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百度百科如是說,但從小說開頭我們就不難看出,《挪威的森林》其實更像一部人到中年的青春回憶錄,名曰「為了忘卻的紀念」。小說裡的人形形色色,小說裡的愛光怪陸離,裡面幾對戀人好似身處虛無,連他們的愛情也顯那麼蒼白那麼虛假。
浮華的社會,空虛的人們,蒼白的愛情
這本書講了愛情嗎?我以為並非如此,書中幾對戀人不過是在繁華中迷失了的可憐靈魂,在特定的環境裡,通過肉體的歡愉和「愛情」的滋養而產生的共鳴與慰藉,直子與木月、直子與渡邊、渡邊與綠子、永澤和出美都是如此。
渡邊、直子和木月,他們三個與這世界格格不入。渡邊給我的感覺是他真的很累,他仿佛早早的看透人生、社會,在結識木月之前他就是一個假成熟的人。小小年紀身處極度繁華的社會中卻不想醉生夢死,盼望「眾人皆醉我獨醒」而不願投身繁華,卻又無法脫離社會,面對世界感到厭煩,而他內心深處的進取心不能讓自己對身邊的人和事麻木,進而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木月和直子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缺,讓渡邊像一隻找到族群的鴻雁,同樣的孤獨,同樣的與世無爭。兩人好似一杯色彩豔麗的毒酒吸引著渡邊,又如同一張透明的蛛網將其緊緊纏繞,難以掙脫也甘之如飴。
若生者記著逝者,逝者將會永生
木月和直子本應都是正常人,但當直子目睹了姐姐的自殺,直子的那根「弦」就斷了,她靈魂的一部分仿佛跟隨她的姐姐一起離開,而木月或許從未察覺或許甘願淪陷,導致他和直子的靈魂被融合,二人相互背負都變得非常累。這時渡邊的出現緩解了他們的痛苦,卻也將渡邊拽入深淵,就像一株共生體,通過華美或蒼白引來了一隻迷失的蝴蝶,並一步步的將它融入體內。在馬上要完成蠶食之際,木月卻強行從這株共生體裡剝離,可能是他感受到了危險或許他在這場遊戲中玩累了,所以他自殺了他想給三個人解脫。
渡邊走向了解脫,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他也得以開始嘗試融入世界。在和女友相處時,他期望徹底解脫,但他失敗了,他依舊無法在迷亂中放開自我,所以他分手了。直子在失去後去沒有解脫,相反她越陷越深,她一個人承受了所有的痛苦與寂寞,「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木月的死存在於直子心中,這讓直子倍感壓力。
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當渡邊和直子再度相逢,一個沉重的靈魂與一個再次迷茫的靈魂相遇,這次他們沒有選擇一起沉淪,而是選擇相互拯救。直子和木月上床卻不溼,是因為她潛意識裡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人,到與渡邊的那一夜前一直如此,只是那一夜直子才真的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一副軀殼。這場如夢似幻的歡愉讓渡邊沉淪卻令直子痛苦,直子必須將自己的靈魂從過去剝離,而這個過程又是那樣的痛苦。一次次的剝離又一次次痛苦,直到最後一次入院,這個剝離的剛才始終存在。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將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最後一次剝離她幾近成功,甚至在信中憧憬與渡邊的未來,但是她可能想到了玲子的下場,有可能是想到渡邊在信中不經意間提到的那個女孩,她最終放棄自救,給她自己也給渡邊一個解脫,就像當年木月的做法一樣。
或許她知道這對所有人都是對的,她知道渡邊不會和她一樣,渡邊是個正常人,他不會承接她的靈魂,他不會那樣痛苦。死非生的對立面而將作為生的部分永存,對渡邊來說那將會是記憶,他會永遠記住直子!他會記住直子嗎?他會記住直子的,或許吧……
預告:太宰冶《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