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深入骨髓的寂寞

2020-08-28 撒旦之子

我是一個學生,我喜歡寫作與閱讀。


我知道,寫作的人是寂寞的,因為寫作時需要把自己一寸一寸剝開,再把靈魂抽離自己的身體。

我是一個熱愛寫作但是文筆卻很差的孩子。

我今年17歲,一個明媚卻憂傷的年紀。

我是一名即將高二的學生,處於一個曖昧的時期,面臨著文理分科的煩惱。因為我的文理科成績還算平均並且穩定,雖然無法考上985、711等重點大學,但是考一個本科還是可以的。我的文科會比理科稍微好些,因為我熱愛語文、英語以及歷史,尤其對於寫作的熱愛,已經深深烙印進我的身體裡。

我憧憬著大學可以報考文學系專業,可是我的父母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一個男孩子還是讀理科比較理想,好就業,其實他們就是從骨子裡看不上文科。我的父母,一個是物理系教授,一個是化學系教授,由於我從小對文學的偏愛,他們甚至常常懷疑我是在醫院被別人抱錯的別人家的孩子。當然這只是在我惹他們生氣時說的氣話罷了,我知道他們還是很愛我的,這點我是自信並且很肯定的。

我喜歡在黑夜裡寫作,在結束一天忙碌的學業任務後,我會在睡前給自己空出一段時間,用來寫些青春時期或明媚或憂傷的東西。我的家境不錯,所以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擁有了一臺屬於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在別的同學還在熱衷於玩玩具和打遊戲的時候,我已經學會開始看書和寫字了。


雖然我寫了很多年的文字,但我的文章卻還是很蹩腳,或許是因為我是兩個理科學精英的後代,我的血液裡理應流淌著嚴謹、理智、嚴肅的理科基因。

黑夜的風格外寂寞,它們從遠處而來,輕輕的、靜悄悄的拂過我的臉頰、穿過我的身體,然後帶著我的滿腔愁緒又飄往別處。所以我特別喜歡黑夜裡的風,因為他可以在每個寂靜無聊的黑夜裡帶給我一絲絲撫慰與溫暖。


可是寫作是孤獨的,寫作是一場華麗的生命冒險,曹雪芹嘔心瀝血成就紅樓夢。寫作是把一個人的靈魂剝開,把那些血淚裡的東西晾出來,自己審視後,再通過指尖組織好語言,分享給眾人看,最後把傷口縫合。所以,每次寫作,都是靈魂的一場直視,生命的一場體驗,這過程只有你自己一個人知道,這是一場多麼孤獨的人生冒險啊。

然而,我的文字至始至終都是太稚嫩,所以我在寫字時還不能稱之為寫作,稱其量算作塗鴉。即使這樣,我還是筆耕不輟的每天寫大量的文字,因為我的夢想是可以每天都能寫作,即使每次寫字是那麼的孤獨與寂寞,我還是不放棄的每天寫,因為我知道,我希望我的人生標籤貼上作家這兩個字。


