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海裡潛水?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忘記做!

2021-01-10 杭州網


假日,王女士一家三口籌劃了海島遊。既是海島遊,當然少不了潛水體驗。教練簡單地向潛水學員介紹了潛水過程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其中教練提到,在潛水過程中,如覺得耳悶、耳痛,就用手捏住鼻子做鼓氣的動作。

沒想到,王女士下潛了一會,便感雙耳痛。儘管她努力做耳壓平衡,但效果甚微。上岸後,她覺得明顯雙耳疼痛,右耳流血、鼻腔出血,並且伴有聽力下降。

王女士趕忙至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檢查發現,雙側鼓膜充血伴右側鼓膜緊張部穿孔,左側鼓室內積液,雙耳呈傳導性聽力下降。浙江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許敏達主任醫師告訴王女士,這是潛水引起的耳氣壓傷。

據介紹,潛水較常見的耳損傷是鼓膜出血、破裂,聽小骨也可脫位,所致的傳導性聽力損失,多可自行恢復。而內耳損傷,則會引起嚴重的永久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在一般情況下,耳朵內的咽鼓管處於關閉狀態,當張口、吞咽、打呵欠、歌唱及用力擤鼻時作瞬間開放,以調節鼓室氣壓。潛水下降時,外界壓力不斷升高,高於鼓室內壓。由於咽鼓管內黏膜表面的吸附作用,吞咽、哈欠、鼓氣又不能使氣體進入鼓室時,鼓室呈相對負壓狀態,造成鼓膜內陷。

鼓膜具有緩衝和代償中耳內外壓力變化的作用,當超過其代償能力時,鼓膜會充血,嚴重時造成鼓膜破裂,甚至聽小骨脫位。

許敏達說,隨著很多人到氣候較暖和較熱的海邊旅遊潛水,耳損傷者也多了起來。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將有更多的人去潛水,他提醒人們注意預防潛水耳氣壓傷:

上呼吸道感染者,有鼻塞流涕等不適時,暫時不要參加潛水活動;

咽鼓管功能不良者,不建議參加潛水活動;

在潛水前應學會如何平衡中耳壓力。最常使用的方法是Valsalva動作,即捏住鼻子,閉嘴,像吹氣球那樣兩腮隆起,用力鼓氣,迫使空氣進入咽鼓管,從而增加中耳的壓力;

下潛過程中,特別是最初幾米和十米內,要不斷做Valsalva動作,如有不適,一定要停止下潛,保持深度或上升幾米,繼續平衡中耳壓力。如仍不能緩解,需立即停止潛水;

