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自掏腰包幫忙籌集手術費 嚴重先心患兒微創「補心」成功

2020-12-20 封面新聞

樊玲霞 郭永宏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兒童心臟內科全體醫生和護士,請接受我們全家對你們衷心感謝,願你們一生平安!」

10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臟內科的醫護人員收到了一封樸實的感謝信,信件來自四川瀘定的患者家屬。

1歲半寶寶患先天性心臟病 曾4次患上肺炎

盧寶(化名)生活在一個偏遠的農村貧困家庭。盧寶媽媽小時候因為燒傷而面目全非,找不到工作,盧寶爸爸智力方面有問題,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就離家而去了,整個家庭全靠外公一人補皮鞋來養活。

出生後兩天,盧寶就患上了重症肺炎,被緊急搶救,同時醫生告知盧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必須得做手術,不然會危及生命。

治療一段時間後,盧寶的症狀有所緩解,加上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盧寶家人只得辦了出院手續,帶著寶寶回家。之後,外公發現盧寶吃奶總是很累、吃吃停停、出汗也多、體重也長得很慢,比雙胞胎哥哥小了整整一圈,到1歲半才8公斤。盧寶還經常感冒,已經4次肺炎了。

其實外公一直沒有忘記要帶盧寶做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只是家裡太困難,一直在湊錢準備,就連自己小腿摔斷了,怕花錢都不敢去手術治療。

2019年底,盧寶外公好不容易借了些錢準備帶盧寶到成都治療,結果遇到新冠疫情,道路封鎖,又怕傳染,就一直耽擱到了2020年8月。

最近一月,盧寶一直不長體重,活動一下就累,外公怕耽誤了治療,再不敢耽擱,趕緊帶著孩子趕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孩子病情惡化需儘快手術 醫生幫忙籌措手術費

接診的楊豔峰主任通過先心病綠色通道為盧寶緊急聯繫了心臟彩超檢查,診斷結果出來了: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中度),二三尖瓣返流。這幾個詞一起出現,說明孩子的病情非常兇險!如果不儘快治療,孩子可能失去手術機會,很快就會撐不住了!

幾萬塊的手術費,對盧寶一家來說,就是一塊壓在頭頂的巨石。盧寶外公陷入了沉默。但他表示「只要我還沒有死,我就會照顧好這個家庭。」

了解到盧寶家的經濟困難以後,楊豔峰主任馬上聯繫了一個慈善基金項目、又號召醫護人員捐錢、捐物,幫他們解決了手術費用。

楊豔峰主任、張英姿護士長及科室醫護到病房慰問

費用問題解決了,醫生真的能通過微創介入手術搞定嗎?

主刀的郭永宏副主任醫師發現,盧寶的心臟已經明顯增大,本應在出生後不久即關閉的動脈導管,直徑仍有6mm之大,而且已經出現肺動脈高壓。

大量的血液灌入肺部(約為正常人的3~4倍),嚴重影響了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同時,大量肺部的血液倒灌回左心,也使心臟功能瀕臨崩潰。

好在先心病介入團隊「久經沙場」,一番嫻熟的操作後,「生命之傘」—動脈導管封堵用蘑菇傘,被成功植入,經造影驗證,動脈導管封堵完全,肺動脈壓力降至正常,盧寶有驚無險順利地下了手術臺。

先心病介入團隊術後合影

術後很快盧寶就順利康復出院了。出院後1月複查恢復很好,孩子面色紅潤,精神十足,盧寶外公高興地說:「回家吃飯兇得很,都長了2斤了,感謝你們哦!」

專家提醒,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等引起肺血增多的先天性心臟病,在出生後數月除了稍微氣促,汗多,體重增加欠佳,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常被家長疏忽或輕視。

一旦發生肺部感染,原來已經因肺動脈高壓和心功能不全不堪重負的心肺功能將會一擊即潰,增加了手術的風險甚至失去手術機會。

因此,存在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家長,應及早到心臟專科門診諮詢,了解注意事項及合適的手術時間。

