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有關的幾個閱讀概念,你都了解嗎?

2020-09-03 年九說兒童情感教育

【哈嘍大家好,我是年九!您現在看到的是《親子閱讀的那些事的問與答》專題系列文章。

今天的問題是: 閱讀、早期閱讀、親子閱讀、自主閱讀,這幾個概念您都了解嗎?】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幾個關於閱讀的概念,因為在繪本館的日常經營中,發現有不少年輕的父母對這幾個概念有點混餚的。

1. 閱讀是一種人類的行為,百度上的定義是這樣的: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定義是不全面的,它把閱讀局限於視覺了,那按照這樣的說法,沒有視覺的盲人就沒有閱讀行為了嗎?當然不是,盲人可以通過用耳朵去聽和用手去觸摸盲文,同樣可以獲得外部材料的信息。所以,我認為,聽和摸都是閱讀的方式。我把閱讀的定義為:閱讀是人類通過看、聽、摸等方式,獲取外部信息輸入到大腦中,然後經大腦對這些信息做分析處理,從而獲得認知的一個過程。

2. 早期閱讀,這是一個從年齡上去劃分的閱讀概念,泛指學齡前孩子的閱讀,也就是0-7歲孩子的閱讀行為。早期閱讀的材料,我們可以統稱做童書,而繪本-就是圖畫書,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合兒童閱讀的一種材料,所以,現在我們常說的早期閱讀,就是指孩子看繪本。孩子可以通過看繪本,更快和更多地認識我們這個世界,從而促進孩子的各方面的發展。例如,鱷魚這種動物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見到的,這樣孩子通過繪本閱讀,在見到鱷魚實物之前就可以認識到鱷魚的形象和習性了。

早期閱讀作為一個與大腦發展有關的行為,多閱讀可以觸發孩子大腦的神經元連接,神經元連接得越緊密,孩子就發育得越聰明。同時,早期閱讀,可以有效地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為孩子入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在對一年級新生的成績調查中發現,那些學習成績好的都是在學齡前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孩子。可以這樣說,7歲前,孩子是學習怎樣去閱讀,而7歲後,是用閱讀去學習。所以早期閱讀,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早期閱讀中,由於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足以完成閱讀,所以需要大人的幫助下去閱讀,這樣就有了一個閱讀概念-親子閱讀。

3. 親子閱讀,是指孩子在大人的陪伴和幫助下進行的閱讀行為,這裡的大人多指孩子的父母。親子閱讀,可以是大人讀孩子聽,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嬰兒時期;也可以是大人讀孩子邊聽邊看,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1-3歲時期;還可以大人和孩子一起合作讀和互動,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3歲後。需要指出的是,親子閱讀是一個從參與者的關係去定義的,而不是從年齡上,所以親子閱讀可以是孩子在任意年齡時都有的,而不僅僅是指學齡前,即使孩子成年後,與父母一起看書,我們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親子閱讀的行為。

親子閱讀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與父母共讀時,是在一種親密無間的氛圍下,父母牽著孩子的手,一起遊弋在書中的世界裡,每一次親子共讀就是孩子與父母一次心靈的對話。有寶媽分享過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閱讀經歷,孩子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到了3歲多才接過來一起生活,但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明顯的不親,媽媽使用過各種討好的辦法,都不見效,後來在堅持親子閱讀下,逐漸恢復了母子親密的關係。

所以說,親子閱讀,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奠定一生的親密關係,這份關係是無價的,也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4. 自主閱讀,就是人具備獨立完成閱讀材料的能力從而獨立閱讀。在繪本館日常經常中,發現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和焦慮,都跟孩子一起共讀了2-3年了,怎麼孩子還是不能自己一個人看書呢?其實家長的這份焦慮完全沒有必要,據我們觀察,絕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都還不完全具備自主閱讀的能力,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可以。這個能力,不單單指的是閱讀能力,還有個人的專注力以及閱讀習慣。學齡前孩子的專注力還是相對比較短暫的,往往不足以支撐孩子獨立看完一本書;同時在閱讀習慣上,孩子享受有大人陪同的閱讀方式,享受媽媽讀書的聲音和互動,所以在沒有大人的陪同時看書,孩子會失去很多閱讀的樂趣。很多一二年級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一本書了,但他還是希望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因為那樣會更有趣。所以,覺得與孩子親子閱讀很長時間了,孩子還不能自己去看書,這份焦慮完全就是家長自己給自己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的材料和方式也在不斷的發展。例如80年代之前,孩子們能看到的基本就是不多的小人書連環畫;80年代後,開始出現了各種漫畫書;而最近10年,逐漸興起了看繪本。在閱讀方式上,也出現了聽書的方式,在很多網際網路平臺上和APP都能聽到很多「繪本」。但我想指出的是,繪本是一種以圖畫作為主角的書籍,聽繪本和看繪本,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閱讀體驗,甚至在信息輸入上,聽到的都不是全面的,例如《菲菲生氣了》,如果光是聽,孩子只能知道菲菲生氣了,但生氣的樣子是怎樣的,在看圖畫時,孩子們就可以看到一個生氣的樣子,孩子就能理解到生氣的這種情緒。所以,很多父母讓孩子在網絡上聽繪本,就認為看了這本繪本,這樣是不對的,充其量只能說孩子聽過後,了解到了這個繪本的故事內容,但和孩子看過這本繪本,是不一樣的感受。

也許在未來,隨著人類的科技的發展,閱讀的方式發展到可以直接把信息從另一個儲存器輸送到人腦去。但這樣的方式,還有我們現在享受閱讀帶來的悠閒和靜心的那份樂趣嗎?


