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灣學校教學樓的樓梯平臺處有一個燕子窩,學校的辦公樓的的樓梯平臺處也有一個新築的燕子窩。
每當放學的時候,小燕子會從窩裡探出頭來,從燕子窩向下鳥瞰,很膽大而且好奇地看著學生從它的小窩下走過,幾乎天天如此。
孩子們也很愛小燕子,當從燕子的家經過的時候,都會踮起腳尖,小心翼翼地走過,生怕嚇著了小燕子。
就這樣,我們和小燕子平安相處了數月的時間,而且孩子們是愈加愛護燕子,燕子愈加膽大。
儘管燕子每天在樓梯處要撒下一粒粒糞便,我們的孩子還是每天把小鳥的糞便清理的乾乾淨淨,沒有孩子嫌棄過,孩子們從來沒有驅趕過小鳥。
我在思考,為什麼小鳥能夠在我們學校安家,而且準備長期定居在焦灣學校呢?經過我的思考,我找到了答案。
答案是一個字:愛。
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藥。
有了愛,人與人關係會更加親密;有了愛,社會會更加溫暖;有了愛,我們便不會孤獨。
愛的力量可以融化世間的堅冰。
來到焦灣學校以來,我一直堅持這樣的辦學理念:辦有溫度的教育。而溫度的提供者就是愛。
我給老師說過,把學生們當做自己的孩子和女兒。要帶著愛去嚴格要求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的愛。我們小的時候學過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師蔡雲芝先生》,裡邊有這樣一段描述: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現在回想起來,她那時有十八九歲。右嘴角邊有榆錢大小一塊黑痣。在我的記憶裡,她是一個溫柔、美麗的人。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夥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並沒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們是多麼善於觀察這一點啊。
老師的教鞭裡,有牛頓,老師的教鞭裡有瓦特,但是老師的教鞭裡更要有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所以這樣的教鞭只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因為這裡有愛。
我記得冬天的中午,孩子們以給我按摩的方式在表達著對老師的愛。
我所倡導的「愛的教育」,在我們學校已經落地生根。
近一年的世間,我們學校轉來了不少的問題學生,我們稱他們為「學困生」,學困生除了學習有困難外,更為主要的是,他們的學習習慣,甚至人際關係都不佳。對這樣的學生我提出了「硬骨頭,要慢慢燉,要用文火燉」,要用「愛」來「燉」。對於好打架的,打過架後我會先接納他們的行為和情緒,我會問他們:打架是為了得到什麼。了解到孩子的期望後,我會因勢利導,幫孩子們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經過半年的的時間,奇蹟發生了,問題學生轉變了,不但不打架了,而且學習成績慢慢提高了。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我們學校幾乎沒有出現過孩子打架事件,當然一些零星的摩擦也不可避免。
畢業典禮上 學生依依不捨的拉著老師的手
畢業典禮上 老師收到了畢業班孩子們的禮物—康乃馨
我記的在這個星期一,我帶著受傷的手指來到學校,小到一年級的孩子,大到六年級的孩子看到我的手指被白紗布包著,都過來問原因,有的孩子聽說了,跑到我辦公室來安慰我,「老師疼不疼?」一句話問的我心暖暖的。感謝孩子們,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和照顧,在這個校園裡愛已經開花,已經結果。
在愛的感召下,我們的老師也紛紛獻出自己的愛心,在教學中,在生活裡都更加愛自己的學生,姚偉燕、焦曉麗老師把自己家裡的衣服帶來送給貧困的學生,浩迪老師,每個月為我校的一對貧困兄妹家裡拉來贊助,李春雨老師一次性拉來3000多元的贊助,這樣的事情還很多。這一切都來之愛,源於愛。
老師們,孩子們,願你們帶著一份愛心來生活,永遠記著,要學會愛,會愛自己,能愛別人,帶著愛去生活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我終於找到了小燕子安家定居在焦灣學校的原因了。因為燕子在這裡發現了愛,感受到了愛,為愛留在這裡,為愛愛上了這裡。
孩子從老師頭上扯下一根根白髮 ,對老師說:「老師我知道,您教了多少個學生就有多少根白頭髮。」
作者:賀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