感謝信

相關焦點

  • 阜外醫院14年救治超千名貧困先心患兒,成功率百分百!
    日前,4名先心患兒從青島阜外醫院康復出院,這是2020年度「天使陽光」首批救助的先心患兒,所有患兒從入院到出院綠色通道、免費救治。據統計,14年來,青島阜外醫院派出醫療隊前往省內11個地市70多個縣以及貴州安順、甘肅隴南兩個外省地市,對符合條件的重症患兒接回青島手術,累計為1000餘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施了手術,手術成功率100%, 4名先心患兒順利在青「補心」7月10日,2020年度首批「天使陽光」先心救助的4名患兒康復出院,7歲的小鈺、2歲的依依
  • 愛佑童心資助力度升級,18歲以下貧困先心患兒可申請
    李翔夫婦是一對90後小夫妻,兩年前生下女兒小夢,還沒來得及享受添丁之樂,出生僅一個月的女兒便嚴重感冒引發肺炎,到醫院治療時,又發現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上有個5毫米的缺口,小夢低齡低體重,手術治療至少需要三四萬元。李翔家並不富裕,得知孩子患有心臟病後,一家人陷入悲傷。為了早點給孩子湊齊手術費,李翔赴外地務工謀生,妻子在家照顧孩子。
  • 「小傘」撐開堵住2歲女童心室缺口 愛佑童心加大力度資助先心患兒
    李翔夫婦是一對90後小夫妻,兩年前生下女兒小夢,還沒來得及享受添丁之樂,出生僅一個月的女兒便嚴重感冒引發肺炎,到醫院治療時,又發現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室上有個5毫米的缺口,小夢低齡低體重,手術治療至少需要三四萬元。李翔家並不富裕,得知孩子患有心臟病後,一家人陷入悲傷。為了早點給孩子湊齊手術費,李翔赴外地務工謀生,妻子在家照顧孩子。
  • 貧困「先心病」患兒 在這可申請減免手術費
    省財政「彩票公益金」資助先心患兒項目年終總結暨先心患兒聯誼會現場>  12月26日上午,由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外科主辦的省財政「彩票公益金」資助先心患兒項目年終總結暨先心患兒聯誼會在該院報告廳舉行,部分受益的先心病患兒及家屬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為先心患兒贏得生機
    周春龍主任為患兒做手術。周春龍主任在查房,為患兒做檢查。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威脅兒童的生命健康。數據顯示,我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有200萬,且每年以20萬的數量遞增,是患兒致死的第一原因,在我國的出生缺陷中也排首位。但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是可以被治癒,治療效果更是遠遠高於兒科其他常見重大疾病。
  • 醫生開「三個小孔」為年輕女子「補心」
    近日,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武漢亞心醫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成功開展了粵東首例全胸腔鏡下先心修補(房缺)及瓣膜(二尖瓣、三尖瓣)成形術,以微創治療方式,順利地解決了27歲女子多年的「心」病。在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小言的心臟問題嚴重,經進一步心臟彩超檢查後,確診其患有房間隔缺損的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和三尖瓣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聯合心外中心的專家會診後建議她儘早手術治療。小言尚未婚育,如果在其胸部正中開刀會留下明顯的疤痕,有可能會影響今後的生活,給她帶來心理壓力。但是「心」病不能不治,拖延越久出現肺動脈高壓等不良後果的風險就越大。
  • 贛州婦保院小兒外科成功為漏鬥胸患兒實施首例腔鏡下NUSS微創手術
    贛州新聞熱線:13803589582 Q Q報料:408869741@qq.com通訊員QQ群:224904370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通訊員周小梅報導:11月1日,上海遠大心胸外科吳勇博士與我院小兒外科醫師密切協作,成功為一例嚴重漏鬥胸患兒實施NUSS微創手術,術後該患兒胸廓畸形徹底矯正,心肺功能良好,即將痊癒出院。
  • 出生第四天"心臟打洞" 嚴重先心病患兒在滬成功手術逃出死神之手
    出生第四天"心臟打洞" 嚴重先心病患兒在滬成功手術逃出死神之手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施捷,通訊員 夏琳
  • 哈醫大二院為六歲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
