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記行:漳州半島2日遊,撿海貨挖地瓜,海邊漁民的生活真富裕

2020-12-23 綿羊先生老九零

福建海岸線綿長,說去看海,大家提及最多的是福州平潭島,莆田湄洲島,廈門鼓浪嶼,還有寧德的霞浦灘涂。而地處福建最南端的漳州,則顯得特別低調。

小編作為福建人從來沒有深入到過漳州,唯一有交集還是前幾年在廈門的時候,去龍海角美逛了一圈。這次的目的地是去漳州漳浦縣的翡翠灣,應朋友之約,幾個人從福州驅車前往,小玩兩日。

六鰲漁村風景

六鰲半島在福建省南部海岸,隸屬於漳州市漳浦縣,位於浮頭灣與臺灣海峽間。其西與古雷半島對峙,東有外劈列島,東北以大店、塔底一線與深土鎮毗,以半島上集鎮六鰲得名。

趕海沙灘

因為是前天下午從福州出發,所以到達漳浦已經是夜裡8點多,幾個人在當地朋友的推薦下,找了一家口碑較好的海鮮排檔大快朵頤了一番,人多,所以不好意思拍照,美食留在了胃裡哈哈,吃完晚飯,去翡翠灣景區遊玩,逛了一圈找了家民宿過夜,單間一晚上180,湊合一晚,等第二天早起趕海。

翡翠灣景區的夜色

六鰲的夜空好清澈!翡翠灣的沙灘軟綿綿,非常舒服。

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在晚上看到如此多的星星,晚風習習,涼爽而清幽,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晨吃了當地特色美食——魚肉丸,口感非常酥鬆有嚼勁,但湯的味道有點腥。

當地美食魚肉丸

六鰲鎮上挺大的,都是居民樓,沿街商鋪不是賣海鮮就是賣漁具的。

早晨的鎮上風光

這是朋友家在鎮上的房子,四層樓高,帶著院子,內部裝修很豪華,這種別墅在當地很常見,看來這裡的人們挺富裕的,家家戶戶奔小康。

朋友家的別墅

驅車前往漁港碼頭,很可惜沒有看到漁船爭相出海的場景。長達兩個月的禁漁期,所有漁船都避港休整,朋友說等7月份開漁,會很熱鬧,海鮮也比較便宜,到時候再來看看。

漁港碼頭

站在海角1號,切身感受到那跨越太平洋的海風呼呼吹入大澳灣的感覺,伴著海濱彼岸的海浪一波又一波推過來,別有一番悠閒滋味。

海角1號

六鰲是個半島,海岸線綿長,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六鰲古城,始建於公元1388年,與崇武、銅山並為閩東南沿海明清兩代沿海抗倭的歷史證物,極具考察觀光價值;具有「海峽西岸一景」之稱的千年海蝕奇異景觀更是吸引不少海內外遊客。

不過我們並沒有去景區遊玩,反倒是對趕海很有興趣,在阿胖的帶領下找了一片沙灘撿撿海貨,結果空空如也。

趕海

海貨沒撿到,一行人只好找到鎮上的海鮮小販,購買一些貝類加工了,給午飯加餐。當地海鮮不算貴,海螺一斤18元,或許是因為有熟人的原因。據小販說,漳浦的海鮮價格比東山便宜,品類比霞浦豐富。

當地海鮮小販

買完海鮮,我們去了朋友姐姐在海邊養殖場的家裡吃飯,桌上海鮮多蔬菜少,味道清淡,很多海鮮都是原味,簡單的過水之後,直接蘸料吃。一開始有點好奇,不見女主人上桌吃飯,後來聽朋友說,她們當地的女人很少會上桌吃飯的,尤其是有客人在。無法評價這種風俗,不過閩南的女人真是賢惠啊。

簡單的午餐,外邊即是大海

我的朋友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漳浦人,卻沒有選擇在漳浦生活和工作,他已經在福州好幾年了,也在福州買了房,家裡真的不差錢,他是家裡的老么,上面還有7個姐姐,你沒聽錯,就是7個!我們都打趣,發財了要。

當地朋友阿胖

靠海吃海,天時地利,漳州是個好地方,尤其是廣大的濱海農村地區,地平水多,土壤肥沃,一年三熟,主要產業是海產養殖和漁業捕撈,相比福建的閩西北,這裡的富裕程度要高很多,當然也離不開勤奮的人們。

閒聊風土人情

朋友家就是劃了一片海,投資一百萬搞海蝦養殖,年產值達300萬之多,真是讓人羨慕啊!難怪他說這裡的女孩很少外嫁。

養蝦基地

午飯後,躲到七座小車裡,打開後備箱,躺在椅子上,海風微涼,遠處的風車轉山轉水,好不愜意.....

