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推崇,王道乾翻譯的杜拉斯《情人》為我們講述了什麼?

2020-12-15 葉小胖讀書

王小波在長篇小說《萬壽寺》的序中說:「我終於有了勇氣談談我在文學上的師承」,他列舉了查良錚先生的《青銅騎士》和王道乾先生譯本《情人》,前者讓他懂得了什麼樣的文字才能叫好,後者讓他明白了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王小波無疑承認自己師承與這兩位先生。

浪漫騎士王小波

作為王二門下的「走狗」,當然要去讀讀王小波極力推薦的瑪格麗特.杜拉斯著作,王道乾先生翻譯的《情人》,讀完之後感慨,王道乾先生不愧是一位詩人,儘管杜拉斯著作過程中其思維跳躍、敘事「混亂」,但是王道乾依然將他翻譯得如詩一樣優美。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段如詩的敘述。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容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瑪格麗特.杜拉斯,法國作家、電影編導,1914年出生在法屬印度,18歲時定居法國,是一個與昆德拉、村上春樹和張愛玲並列的小資讀者、時尚標誌的女作家,她富有傳奇人生經歷、驚世駭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斕愛情,堪稱當代法國文化驕傲,其代表有《廣島之戀》、《情人》等作品。《情人》是她自傳性的作品,獲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瑪格麗特.杜拉斯

《情人》是杜拉斯自傳性的作品,她一生有眾多情人,在杜拉斯16歲的時候,遇見中國男人李文泰,成為她第一個終生難忘的情人。讀《情人》就像看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一樣,一個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敘述他的一生,小說中沒有明顯的主線,內容故事簡單,但是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哲理的思辨,就像王小波的小說一樣,讀起來不像阿城的《棋王》一樣酣暢琳琳,但是讀完之後,卻口留餘香,讓我們久久的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

個人成長的欲與念

古人云:「窮則思變」。面對貧窮我們總是想方設法改變境遇,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但是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苦,也許喝了雞湯的人要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是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被命運捉弄後,你就後明白你數十年的艱辛努力才能追上別人的起跑線。

數十年的艱辛努力才能追上別人的起跑線

《情人》中的女主人公面對暴力的哥哥,不關心自己的母親及貧寒的家庭,她喜歡寫作,不被母親認可,她努力上進,不被同學老師認同,她四顧唯物,在孤獨中養成了高傲,在漠視中鍛造了獨立,在貧寒中形成了對金錢的極度渴望,當一個富商之子對她產生好感的時候,她內心對金錢的慾念復甦了,她不顧同學的孤立、親人的嫌棄、親戚的厭惡,毅然決然的當了富商之子的情人。

《情人》中的女主人公

富商之子是愛她的,正如他說:「他愛她直到他死」,她也知道他愛她,因為一個男人愛你,他的眼睛裡就有疼惜,如果不愛,就只有欲望,他對她滿眼都是疼惜。但是女主人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自己的家庭不再貧寒,讓自己能夠過得好一點,正如她說的:「愛之我,不是一飯一蔬,不是肌膚之親,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是一種不老不死的欲望」。但是當她發現已經愛上了他的時候,他已經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樣,他已消失在歷史。

梁家輝在《情人》中飾演富家公子

原生家庭的善與惡

原生態家庭對人成長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無論是賈乃亮和李小璐離婚,還是張亮和寇靜離婚,我們在討論他們誰是誰非的同時,還關心著甜馨和天天的成長,這是婚姻不幸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但是還有一種是先天貧困的影響。

李小璐和賈乃亮離婚對甜馨的影響

《情人》中女主人公的父親英年早逝,大哥哥惹是生非、無惡不作,小哥哥羸弱,只知道用哭泣去反抗,母親疲勞奔波維持著家庭生活。母親特別疼愛大哥哥,對我和小哥哥不聞不問,所以我特別討厭母親,恨大哥哥,同情小哥哥。遇到母親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大掃除,也會展現笑容,這時候家中就會出現難得的溫暖。在文中又反覆寫母親給我買的打折商品金絲邊的高跟鞋,男士呢帽,證明母親還是愛我的,關心我的,雖然比起大哥哥來少個可憐。

