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暈車!臺媒細數民進黨當局「政策轉彎史」

2020-12-25 臺灣頻道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TVBS 資料圖

人民網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軍人年改法案」,取消1981至1996年班任官者可領取的「月補償金」,然而許多退伍軍人收到處分書後,才驚覺每月被扣款額度,比原本預期的還要多,引發強烈反彈,朝野「立委」都接獲大筆陳情,並向「行政院」年改小組爭取,最後「行政院」決定改採有利於當事人的法律解釋,將月補償金也視為「原所得」的一部分,決定續發這筆開支,採取十年逐步緩降歸零。原來7月1日沒發放的金額,在8月1日補發。

另外,臺「內政部長」徐國勇說要用信保基金提供保證,讓青年購屋貸款自備款降到一成。短短一天,政策也被收回。不過,民進黨當局朝令夕改並非頭一回,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當局碰上某些議題是鐵板一塊,碰上特定議題則九彎十八拐。到底哪些議題是民進黨「朝令夕改」的地雷?

能源議題 至少轉3次

要說「政策轉彎」最多次,莫過能源議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行政院」原來推動用電大戶節電措施,對於節電達標者給予節電量基本電費兩成獎勵、未達標者加四成處罰。然而最後「經濟部」卻臨時喊卡,將原先規劃的用電大戶節電措施暫緩,改採「協助企業節電」,並建立緊急應變計劃,讓企業不會無電可用。

對此「行政院」副發言人丁允恭否認喊卡,只說尊重「經濟部」的專業評估,並強調政策本來就是溝通、討論、形塑,「行政院」尊重「經濟部」的規劃跟提出時機。

另外,蔡當局首次節能家電補助,因「政委」張景森堅持須符合「汰舊換新、不流入二手市場」,才給予每臺2500元(新臺幣,下同)補助,引來業者反彈而卡關。近期「政院」又釋出善意願意配合業者,轉而希望補助同時,業者也能降價,給消費者更大優惠。

臺當局「行政院」推出的用電大戶節電方案引發反彈。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有媒體報導,張後來表態願意配合業者提出的方案,舊換新或新購都可給予補助,不再堅持一定符合不能轉手二手市場,且必須填具報廢相關文件的要件,但同時希望業者也要降價。

不過張景森後來指出,目前臺當局在技術與運作上,還沒有制定出周全方案,今年來不及實施報廢制,「希望明年可以如期實施」。

更早的例子,是2016年6月剛政黨輪替不久,當時的「行政院長」林全在公開活動中被問到是否重啟核一廠一號機時說,考慮到電力調整還需要時間,「核一廠在後年除役不延役的情況下,如果還是安全、可以啟用的,那當然會朝這方面來思考」。

不過這個講法,馬上引來各方撻伐,連民進黨自家「立委」都反彈。後來林全也改口說核一不會重啟。這兩年用電頻拉警報,但核一重啟的選項也再也沒有被提起過。

社福政策犯眾怒…我轉

能和能源政策等量齊觀的,大概只有社會福利政策,至少也有過三次轉彎紀錄。「行政院」推動前瞻計劃,原規劃3年撥6億元預算提供給新手爸媽的「育兒百寶箱」,針對家中有0至2歲嬰兒的家長,發送包括育兒資訊、兒福資源資訊與嬰兒照護用品等近千元物品,臺「衛福部長」陳時中曾表示,「說不定有人看到百寶箱,一高興就多生了也不一定。」然而外界批評聲浪不斷,抨擊「無感更無用」,除了亂花錢,對解決少子化問題,完全沒有幫助。

陳時中後來終於改口表示,育兒百寶箱只是錦上添花、沒意義,經過部內會議與參考學者、專家意見,大都認為對催生起不了作用,加上「行政院」要求「錢要花在刀口上」,因而喊停計劃。最後,「育兒百寶箱」政策未推出就先夭折。

而新任「內政部長」徐國勇日前拋出,政府考慮提供信保基金信貸,讓青年購屋自備款可低至1成,卻挨批「9成房貸不用還?」「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出面表示,輿論有不少批評,目前看來可能暫停規劃,再想想其他更好方案。但花敬群也說,「我還是建議政府應該要做」,不知政策還會不會轉回來。