午後休息

六鰲除了海鮮,還有一個特產很出名,就是六鰲紅心地瓜,這裡有大面積連片沙田,其中僅地瓜種植面積就達到14000畝,這座小鎮因盛產漳浦地標產品「六鰲地瓜」而盛名遠揚。

沿途沙田

每年開春時節,六鰲鎮農民就開始挑選地瓜種苗種植,經過100天左右精心的施肥、澆灌和管理,第一季「六鰲地瓜」就可採摘了。暑假最熱的兩個月,是六鰲地瓜盛產期。緊接著,瓜農又開始種植第二季,於秋末冬初再次採收。這樣循環往復,整個六鰲鎮年產六鰲地瓜超過42000噸。

剛出土的地瓜

六鰲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一方面大面積沙田不僅鬆軟、細膩,而且富含各種礦物質,另一方面則因為日照時間長,海邊的早晚溫差也比較明顯,非常有利於地瓜糖分的分解。六鰲海邊沙地種植的紅薯與普通紅薯的區別之處是:海邊沙地種植吸收海水含有天然的鹽分,讓地瓜口感香甜糯。

小編本人啦 這地瓜是真的好

這麼好吃的東西,綿羊哥哥分享給大家,真的很好吃哦。

我們在返程路上,採購了一麻袋回去,夠吃好幾天了。

採購地瓜

六鰲之行,只是走馬觀花,駐足小兩日便返榕,簡單的隨筆,記錄新鮮的心情。各位看客勿怪。

六鰲嚴格意義上不算個景區,但值得一玩。最適合露營的月份是7、8月,因為這兩個月幾乎不下雨,更重要的是,看到海邊日出的可能性很大。要是其它月份去,最好帶上外套,睡袋,以防晚上風大。

露營自然是要備好野外生存的物品,比如防蚊液,手電筒,海灘上可撿取柴火在那邊搞燒烤,或者篝火晚會。這裡住宿吃飯都很方便,價格也不貴,有時間的朋友或可來轉轉,建議自駕哦。