偉大而又自私的母愛

在我和富商之子交往的過程中,因為住的是寄宿制學校,學校發現我夜不歸宿後,叫來了母親,但是母親要求學校不再限制我,當別人情人被別人看來是很丟臉的事情,但是母親對我選擇了縱容,因為母親知道我可以從富商之子身上弄到錢,可以改變家中困難的狀況,特別是可以幫助她喜愛的大兒子,這就表現出原生家庭惡的一面。家人們和富商之子吃飯的時候,面對家人的無禮和粗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在家人這一邊,充分說明家仍然是我內心的依靠和港灣,儘管它有的時候表現的冷漠無情,這就表現出原生家庭善的一面。小說主人公的沉重的家庭負擔和其母親的表現,和《歡樂頌》中蔣欣飾演的樊勝美的境遇何其相似乃爾。

偏愛兒子的樊勝美的母親

物質愛情的罪與罰

從古至今,愛情都講究的是門當會對,難道貧寒家庭的女孩子,只能嫁給同樣家庭貧寒的男子嗎?現在很多家庭貧寒的女孩子,為了改變家庭和自己的命運,選擇物質條件比較好的人作為男朋友,在緩解家庭貧困和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遭受著物質愛情的罪與罰。

物質愛情的罪與罰

《情人》中反覆寫了主人公15歲渡河的經歷,正是以為這次離家出走,在船上遇見了中國的富商之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作者認為一切都是從渡河也一個瞬間開始的,只是當時不知道而已。在船上我獨立叛逆的個性吸引了中國富商之子,在船到岸後,我被前來接富商之子的大汽車所吸引,面對富商之子要送我回家的請求,我沒有拒絕,隨著感情的發展,我成為了他的情人。

《情人》中女主人公和富商之子

成為富商之子的情人後,每天都有汽車接送我上學下學,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對我的行為都嗤之以鼻,學校甚至下令別的學生不許和我交往,我被所有人孤立起來。以前母親總是領著我去她的娘家,讓家中母親的姐姐、妹妹看看我,但是自從我當了別人的情人後,她們不許母親把我帶過去,她們害怕我會帶壞她們的孩子,她們對我特別厭惡,富商之子一直要靠他父親的錢,維持生活,註定了他膽小軟弱的性格,他儘管特別愛我,但是他不敢違抗他父親的命令,他和指腹為婚的女子結婚了,而我也搬到了法國,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多年後的富商之子打電話給我,說明他對我仍然是念念不忘。物質愛情開始就是有罪惡的,所以被同學、親戚、對方所懲罰,終歸是曇花一現。

