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2020-12-20 搜狐網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立意獨特,感情真摯,而意喻縹緲,有一種飄逸的思想流淌在字裡行間,倏然到達心底。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村上春樹是一個善於營造意境的大家。他把人物、情節全放在這種意境中,自己卻站在風塵之外冷靜地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另一方面,村上春樹又是個勤勉的作者,多產、多藝,像衝浪者控制海浪、騎手駕馭馬匹那般自如。

  村上春樹是一個神奇的會施展催眠術的小說家,他讓所有的細雨都會跳舞,讓所有的粉絲都會粘上憂鬱的香氣。翻譯他小說的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林少華說:「典型的村上春樹式的孤獨,是一個人在黃昏時分,看著窗外的霏霏細雨,半聽不聽地聽著老式音樂,半喝不喝地汲著威士忌酒杯,半看不看地看著牆上掛著的名畫複製品,一副很憂傷的樣子。」

  很多讀者說,讀村上春樹是一次冒險,一種沉迷,一種挑戰。村上春樹的小說不但故事直截了當、簡單悽婉,而且語言如仙境,也如陷阱布設。他選擇一種感性的、魔力般的言語,縮短與現實的距離。(來源:江西日報)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我對甲殼蟲的了解遠未到足以寫文章的程度,但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我倒有話想說,不能不說。——村上春樹

  緣何不見森林只見樹木? 面對成名作《挪威的森林》的譯法應為《挪威產家具》的質疑,村上春樹作出回應——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深受中國讀者熟悉和喜愛的成名作《挪威的森林》曾在出版後面對書名翻譯方面的質疑。在最新隨筆集《無比蕪雜的心緒》中,村上首次披露了當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出版後,有人質疑其譯法應為「挪威產家具」或「北歐家具」,隨即村上春樹就此事件作出了自己的回應。

  罕見回應出人意料

  熟悉村上春樹的讀者都知道,《挪威的森林》書名來自於甲殼蟲樂隊的一首歌曲。當年,《挪威的森林》出版後,有種意見認為Norwegian Wood譯為「挪威的森林」是誤譯,本義應為挪威產家具。因為「挪威產家具」之說在之前阿爾伯特·高德曼撰寫的約翰·列儂傳記中出現過,似乎作為一種定論流傳頗廣。村上春樹寫道,「但若問這見解是否百分之百準確,我想大概有些可疑。假如允許我作為譯者闡述一下個人見解,我認為Norwegian Wood的正確釋義就是挪威的森林。」

  作家對來自外界的不同聲音和質疑作出回應,是十分稀鬆平常的事,但對村上春樹來說卻屬罕見而又出人意料,他很少對自己的作品作出解釋。據日本著名村上研究學者、翻譯家藤井省三昨天在上海披露,村上春樹行事低調,常年遠離媒體視野,為了集中精力寫作,每年的大部分時間,村上均生活在國外,過著非常嚴苛而又規律的起居生活。特別是每年10月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的前後,村上都要遠離日本出去躲清靜,避免大量蜂擁而至的記者的打擾。因此,在《無比蕪雜的心緒》一書中,村上春樹發表《只見挪威樹木,不見挪威森林》是村上少有的一次對外部事物和不同聲音的回應。

  斷章取義的直譯不可取

  村上春樹說到,檢視一番甲殼蟲樂隊的歌詞,就可以看到Norwegian Wood這個詞語ambiguous (模稜兩可)的影響,支配了整首歌的詞與曲,對它進行明確定義難免牽強。這個詞含義之一為挪威產家具亦即北歐家具的可能性的確存在,但並非就是全部,這種狹隘的斷章取義的翻譯是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據村上披露,當年列儂就Norwegian Wood說過一段話,大致的意思是這首歌中包含著列儂當時一段不願被人知曉、特別是不願被妻子知道的關係。他在歌曲中閃爍其詞地描繪這種關係,連他自己也不明白是怎麼想到「挪威的森林」這個詞。村上認為,這段發言相當明確地暗示了Norwegian Wood不等於「挪威產家具」。假如事實果真如列儂說的那樣,則意味著Norwegian Wood代表的是一種曖昧模糊、大有深意的意象,這是無法直譯或解釋的意向和觀念。村上春樹進而有幾分戲謔地表示,如果把這首自己十來歲時常常在收音機裡聽到的歌曲,翻譯成《挪威京·武德》或《北歐家具真正好》之類的標題,只怕絕不會在歌迷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據悉,關於Norwegian Wood還有一個趣味盎然的說法。在紐約的一個派對上,一位女子告訴村上,列儂的歌名一開始叫「Knowing She Would」,表達的就是一種曖昧不清的意象,但被唱片公司否決了。於是約翰·列儂當場玩了一個語音遊戲,把「Knowing She Would」改成了Norwegian Wood。其實,這個歌名就是一個玩笑。而在多年後,誰也沒想到一炮而紅的村上的小說會引來學界嚴肅的批評和爭論,這實在是關於直譯和意譯的一個饒有趣味的經典案例。(來源:新華網)

