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吉林朝鮮文報》現象,看民文媒體如何提升國際傳播力量

2020-12-17 吉林日報

《吉林朝鮮文報》歸屬於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是省級朝鮮文黨報,是吉林省重要的對外宣傳窗口。2010年開始至今,9年間7篇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成為國內少數民族媒體中的佼佼者。

為了更好地梳理和總結《吉林朝鮮文報》近年來的工作經驗和成績,深入探討民族地區報紙,特別是跨境語言文字報紙在我國國際傳播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吉林朝鮮文報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集》出版之際,由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民族出版社共同主辦,《中國記者》雜誌社學術支持,吉林朝鮮文報社承辦的民文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為暨《吉林朝鮮文報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集》出版座談會12月8日在長春召開。

會上,吉林日報社總編輯王亮代表吉林日報報業集團,向前來參加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以及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她說:「從2010年開始,吉林朝鮮文報社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實施精品戰略,開放視野,精心策劃,勇於探索,取得了9年間7篇新聞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的優異成績,為少數民族語言媒體在國際傳播中有所作為積累了實踐經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在座各位的真誠關注和大力支持,希望今後能與大家密切協作,共創美好未來。」

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陳雨點表示,一直以來,省委宣傳部始終關心關注吉林朝鮮文報社的成長和發展。「《吉林朝鮮文報》立足民族特色,生動反映我國特別是我省朝鮮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現狀,全面彰顯我國民族政策的優越性,推出了一大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的優秀作品。希望吉林朝鮮文報以此次座談會為新起點、新契機,重整行裝再出發:堅持以政治家的立場辦報辦網,堅持以改革家的視野探索創新,堅持以實幹家的作風踐行『四力』,堅持以民文媒體特色打造品牌,力爭把《吉林朝鮮文報》打造成宣傳吉林、傳播中國正能量的重要窗口,為加強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維護國家安全、搞活對外宣傳貢獻新的力量。」

「召開這次座談會,立足當下,著眼未來,不僅體現媒體人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同時感受到《吉林朝鮮文報》在新的形式上,不斷前進的腳步。」省記協主席李新民說:「這些年,《吉林朝鮮文報》一直以國際傳播為己任,彰顯了地方媒體的一種大情懷。文不在多,得獎才行,衷心期待其在新媒體、融媒體中作出突出貢獻。」

民族出版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牙庫甫向大家介紹了《吉林朝鮮文報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集》的出版過程。「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審稿和設計人員從文字加工、封面設計和內容排版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並且在整體框架上進行了適合讀者閱讀的、個性化的結構分化。作品集的出版,對學習吉林朝鮮文報社的先進經驗、豐富國家少數民族文化、增強國內朝鮮族之間的交流具有積極意義。」

吉林朝鮮文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洪吉男向大家介紹了作品多次榮獲中國新聞獎的經驗。「精品是衡量媒體實力的尺子,也是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有效載體。要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顯示中國的影響力,必須講好精品、多出精品。」他認為,獲得中國新聞獎得益於報社每年開展的精品年活動,並表示未來要進一步樹立國際意識,深入現場,挖掘熱門話題;精心提煉主題,提升作品的品味;構築對外宣傳渠道,打造新媒體平臺,加強人才培訓,服務創新發展。

座談會上,專家們以《吉林朝鮮文報》的獲獎實例為依託和範例,對當前形勢下如何加強少數民族報紙(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用和如何藉助跨境語言文字媒體這個載體,更好地開展對外宣傳等問題進行討論,掀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在場專家們一致認為,《吉林朝鮮文報》為我國民族地區媒體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樹立了樣板,也為區域媒體做好國際傳播樹立了信心、提供了示範。

新華社《中國記者》雜誌社主編張壘認為:「以主流站位為立身之本、以民族特色為發展之基、以周邊國家為傳播之要,《吉林朝鮮文報》這些獲獎作品雖然立足於吉林、立足於圖們江,但講的都是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構成了一幅新時代的圖景。」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祥敏說:「《吉林朝鮮文報》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因為它雖然是『小』媒體,卻有大視野、大情懷、大故事。以人物為主角、故事為載體、情感為核心,很多報導具有畫面感。創新的出發點就是講好故事,故事的落腳點就是主題。希望能在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大獎上取得更多成果。」

