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年九!您現在看到的是《親子閱讀的那些事的問與答》專題系列文章。
今天的問題是: 閱讀、早期閱讀、親子閱讀、自主閱讀,這幾個概念您都了解嗎?】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幾個關於閱讀的概念,因為在繪本館的日常經營中,發現有不少年輕的父母對這幾個概念有點混餚的。
1. 閱讀是一種人類的行為,百度上的定義是這樣的: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定義是不全面的,它把閱讀局限於視覺了,那按照這樣的說法,沒有視覺的盲人就沒有閱讀行為了嗎?當然不是,盲人可以通過用耳朵去聽和用手去觸摸盲文,同樣可以獲得外部材料的信息。所以,我認為,聽和摸都是閱讀的方式。我把閱讀的定義為:閱讀是人類通過看、聽、摸等方式,獲取外部信息輸入到大腦中,然後經大腦對這些信息做分析處理,從而獲得認知的一個過程。
2. 早期閱讀,這是一個從年齡上去劃分的閱讀概念,泛指學齡前孩子的閱讀,也就是0-7歲孩子的閱讀行為。早期閱讀的材料,我們可以統稱做童書,而繪本-就是圖畫書,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合兒童閱讀的一種材料,所以,現在我們常說的早期閱讀,就是指孩子看繪本。孩子可以通過看繪本,更快和更多地認識我們這個世界,從而促進孩子的各方面的發展。例如,鱷魚這種動物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見到的,這樣孩子通過繪本閱讀,在見到鱷魚實物之前就可以認識到鱷魚的形象和習性了。
早期閱讀作為一個與大腦發展有關的行為,多閱讀可以觸發孩子大腦的神經元連接,神經元連接得越緊密,孩子就發育得越聰明。同時,早期閱讀,可以有效地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和思維能力,為孩子入學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在對一年級新生的成績調查中發現,那些學習成績好的都是在學齡前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孩子。可以這樣說,7歲前,孩子是學習怎樣去閱讀,而7歲後,是用閱讀去學習。所以早期閱讀,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早期閱讀中,由於孩子的閱讀能力不足以完成閱讀,所以需要大人的幫助下去閱讀,這樣就有了一個閱讀概念-親子閱讀。
3. 親子閱讀,是指孩子在大人的陪伴和幫助下進行的閱讀行為,這裡的大人多指孩子的父母。親子閱讀,可以是大人讀孩子聽,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嬰兒時期;也可以是大人讀孩子邊聽邊看,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1-3歲時期;還可以大人和孩子一起合作讀和互動,這樣的方式多發生在3歲後。需要指出的是,親子閱讀是一個從參與者的關係去定義的,而不是從年齡上,所以親子閱讀可以是孩子在任意年齡時都有的,而不僅僅是指學齡前,即使孩子成年後,與父母一起看書,我們都可以看作是一種親子閱讀的行為。
親子閱讀給父母和孩子帶來的最大的好處就是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與父母共讀時,是在一種親密無間的氛圍下,父母牽著孩子的手,一起遊弋在書中的世界裡,每一次親子共讀就是孩子與父母一次心靈的對話。有寶媽分享過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閱讀經歷,孩子在老家給爺爺奶奶帶到了3歲多才接過來一起生活,但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明顯的不親,媽媽使用過各種討好的辦法,都不見效,後來在堅持親子閱讀下,逐漸恢復了母子親密的關係。
所以說,親子閱讀,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奠定一生的親密關係,這份關係是無價的,也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
4. 自主閱讀,就是人具備獨立完成閱讀材料的能力從而獨立閱讀。在繪本館日常經常中,發現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和焦慮,都跟孩子一起共讀了2-3年了,怎麼孩子還是不能自己一個人看書呢?其實家長的這份焦慮完全沒有必要,據我們觀察,絕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都還不完全具備自主閱讀的能力,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可以。這個能力,不單單指的是閱讀能力,還有個人的專注力以及閱讀習慣。學齡前孩子的專注力還是相對比較短暫的,往往不足以支撐孩子獨立看完一本書;同時在閱讀習慣上,孩子享受有大人陪同的閱讀方式,享受媽媽讀書的聲音和互動,所以在沒有大人的陪同時看書,孩子會失去很多閱讀的樂趣。很多一二年級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一本書了,但他還是希望和爸爸媽媽一起看,因為那樣會更有趣。所以,覺得與孩子親子閱讀很長時間了,孩子還不能自己去看書,這份焦慮完全就是家長自己給自己的。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閱讀的材料和方式也在不斷的發展。例如80年代之前,孩子們能看到的基本就是不多的小人書連環畫;80年代後,開始出現了各種漫畫書;而最近10年,逐漸興起了看繪本。在閱讀方式上,也出現了聽書的方式,在很多網際網路平臺上和APP都能聽到很多「繪本」。但我想指出的是,繪本是一種以圖畫作為主角的書籍,聽繪本和看繪本,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閱讀體驗,甚至在信息輸入上,聽到的都不是全面的,例如《菲菲生氣了》,如果光是聽,孩子只能知道菲菲生氣了,但生氣的樣子是怎樣的,在看圖畫時,孩子們就可以看到一個生氣的樣子,孩子就能理解到生氣的這種情緒。所以,很多父母讓孩子在網絡上聽繪本,就認為看了這本繪本,這樣是不對的,充其量只能說孩子聽過後,了解到了這個繪本的故事內容,但和孩子看過這本繪本,是不一樣的感受。
也許在未來,隨著人類的科技的發展,閱讀的方式發展到可以直接把信息從另一個儲存器輸送到人腦去。但這樣的方式,還有我們現在享受閱讀帶來的悠閒和靜心的那份樂趣嗎?
(如果您有關於親子閱讀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我們來為您解答)
【我是年九,一個專注於親子閱讀和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雙證指導師,我提倡「兒童情感教育」,首創「情感引導」親子閱讀法,在親子閱讀中利用故事情景,開展「情感」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和表達情緒,培養好情商;通過情感教育,為孩子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和觀念,使孩子成為一個自尊、自強、自律、自立的人。歡迎關注我,共同學習「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