另一個例子,也是在林全擔任「行政院長」時代,拋出以調高遺贈稅、營業稅做為長照來源的構想。不過這個講法,一來為被林全上任前「不加稅」的承諾,二來加稅影響幅度也太大。結果最後只決定調漲遺贈稅、煙稅和煙捐因應,「打擊面」大幅縮小。

農業問題 獨步全球…再喊卡

在農業方面,2016年「農委會前主委」曹啟鴻在上任前接受專訪透露:「沒有能耐抵擋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上任首度赴「立法院」備詢,改口稱美豬「沒有擋不住的問題」,並向豬農道歉。不過面對「立委」要求承諾任內絕不開放,曹則表明,「我無法做這樣的承諾。」同年11月3日曹啟鴻在「立法院」承認,目前動物科技研究所在進行瘦肉精對動物的風險評估,但無法確定報告出爐時程,遭解讀「美豬叩關已在倒數」。

臺「農委會前主委」曹啟鴻在上任前受訪透露:「沒有能耐抵擋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上任首度「立法院」備詢改口「沒有擋不住的問題」。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另外,「衛福部」去年3月一口氣修訂22種農藥在蔬果等農產品殘留容許量,「獨步全球」開放氟派瑞成分用於茶葉、並放寬達滅芬容許量等,挨轟決策不嚴謹,危害民眾健康。但就在「衛福部」與「農委會」召集學者專家討論決議放行當晚,「食藥署」突發宣布氟派瑞用於茶葉的部分暫緩實施。據悉,是因民進黨「立委」反應後,「衛福部長」陳時中意識到問題嚴重,向「政院」報備後決定喊卡。

而今年五月「衛福部食藥署」再度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其中茶樹增加用藥「賽安勃」、「賽派芬」;百香果則新增加五項農藥殘留標準,此舉被外界質疑大開農藥方便之門、食安五環破功。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則開記者會澄清,強調絕對沒有放寬標準,新藥登記都會經過科學檢驗,是以農產品安全、消費者食安為優先考量,只要檢測出有問題,保證馬上撤下來,並且下臺負責。

唯一不轉彎 就是「最軟的那一塊」

面對不同議題,民進黨當局時而轉彎,然而碰到攸關勞工權益的「一例一休」則不然。

原來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完成「勞基法」修法,確保所有勞工每周可以有一天的例假、及一天的休息日,前者為強制休假、後者則保留彈性加班的空間,以確保勞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卻也因此砍了勞工7天假。

