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一一重讀日本小說《挪威的森林》

2020-12-20 名為東哥

記得很早以前就讀過日本小說《挪威的森林》,當時大家都說是一本好小說,可當時讀後也沒有什麼感覺。後來想想也沒了什麼印象。近來無聊,在網上看到有這部小說,打開又重讀了一遍,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1987年寫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

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主要講述了小說主人公渡邊不能自拔,掙扎、糾結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姑娘和活潑開朗的小林綠子姑娘之間愛情故事,記錄渡邊自我成熟,自我反省,自我救贖的情感旅程。

為什麼作者會給小說起名《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是甲殼蟲樂隊當年的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

披頭四的「挪威的森林」,歌詞的內容是敘述一名男孩,本以為可以很順利在街上把一名女孩追到手,但卻被女孩甩了的憂傷故事。原本男孩高興地跟女孩去家,參觀用挪威木材裝修的房間。夜裡,女孩說我可是一個有工作和正經的女孩。男孩還沒有工作,很自卑,只好跑到到浴室睡了一覺。早上醒來一看,房間裡早已是空無一物,不見女孩蹤影。那房間像是挪威的森林一般,冷清的怕人。男孩仔細回想,昨夜讓自己如此心動不已的場景,充其量只是自己喝醉了酒以後做了一場夢而已。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女孩已經走了,男孩最後點了火把挪威的森林般的房子燒了。

《挪威的森林》翻譯成日文有「無路的森林」意思。當村上春村聽到這首歌后,內心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歌中表達的內容與他寫作的小說內涵極度吻合。「甜美的紅酒,美麗的女孩,遙遠的挪威森林,傍晚的暖風,虛幻的憧憬,這些都組成了村上春樹的世界。那是一種微妙的,無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樹就以《挪威的森林》為書名寫了一本青春戀愛小說。

可以說作者使用挪威的森林作為書名,確是十分貼切的。挪威的森林,那個地方荒無人煙,到處都是參天大樹,人走在那裡,仿佛走進一片迷茫的魔域,會產生莫名的恐懼。這也符合殘酷的叢林法則和小說主人公渡邊內心那一片象挪威的森林一樣神秘與寧靜 。深刻反映了當代年青人越成長就感到越迷茫和痛苦的內心感受。

《挪威的森林》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渡邊同兩個女孩之間的愛情糾葛。渡邊的第一次戀愛是在他的高中時代,他和第一個戀人,他的同學直子有了關係後就把她給甩了。直子又是他高中最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後來木月也自殺了,而直子卻一人獨自生活著。

一年後,渡邊和直子不期而遇,而此時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美麗晶瑩的眼裡不時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憂傷,他們又開始相互交往。

兩人日復一日地在東京落葉飄零的街頭漫無方向並肩行走。在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有了性關係,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直子姑娘就不知去向了。直到幾個月後,直子才來信告訴他,她在深山中的一座精神病療養院中居住和生活。

可是當渡邊趕緊前去看望直子時,突然發現直子現在變化,她有了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晚上兩人又同處一室,但渡邊最終克制住了自己的衝動。直到分手時,他對直子表示將永遠等待她。但當渡邊返回學校後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渡邊又結識了低年級的學生綠子姑娘,他們又開始交往。

渡邊剛認識的綠子的性格和直子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直子性格內向,綠子性格活潑。在與她們交往期間,渡邊內心非常苦悶彷徨。他一方面忘不了直子的纏綿與柔情,另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後來,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聽後,內心十分悲哀,他失魂落魄地,漫無目的到處徒步旅行。至到最後,他才在直子病友玲子的再三鼓勵下,才開始思考、探索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

《挪威的森林》通過渡邊的情感經歷,以及他內心深深的痛苦內疚。來告訴我們,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不能患得患失,要懂得珍惜,知道取捨。當你一切都順利的時候,要警惕也許災難即將來臨。因為人總是要在不斷的缺失中去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挪威的森林》的創作背景正是在20世紀60年代,這時日本已經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人們的精神上的空虛的不斷增長。物質生活和精神需求的不平衡,造成了人們精神世界的嚴重缺失。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的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減少,人與人心理的距離也在不斷拉大。

造成人們像水裡無根的浮萍一樣,孤獨、虛無、失落、彷徨,但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又表現出無能為力。城市的繁華似錦,卻難以掩飾生活在其中人們內心的煩惱與寂寞。

《挪威的森林》所展現的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冷酷的現實社會面前有自己的困惑與苦惱,他們孤獨,寂寞,卻無法排除,於是便發出「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的吶喊。

