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語詞典》打破慣例收錄新詞!這些新冠肺炎「流行用語」你...

2020-12-11 騰訊網

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已經突破200萬例。從經濟到社會層面,這場疫情給世界帶來的長久影響還難以準確評估,但幾個月來,「新冠肺炎」已經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

據《衛報》報導,今年4月,《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用語,「在家辦公」、「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等詞彙都被納入其中——

With terms such asWFH,social distancingandself-isolationnow in common parlanc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has made an extraordinary update to include COVID-19 and words related to the pandemic in its definitive record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如今,隨著居家辦公(WFH: work from home)、社交隔離自我隔離等詞彙成了日常用語,《牛津英語詞典》進行了一次非同尋常的更新,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及與這一流行病相關的詞彙收錄進其權威英語語料庫中。

The dictionary’s executive editor Bernadette Paton said that it was 「a rare experience for lexicographers to observe an exponential rise in usage of a single word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for that word to come overwhelmingly to dominate the global discourse, even to the exclusion of most other topics」.」

《牛津英語詞典》執行主編伯納黛特·帕頓表示,「對於詞典編纂者而言,一個單詞的使用頻率在極短時間內呈現指數式的增長,並在國際輿論中壓倒性地佔據支配地位,甚至使得其他大多數話題不再被討論,這是十分罕見的。」

COVID-19has done that, and has thus been added as a new entry in the OED, where it is described as 「an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 in humans caused by a coronavirus, which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severe symptoms and death, esp. in the elderly and others with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新冠肺炎就是這樣一個詞,並因此被收錄進了《牛津英語詞典》。在字典裡,它的定義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人類呼吸道疾病,能夠引起重症甚至死亡,對於老年人和基礎病患者尤其如此」。

「As something of a departure, this update comes outside of our usual quarterly publication cycle,」 said Paton. 「But these are extraordinary times, and OED lexicographers, who like many others are all working from home … are trac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of the pandemic and offering a linguistic and historical context to their usage.」

帕頓說:「這算是破了例,這次更新沒有按照我們以往的周期性季度更新進行。但現在是非常時期,《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者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只能居家辦公,我們在跟蹤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語言的發展,並為這些詞彙的用法提供語言學和歷史語境。」

The OED’s analysis of more than 8bn words of online news stories found that coronavirus and COVID-19, a shortening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re now dominating global discourse. While back in December, words such as Brexit, impeachment and climate dominated news, by January, coronavirus was seeing significant use alongside current affairs terms such as bushfire, koala, Iraqi, locust and assassination. By March every single word in the OED’s top 20 list of keywords was related to coronavirus.

通過分析超過80多億個單詞的線上新聞報導,《牛津英語詞典》發現冠狀病毒和新冠肺炎(即2019新冠肺炎病毒病的縮寫)兩個詞正主導著全球輿論。在去年12月,在新聞中佔據支配地位的是英國脫歐、彈劾以及氣候。到了1月,冠狀病毒一詞被高頻使用,其他一些與時事相關的高頻術語還有林區大火、考拉、伊拉克人、蝗蟲以及暗殺。到了3月,《牛津英語詞典》列出的20個最關鍵詞彙中上的麼一個單詞都與冠狀病毒相關。

「In January, the words mainly relate to naming and describing the virus:coronavirus, SARS, virus, human-to-human, respiratory, flu-like,」 said the OED in an analysis. 「By March, the keywords reflect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virus, and issues surrounding the medical response:social distancing, self-isolation and self-quarantine, lockdown, non-essential (as in non-essential travel), and postpone are all especially frequent, as are PPE and ventilator.

《牛津英語詞典》在一份分析報告中寫道:「1月的高頻詞彙主要與病毒的命名和描述相關,如冠狀病毒、非典、病毒、人傳人、呼吸系統、流感樣。到了3月,這些關鍵詞反映出該病毒的社會影響,以及與醫療應對相關的問題:社交隔離、自我隔離、封城、非必要的(出現在「非必要的旅行」一詞中)、推遲、個人防護裝備以及呼吸機的使用尤為頻繁。」

The OED’s lexicographers have noticed a rise in the use of specialist medical terms and new acronyms, such asWFHandPPE.The first noted usage of working from home was in 1995, but Paton notes that 「the abbreviation was known to very few before it became a way of life for so many of us」. The abbreviation PPE, fo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dates back to 1977 but was 「formerly probably restricted to healthcare and emergency professionals」.

《牛津英語詞典》的編纂者注意到,專業醫療術語和新首字母縮略詞的使用有所上升,如居家辦公個人防護裝備。1995年,人們首次注意到在家辦公的用法,但帕頓指出,「在居家辦公成為我們許多人的生活方式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縮寫」。個人防護用品的縮寫PPE可以追溯到1977年,但「以前可能只有醫護和急救專業人員使用」。

Social distancing, first used in 1957, 「was originally an attitude rather than a physical term, referring to an aloofness or a deliberate attempt to distance oneself from others socially. Now we all understand it as keeping a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ourselves and others to avoid infection,」 wrote Paton.

