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阻止孩子「憤怒」,引導孩子形成「良性憤怒」,有利孩子發展

2020-12-17 紅豆的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家長跟我反映說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差了,當孩子剛剛上小學的時候,發現孩子無論做什麼都喜歡亂發脾氣,別人碰了一下他,他都會大哭大鬧,一個不高興就開始亂砸東西將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明明孩子才那麼小,怎麼就學壞了呢?孩子脾氣不好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為家長千萬不要過於擔憂,面對孩子憤怒的行為,作為家長應該以更好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家長所說的話,確實在現實生活中讓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作為家長的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一定的誤區,當孩子一生氣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否第一反應就是告訴孩子不許哭不許鬧。作為家長面對孩子亂發脾氣的行為,不要去阻止孩子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有些時候正確的讓孩子釋放出自己的情緒,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想要讓孩子學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作為家長必須得知道什麼是"良性憤怒"。

一、引導孩子形成"良性憤怒",有利孩子發展

孩子直到7歲,他們的身心發育其實仍然處於不完全的狀態,從孩子的生理髮育角度來說,孩子的思維能力和他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能力,只完成了70%,另外30%要到孩子7~17歲之間才能夠慢慢的完善,做到發育完成。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脾氣很難管理好,他們的情緒容易失控,大部分跟孩子的年齡有關,而不會跟孩子的情商智商等等有太大的關聯,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孩子情緒管理這方面一定要十分看重,當孩子能夠有著優秀的情緒管理能力,那麼會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個高智商的言行舉止,將會對孩子在學習上或在未來工作中有好處。

什麼是"良性憤怒"呢?有些家長對這種專業名詞感到疑惑,其實呢,這種只是一種讓孩子積極去發脾氣的一種方法,當孩子使用"良性憤怒"這種釋放自己情緒的方法時,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舒服,也就是能夠用健康的正確的方法將自己內心中不良情緒比如憤怒悲傷,以健康科學的方式發洩出來。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一味的阻止或是無視,健康的發洩情緒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給孩子最正確科學的引導,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大膽的發洩自己情緒的環境。

有些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出聲,或是一味的忍耐,其實這種教育方式都是以前傳統教育方式,這種面對一個正在發脾氣,大哭大鬧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冷暴力行為。並不是說孩子亂發脾氣大哭大鬧,就是孩子不懂事的表現。對於一個人來說,憤怒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並不分對與錯,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以更加科學的態度去面對他,並且以健康的方式去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二、不要阻止孩子"憤怒",家長學習以下方法幫助孩子形成"良性憤怒"

1、耐心接納孩子情緒

之所以有些孩子形成容易大發脾氣亂摔東西的不良習慣,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正視過孩子的情緒,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形成"良性憤怒",首先必須得做到的是不要去阻止孩子發洩憤怒的脾氣,要耐心去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向外釋放自己不好的情緒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承認孩子他們的憤怒是有原因的,並且給孩子多點耐心,不要讓孩子憋住自己的脾氣,更不要去斥責孩子,讓孩子冷靜下來,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溝通。

首先我們應該給孩子正當的他們的情緒的權利,先讓孩子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當孩子完全釋放出來之後,才會冷靜下來聽爸爸媽媽所講的話,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設立一個可以讓孩子盡情發洩的時間段或是環境地點,當孩子感到自己憤怒的時候告訴孩子,適當的發洩自己的憤怒並不是錯的,讓你覺得憤怒的事情總是有原因的,儘量的去發洩出來,耐心的去接納孩子的情緒。

2、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有些孩子的脾氣暴躁,大多數都是從家長那裡開始影響的,家庭教育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影響,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則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想要希望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首先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先學會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去教育好孩子,這樣才能夠給孩子一個引領的作用以及榜樣,當家長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就是給孩子一個最正確的教學案例,面對事情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應該保持理性去對待任何事情。

