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韋穎琛 蔡玉梅
人社工作全部關係到人,大部分涉及民生,特別是就業、社保等工作業務更是涉及大部分人的切身利益。為促進我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快速發展,助推少數民族群眾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小康,今年1月以來,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推出多項新的人社政策,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讓少數民族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2020年11月5日,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赴貴港市港北區港城街道樟村開展人社政策宣傳活動。通訊員供圖
2020年10月10日,自治區人社廳事業處黨支部與隆林縣委組織部黨支部籤訂黨建共建協議書現場。通訊員供圖
在就業創業政策方面,就業專項資金分配向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傾斜。今年上半年,對8個當時未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其中6個為少數民族自治縣),在就業專項資金上每個縣多劃撥50萬元,分配本年度開展30周年縣慶的恭城瑤族自治區縣就業專項資金350萬元,給予全區59個民族鄉每個鄉10萬元的農民工創業就業補助資金。全區扶持建設38個農民工創業園,其中有6個分別落戶在三江、隆林、都安、環江、巴馬、大化等少數民族自治縣,自治區給予每個園區500萬元補助資金。
在專業技術人員培養政策方面,今年6月,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臺掛牌督戰縣職稱「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對8個掛牌督戰貧困縣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實行單獨評審、單列標準、單獨確定通過率,評審結果定向在這8個縣內使用的政策,讓貧困地區基層人才更有盼頭。
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政策方面,今年6月,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臺措施,進一步放寬貧困縣鄉鎮和邊境地區事業單位招聘條件,簡化公開招聘方式。措施提出,2020—2022年,我區54個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鄉鎮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大學專科以上學歷或持有相關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採取直接面試和考核的方式招聘。同時,可根據實際需要,取消開考比例的限制,按照實際報名人數開考。
擴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自主權,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少數民族人才實行事後結果備案制度。縣(市、區)可根據需要自主確定公開招聘批次、規模及時間,自主確定高層次少數民族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的層級、專業和數量。此外,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招募計劃,招募指標重點向8個當時未脫貧摘帽的貧困縣傾斜。
為了向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群眾宣傳有關政策,該廳除了採用宣傳欄、板報、橫幅、網站等傳統媒介宣傳黨的統戰、民族、宗教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外,還創新宣傳載體,靈活運用微信公眾號、抖音視頻、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靈活多樣地開展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創新宣傳載體,不僅宣傳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也使廣大幹部職工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對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