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玲霞 郭永宏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兒童心臟內科全體醫生和護士,請接受我們全家對你們衷心感謝,願你們一生平安!」
10月2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臟內科的醫護人員收到了一封樸實的感謝信,信件來自四川瀘定的患者家屬。
1歲半寶寶患先天性心臟病 曾4次患上肺炎
盧寶(化名)生活在一個偏遠的農村貧困家庭。盧寶媽媽小時候因為燒傷而面目全非,找不到工作,盧寶爸爸智力方面有問題,外婆在媽媽很小的時候就離家而去了,整個家庭全靠外公一人補皮鞋來養活。
出生後兩天,盧寶就患上了重症肺炎,被緊急搶救,同時醫生告知盧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說必須得做手術,不然會危及生命。
治療一段時間後,盧寶的症狀有所緩解,加上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盧寶家人只得辦了出院手續,帶著寶寶回家。之後,外公發現盧寶吃奶總是很累、吃吃停停、出汗也多、體重也長得很慢,比雙胞胎哥哥小了整整一圈,到1歲半才8公斤。盧寶還經常感冒,已經4次肺炎了。
其實外公一直沒有忘記要帶盧寶做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只是家裡太困難,一直在湊錢準備,就連自己小腿摔斷了,怕花錢都不敢去手術治療。
2019年底,盧寶外公好不容易借了些錢準備帶盧寶到成都治療,結果遇到新冠疫情,道路封鎖,又怕傳染,就一直耽擱到了2020年8月。
最近一月,盧寶一直不長體重,活動一下就累,外公怕耽誤了治療,再不敢耽擱,趕緊帶著孩子趕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孩子病情惡化需儘快手術 醫生幫忙籌措手術費
接診的楊豔峰主任通過先心病綠色通道為盧寶緊急聯繫了心臟彩超檢查,診斷結果出來了: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中度),二三尖瓣返流。這幾個詞一起出現,說明孩子的病情非常兇險!如果不儘快治療,孩子可能失去手術機會,很快就會撐不住了!
幾萬塊的手術費,對盧寶一家來說,就是一塊壓在頭頂的巨石。盧寶外公陷入了沉默。但他表示「只要我還沒有死,我就會照顧好這個家庭。」
了解到盧寶家的經濟困難以後,楊豔峰主任馬上聯繫了一個慈善基金項目、又號召醫護人員捐錢、捐物,幫他們解決了手術費用。
楊豔峰主任、張英姿護士長及科室醫護到病房慰問
費用問題解決了,醫生真的能通過微創介入手術搞定嗎?
主刀的郭永宏副主任醫師發現,盧寶的心臟已經明顯增大,本應在出生後不久即關閉的動脈導管,直徑仍有6mm之大,而且已經出現肺動脈高壓。
大量的血液灌入肺部(約為正常人的3~4倍),嚴重影響了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同時,大量肺部的血液倒灌回左心,也使心臟功能瀕臨崩潰。
好在先心病介入團隊「久經沙場」,一番嫻熟的操作後,「生命之傘」—動脈導管封堵用蘑菇傘,被成功植入,經造影驗證,動脈導管封堵完全,肺動脈壓力降至正常,盧寶有驚無險順利地下了手術臺。
先心病介入團隊術後合影
術後很快盧寶就順利康復出院了。出院後1月複查恢復很好,孩子面色紅潤,精神十足,盧寶外公高興地說:「回家吃飯兇得很,都長了2斤了,感謝你們哦!」
專家提醒,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等引起肺血增多的先天性心臟病,在出生後數月除了稍微氣促,汗多,體重增加欠佳,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常被家長疏忽或輕視。
一旦發生肺部感染,原來已經因肺動脈高壓和心功能不全不堪重負的心肺功能將會一擊即潰,增加了手術的風險甚至失去手術機會。
因此,存在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寶寶家長,應及早到心臟專科門診諮詢,了解注意事項及合適的手術時間。
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