註: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評《挪威的森林》:我從不認為它是情色小說
    《挪威的森林》是與記憶有關的小說,不可避免的瀰漫著傷感的色彩。
  • 如何評價《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
    可以說《挪威的森林》是本現實主義的愛情小說了。 而在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又是怎樣的呢? 「春天的原野裡,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兒打滾好麼?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
  • 《挪威的森林》:並不是一本百分百的戀愛小說
    村上春樹不太給自己的小說寫後記,但《挪威的森林》是個特例。他坦承:「這部小說具有很重的私人性質。可以獻給我離開人世的幾位朋友和留在人世的幾位朋友」。第三個層面:語言《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的語言風格都營造著一種感傷的情緒,但也不乏對未來的憧憬。如對直子的描述:」她朝我轉過臉,甜甜地一笑,微微地歪頭,輕輕地啟齒,定定地看著我的雙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裡尋覓稍縱即逝的小魚的行蹤。」
  • 《挪威的森林》死者的安魂曲,生者的墓志銘
    ——《挪威的森林》讓我將你心兒摘下,試著將它慢慢融化,看我在你心中是否,仍完美無瑕……——《挪威的森林》在寫之前,我推薦這首由伍佰看過村上春樹所寫小說《挪威的森林》後創作的曲子,伍佰也由此將它命名為《挪威的森林》。
  • 看罷《挪威的森林》,合上書,把玩孤獨
    《挪威的森林》簡單介紹一下:《挪威的森林》是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寫於1987年。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縱使漂泊,那種經歷也好過牢獄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讓自己對網絡太依賴,對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態度,數千個擦肩而過中,你給誰機會誰就和你有緣分,縱沒有甲,也會有乙。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不要因為寂寞隨便牽手,然後依賴上,人自由自在多好。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那青春的苦痛、無邊的孤獨與自我的救贖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最為膾炙人口的幾部小說之一。在這部小說中,作者以一貫平靜舒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悽涼苦澀、寂寞感傷的青春風景。小說通過描寫主人公渡邊徹以及他周圍幾個相關人物的故事,探討著關於青春、孤獨、生死、愛情這幾個人生大命題,引起了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強烈共鳴。村上的作品大多瀰漫著孤獨寂寞的情感基調,《挪威的森林》也不例外。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村上名著《挪威的森林》裡那些虛假的愛情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百度百科如是說,但從小說開頭我們就不難看出,《挪威的森林》其實更像一部人到中年的青春回憶錄,名曰「為了忘卻的紀念」。小說裡的人形形色色,小說裡的愛光怪陸離,裡面幾對戀人好似身處虛無,連他們的愛情也顯那麼蒼白那麼虛假。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 讀《挪威的森林》——一些美句摘抄與隨想
    久仰村上春樹的大名,也早就聽說過這本小說,讀完之後,感受到的是青春的悵惘與孤獨。今年二十歲,與書中人物年齡相仿,但總感覺書裡的人物更為成熟,等我生活閱歷更加成熟之後重讀這本書,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摘抄一些書中一些引起我共鳴的段落,與君共賞。
  • 重讀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方才明白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救贖
    而他最負盛名的《挪威的森林》於1987年問世,三十多年來盛銷不衰。2012年《挪威的森林》在內地熱銷,當時的主流文化還是韓流,全是公主、王子般的愛情故事。而《挪威的森林》卻打開了一個新的愛情視角,有些人我們越想要忘記,越難以忘記。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提起《挪威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意思,反正我搞了好久都不知道啥意思。我們知道,「挪威」是北歐的一個小王國,與1954年與中國建交,也是我國的一個友好國家了。可是不知道誰把這個歌翻譯到中國時為什麼就成了「森林」而不是木頭呢?這就得從一個日本的一個叫做村上春樹的作家說起了。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出版了他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村上春樹是一個善於營造意境的大家。他把人物、情節全放在這種意境中,自己卻站在風塵之外冷靜地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
  • 有哪些句子說盡了寂寞和孤獨?
    ——韓寒《青春》2.你以為我刀槍不入,我以為你百毒不侵。——徐志摩《寂寞人心》3.你千萬不要見怪,城市是一個幾百萬人一起孤獨生活的地方。——梭羅4.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5.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替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村上春樹的行文風格和他小說的故事背景,有種插上翅膀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神奇魅力,這也是他的書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很暢銷的原因。小說裡面的人物不管是衣著,服飾,食物,所讀的書和所聽的音樂,都是西方流行文化中為各國人民所熟悉的部分,比如披頭四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李斯特的巡禮之年。
  • 小說救國?小說拯救寂寞是真的!——我的2018年度讀書報告(2)
    盤點今年的閱讀經歷,小說散文類圖書讀了大約11本,大約者,是指將各種網絡小說一概不計的結果,單以讀過的紙質書計算,大抵小說五本,散文六本,總算還沒有太過玩物喪志,一直認為看小說多半是為了放鬆,消除寂寞的讀者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