吉林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孔朝蓬說:「《吉林朝鮮文報》站位高,不僅體現在關注主題的國際性上,更體現在情懷上。它以語言和民族文化的優勢記錄了朝鮮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發展腳步,這種情懷和民族性是其站位最突出的特點。它還用客觀的視角和強烈的責任感,為現實中國發聲,衝破了西方傳媒塑造的中國刻板效應。」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此次座談會在各位專家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圓滿結束。中國記協副主席、吉林日報社社長張育新說,本次座談會的召開,專家們為《吉林朝鮮文報》乃至吉林省各大新聞媒體問診把脈,對今後取得更好的成績具有重大作用,更堅定了地方媒體、特色媒體找到地域文化、表達優勢的信心。他表示,今後,吉林日報報業集團要以中國新聞獎為導向、標杆和引領,提高新聞傳播能力;新聞作品要用更好的方式講故事,突出情懷、站位和主題;集團在媒體轉型階段要做好國際傳播這篇文章,打造一個面向東北亞區域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吉林故事的全媒體平臺。最後,他表示,《吉林朝鮮文報》成績的取得可喜可賀,今後要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貢獻力量。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祖維晨 實習生:王千碩/文 石雷 丁研/攝 編輯:趙樹凱

相關焦點

  • ...朝鮮半島局勢 朝鮮半島 朝鮮領導人 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新聞...
    金正恩表示,只要朝鮮不受核威脅挑釁,朝鮮絕對不使用核武器,不洩露核武器和核技術。金正恩還稱,朝鮮將集中全部力量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和平,朝鮮將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繫和對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1日就朝鮮這一決定發表談話稱,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向朝鮮贈送藝術珍品
    海外網9月25日電9月23日,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與副主席陳麗華向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贈送「柚木貼金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金英哲在朝鮮人民文化宮代表金正恩委員長接受藝術珍品。
  • 峰會前「亮底牌」,朝鮮送出「定心丸」 看美韓如何呼應
    朝鮮將集中全部力量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營造對發展經濟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朝鮮半島和世界和平,朝鮮將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展開緊密聯繫和對話。吉林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朝韓問題專家王生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認為,朝鮮選在朝韓首腦會晤前將「底牌」亮出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棄核」問題並非一蹴而就,接下來要看美韓方面如何良性呼應,同時,王生強調,在半島回暖的過程中,中國的努力一刻也沒有停過。為什麼朝鮮會選在這個時間點宣布要「停止一切核試驗」?
  • 2019年新時代朝鮮(韓國)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研討會在吉林外國語大學...
    6月22日,2019年新時代朝鮮(韓國)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研討會在吉林外國語大學召開。中韓兩國近60所高校的130位教育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圍繞朝鮮(韓國)語專業的教學改革、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國際交流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 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東北亞論壇(2011)——「朝鮮半島和平發展與...
    近日,由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和北京大學亞太研究院共同主辦、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協辦的「北京大學•吉林大學東北亞論壇(2011)——『朝鮮半島和平發展與周邊大國關係』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陳守仁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內知名高校、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的近4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或許正因為此,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對朝鮮史發表研究高見者常常是精力充沛的中國史、日本史研究專家;同時,如果有人自稱朝鮮史研究者,則一定又會被鼓勵擴大研究視野,跳脫這個狹窄而「無前途」的研究領域。比如對於新發現的天聖令殘本的國際研究中,韓國學者最先完成譯註,也值得關注(金鐸敏、河元洙主編《天聖令譯註》,首爾:慧眼,2013年;拙文書評見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21卷,2015年)。中國史要繼續進步,「域外看中國」、「域外學者看中國史」的視角不可忽視。作者對此有清醒認識,從上編學術史的內在邏輯推斷,作者仍會持續在中外交流中重新對具體東亞歷史問題有所深掘。
  • 程曼麗:論我國軟實力提升中的大眾傳播策略
    但是細察之下不難發現,上述「影響力」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中國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大國迅速崛起的一種伴生現象,而不是我們有意識傳播或戰略性傳播的結果。事實上,在整體性地傳播中國語言文化、價值觀念等方面,我們尚缺乏必要的規劃,缺乏適應性的策略與方法,這又直接影響著我國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 吉林銀行與吉林省吉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展業務合作
    11月3日,吉林銀行成功為吉林省吉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辦理首筆直開信用證業務。吉林銀行繼與一汽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開展深入合作後,再度與省內優秀央企牽手,開創吉林銀行國際業務發展的新局面。吉林省吉電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隸屬於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依託琿春口岸開展煤炭進口、銷售、物流配送等業務,其中進口煤業務拓展至俄羅斯、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是東北亞區域一流的能源國際貿易商。為贏得客戶青睞,吉林銀行傾聽客戶需求,全程上門服務,總分行聯動營銷,持續跟進,對於重點客戶配備專屬專業團隊,通過授信業務支持,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方案與產品設計。