潛水後和飛行之間的間隔太短可能引起減壓病,因此建議潛水後等待至少24小時後,身體內過多的氮氣基本全部排出後再乘坐飛機。

相關焦點

  • 海裡潛水遇到大章魚就去逗它,反而被章魚纏住了,幸好有同伴幫助
    說起潛水,很多人都是只能想了,因為真正能到海裡潛水的人不是很多,海裡潛水也要花一大筆的費用呢,而海裡生物多,可以看到很多平時在陸地上看不到的事物。海裡生物多,所以不少人到海裡潛水後就會對各種各樣的生物感到好奇,遇見他們的時候總會去逗它們。
  • 除了國外的海島可以潛水,中國的這個地方不僅風景美還能潛水
    除了國外的海島可以潛水,中國的這個地方不僅風景美還能潛水現在的人們阿,只要一說到旅遊,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去國外,覺得國外的風景更加的美麗,而且有的時候,去國外買東西的話也會比在自己中國買東西便宜很多,而對於很多喜歡潛水的人來說呢,它們就更加的嚮往去國外潛水
  • 「教練在嗎,請問自由潛水到底學什麼?」
    先不要著急找答案在明確學什麼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自由潛水」到底是什麼?這個概念分自由和潛水兩部分自由潛水之「潛水」字面上看,就是淹沒到水下不管採用什麼辦法,能進入並且停留在水下都可以歸類為潛水比如我們看潛水艇這個名詞,這種專門用途的「艇」就是在做「潛水」,而它的英文名稱就更直接,叫submarine,字面意思:海以下所以下次你扔塊石頭到海裡,大可以跟別人說,你看這個石頭在潛水
  • 潛水聖地,除了國外的,國內也有不少可以享受潛水樂趣的地方
    ,更有一處愛心型的珊瑚群落,是潛水愛好者必定要去的地方之一。三亞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國人稱之為國內的馬爾地夫,眾所周知潛水肯定要選擇水質優越的地方,在海南三亞,亞龍灣和西島是兩處最適合潛水的聖地,受到陸地的汙染最小,最適合不帶氧氣瓶下去潛水。
  • 潛水呼吸技巧分享——不要緊張!保持正常呼吸,千萬別憋氣
    一般對〞正常呼吸〞的定義是:在陸地上,自發性的用鼻子做吸、吐氣的動作,在水底下~潛水員是用嘴部來完成鼻子的工作。(全罩式面罩在此不做討論)所以若是你想〞習慣〞於在水下呼吸,水下呼吸技巧精進是一堂必修的課程!在陸地上,呼吸動作幾乎算是----自發性的!大腦刺激胸部肌肉伸展,橫隔膜下降,肺部擴張將空氣引進。當肌肉鬆弛,自然地就將氣體排出了!
  • 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美麗迷人的愛妮島,值得你一去!
    踩在上面軟軟的非常的舒服,你可以坐在上面看蔚藍的大海,或者是和朋友一起玩耍,在這兒你可以忘記你的煩惱,忘記不快樂的事情,你只需要盡情的享受你的假期,享受你的度假。如果太陽曬得你沒有了玩的興致那就去看一看原生態的紅樹林吧,劃著小船在紅樹林中穿梭,靜靜的欣賞它的美景,欣賞它那頑強的生命力,讓它的精神感染你,讓你和它一樣的堅強。
  • 女子在深海潛水,感覺到後背多了股重量,正要去抓卻被朋友制止了
    大海其實是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人類的祖先從廣闊的大海出來,海的生物種類繁多,並且人類是沒有能力在海裡生存的,我們不能直接在海裡探索。隨著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加深,越來越多的海洋運動也受到人們的喜愛,潛水就是其中之一。
  • 參加保險公司高產會的時候,這個動作千萬不要做
    如果你身邊有在保險公司上班的親戚或者朋友,相信你肯定接到過他們的邀請,邀請你去參加他們公司舉辦的高產會,並且為了讓你能夠動心,他們一般從講師資歷、酒店檔次、內容價值三個方面來包裝這次高產會,禁不住他們的軟磨硬泡,最後還是答應了他們。
  • 潛友說|第一次潛水時最大的挑戰
    上上周我們做了個微博小調查,徵集大家第一次學潛水時遇到的挑戰,收到了許多潛友的投稿。看完才發現能順利拿到潛水證的你們真的很!優!秀!評論區裡提名次數最高的非面鏡排水莫屬了,我們的習慣於鼻子呼吸,但是適應了水之後,相信你一定會有巨大的突破~耳壓平衡類@魔法黃雞唐大炮吃地三鮮:太興奮忘記做耳壓迅速衝回水面
  • 從墾丁潛水意外事件,談必須複習的安全常識
    不過當然,浮出水面時要注意上方是否有船或水上摩託車。如果有,最好先打一根延遲式浮力信號棒DSMB到水面,讓船隻注意到,然後再謹慎出水。此時如果潛水船發現了,也過來接潛水員,那問題會更單純。浮出水面後,務必先將BCD充氣,確定安全浮起來後,再繼續其他動作。倘若氣耗盡,出水面後千萬不要因為BCD與氣瓶沒有浮力而將它們丟棄!別忘記!
  • 潘大妞的謠言粉碎機:潛水,不是你想的那樣