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面對某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情緒失控對某是大聲呵斥或是以粗暴的態度去對待別人,而是應該以溫和冷靜的態度冷靜的去分析整個事情的過程,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也應該以溫和的態度去對待孩子,告訴孩子發脾氣是沒有對與錯之分,但是不要影響到別人,保持冷靜的態度,不給孩子批評和指責,告訴孩子不要擔心和害怕,耐心的去引導孩子。孩子天生就會模仿家長,這樣孩子也能夠面對事情的時候,保持一個穩定一點的情緒去面對。

3、跟孩子進行積極溝通

其實當孩子正處於脾氣爆發的時候,他們的內心都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他們的內心總是不安的,這時候的我們應該與孩子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讓孩子意識到當你在發脾氣的時候是有家長在旁邊陪伴的,而且家長的陪伴以及溝通的交流都可以迅速要孩子的心情馬上平復下來,對於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去充當一個傾聽以及引導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當對孩子高高在上進行批評的時候,往往會進一步加劇孩子憤怒的情緒。

我們作為家長應該養成無論任何事情跟孩子進行積極溝通的習慣,告訴孩子大吵大鬧,大發脾氣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只要跟對方坐下來好好的溝通,才能夠談出解決問題。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對孩子不管不顧,而是積極的進行溝通,跟孩子聊一聊"你為什麼覺得生氣?""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非要得到喜歡的東西的原因嗎?"剛跟孩子進行積極的溝通之後,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是被別人理解的,是被尊重的,然後就能夠形成孩子遇到事情能夠冷靜面對,不宜亂發脾氣去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法了。