  • 及時「調頻聚焦」 讓廣電聲量更大傳播更廣
    原標題:及時「調頻聚焦」讓廣電聲量更大傳播更廣 5G時代,萬物皆媒體,一切皆平臺。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搶佔傳播制高點,推動廣電媒體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 提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效度
    原標題:提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國際傳播效度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
  • 《論語》在朝鮮半島的早期傳播
    從戰國末期一直到南北朝時期,中原及遼東的多年戰亂迫使大量中國人避入朝鮮半島。在這個過程中,一些難民也可能將《論語》帶入。但這些只是推測,直到漢四郡時期,《論語》在朝鮮半島傳播的證據才真正出現。這是朝鮮半島設立太學的最早記錄。不過,《論語》未見於高句麗子弟所讀書目,這說明在當時以《五經》為中心的儒家教育體系中,《論語》還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百濟建國後不久也開始用漢字記事。日本史書《古事記》記載,應神天皇時期(270-310),百濟博士王仁帶《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本傳播儒家思想,很多學者認為這是《論語》在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一次隆重登場」。
  • 吉林大學成立東北亞五國國別研究機構
    為了貫徹劉延東國務委員的指示,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和全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國別問題研究,為國家外交戰略提供諮詢和服務,12月17日,「吉林大學國別研究機構成立大會暨國際問題研究名家論壇」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召開,吉林大學日本研究所、朝鮮研究所、韓國研究所、俄羅斯研究所、蒙古研究所等五個國別研究所正式成立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舉辦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
    他提到,這是上海交通大學與國際傳播學會連續第八次合作辦會,這一創紀錄的合作體現出ICA對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乃至中國傳播學界的肯定與信任,也展現出「新媒體國際論壇」已經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重要學術盛會。李本乾認為,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包括傳播學在內的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巨大變革。
  • 河南學子三下鄉:傳播朝鮮傳統民族美食
    藝術設計學院的隊員們在網上搜集了關於朝鮮傳統美食的各類圖片以及製作視頻,於疫情過後相聚延邊地區,討論如何傳播朝鮮傳統民族文化,並共同製作傳統朝鮮民族美食。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最後,隊員們來到一所學校內,為學生們講述朝鮮民族傳統美食文化傳播的意義與目的。
  • 聚焦留學低齡化現象:利弊如何 如何理性選擇留學
    【聚焦留學低齡化】  開欄的話  目前,「留學低齡化」漸成風潮。本報今日起開設專欄,聚焦「留學低齡化」現象,解讀「留學低齡化」的最新趨勢及其原因,講述中小學生留學海外的苦與樂,探討如何理性選擇留學。
  • 吉林大學聚焦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
    全國39所高校、院所申報,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聯合推薦,專家諮詢、評審,11月18日,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立項單位揭曉,吉林大學等11個單位榮登榜單。近日,教育部、衛健委舉行實施這一重大創新項目的啟動儀式,由此拉開我國公共衛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序曲。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這一創新項目中明確提出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以打造硬核創新實力。
  • 吉林省社科院吉林分院、吉林農業科技學院開展「社科繁榮發展提升...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趙徐州 曾江)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吉林市實現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10月14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吉林分院與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聯合開展「社科繁榮發展提升年」三年行動,旨在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用,加強課題研究,積極建言獻策
  • 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滬舉行,聚焦新冠疫情下的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
    10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與國際傳播學會(ICA)共同主辦的2020新媒體國際論壇在該院演播廳隆重開幕。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本屆論壇以「智能傳播與社會關懷」為主題,通過「在線會場 + 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進行。
  • 高峰:走私偷看韓劇在朝鮮為何會判死刑
    被處決的人多數被控觀賞禁看的韓國劇集,部分則是被控賣淫。 如果韓國媒體的報導屬實,那麼朝鮮的作為也就太不人道了。有需求才會有市場,走私觀看韓劇說明朝鮮民眾想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很強烈,同時也反映出朝鮮社會和體制的封閉和壓抑人性。如果在朝鮮僅僅因為觀看韓劇就遭當局槍決,只能說明朝鮮金正恩政權畏民如虎,待民如虎。那麼朝鮮到底為何如此害怕外部信息的流入呢?
  • 7月5日,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2021年研究生招生直播諮詢...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老師將親臨直播間,為各位考生詳細介紹研究院基本情況、人才培養特色、師資力量,講解最新2021研究生招生政策等,並在直播間與考生互動答疑。  歡迎大家收看~  關於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吉林大學在東北亞研究方面具有較長的歷史。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吉林大學成立了日本問題研究室和朝鮮問題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