    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心腔取出15釐米斷裂輸液管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的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我希望陪著爸爸再多過幾年,是浙大二院醫生的勇氣與技術,幫我實現了這個心願。」女兒吳蔚紅連連感慨說。但她不知道的是,父親吳西林的這場手術,還在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生之間引發了一場大討論。身為浙大二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自2010年心外科獨立建科以來,他已率領20餘人的團隊,走過整10年的時光,去年手術量達1000多臺次。對這位擅長開胸補心甚至換心的高手而言,完成一例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並不難。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團隊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六歲患兒心腔取出15釐米...
    人民網哈爾濱5月8日電 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心臟先天有5個「破洞」,廣州醫生免開胸高難度微創「補心」
    獲悉同病相憐的表妹曾敏(化名)曾經在廣州成功微創介入封堵後,董淑君亦不遠千裡從貴州來到廣州求醫。然而相比表妹,董淑君的心臟病更為複雜,共有5個大小不一的「洞」,造影提示幾乎無完全封堵可能。近日,該患者與廣東祈福醫院洪長江醫生團隊攜手堅持到底,手術多花2倍時間,克服重重困難後終於成功「補心」。患先天性心臟病「只能開胸」,畏懼拖延15年
  • 嬰兒吐奶嚴重竟是先天性疾病,出生40天時被上海醫生治癒
    2019年2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團隊和上海兒童醫院合作,為出生僅40天的患兒實施胃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本文圖片均為中山醫院 提供3月4日,小星(化名)出院了。十多天前,當時出生僅40天、體重5.3公斤的小星,接受了胃鏡下幽門括約肌切開術,成為世界上接受該微創手術治療的年齡最小的患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獲悉,小星來自江蘇常州,出生後父母發現孩子吐奶症狀嚴重,滿月過後仍然不見改善,經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先天性幽門肥厚。
  • 29周早產女嬰被查出心臟病,甚至一度呼吸暫停,河南醫生妙手「修...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29周加3天早產兒小慧慧,出生時體重僅1.4kg,被診斷患有「先心病」——動脈導管未閉,重度肺動脈高壓,並且有嚴重氧氣依賴,甚至一度出現呼吸暫停。面對這顆脆弱的小小心臟,如何去守護這個珍貴的小生命,有著30年從醫經驗的華中阜外醫院兒童心臟病專家彭幫田也犯了難。
  • 母親節,帶老媽治痔瘡,微創手術費全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    核心提示|母親節期間(5月12日~13日),本報聯合鄭州豐益肛腸醫院特別推出「感恩母親節豐益送健康」公益活動——0元查肛腸、微創手術半價或減免500~1000元,10個免費微創除痔手術名額送給急需救助的母親。
  • 郴州市兒童醫院40分鐘封堵一例先心複合畸形病例
    圖為郴州市兒童醫院醫生正在為患兒進行治療。紅網郴州站8月16日訊(通訊員 胡國華)8月16日,湖南郴州市兒童醫院兒童心血管科醫生耗時40分鐘,通過穿刺股靜脈,成功封堵一例先心複合畸形(PDA聯合ASD)。
  • 波士頓科學從心出發,助力世界心臟日先心兒童回娘家
    -專家呼籲手術成功≠一勞永逸 先心病術後隨訪意識亟待提升上海2016年9月26日電 /美通社/ -- 在2016年 「世界心臟日」 來臨之際,由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攜手世界健康基金會、上海市兒童基金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共同舉辦的「從心出發 -- 先心兒童回娘家」大型義診暨患教活動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進行
  • 中國手術費貴得要死,但醫生根本沒拿到幾毛錢
    /視覺中國其實,大家說的都沒錯,在當下的醫療體制下,醫生和病人都是不同程度的利益受損者。這絕對不是和稀泥,大家來看看公立醫院手術費用有多不合理就知道了。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麵粉的錢首先,公立醫院的手術價格在一路虛漲的情況下,醫生在一場手術中所得到的報酬與他們付出的勞務、技術嚴重不符。
  • 「單孔微創小兒疝氣修復術」技術推介會暨徵集 30名患兒免費手術...
    1月27日上午,由濟南市紅十字會、濟南婦兒醫院小兒疝氣研究院聯合發起,雨荷博愛基金支持的「單孔微創小兒疝氣修復術」技術推介會暨徵集30名患兒免費手術公益活動在濟南婦兒醫院八樓學術廳正式啟動。濟南市紅十字會賑濟處處長張進、國內知名微創疝氣專家任清付、濟南婦兒醫院書記範群銘、濟南婦兒醫院院長祁芳、社會各屆愛心人士、省內各大媒體記者,以及第一批接受免費手術等醫療援助的患兒家長代表等,共計100多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傳統開胸手術讓人又愛又恨 新技術不開胸能"補心"
    2016年12月26日 14:57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張若凡 編輯:覃晗 不開胸也能「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