我是紅豆的醬,也是5歲寶寶的母親,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生氣太正常,與其選擇壓抑情緒,不如引導孩子學會良性憤怒
    家長與其這樣對孩子,不如多了解一下良性的憤怒方式,讓孩子可以不被消極情緒引導。現在,還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的社交能力出現了問題,其實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心煩,所以就會跟孩子說:「不許這樣發脾氣!」時間一長,孩子的那些壞情緒就會憋在心裡,慢慢地影響到了他的性格和其他情緒。
  • 孩子經常生氣發火怎麼辦?將憤怒變成「良性憤怒」,父母要知曉
    前面有說孩子的憤怒是可以分為惡性憤怒和良性憤怒的,那麼什麼叫做良性憤怒呢?這其實就是指孩子現在正在激怒的憤怒的情緒,在外界的幫助之下是可以達到情緒的發洩。很多孩子經常會發火,總是會因為一點小事出現崩潰。其實是是因為孩子內心裡真正的憤怒並沒有排解出來。
  • 孩子憤怒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錯誤的處理方式
    面對孩子的憤怒,父母有事真的難以忍受,我們只會對孩子說一些不接納孩子情緒的話,比如:「有什麼好哭的」「別哭了」「快忍住」等等。事實上,阻止孩子「別哭」就是一種冷暴力。一、什麼是憤怒?世上最殘酷的父母,莫不過於壓抑孩子,不讓孩子表達憤怒的父母。在孩子憤怒時,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宣洩情緒,而是讓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釋放憤怒。四、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宣洩憤怒?
  • 當孩子憤怒的時候,你的做法很重要!培養高情商孩子必讀
    面對一個隨時可能炸毛的孩子,我們可能會很抓狂。但我們能做的,是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去傾聽孩子,去了解他未被滿足的需求。有些父母喜歡用冷漠、忽視或者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憤怒。研究發現,長期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有可能導致兩種極端,一種是過早懂事,形成討好型人格,失去自我;一種是很暴躁,不會控制情緒,容易歇斯底裡。無論哪一種,都讓人心疼。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反正你們一點兒都不愛我,我也不要你們了!」我想都沒想,就說出了這句最可怕的話。反正憤怒的龍是不會思考的。龍不僅不會思考,而且也不需要朋友。雖然爸爸媽媽想極力把我摟回懷裡,好讓我不要生氣,變回原來的自己。
  • 孩子生氣,憤怒的時候父母怎麼辦?
    我身邊經常有朋友說:我家孩子脾氣不好,太犟了,說啥都不聽,最後只好武力解決!還有人說:我家孩子如果要求不滿足他,就躺地上大哭,還摔東西。還有的孩子是在家聽父母話,出門了就不聽話,去了學校還和同學之間出現各種問題,使父母也很苦惱。面對教育孩子,五花八門,很多父母都會說:我太難了!
  • 孩子發怒不是壞事,父母應認同孩子憤怒的情緒,控制其發洩的程度
    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教育他們不要發脾氣,因為看到孩子因為發怒不停地鬧,我們會很煩燥,於是忍不住用很粗暴的行為去阻止孩子鬧脾氣。很少有父母像上面的那位媽媽一樣,接納孩子的憤怒,允許孩子生氣。別忘了每個人,不管是嬰幼兒、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有發怒的時候,父母的目標就是自己不要發火,更不要衝著孩子發火。我們不能讓孩子覺得他是個讓人無法忍受的壞小孩,更不能打孩子。明明看到、感受到孩子的怒氣,我們卻在一旁說「你不能生氣」、「這有什麼好氣的?」
  • 如何幫助孩子穿越憤怒
    人有四種基本情緒:快樂、憤怒、悲傷和恐懼。憤怒是個人意願或需求不能達到或一再受到妨礙而逐漸積累引起的一種激動、緊張和不愉快的情緒體驗。當孩子怒氣衝衝或大發脾氣時,也許並非無理取鬧而已,怒氣往往掩蓋著內心深處的傷痛或某個可怕經歷帶來的恐懼。孩子在憤怒中往往講不出恐懼的真正緣由,我們應該穿越孩子的怒氣,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給予足夠的關注,引導孩子合理的表達和疏導消極情緒。
  • 當孩子憤怒的時候,試試這4個方法!高段位父母都在用
    面對一個隨時可能炸毛的孩子,我們可能會很抓狂。但我們能做的,是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去傾聽孩子,去了解他未被滿足的需求。有些父母喜歡用冷漠、忽視或者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憤怒。研究發現,長期被冷漠對待的孩子有可能導致兩種極端,一種是過早懂事,形成討好型人格,失去自我;一種是很暴躁,不會控制情緒,容易歇斯底裡。無論哪一種,都讓人心疼。
  • 「繪本推薦」《菲菲生氣了》讓孩子從憤怒走向平靜