社交隔離一詞於1957年首次被使用。帕頓寫道,「(這個詞)最早指的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行為,其意思是出於冷漠或者特定目的而使自己與社會保持距離。如今,我們都把該詞理解為使我們自己和其他人之間保持身體上的距離,從而防止感染。」

Previous pandemics have also given rise to new vocabulary. Usage of「pestilence」, or 「a fatal epidemic or disease」, first appears in 1382, not long after the bubonic plague peaked in Europe between 1347 and 1351. The adjective「self-quarantined」was first used in 1878 to describe the actions of the villagers of Eyam in the 17th century, who isolated themselves to prevent the second wave of 「Black Death」 from spreading to surrounding villages.

此前的大流行病也曾催生過新的詞彙。「瘟疫」一詞或「一種致命的傳染病或疾病「這種說法首次出現在1382年,就在1327年至1351年歐洲鼠疫達到高峰期不久。形容詞「自我隔離的」於1878年被首次使用,該詞被用於描述17世紀英國伊姆村民的行為,他們將自己隔離起來,來防止第二波「黑死病」蔓延到周圍村莊。

「It is a consistent theme of lexicography that great social change brings great linguistic change, and that has never been truer than in this current global crisis,」 wrote Paton.

帕頓寫道:「社會的劇變會帶來語言的劇變,這是詞典編纂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在當下的這場全球性危機中,這一點從未如此真實。」