相關焦點

  • 漳州海邊沙灘哪裡好玩 漳州十大海景海灣景點推薦
    此時的漳州,換了一襲海藍的衣裙,顧盼回眸間,海韻悠揚。1.86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715千米的海岸線、228座海島……漳州這座古郡名城浸潤著海洋的氣息。明朝,漳州就已依託月港走上了海上絲綢之路,今時今日,也因浪漫海景吸引著八方遊客。
  • 福建.漳州的那一片海——南海東海分界線
    沿著海邊進入福建,我從南海來到了東海,第一站就是漳州。人們對漳州的印象,目前僅限於土樓,其實,沿著海邊,她會讓你看到想像不到的風景,有的風景,至今仍養在深閨人未識。漳州的沿海風光帶,包括東山半島、古雷半島、六鰲半島、千年古堡趙家堡及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東山半島原被一條海河隔開,後建了大產、東山特大橋和八尺門三座大橋,因而與大陸相連。她南臨大埕灣,東為蘇尖灣,北為馬鑾灣和東山內澳。島上有馬鑾灣、明代為防禦倭寇而建的銅山古城、東門嶼、東山國家級森林公園、谷文昌紀念園等景。
  • 閩南古早味的海鮮做法,一招全部搞定,不靠海邊的還真吃不來
    福建簡稱:「閩」,所謂閩南就是福建的南部,從地域和文化上來講,也特指廈門、漳州、泉州。這三個都是沿海城市,所以每當別人一提起閩南,就會聯想起一望無垠的大海,金黃色的沙灘,還有各種鮮美的海鮮。海鮮是大海對於海邊人而言是最寶貴的饋贈,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鮮既能果腹,同樣也能給辛勞的漁民帶來財富。海鮮是海濱城市中人們飲食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走在廈漳泉的大街小巷中,總能發現有海鮮大排檔隱匿其中,白天不起眼,晚上它才會展現出自己的活力。
  • 與臺灣隔海相望的閩南地區三市簡易地形圖:泉州,廈門和漳州
    到了現代閩南地區主要分為三個市域:泉州市,廈門市和漳州市。其中龍巖的漳平市和三明的大田縣也屬於閩南地區,而我們最為熟悉的莆田屬於閩中或者是閩東地區,地理劃分上不屬於閩南。下面我們從泉州,廈門和漳州三市的簡易地形圖來一起了解一下閩南地區。
  • 海邊的大螃蟹,漁民看到了也不撿,並不是傻,而是還有大用處!
    但是漁民看見了也不撿,並不是這些漁民傻,而是留著它還有大用處呢!螃蟹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味道吃起來也是很鮮美的,尤其是那些有蟹黃的螃蟹,說到螃蟹,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閘蟹,大閘蟹裡面的蟹黃也是最多,不過螃蟹肉卻特別的少,海裡的螃蟹種類比較多一些,最常見的就是梭子蟹,不但肉多,還有黃,是海邊人最喜歡的一種螃蟹了,到海邊以後,一般看到大螃蟹,大家都會趕緊撿起來,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
  • 朋友去趕海,半小時撿12隻皮皮蝦3條海魚,還發現個「稀罕」海貨
    我每天的事情就是在家裡做做菜,和家人一起在家裡吃吃喝喝,在這段時間裡,我最羨慕的就是我朋友小李的生活了!為什麼羨慕他呢?因為他生活在一個漁村裡面,最近這段時間不能出門,所以每天都會在海邊捉各種各樣的海鮮吃。天天去趕海,因為現在沒有去他們那邊旅遊的人,所以海邊也沒有什麼人。所以他完全不用擔心,家住在海邊,每天都在海邊趕海,真的是太幸福了!
  • 這裡的海免費趕,海貨超級多,快來
    這裡的海免費趕,海貨超級多,快來說起童年總有太多太多的回憶,印象最深的當是當時趕海時的情形了。老家是在海邊的,記得那個時候退潮的時候海灘上滿滿的都是螺類和貝類,偶爾還能看到大朵的海蜇。最喜歡的就是跟著大人一起去趕海,大人在那撈海貨,我們這些小孩也在一旁幫忙,開始還積極的撿著,後來撿著撿著,就玩起了沙子和水。
  • 大愛福建之閩南特色
    閩南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閩南歌聽起來真的很好聽,在泉州,廈門,漳州一帶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會唱,特別是《閩南人》 、《愛拼才會贏》、《歡喜就好》、《世界第一等》這幾首經典的閩南歌,外出的閩南人有時候聽到故鄉的歌曲,會熱淚盈眶。閩南語歌曲所傳唱的內容,大多描寫人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場景,感嘆人生又勉勵進取,極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 百件藏品亮相廈門龍山文創園 展百年閩南生活美學
    在策展人王建育的「代言」下,這些藏品有了「生命」,描繪出了一幕幕閩南傳統生活場景。樸素粗獷的薯茛衫,透著海島漁民的生活習性;絲線將竹梢末節,串成了這件晚清細竹節背心,古人的手藝讓人震撼;鱟殼做成的「鱟勺」,曾是閩南鄉間大廚手中翻飛的「神器」,美味佳餚由此飄香;還有墨筆勾畫的宋代「床母」崇拜神像、晚清科舉書童挑的行囊、蝙蝠造型的閩南建築構件和守望海峽兩岸的「風獅爺」……這場展覽,由清一品牌創始人鄭清兒邀請閩南收藏家王建育共同完成