作家,是我這輩子深入骨血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寫作:與心靈溝通,與寂寞共舞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寫作希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家喻戶、美名傳揚;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寫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與修養,「以文為業硯為田」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從而達到從容不迫的目的。寫作是因為人們從靈魂深處感到寂寞,心有苦有樂無處申訴。他們認為這種寂寞一般很難與人面對面地交流從而讓他人理解,於是乎他們迫切地需要用文字把內心積壓的情緒釋放出來。他們用文字表達他們的喜樂哀愁,所思、所想、當這一切形成文字後,讀者通過閱讀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曾經相似的經歷,相同的理解,從而在文字中達到與他人共鳴的目的。
  • 寫作不耐寂寞 我是語言的"吉普賽"
    偷來英文中精彩的表達方式放進作品由於多年旅居國外,嚴歌苓的外文非常流利,是不多的能以雙語寫作的作家之一。不過,嚴歌苓卻表示,自己在國外用母語寫作會稍感「恐慌」:「雖然我寫的是漢字,但英文環境的影響潛移默化,可能自己並不知曉。所以我的書桌上總擺著一本李商隱詩集,每次寫作之前先看幾行詩,感受中國文字獨有的節奏韻律。」
  • 朋友圈適合深夜品讀的傷感說說短句,寂寞深入骨髓
    如果寂寞是蠱,那已經噬心。只怕,要遠離的,終究留不住,要流逝的,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抓住,或者繁華和喧囂的背後,有太多的寂寞在滋生,有太多哀愁在瀰漫,有太多的淚水在悄無聲息地滑落。那轉身後的寂寞 ,誰又懂得,誰又會明白指尖的疼痛化成字裡的小蝶,飛不過滄海的難過呢。寂寞眼眸裡的傷城歧路,自始至終,還要一個人,忍受黑暗,獨自探索如願。
  • 一個人寂寞的句子,句句心痛
    寂寞是人性中回歸自然的一種本性,寂寞一生終將與我們如影隨形,喧鬧過後的寂寞,是一種心境,寂寞是感覺,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2. 如果孤單是毒,那已經入骨。如果寂寞是蠱,那已經嗜心。3.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永恆。如果它流動,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乾涸;如果它生長,它就慢慢凋零。4. 月下的緘默,並不是忘切了思念,而是不想說,怕驚擾了最深沉的痛。
  • 那些深入骨髓的「洗腦」零食廣告語,你還記得多少?
    這些零食的廣告語可謂是深入骨髓,非常洗腦,讓人很難忘記,一起來看看吧。德芙巧克力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吧,特別是女生,最喜歡吃巧克力了。小時候在電視上總是經常聽見德芙巧克力的廣告語「德芙,給你絲滑般的享受」。每次看見絲滑的東西,也會想起德芙廣告語,可謂是深入骨髓了。
  • 寂寞思索:進度失控如毒品,無限興奮再張狂!失控的進度如毒品
    一種深入骨髓的控制力,如同一張大網籠罩在頭上,就因為貪圖這一點花蜜,最後等待的是被獵殺,吞噬,成為一具乾枯的軀殼。★工人★工人是實施者的代表,也是最養不起的人。因為他們不能窩工,企業也不允許他們帶薪休假,而他們也不能接受無薪假期。就是這種矛盾,導致了趕工趕不起來。
  • 她的怨恨深入骨髓 卻又很少寫悲傷
    一方面,她的怨恨深入骨髓,猶如孟姜女哭長城一般化為鋼筋般的抗爭力量,但另一方面,她又很少寫悲傷,至少不是那種直接抒情式的發洩式的悲傷。截然不同於索忍尼辛在《古拉格群島》中澎湃激蕩的記錄式文體,她更追求文學的形而上層面和文字本身的詩性。諾貝爾文學獎對其的授獎詞便是:她以「詩歌的精煉和散文的直白,描繪了無依無靠的人群的生活圖景」。
  • 【一日一句】美貌固然膚淺,但醜陋深入骨髓.
    美貌固然膚淺,但醜陋深入骨髓。
  • 你在一個人寂寞時,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消磨時光
    人都難免有寂寞的時候。但對於興趣多的人來說,他們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消遣寂寞。所以我認為,如果你有很多一個人的時間,而在這樣的時候你經常性的感覺寂寞,那你就該考慮考慮多培養些興趣愛好!我覺得有幾種興趣很不錯,既可以消磨寂寞的時光,又可以提升自己!