不過後來「行政院長」賴清德上臺後,又提出「四個不變、四個彈性」的「勞基法」修法,並有條件鬆綁勞工七休一的限制,雖然備受勞團反彈,但終究在「立法院」三讀通過。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臺媒聲音 臺當局勞工政策捅到了「馬蜂窩」
    【核心提示】臺灣《聯合報》3日發表社論稱,臺「勞基法」「一例一休」或「二例」之爭未解,「行政院」的「七休一」政策又出現大轉彎,幾番折騰下來
  • 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
    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原標題:臺媒:大陸惠臺政策贏民心 臺當局「恐嚇牌」失效中新網5月14日電臺灣《旺報》近日發表社評表示,大陸近年來不斷釋出各項對臺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和青年前往大陸創業、就業和求學。
  • 臺當局要對歷史課綱下手: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夏商周全消失
    (圖源:聯合新聞網)據臺媒報導,臺當局將從本周六(11日)起,一連三天開七場會議對社會領域課綱進行審議,其中歷史課綱因大幅度「去中國化」,預計將引發爭議。臺媒質疑,臺當局三天「火速快審」決定下一代世界觀的歷史課綱,是要「強勢過關」還是「快刀斬亂麻」?
  • 臺當局擬改課綱: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夏商周全消失
    臺灣新歷史課綱因「去中國化」,預計將引發課審大戰據臺媒報導,臺當局將從8月11日起,一連三天開七場會議對社會領域課綱進行審議,其中歷史課綱因大幅度「去中國化」,預計將引發爭議。臺媒質疑,臺當局三天「火速快審」決定下一代世界觀的歷史課綱,是要「強勢過關」還是「快刀斬亂麻」?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導,根據臺灣十二年教育新課綱草案,高中歷史將不再分為「臺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成「臺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三個領域,將過去的中國史內容大幅刪減,從原本的1.5冊內容縮減為1冊,並將中國史放入「東亞史」的脈絡下進行討論。
  • 臺媒:臺當局觀光政策被批「劫貧濟富」,背離「庶民經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國時報》12日報導,大陸遊客減少衝擊臺灣觀光產業,蔡當局雖然推出「夜市抵用券」及「行動支付消費回饋」政策,但有夜市業者認為,這幾項政策只利於經濟優勢者,宜蘭縣東門夜市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王紳佑直言,此政策是標準的「劫貧濟富」,與庶民經濟完全背道而馳
  • 臺中火電廠機組許可證申請展延遭退 臺當局能源政策受質疑
    據臺媒報導,提供臺灣19%以上電力的臺中火力發電廠,9部機組許可證申請展延遭臺中市政府退回補件,臺當局能源政策受到廣泛關注。有民間團體質疑,臺當局追求「非核家園」將對環境和經濟產生衝擊。
  • 臺長榮航空勞資爭議空姐罷工 臺媒:當局束手無策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將在5月13日啟動罷工投票(圖源:臺媒)海外網5月9日電 繼年初臺灣華航機師、空服員罷工之後,臺灣另一家知名航空長榮航空與空服員爆發勞資爭議不過,歸根究底,臺當局角色不夠中立、客觀是最大問題。評論文章認為,工會體制不健全是個問題。「工會法」規定單一企業只能組單一工會,這規定對原先即注重勞工權益的企業影響不大,但對資方強、勞方弱的企業,資方隨即主導企業工會成立,當然聽命於資方。空服員工會前身只是航空公司工會體制下的分會,根本沒機會與資方上談判桌。「相關部門未依職權有效調解是另個問題。
  • 臺當局延長泰國免籤政策 泰國:限制臺灣籤證人數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當局自從上臺後,一直力推「新南向」政策。給予東南亞與南亞各國大量優惠政策。特別是在陸客大幅減少狀況下,臺當局一直把東南亞等地各國遊客當做臺灣旅遊業的「救命稻草」,給予泰國等國免籤政策。近日臺當局更是宣布對泰國免籤政策延長一年,結果這話剛說完沒幾天,就被泰國「打臉」。
  • 臺媒:臺當局玩文字遊戲 嘴上說重視防務其實徵不到兵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前曾強調重視防務,但兩年來當局的預算卻沒有明顯增加。有臺媒認為,當局防務部門甚至「行政院」都玩弄了文字遊戲。據臺灣《聯合報》7月23日報導,與被批評不重視防務支出的前領導人馬英九相比,蔡英文上臺2年被批評沒有明顯改善。因此蔡曾透露,未來防務預算將有至少2%的年增長。
  • 臺當局不究「誤射」只查洩密,臺媒批:「離題太遠」
    臺當局不究「誤射」只查洩密,臺媒批:「離題太遠」 王思羽/中國臺灣網 2016-07-07 06:47 來源:澎湃新聞
  • 臺當局拒絕承認這個數字
    據臺媒報導,臺灣一個研究團隊通過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估計臺灣已經有11800人曾感染過新冠病毒。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6日對此卻表示,這項檢測其實是肯定了民進黨當局的「防疫成果」。據研究團隊以臺灣人口比例對數據進行校正,認為全臺灣血清抗體陽性率約為萬分之5,推估全臺灣可能有11800人帶有新冠病毒抗體。該研究成果10月已經發表於醫學期刊《柳葉刀-區域健康》(西太平洋)。對此,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6日表示,臺北榮民總醫院的這項研究雖是利用剩餘樣本進行檢驗,但驗了1萬多人僅11人陽性,是對臺灣防疫成果的肯定。
