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雲吞爸爸原創首發,歡迎關注評論轉發分享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有一個動作最為奇怪,他會跑了,會走了,觀察一下,他讓不讓你抱,一般情況下都不讓你抱,三歲之前的孩子走路,是不讓你抱的。
幾歲之後讓抱了,三歲之後讓抱了,上了幼兒園再也不走路了,媽媽抱抱我吧,奶奶背背我吧,爺爺推著我吧,就是不想走,兩歲到三歲,根本就不讓你抱,注意,為什麼?
是前庭系統就不允許他這樣,而且孩子都跑步,怎麼跑,低頭30度,搖搖晃晃去跑步,大家想想你們家孩子是不是也這樣跑步,兩歲到三歲的孩子,沒有一個孩子仰著頭跑步的,頭絕對都不會抬起的,完全都是低頭30度跑。
這個動作千萬不要阻止,這是孩子前庭功能正在發育,正在激活,你一旦阻止,孩子的前庭功能激活度就會很差,語言,注意力,身體控制,姿勢,肌力,肌耐力就容易出問題。
前庭是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它具有特殊的感受器,前庭感受器感知人體在空間的位置及其位置變化,並將這些信息向中樞傳遞,主要產生兩個方面的生理效應:一方面對人體變化了的位置和姿勢進行調節,保持人體平衡;另一方面參與調節眼球運動,使人體在體位改變和運動中保持清晰的視覺,故它對保持我們的姿勢平衡和清晰的視覺起重要作用。
前庭系統幾乎隨時隨刻都在執行任務。換言之,前庭系統與其它系統的運作息息相關,例如,兒童能專心地學習,就是前庭、本體覺與視覺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即所謂「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理論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愛爾絲(Anna Jean Ayres)於1969年首先系統提出。
簡單地講,感覺統合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都不能發展。
我國的有關研究表明,在兒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常者佔 10-30% 。感覺統合失常的罪魁禍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感覺統合不足造成的行為失常: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等,一直困擾著老師和家長。
組織功能
大腦對我們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內外世界的眾多感覺刺激做出反應,綜合處理,下達指令;使得人類反應整體協調得當,來形成認知、動作等各種適應性活動。這便是感覺統合的組織功能。
檢索功能
而感覺統合把身上不同器官感受到的各種信息中最有用、最重要的那部分從中檢索出來,以供腦使用。腦對統合過的主息進行反應,就更為準確、及時。
綜合功能
感覺是局部的、分散的,而外部世界常常是以整體的形式呈現給人的,感覺統合的功能便把各種感覺綜合,形成整體,做出適當的反應與動作
保健功能
如果一個人的感覺統合很好,他就能很好地適應內外環境,人就會產生勝任、滿足等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感覺。
感覺統合訓練建議
1.可嘗試去走獨木橋等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2.可多坐蕩鞦韆來減少前庭器官的敏感度
3.也可以通過一些旋轉運動來改善自己前庭功能
統合訓練注意事項
1.可採用一些提高人體平衡力的運動,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
2.也要保持個人衛生避免耳朵受到感染
3.每天可適量的運動來提高人體的平衡力
1、小飛機
❤練習目的:鍛鍊孩子的平衡感。
❤練習方法:讓寶寶保持俯趴的姿勢,大人用手臂拖住寶寶的前胸,託著寶寶在屋內外隨意走動,位置可以高低變化,但一定要平穩和舒緩。
當寶寶逐步適應後,可嘗試快走,讓寶寶感覺上下起伏。晃動的幅度和速度要以寶寶能夠承受為準,注意動作要平衡順當,不要讓寶寶有不適感。
❤專家提示
(6個月-12個月)特別適合玩,對寶寶的前庭初步激活有很大的幫助,這個姿勢娃大了就舉不動了,趁著小可以多玩玩!
❤溫馨心語
孩子前庭激活對於孩子行為規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要用心幫助孩子更好的激活前庭,
2、小小體操運動員
❤練習目的:鍛鍊孩子的平衡感。
❤練習方法
1.整理出一個較大的遊戲空間,媽媽用膠帶粘出一條直線,讓孩子踩在膠帶上行走,腳儘量不要踩在膠帶的外面。
2.告訴孩子掌握平衡的一些方法,如雙臂伸平,手握一根小棍兒保持平衡等。
❤專家提示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可以增加孩子走線的難度,比如走曲線或一些不規則的路線。
❤道具製作
膠帶。
❤溫馨心語
大人走路,是因為他要去某一個地方;孩子走路是為了正確地練習走路的功能,使之趨於完美。
3、快樂的踩線遊戲
❤目的:鍛鍊孩子的平衡感。
❤ 練習方法
帶孩子外出散步時,選擇一處安全的地段,鼓勵孩子走現成的直線——馬路牙子、盲道等。事實上,不用家長鼓勵,多數孩子會自發地走起來。當然,父母需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同時注意不要妨礙他人。
❤專家提示
踩線遊戲非常適合家庭教育,不管是在地板上還是庭院裡,甚至在戶外,只要有一片安全的場地就可以進行。
❤溫馨心語
當孩子感到身體受到危險時,用溫柔、鼓勵的眼神關愛孩子,能使他們自由地行動。
作者:雲吞爸爸,雙胞胎女兒的爸爸,致力於教育與育兒方面的知識學習,分享經驗與大家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