(如果您有關於親子閱讀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我們來為您解答)

【我是年九,一個專注於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雙證指導師,我提倡「兒童情感教育」,首創「情感引導」親子閱讀法,在親子閱讀中利用故事情景,開展「情感」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情緒,培養好情商;通過情感教育,為孩子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和觀念,使孩子成為一個自尊、自強、自律、自立的人。歡迎關注我,共同學習「情感教育」!】



相關焦點

  • 給嬰兒閱讀,你需要知道的幾個方面
    閱讀帶給孩子一些概念,如故事、數字、字符、顏色和形狀,以及概念與現實世界的連接。親子共讀不只增進親子關係,還能培養寶寶的專注力。著名腦科學家洪蘭教授曾在她的講座裡說到,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好方法,讓孩子坐在家長腿上,先從短時間共讀開始,逐漸延長時間。孩子就會慢慢適應專注地做一件事。
  • 讓父母極度崩潰的孩子 都怪你沒給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未來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表現常常讓父母極度崩潰,小時候人見人愛,怎麼越來越招人煩,難道真的是到了「人嫌狗不待見」的階段嗎?如果家長不了解秩序敏感期的特殊心理和行為,盲目認為孩子只是被慣壞了、無理取鬧,採取打擊、斥責的處理方式,反而會阻撓了孩子的自律感,破壞了他們對標準的追求,導致孩子變得焦慮和不安。
  • 噹噹K12分級閱讀白皮書發布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閱讀水平嗎?
    「你聽說過分級閱讀嗎?對孩子的閱讀水平了解多少?」 11月13日下午,上海國際童書展(CCBF)噹噹主場活動的兒童分級閱讀現狀研討會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王明姬、「三叄閱讀」總經理王敏、蒲公英童書館總編顏小鸝、公號達人毛爸與噹噹童書總經理周瑩一起,就國內外分級閱讀現狀及中國分級閱讀的未來趨勢進行探討,破解父母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的現實難題。
  • 孩子閱讀能力差,父母教孩子學會這幾個方法,閱讀效率提高几倍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學習成績差,注意力不集中,那麼想要孩子提高成績最關鍵的是什麼呢?答案毫無懸念一定是閱讀能力,也就是理解能力。隨著現代教育制度的改革,現在所有的科目類別都增加了孩子對文字的閱讀理解的能力。用大白話來說:就是題目變長了,字數變多了。所以一個孩子愛不愛閱讀,在他的成績上就能體現出來,而且現在越來越明顯。
  • 堅持英文閱讀的孩子,需要報培訓班嗎?
    有些家長可能會給孩子報口語班,現在非常流行線上外教課,家長們都很熱衷。第三、提高某些英文專項技能。例如:自然拼讀能力(自然拼讀班),閱讀能力(英文閱讀班),詞彙量(詞彙班)…等等。培訓機構也是五花八門,為了滿足不同家長的口味。  究竟這些培訓班,孩子需要報嗎?
  • 親子閱讀:選書的幾個秘訣你知道嗎?
    」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上也有這樣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當爸爸媽媽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時,很容易會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事情,進而更願意自發地去進行閱讀。親子閱讀這麼好,但是我們究竟讀什麼呢?
  • 《童年之謎》: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嗎?
    是的,童年裡簡單如:剛出生要喝奶而不得、出門要求你跟人打招呼、打破水杯對你的斥責、父母不經意的偏愛……沉重如:父母對你的冷漠、家庭的爭吵破裂、考試失敗的打擊、學校裡的霸欺凌、友情中的欺騙……無論簡單或沉重,無論好與壞,都在悄無聲息的影響你。也許你有所察覺,也許毫無印象,但是「無論你記不記得,它們都在那」或多或少地成為你記憶、成長的一部分。
  • 孩子「抄作文」有沒有好處?原創、抄襲及借鑑這幾個概念了解一下
    給孩子準備的課外書以及讓孩子做的讀書筆記都有在做,為什麼總是提不高呢?媽媽就給孩子提了一個意見,讓孩子背誦好詞好句,或者引用他人的好句子。格格媽媽就給孩子專門準備一個本子,讓孩子專門的記憶好詞好句並且進行背誦,萬能句式都讓孩子記到,等到寫作文的時候就直接用上去。
  • 幫助孩子愛上閱讀,其實很簡單!這些你都做對了嗎?
    如果你不會教孩子,請教他閱讀,書會教他,只要拿起書,他就能與各路大師進行一次深度的免費對話;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終將離開孩子,不再能為他出謀劃策,遮風擋雨,也請教他閱讀,未來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們仍可以培養孩子閱讀,讓孩子永遠與知識相伴。
  • 孩子粗心的表象後反應的實質性問題,你了解嗎?
    爸媽們有沒有想過,粗心的表象下,有很多深層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不同。通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粗心」的原因。1、「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2、」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 英語學習新概念過時了嗎?