  • 臺媒:蔡英文專機都搞走私菸,臺當局錢不夠花了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臺媒)臺當局安全部門官員以蔡英文「出訪」之巧門走私進口菸品,盡毀蔡英文「新臺美關係夢」的宣傳紅利。比起「中共代理人」這種政治性假議題,私菸,才是具體而荒謬的安全問題。癮君子不是罪犯,私梟才是,誰才是該懲罰的對象,政策得拿捏分寸。當臺當局安全部門官員都成為私梟時,就已不是臺當局的面子問題,而是在立法層面、執行層面的方法上都有問題。被扣的香菸(圖源:中時電子報)從立法與執行層面上便宜行事,到終端司法系統的輕縱輕判,就是私菸大行其道的環境,顯示臺灣根本承受不了高額煙稅捐的考驗。
  • 臺當局改課綱欲"洗掉"中國史 出版商編不出教材:想跳樓
    島內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2月3日電 臺當局早前修改高中歷史課綱,欲強行「洗掉」中國史,結果鬧了個大笑話。去年,民進黨當局修改課綱,要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之中,打的算盤就是通過「去中國化」,欲強行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結。然而,在這份內容空泛的課綱下,出版商根本編不出教材。
  • 【解局】「中國史」變「東亞史」,臺當局眼中還有祖宗嗎?
    每次民進黨上臺,「去中國化」都是他們政策的主軸,逐步斬斷臺灣與中華文化的連結,離間兩岸同胞的手足深情,是他們的最終目的。課綱修改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弄下,歷史一次次變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國史的面目越來越模糊,直至不可辨認。而這一次,臺灣當局於8月11日到13日,一連三天七場會議的「火速快審」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 數典忘祖 臺當局妄圖消滅「中國史」!
    但是,在民進黨當局眼裡,只要能順利推銷它扭曲的世界觀,什麼都可以拿來利用,包括歷史!從8月11日起臺教育部門開始審議臺灣十二年教育社會領域新課綱,其中高中歷史的多項重大變革引發兩岸關注——教學方式由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夏商周和秦漢憑空消失……種種改變,讓島內的歷史專家先懵圈了。
  • 川普都轉彎了,蔡英文呢?
    反觀臺灣,即使疫情已擴散至百來餘國家與地區、即使外界一再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帶頭使用帶有汙名化意味的名稱,民進黨當局卻始終不願拿掉「武漢病毒」的說法,心態實在令人不解。民進黨當局向來是以美國馬首是瞻,如今,川普都轉彎了,那蔡英文呢?臺媒:民進黨防疫思維充滿政治算計大陸疫情趨緩,湖北各地陸續解封。
  • 臺媒:「惠臺26條」創造多贏 臺當局酸葡萄心態遭批
    中新網11月7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大陸4日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臺媒持續關注,有評論稱,「惠臺26條」,不只是去年「31條」的優化升級版,更是針對臺灣企業與民眾在大陸的短項,具體截長補短,創造多贏。
  • 計程車計費新政民眾反對 臺當局被批:別為選舉草率推政策
    臺當局「交通部」日前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修法草案,明訂租賃車的計費方式要採取日租或時租模式,遭民眾在公共政策網絡平臺上提案反彈。(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交通部」日前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修法草案,明訂租賃車的計費方式要採取日租或時租模式,遭民眾在公共政策網絡平臺上提案反彈。對此,藍綠「立委」皆表示,針對民眾反映的意見,必須要再做討論,跟社會對話,取得共識。
  • 臺當局決定臺灣中文譯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會議今決定,臺灣中文譯音政策將由「通用拼音」改為採用「漢語拼音」。臺當局對於臺灣各縣市的補助活動,如果有涉及中文英譯的部分,都將要求採用漢語拼音,否則將不予補助。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表示,漢語拼音有利和國際接軌,未來將在一個月內先行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
  • 臺媒:臺當局稱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邀請蔡英文
    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臺媒稱,臺當局外事主管部門發言人李憲章17日表示,巴拉圭政府已正式發函邀請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8月15日舉行的巴拉圭新任總統就職典禮,有關蔡英文外出訪問相關事宜仍將循例由辦公室適時統一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