  • 在福建,漳州人一談吃,還有廈門人什麼事?
    攝影/挖哈 圖/圖蟲·創意 體現漳州美食「融合」這個特點的,除了面,還有粥和飯——漳州人稱粥為「mue」,其實是沿用「糜」這個古稱,「糜」古字從米靡聲,意為「煮米使糜爛也」。 閩南人極愛喝粥,對於老一輩漳州人來說,地瓜粥是最常見的存在。
  • 趕海女子海邊撿螺,偶遇收穫滿滿的漁民,看看有什麼海鮮
    導語:趕海姐姐海邊撿螺,偶遇收穫滿滿的漁民,看看有什麼海鮮很多人都參加過趕海,可是最終收穫卻是很少,而且一旦遇到了高峰期,競爭也是很激烈,所以到最後可能無功而返,是一種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一個小姐姐從小就生活在海邊,水性極好,可以在大海之中來回遊個50米都是不成問題的,還可以潛入到海底採一些海鮮。她特別喜歡吃海螺,覺得海螺對自己的身體好,而且每吃一個會很有成就感,不一會兒旁邊堆著滿滿的海螺殼,那是一種怎樣的享受。
  • 漁民收穫九節蝦,朋友買了一些在海邊野炊,網友:看得口水直流
    漁民收穫九節蝦,朋友買了一些在海邊野炊,網友:看得口水直流,對於從小生活在靠海的城市裡面的吃貨朋友們,每天能夠享受到新鮮美味的海鮮,畢竟,大多數海鮮都是當天打撈出來的。而對於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裡面的吃貨朋友們來說,出現在餐桌上面的海鮮的海鮮大多數不怎麼好吃,畢竟,運輸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意外,所以吃起來味道就不怎麼好。
  • 象山竟藏著一座「閩南漁村」 這裡的漁民都講閩南話
    ④補網的漁民。⑤背山面海的沙塘灣。⑥老樹和青藤纏繞的老宅。⑦從山坡往下望的沙塘灣景色。象山縣石浦鎮有一個近四百年歷史的漁村,名叫沙塘灣。沙塘灣村東南為海灣,有長約五百米、寬約兩百米的沙灘。沙塘灣村在石浦鎮東北3.2公裡,隔港有蘿蔔山島和牛欄基島為屏障,形成幹門水道和淡水門水道。村東南3公裡即為石浦港北大門銅瓦門,是該村漁船進出石浦港主要門戶。村北有平巖山咀,擋住北風。舊時,沙塘灣與石浦隔著一座山,村民與外界的交流只能爬嶺進出。1994年沙塘灣隧道開通後,從此打開了與外界聯接的通道。
  • 適合六月遊玩的海邊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你會選擇哪裡
    夏天的到來,天氣越來越熱,人們也越來越嚮往去到海邊城市旅遊,吹著海風,看著大海,品嘗著海鮮。中國的海邊旅遊城市眾多,但有哪些城市值得這個六月推薦遊玩呢?下面來介紹幾個適合夏天旅遊的幾個城市。從岸邊呈緩坡狀一直延伸至海邊。東疆港人工沙灘的「金沙」平均厚度達1.2米,全部從福建運來。主要遊樂設施有水上休閒娛樂區、沙灘親水區、沙灘遊泳休閒區、水上運動訓練中心等。藍色的海水,金色的沙灘,或坐在鬆軟沙灘上吹海風,或光著腳丫在鵝卵石帶上散步,撿貝殼、吃燒烤、玩沙灘排球……您用不著走出天津,就能享受「碧海金沙」帶來的樂趣。
  • 海邊幾十元的皮皮蝦,2元1斤隨便撿,遊客嫌棄,本地人:不識貨
    海邊幾十元的皮皮蝦,2元1斤隨便撿,遊客嫌棄,本地人:不識貨!海鮮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我們都知道海邊人吃海鮮很便宜,有時候吃海鮮甚至都不要錢,自己到海邊撿一些就可以了,在海邊,那些小海鮮都可以撿到,但是有些海鮮是撿不到的,不過也有意外的情況,比如海邊幾十元一斤的皮皮蝦,有時候兩元一斤就可以隨便撿,只要你有耐心就可以了,不過遊客們看後很嫌棄,本地人吐槽:不識貨!
  • 全國最美海島之一,福建東山島閩南古城歷史悠久,海水不輸峇里島
    銅陵鎮位於東山島的東北端,三面臨海,是一座歷經六百餘年美麗的海濱文化古城,素有「海濱鄒魯」之稱。風動石、關帝廟、銅陵古城、石僧拜塔」、「虎崆滴玉」等礁石奇觀,有「學貫古今」、「節義千秋」的黃道周故居及讀書處,九仙山景區內有蔡潮、僧道宗等名宦學者的摩崖石刻。
  • 福建不為人知的半島,被稱「漳州小墾丁」,風景絕美門票不要錢
    鎮海角是福建漳州的一個背靠青山的小島,這裡三面都是海,站在岸邊你可以欣賞無敵的無死角海景,感受來自海洋的風溫柔地撫摸著你的臉,這裡更是露營的好地方,夜晚的海邊只有海水拍打著岸邊,深藍的夜空下星星零星地閃爍著,在這裡靜靜享受遠離城市喧鬧,沒有繁忙的工作壓力,沒有生活的瑣碎煩惱,還有浪漫的鞦韆,一切都像身在偶像劇裡一樣,你就是這一切的主角,沒有人來打擾。
  • 來到美麗的東山島,體驗一次當地漁民生活,做一回真正的趕海人
    東山島是大家非常嚮往的旅遊之地,除了海景之外,也有很多人去體驗漁民生活,坐船出海捕魚,這是一種針對遊客體驗漁民生活的旅遊方式。今天我們要見證了真正的、普普通通的漁民的生活方式,這是最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是上了一定年紀的一代人的謀生手段,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生活更要生存,我們感覺到了這一代人的生活不易,這正是我們要真正去體驗的漁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