    86版西遊記如果跟現在的電視比特效肯定是完敗,但是它承載著太多人的童年和回憶,中國人誰都能聊上兩句西遊記的故事,這版電視劇功不可沒,新概念也是一樣,像我一樣學著新概念成長起來的老師非常多,也許是因為當年網絡不發達,能夠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到的英語教材並不多,有配套練習和講解書籍的就更少了,所以導致當年新概念在全中國大熱,你說這些背著新概念長大的老師腦子裡有沒有幾句很熟的例句?
  • 3-6歲孩子閱讀「敏感期」,了解這些,助你培養小小「讀書郎」
    我發現現在很多的的人可能都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其實我覺得最好的培養閱讀習慣的事情就是在孩子3-6歲的這個年齡段,孩子是很聰明的,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能夠看懂很多東西了。可能對於字的概念還不熟悉但是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 你了解的品牌概念,並沒有實操性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很多理論都在告訴你「什麼是」,而沒有告訴你「如何做」。因此,本文針對性地為我們介紹了實操性的品牌概念。可是,當很多人問我,屈太浪,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啊?我對品牌的概念,上學的時候就會背,可我在工作的時候,還是對於品牌運營有很多困惑。這種現象的背後是,我們一直所了解的品牌概念,並沒有實操性。具體表現為: 1. 只知重要性,不知如何做。
  • 有關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的幾個概念
    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在教資考試中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需要各位考生了解並掌握。比如,兒童從家庭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即從先學前期到學前期過度的時候,或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時候,都可能出現明顯的轉折期。由於兒童心理發展的轉折期常常出現對成人的反抗行為,或各種不符合社會行為準則的表現,所以也有人把轉折期稱為危險期。
  • 文科生的熱門,漢語言文學還有這幾個就業方向,你了解嗎
    文科生的熱門,漢語言文學還有這幾個就業方向,你了解嗎。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都很熟悉,普通的中文專業,說的高級點,這是萬金油專業,就是以後可能什麼都能做,但是又什麼都不如人家的一個專業。那麼漢語言文學專業今後的就業方向是什麼?給大家說一下。
  • 寒假閱讀計劃:了解高考日語閱讀理解在考什麼,才能讓你不白讀!
    1、理解主旨要義的能力 從高考閱讀理解的體裁類型上看,文章主要是有關日常生活話題的公告、說明、廣告以及短篇文章。 在寒假中要提高這樣的能力,老師、家長可以要求學生同一篇文章多讀幾遍,第一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第二遍培養孩子的閱讀思考,第三遍孩子能從閱讀中有所領悟。思考得多了,總結歸納能力也會逐步提升。
  • 孩子有這幾個特點,通常是因為父母經常生氣,你了解嗎?
    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周圍的氣氛會很糟糕,大家都能感覺到,情緒也跟著低落。家長的情緒不僅會帶動孩子的情緒,還很可能讓孩子養成不好的脾氣和性格。孩子有這幾個特點,多半是父母經常生氣惹的禍,你了解多少
  • 《洋蔥閱讀法》:如何高效閱讀,你需要了解這4個方法
    關於讀書,你有沒有出現這些情況:你很想通過讀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可是總感覺抽不出時間去讀書,或者買了一本書,翻了幾頁就讀不下去,轉頭去玩手機刷微信;你好不容易擠出幾個小時的時間把一本書看完了一般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從第一頁開始看,逐句逐頁地閱讀,每次的閱讀時間大概是30分鐘;另一種方法同樣也是30分鐘的閱讀時間,我們先用8分鐘時間了解一下目錄和序言,剩下的22分鐘直接閱讀從書中挑出的感興趣的章節或比較重要的章節,去理解其中的關鍵概念。快速閱讀完,這時候,我們應該問自己,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 有關FRM認知的幾個誤區,你需要了解
    在你準備開始考試之前,金程FRM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有關FRM的幾個誤區,你需要了解。一、考完FRM證書只能去銀行?世界50大銀行中的46家都擁有FRM持證人。似乎考完FRM只能在銀行工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FRM 持證人在任何金融單位都深受歡迎。除了銀行,投行、券商這樣的典型金融機構,基金會、保險公司、會計師事務所、交易所等也都非常歡迎FRM人才的加入。
  • 如何讓學齡前的孩子了解時間概念,這幾個方法值得一試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相信這句名言每位家長都聽過,給自家孩子念叨過應該也不止一遍了。對於處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建立時間概念、培養時間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時期對時間沒有概念,吃飯磨磨蹭蹭,作業拖著不寫,孩子就很容易養成拖延的習慣。這些足以說明時間概念、時間管理在親子教育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