。梁平壩子方圓300平方公裡,沃野千裡、碧田萬頃,素有「小天府」之稱。
依託巴渝第一大平壩,梁平發展了柚竹漁三大產業,建設了2000畝水稻基地。但如何利用農業資源,串聯起當地上千年農耕文化,並轉化成經濟成果?
梁平的答案是農耕文化節會,深度發掘文旅價值。
如今梁平正打造萬石耕春、數谷農場等多個農旅景點,及一系列大型農旅節會活動。
當地學者表示,農耕文化可以更廣泛、更有延續性,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演變,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促進旅遊、經濟發展。梁平的「農耕文化」便有這樣的味道。
「智慧」數谷農場今日開園
農耕文化拓展促鄉村振興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長江三峽(梁平)慶祝活動是梁平第二次集全區之力慶豐收的活動,也是全市3個特色鄉村慶豐收活動之一。
比起去年梁平作為「重慶市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的活動,本次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活動包括歌舞表演、非遺表演,還加入快閃、潑水祈福等互動環節,航天英雄楊利偉親臨現場助陣,與梁平人民一同曬豐收、慶豐收。
活動開幕式舉辦地安勝鎮龍印村是重慶市十大最美鄉村之一,目前當地正依託「萬石耕春」 景區、綠色稻種植基地,發展生態觀光、創意體驗、休閒養生等多種業態。
景區內的萬石耕春·碗米民宿已經對外營業。該民宿佔地約3000平方米,植入了土陶製作、稻穀成米、稻草編織、稻田舞臺等豐富多樣的體驗式項目。
走進今日開園的金帶鎮雙桂村重慶數谷農場,無土栽培、人工光植物工廠等18種「智慧農業」新技術、新模式讓遊客稱奇。
據悉,重慶數谷農場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展示了梁平深厚的農耕文明和鄉村振興成果的。市民可在此觀農業科技、學農業知識、賞奇花異果、品農耕文化,享受現代田園生活。
除了豐收節,圍繞農耕文化,梁平去年一口氣舉行了稻海藝術季、國際柚博會、百裡竹海民宿文化周等多個大型活動,這些活動都擴大了梁平的影響,吸引了廣泛的關注。
架起203.19米巨型草把龍
非遺文化借旅遊獲得新生
文化是鄉村旅遊的靈魂,梁平的國家級、市級非遺文化更是農旅節會的重要支撐。
今日慶典活動上,全長203.19米的巨型草把龍成為一道特獨的風景。
梁平草把龍是第二批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起源於重慶市梁平區禮讓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草把龍由當地老百姓就地取材用稻草編扎製作而成,用於舞龍表演和祈求風調雨順。」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梁平把「草把龍」與西南傳統的「潑水節」結合,開展「豐收狂歡潑水祈福」活動。
為給農旅融合輸入新鮮血液,梁平一直注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以此增加梁平的可看性、可玩性。
據悉,梁山燈戲《好人鄧平壽》榮獲重慶市「五個一」工程獎;梁平博物館「繽紛非遺」基本陳列展被評為重慶市十大優秀陳列展覽獎;百年張鴨子、梁平木版年畫在2019「重慶好禮」特色旅遊商品大賽中獲銀獎、桑葉面獲銅獎。
梁平2019年上半年新增文化及相關產業市場主體240家、就業人員1400餘人。文化市場的繁榮增加了梁平的吸引力,2019年1—8月,梁平接待海內外遊客70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6.68%、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