cul.sohu.com true 綜合 http://cul.sohu.com/20151008/n422740591.shtml report 2585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立意獨特,感情真摯,而意喻縹緲,有一種飄逸的思想流淌在字裡行間,倏然到達心底。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為什麼在國內如此受歡迎?
    我們要知道,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最高的文學獎項,一直都是文學的標準,但是川端康成以和大江健三郎,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在作品的銷量上,那都是無法與村上春樹上相比。就是那些懸疑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那也是無法與之相比。那麼村上春樹到底有何魅力呢?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喜歡村上春樹,是因為看了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挪威的森林》裡的村上春樹—伍佰
    伍佰讀完村上春樹寫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後,十分喜愛,直接沿用書名創作出了同名作品《挪威的森林》。而事實上,一生對音樂的追求,每一首創作記錄都是伍佰的人生歷程和反應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正像一生都在堅持自我,尋找自我的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寫下這本書,村上春樹搬了好幾趟家,從神奈川縣的藤澤搬到東京,又從東京搬去大磯,最終索性旅居國外,在南歐的幾個城市漂泊著。
  • 《挪威的森林》激情戲遭刪減 村上春樹肯定內地版
    今日,由曾經執導過《三輪車夫》的越南導演陳英雄導演,根據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對於眾多村上迷而言,陳英雄能否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營造的主人公豐富矛盾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將是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究竟有多難懂?直到30歲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很多人大約都有過這種體驗,糾結於要用社會的標準還是按照內心的意願來生活,當我們選擇用社會標準時,我們會狂叫著「這個生活不是我想要」,但當我們選擇內心的意願時,我們又在考慮社會是否接納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村上春樹這樣寫道。
  • 《挪威的森林》:在村上春樹的書中相遇
    《挪威的森林》:在村上春樹的書中相遇有人說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孤獨的,我們總要學會和孤獨相處。在紛雜的世界中,能遇見一個和自己志趣相同的知己實在是在不容易了,而且就算遇見也會很快迷失。就像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面所說的,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可能就如張愛玲所說的,每個男人一生之中都會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真本書中的男主人公渡邊也是這樣,他生命中遇到的兩個女人,分別是直子和綠子。
  • 真·村上春樹數字版權來了《挪威的森林》等暢銷作品電子書、有聲...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公布,已經正式獲得村上春樹授權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21部作品的數字版權,「真·村上春樹」的數字版權作品終於大批量進入中國。這21部作品中,《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奇鳥行狀錄》《舞!舞!舞!》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誰的青春沒有一段故事
    本來這期要聊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的,但是因為聖誕節要到了,在無能為力的年紀去聊我們的曾經,去聊與理想有關的故事,會變得很感傷,很不符合氛圍,所以決定聊村上春樹的這本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但其實挪威的森林也並不算是一個結局很完美的愛情小說,但是不重要了。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特別迷戀村上春樹。
  • 他把村上春樹的《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翻譯到美國
    《村上春樹和我》並不只是像書名那樣,講述一位原作者與翻譯者之間的交往友誼和互相成就,還有許多讓我們感到陌生卻新鮮的細節。比如,村上春樹作品如何風靡美國,畢竟身處中國,我們也一樣喜歡它們。傑伊·魯賓注意到村上春樹,是因為《尋羊冒險記》。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2015-01-30 09:46:03》在內的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長篇小說中譯本,已由原譯者林少華進行全面修譯,並於日前出版面世。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 村上春樹: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或許,對《挪威的森林》,我們也是可以網開一面的,雖然不必過早把它看成是不朽的經典,但要能洞悉其暢銷不衰的奧秘,至少對當下閱讀、寫作乃至出版都有啟發性意義。01林少華在最開始翻譯《挪威的森林》時,也算是對它「網開一面」的,這倒不是因為不屑一顧,而是因為直到翻譯這本書時,他對於村上春樹的了解還是一片空白。
  •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談談《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的分離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我上高中時有一個喜歡讀書的女同桌,她有一次買了一本村上春樹的中短篇小說集,看我瞥了一眼,就問我要不要看。我說不看,她便意味深長地笑著說:「你們男生不就喜歡看這種嗎?」我頓時若有所悟,但還是不甚明白。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然而,《挪威的森林》加了書名號之後,就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我們可以時間順序捋一下這個《挪威的森林》——1965年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發行了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這是最早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