  • 厲行節約應該是我們深入骨髓的品質
    長大了,更懂得糧食的珍貴,更明白厲行節約應該是我們深入骨髓的品質。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共同分享,謝謝關注!
  • 強取豪奪文:比《黑白》更過癮,男主佔有欲超強,愛她到深入骨髓
    他帶她避開了人多的場所,男主佔有欲超強,愛她到深入骨髓,順著一條靜謐無人的小道一直走一直走,後山上的山坡上鋪滿了微風徐徐,李姒樂抱膝望著遠方,這裡離她們學校很近,前方是學校聳立在藍天中的鐘樓和千篇一律的青白色磚瓦,廣播站播放的輕歌在空中悠揚,情意綿綿,卻又舒緩地洗滌著人的心神。
  • 寫作是一種不可預知的化學反應過程,猶如一場獨自的修行
    我也終於見識了什麼叫「迷戀」,是那種隨時想擁入懷中的感覺,是深入骨髓的痴迷,如果找到自己迷戀的可以深入骨髓的事情,用語言來描述它,其實就是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寫Ta,就是寫自己,那將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原創的細節》和《細節的力量》說的是細節是真實可信的,是能打動人的。
  • 與德國人聊車 深入骨髓的汽車文化之旅
    德國人對於汽車的愛,已經是深入骨髓了。 既然德國是個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而又有眾多的享譽世界的汽車品牌,那麼,德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汽車的呢?下面就隨我一起在德國的多特蒙德,找尋一些尋常百姓,聊聊關於車的那些事兒!
  • 小學生的作文《寂寞》全文中沒提到「寂寞」而是讓人哭泣
    對於小學生來說,雖然他們不懂太多的寫作技巧,但他們頭腦簡單美麗,並且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通常能夠創作出乎意料的出色作品。小學生的完整作文《寂寞》,全文中沒有提到「寂寞」而是讓人哭泣幾天前,我看到一群小學生組成充分,不得不嘆息說孩子們很棒。
  • 余光中:一個人時要如何擺脫寂寞與空虛
    余光中把自己的寫作分為四度空間,他遨遊在自己的寫作四度空間裡,他曾說:詩是我自己寫的,散文是為讀者寫的,評論是為朋友寫的,翻譯是為家人寫的。余光中對自己的期許是,在中國文字的烽火爐中練出一顆丹來。文學大師梁實秋曾經這樣形容過他的這位學生: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詩與散文,相當於余光中的兩隻眼睛。
  • 文壇「遊牧人」馮苓植:「不求聞達,甘於寂寞」,80歲仍在紙上寫作
    我們應該學習他「不求聞達,甘於寂寞」;學習他甘願做一個文學的漂泊者,紮根基層,不停思考,尋找心靈的回歸;學習他不輕易為世俗改變,辛勤耕耘心靈這片水草豐美的草原。晚上八點創作到清晨四點馮苓植19歲開始文學創作,60餘年筆耕不輟,馳騁於文學的高原之上。
  • 魔道祖師:藍忘機對魏無羨的愛定是深入骨髓,不然怎麼解釋藍思追
    藍忘機對魏無羨的愛定是深入骨髓,不然怎麼解釋藍思追的名字呢?藍忘機&我在亂葬崗找了很久很久,挖了很久很久,可是沒有你;原來你就是在這裡過了最黑暗的三個月,原來你就是為了他們拋棄了你曾經的所有,為了溫家人你拋棄了江澄,更是拋下了我,不,可能在你心裡我根本不算什麼......
  • 清新脫俗深入骨髓!宏碁Aspire S7評測
    Aspire S7是一款非常脫俗的產品,為什麼這麼說呢?當筆者第一次見到Aspire S7的時候,就被它的「設計語言」深深打動,淡雅、自然、樸實、靜謐等詞彙用在它身上再合適不過,這種脫俗的氣質不僅體現在外觀和做工的層面,而是體現在每一個線條的過度,每一個小細節的處理上,可以說Aspire S7的脫俗已經深入骨髓。
  • 夢想的聲音莫豔琳《寂寞寂寞就好》完整歌詞
    張惠妹別出心裁地改編了田馥甄的《寂寞寂寞就好》,放棄樂團伴奏,僅靠一位現場DJ的電子音樂伴奏完成了演出,紮實的唱功完全掌控住了整個舞臺。原唱田馥甄也直呼:「我竟然就在面前聽到阿妹唱我的歌,簡直太幸福了。
  • 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一一重讀日本小說《挪威的森林》
    歌中表達的內容與他寫作的小說內涵極度吻合。「甜美的紅酒,美麗的女孩,遙遠的挪威森林,傍晚的暖風,虛幻的憧憬,這些都組成了村上春樹的世界。那是一種微妙的,無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樹就以《挪威的森林》為書名寫了一本青春戀愛小說。可以說作者使用挪威的森林作為書名,確是十分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