相關焦點

  •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2000新詞彙 嗚嗚祖拉入選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2000新詞彙 「嗚嗚祖拉」入選(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18日報導,牛津英語詞典日前再版時收錄了2000個新的詞彙和短語,在南非世界盃上一鳴驚人的vuvuzela(嗚嗚祖拉)被收錄其中。
  • 牛津英語詞典編輯部收錄中國新詞需要十年驗證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李文雲】「對於牛津英語詞典來說,我們設定了追蹤相應的單詞使用時間,一般為10年,來確定是否收錄以及到底收錄哪些持續使用的新單詞。」在英語世界中知名的牛津英語詞典的高級編輯菲歐娜·麥弗森女士就詞典收錄新詞的原則這樣告訴前來採訪的《環球時報》記者。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增強,中國詞語頻頻成為英語中的新單詞。
  • 牛津英語詞典編輯部:收錄中國新詞需十年驗證
    「對於牛津英語詞典來說,我們設定了追蹤相應的單詞使用時間,一般為10年,來確定是否收錄以及到底收錄哪些持續使用的新單詞。」在英語世界中知名的牛津英語詞典的高級編輯菲歐娜·麥弗森女士就詞典收錄新詞的原則這樣告訴前來採訪的《環球時報》記者。近幾年來,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增強,中國詞語頻頻成為英語中的新單詞。
  •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用語,你都會嗎?
    據《衛報》報導,今年4月,《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用語,「在家辦公」、「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等詞彙都被納入其中——With terms such as WFH, social distancingand self-isolation now
  • 牛津在線詞典收錄「比特幣」「自拍」等新詞
    牛津在線詞典周三宣布收錄了bitcoin(比特幣)、emoji(表情符號)和selfie(自拍)等既時尚又有影響力的新詞。不過,需要明確的是,這些單詞並未增加到《牛津英語詞典》,只是增加到牛津詞典在線網站中。
  • 英語新詞:WFH、PPE等疫情詞彙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
    《牛津英語詞典》最近收錄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用語,「WFH」(在家辦公)、「保持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等詞彙都被納入其中。   隨著「WFH」(work from home,在家辦公)、「保持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等詞彙成為常用詞,《牛津英語詞典》進行了一次非常規更新,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詞彙納入其中。
  • 牛津英語詞典如何收錄中式新詞
    編輯同志:作為英語權威工具書,牛津英語詞典日前又新增1400個潮流詞彙,比如來自中文「加油」的港式英文「add oil」。請問字典是如何收錄新詞的,有什麼標準或者依據?河南讀者劉芳【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牛津英語詞典為了與時俱進,經常不斷修訂,其編輯部每3個月上網發布一次新修訂部分的內容,每年4次。這些修訂與更新,既包括一些全新的詞彙,也可以是現存詞彙的全新定義。牛津英語詞典正式收錄的詞是如何從茫茫「字海」中選出的?答案是「足夠量的使用證據」。
  • 新詞入牛津詞典? 「存活」5年才收錄
    文藝看臺  如何讓90歲高齡的《牛津英語詞典》在數字時代重獲生機?數字時代給辭典編纂者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新的工具——語料庫語言學出現了。在過去,傳統的辭典編纂模式通過整理並依據已知的單詞及其注釋,尋找證據證實編纂者認為的詞義。
  • 《牛津英語詞典》新詞 破例收錄「Tweet」等網絡詞彙
    周五出版的最新版《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修編了1200多條新詞彙,包括"Tweet"(推文),"dad dancing" (老爸舞姿)和"geekery" (極客範兒)等。《牛津英語詞典》每季度更新一次,該詞典在網站上表示,新版擴充了多條詞彙,如"follow" 關注(動詞)、"follower" 粉絲(名詞)、"tweet" 推文/發推文(動詞和名詞)等,將過去六年人們最常用的社交媒體詞彙收入新版詞典中。
  • 90歲牛津詞典在線更新 新詞「存活」5年才收錄
    「低效」的紙質《牛津英語詞典》出版物該不該叫停?它應當如何適應數字時代並生存下去?  對於使用者來說,詞典是一份人們使用或曾經使用過的單詞清單,可以說明這些單詞曾經或者現在的意義。對於編纂者來說,沒有比詞典更複雜的了,誰使用了這些單詞?何時何地?你是如何得知的?哪些詞語被收錄過,依據是什麼?你又如何將這一含義區別於另一個含義?
  • 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10個新詞 你認識幾個?
    在牛津詞典新收錄的1000個詞條中,雪花是其中一個。   以下列舉的詞條只是這本英語聖經詞典中新增1000詞的一小部分。   牛津詞典還收錄了「男人說教」-女士們你們最好問下男士這個詞語的高級釋義-還有BFN-「big fat negative」(沒有懷孕)的縮寫。
  • 新編《牛津英文詞典》收錄Tweet等網絡新詞
    周五出版的最新版《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修編了1200多條新詞彙,包括"Tweet"(推文),"dad dancing" (老爸舞姿)和"geekery" (極客範兒)等。   《牛津英語詞典》每季度更新一次,該詞典在網站上表示,新版擴充了多條詞彙,如"follow" 關注(動詞)、"follower" 粉絲(名詞)、"tweet" 推文/發推文(動詞和名詞)等,將過去六年人們最常用的社交媒體詞彙收入新版詞典中。
  • 【趣味知識】《牛津英文詞典》收錄新詞!竟然有這些?!
    牛津大學出版社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語言研究項目,時刻關注著網絡、熱門小說、科技文章以及歌詞中出現的各類英語新詞。
  • 2018年牛津英語詞典收錄了10個新詞,你怎麼越來越不正經了
    前不久,牛津英語詞典新增了10個英語詞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新增了哪些詞彙吧!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 流性人、男乳等詞彙入選牛津英語詞典新詞
    「流性人」入選牛津英語詞典新詞詞典收錄80多萬個詞條 每3個月更新 流性人、男乳等詞彙入選近日,牛津英語詞典官網發布了最新季度的詞語修訂情況。官網顯示,牛津英語詞典此次共收錄了1000餘個新詞條,其中包括「瑜伽拉提斯」(yogalates)和「男乳」(moobs)。
  • 第四版《新英漢詞典》首次大量收錄網絡用語
    「ZZZ」「2D4」「BFF」……打開最新版的《新英漢詞典》,可以看到有297個網絡與簡訊常用縮略語被收錄在了詞典附錄中。在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飛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和網絡相關的詞語以「新詞」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眼前。  第四版《新英漢詞典》修訂主編高永偉表示,該詞典收錄如此大量的新詞,在國內英語綜合性詞典中尚屬首次。
  • 油管人、巴馬、脫歐:《牛津英語詞典》又入新詞
    《牛津英語詞典》近日宣布增加1500個新詞,2016年度英國最重大政治事件「英國脫歐」(Brexit)毫無懸念地位列其中。此外,來自社交媒體的新詞「油管人」,和搶了嬰兒潮一代風頭的「時尚奶奶」,以及一些技術用語也被收錄其中。
  • 中式英語add oil被納入牛津詞典 這些也被收錄
    原標題:「add oil(加油)」納入牛津詞典 已被收錄的還有很多……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 外媒稱,不久前,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又再收錄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
  • 《牛津英語詞典》有意收錄「土豪」、「大媽」
    近日,一則關於「Tuhao(土豪)」「Dama(大媽)」等中文熱詞有望以單詞形式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的消息引發網民關注和熱議。有人將之歸結為中國影響力提升的體現,認為這是中國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契機,但也有人認為這些詞彙本身帶有貶義或嘲諷意味,或對中國人形象有所損壞。
  • 新英漢詞典網絡用語收錄調查 只為減少交流障礙
    在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飛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和網絡相關的詞語以「新詞」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眼前。第四版《新英漢詞典》修訂主編高永偉表示,該詞典收錄如此大量的新詞,在國內英語綜合性詞典中尚屬首次。據上海譯文出版社總編輯史林坤介紹,在國外的詞典裡,2004年出版的《牛津簡明詞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第十版也增添了「網絡用語」這一附錄,但相比「新英漢」收錄詞彙多達7頁紙而言,其一頁紙的詞彙量顯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