    每個潛水員在真正開始潛水運動前,都會經過專業的培訓。只要你受過培訓、保持自律、按規則行事,那麼,你所面臨的危險是十分有限的。如果這樣,還是有人堅持對你說潛水危險,彳亍口巴,那咱也不再解釋了,由他去吧!謠言2:那我會不會被鯊魚吃掉?「海裡那麼危險!潛水不會被鯊魚吃掉吧?」關於這則謠言,比潛水員更冤的,其實是鯊魚。
  • Angelababy衝浪翻車現場 即便掉進海裡都不忘記對著鏡頭比心
    Angelababy衝浪翻車現場 即便掉進海裡都不忘記對著鏡頭比心時間:2020-10-30 10: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ngelababy衝浪翻車現場 即便掉進海裡都不忘記對著鏡頭比心 最近Angelababy分享了一支vlog,裡面記錄的內容正是自己去衝浪的全過程
  • 潛水時下潛的步驟是什麼?怎樣做好5點下潛?
    潛水OW考證的時候,教練都會教5點下潛。那5點下潛分別是什麼呢?第1步:跟潛伴確認下潛,打下潛和ok的手勢水肺潛水都實行潛伴制度,以便更好的保護雙方安全。下潛前,給潛伴一個下潛的動作,並再潛伴回應後,反饋一個ok的手勢。第2步:確認潛水的位置和方向潛水經常會去不同的地方,很多地方可能都是第一次前往,因此對地理位置以及水下的環境非常陌生。因此,潛水前,最好對此次的潛水地點做一些了解。如果一點不了解水下環境,下潛後會更有緊張情緒。
  • 2018年泰國普吉島OW潛水考證和自助遊
    經常會有很多的戶外活動,也給很多機會讓員工獲得成長,有很多在公司的愛玩愛酷的「有(diao)志(si)青年」都去參加各種虐,諸如:攀巖、越野跑、超馬、登山、穿越、潛水等等活動,現在要講的就七月暑假期間朋友們一起去泰國普吉島潛水旅行的一點經歷。因為該公司對這個有扶持政策,所以也就比自己單獨去要划算得多了。
  • 去峇里島學潛水,把這些都安排妥了才能專心下海呀
    一起去峇里島學潛水吧!學習潛水,學員的注意力要十分集中,否則可能將自己暴露在各種海底危機之中。因此,我們一定要提前把潛水課程前後的瑣事安排得妥妥噠,這樣上課的時候,才不會分心噢。趕緊來看看本文作者夏木遊人帳,是如何根據以下三大方面進行細緻安排,順利考到潛水證的吧!
  • 孩子有低頭跑步這個動作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去阻止
    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有一個動作最為奇怪,他會跑了,會走了,觀察一下,他讓不讓你抱,一般情況下都不讓你抱,三歲之前的孩子走路,是不讓你抱的。 這個動作千萬不要阻止,這是孩子前庭功能正在發育,正在激活,你一旦阻止,孩子的前庭功能激活度就會很差,語言,注意力,身體控制,姿勢,肌力,肌耐力就容易出問題。
  • 想去學潛水?這也許是全網最全面的考證攻略
    泳池教學  在學習潛水前,首先教練會對大家的水中技巧進行測試,通過測試後,就要從潛水裝備的組裝開始學習,包括潛水的基本手勢、二級頭的巡迴、使用潛伴的備用二級頭、面鏡穿脫排水、學習水下穿脫BCD、氣瓶復位等內容。
  • 比潛水更輕鬆的菲律賓宿霧海底漫步!
    宿霧的海非常棒,一整年都很溫暖,海水清澈,照理在清澈的海水裡不太會看到魚,但是在宿霧海裡能看到各種魚!像我這樣平時只喜歡潛水的人,這次有緣去菲律賓宿霧嘗試了海底漫步,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這次體驗過程。什麼是海底漫步呢?海底漫步就是戴著專用安全頭盔,在海底行走的一種運動。
  • 寶寶嗆奶做這個動作太危險 千萬不要再做了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小達人喝奶嗆著了,趕緊抱起來拍拍後背……然而你有所不知的是這個做法真的可能致命,真的不是嚇你呢!寶寶嗆奶時千萬不!要!豎!著!抱!(圖片來源於網絡)做還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嗆奶別等人家餓急了才餵餓急了的寶貝看到奶就像餓狼捕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頓猛吸,這樣實際上會導致寶寶吃奶會太過著急,容易出現嗆奶。
  • 這幾個動作千萬不要做 小心流產
    孕媽媽肯定都是一樣的心情,就是要好好的照顧自己肚裡的孩子了,怎麼護理好,還是需要都了解的,當然,孕媽媽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腹中胎寶寶的安危,所以孕媽媽需要特別注意,做任何動作千萬不要再隨心所欲了。特別是下面的11個動作,孕媽媽更要當心,這些動作可能會讓你流產哦,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