    隨著菲菲憤怒的升級整個房子乃至森林都變成了憤怒的紅色。可是隨著在森林中行走周圍漸漸的變成了綠色,菲菲的情緒也逐漸冷靜了下來。不只是孩子,成人在憤怒時內心也會有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也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 當孩子憤怒時,你的做法很重要!培養高情商孩子必讀
    我真的不能忍受他的哭泣,有時我會竭盡所能安慰他,哄他,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最後我真的很無奈和妥協;有時我會失去耐心,對他大喊:「你不要再惹麻煩!惹惱我!如果你再次惹麻煩,我會離開!」孩子感到自由受到限制,並通過哭泣表達憤怒,而母親卻不允許孩子發洩情緒,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 孩子憤怒尖叫說「我不要」?拯救耳膜,先搞清孩子為啥喜歡尖叫
    ①在孩子極儘可能的挑戰音高的時候,告訴他這樣會傷害他的嗓子,讓他不要那麼高聲;②告訴孩子公共場合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音,要遵守一定的公共秩序,為他人著想。除了搞笑搞怪這個原因,尖叫還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部分。
  • 孩子發脾氣總是打人?十個技巧教孩子管理憤怒情緒
    1.從自己做起當你面臨一個憤怒的孩子時,你可能會對他大喊大叫,但這只能強化他當下的感受。如果你有對孩子大喊大叫的習慣,你的孩子肯定也會模仿這樣的行為。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控制,你也就不能指望你的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簡言之,你的孩子會通過觀察你處理分歧和衝突的方式,模仿形成自己處理憤怒的模式。
  • 無論孩子憤怒源頭是什麼,教孩子控制情緒很重要,對父母也是挑戰
    孩子地憤怒情緒可能發生在許多不同的原因上。它可能源於多動症、焦慮症、各種不同的發展困難,或者可能是在學校遇到特定學習困難的挫折。憤怒也可能是成長中的孩子典型的情緒調節發展的一部分。無論憤怒的源頭是什麼,教會孩子隨時保持冷靜都是一個挑戰。    我常常在想,「為人父母的樂趣」這句話的人是否現實?
  • 當孩子向你豎中指,請不要憤怒
    …… 老公憤怒之下,總會說一些我不能苟同的話。但當著孩子的面,我也不能反對他。只能忍住,等他們各自都發完脾氣,再一個個做心理溝通。如何面對兒子豎中指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孩子們都會有這樣的心思:只要我鬧一鬧,家長就會答應我的要求。兒子1歲左右就是如此。一旦不如意,就大聲哭鬧、跺腳、打滾。
  • 孩子難過、憤怒時,父母如何幫助?
    可後來,在相處的過程中,孩子發現這個朋友很強勢,總是想讓女兒聽她的,而女兒說什麼,她都不以為然。孩子感覺自己不被尊重,很不開心。前些日子,兩人發生了一次很嚴重的衝突,孩子一提起這個朋友,仍是很憤怒,我自己沒有跟強勢的人做朋友的經歷,除了告訴孩子別跟她玩了,也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疏解這種憤怒的情緒。
  • 爸媽這麼做,將會毀了孩子的憤怒管理能力
    1.毆打孩子實際上是在為孩子樹立一個壞榜樣,並教他們「用暴力表達憤怒」。孩子的耳朵和眼睛被激怒,大腦中形成「怒吼」的慣性神經迴路。與自己不同意並讓您感到生氣,您只需要比別人的拳頭更大即可。2.毆打和責罵孩子不僅會使您與孩子疏遠,而且會使他們沉浸在恐懼中,並完全忘記他們剛才做錯了什麼。想一想,每當一個孩子被毆打時,他的情感就會在他的身上眼睛更愛你嗎?你更害怕你嗎?
  • 孩子的憤怒情緒,是在掩飾內心的脆弱,父母很難輕易發現
    每個人應該做的不是否定憤怒,而是應該學會控制情緒,不要讓他傷害到自己和別人。1.憤怒產生的原因小朋友和大人一樣都會產生憤怒的情緒但他們產生的憤怒跟成年人是不一樣的,成年人的憤怒往往是因為自身感到壓抑想要發洩自己的情緒,在發洩情緒後他們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孩子的憤怒是因為自己的無力,在很多時候他們都不能決定自己可以做什麼事情要聽從父母的吩咐但他們又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所以只能通過發脾氣來向家長表示自己的不滿。
  •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該怎麼教孩子處理憤怒情緒?
    大概因為從小並沒有被很好地引導要如何看清和表達憤怒。憤怒的情緒噴湧而來的時候,孩子很多時候是無措的。他們不知道那是種什麼感覺呢?這一點也需要父母理解,孩子憤怒了之後,是要很久才能平靜的。書的最後寫道:每個人有時候都會很生氣,對孩子來說,生氣是一種讓他們很沮喪甚至害怕的情緒,而我們要引導孩子去看見這種情緒。
  • 妙鄰繪本書包 | 7本繪本,教您化解孩子的憤怒情緒
    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會識別情緒,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識別孩子情緒觸發的緣由,提前採取措施,就會減少孩子情緒惡化的情況。 布雷澤爾頓教授是波士頓兒童醫院、兒童發展中心創始人,兒童發展心理學領域重量級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