梁家輝飾演懦弱膽小的富家公子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是個人成長的欲與念,還是原生家庭的善與惡,亦或物質愛情的罪與罰,都是我個人看後的感受,你看後感受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和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從《黃金時代》與《情人》的相似點看:王小波為何會推崇杜拉斯?
    今天想為大家分析一下我很喜歡的兩位名家的代表作——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與杜拉斯的《情人》。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可以說是必然有聯繫,因為王小波一直對杜拉斯的小說推崇備至。王小波先生自己也曾說:「我總覺得讀過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現代小說藝術;讀過道乾先生的譯筆, 就算知道什麼是現代中國的文學語言了。」王道乾先生所譯的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被稱為「中西合璧的藝術結晶」,名副其實。
  • 杜拉斯之永恆的情人
    王小波極力推崇王道乾的《情人》,聽到他說王道乾的翻譯竟然比傅雷先生的還好,我就算再愛王小波也是不服氣的,因為傅雷先生在我心中早已稱神,他翻譯的巴爾扎克曾是我翻譯上的領路人。於是我找來一看,什麼嘛,完全不能跟傅雷先生比。過了幾年,我再看,咦,這書有點意思。以前覺得如白開水一般的東西沒想到卻是回味無窮。我也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想來,還是成長了,懂得欣賞不同風格的東西了。
  • 王道乾的《情人》和《L'amant》de Marguerite Duras
    上次提到我在法中對照著讀杜拉斯的《情人》,中文版本,譯者是王道乾先生,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法語版本是Marguerite Duras《L'amant》,1984年發表,獲得了法國文學大獎龔古爾獎(prix Goncourt)。先討論翻譯的問題吧。最先知道王道乾先生的翻譯,始於開篇那段經典著名的翻譯。
  • 王道乾譯杜拉斯《情人》,文本難讀,幾次棄讀,終於讀完
    杜拉斯的小說《情人》看完了。王道乾翻譯。也是王小波推崇的文字優美,著名翻譯家的經典之作。過去印象裡看著書名,認為這是一本很離經叛道,充滿大起大落情節或唯美的書。同時也慕王道乾譯本大名.王道乾在後記中也寫道,杜拉斯的小說是很難讀的。讀完後的感覺,就是小說也能這樣寫。也許沒領會到真諦。此書獲得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 王小波:讀過《情人》,就算知道了現代小說藝術
    我沒有讀過大學的中文系,所以孤陋寡聞,但我以為,人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王小波    我念過文科,也念過理科。在課堂上聽老師提到藝術這個詞,還是理科的老師次數更多:化學老師說,做實驗有實驗藝術;計算機老師說,編程序有編程藝術。
  • 著名作家王小波為我們「推薦」的那些經典小說,每一本都值得閱讀
    王小波自己是著名作家,同時也是眾多好書的讀者,他喜歡寫小說,也喜歡寫雜文,他在雜文中,也喜歡評價一些書籍,看王小波的雜文,我們可以發現,他真的給我們推薦了很多書籍,這些書,大多有著新穎的切入點,讓我們眼前一亮。王小波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因此他推薦的書,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 通過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欣賞杜拉斯的《情人》現代小說藝術
    讀過《我的精神家園》,就知道王小波對於法國女人——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喜愛,他毫無隱晦對這位瘋狂、獨特、酗酒女人現代小說藝術所做貢獻的讚譽。他的作品我只讀過《情人》,但已使我終身受益。我把杜拉斯、道乾先生、穆旦先生看作我的老師。
  • 很多人只看過《情人》,所以「看杜拉斯的眼光非常狹隘」
    在「杜拉斯神話:跨越時空的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國際杜拉斯學會的副會長Catherine Rogers女士和杜拉斯學會副會長Joëlle Pagès-Pindon女士分別以杜拉斯在法國當代女作家中的繼承以及杜拉斯文學與電影中的空間為主題作了發言。
  • 杜拉斯—隱秘的愛情,永遠的《情人》
    王道乾翻譯的版本非常有韻味,當時很打動我。「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像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催殘的容顏。」
  • 瑪格麗特-杜拉斯誕辰百年:她置自由於一切之上
    今天是杜拉斯誕辰100周年紀念日,記者從翻譯家胡小躍處獲悉,杜拉斯生前密友、傳記大師阿蘭·維康德雷歷經三十多年積累完成的《杜拉斯:穿越世紀》已於日前出版,目前正由胡小躍、郭欣共同翻譯,今年7月份就可同中國讀者見面了。  晶報記者 姜夢詩  新傳記畢作者三十年之功  瑪格麗特·杜拉斯親身經歷了20世紀全部風起雲湧。
  • 紀念杜拉斯:「中國情人」必定存在 但已不愛他
    王小波(1952-1997)在《蓋茨的緊身衣》裡寫道:「憑良心說,除杜拉斯的《情人》之外,近十幾年來沒讀到過什麼令人滿意的小說。」還在《我的師承》裡透露:「到了將近四十歲時,我讀到了王道乾先生譯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推算下來,他應該是在1990年代初讀到《情人》,事實上這本小說在法國出版的第二年(1985),上海譯文出版社就推出了中譯本。
  • 杜拉斯:極致的欲望 隱秘的初戀 成就的巔峰之作《情人》
    這是法國作家,杜拉斯《情人》的開頭,這個開頭,被王小波譽為「無限滄桑盡在其中」的經典段落。一生以「我為中心,寫作愛情主題的杜拉斯,在《情人》出版之前,一直筆耕不輟,自認為是天才作家,從第一部作品起,已經寫了40多年,但是直到《情人》,才名聲大作,創作達到巔峰,這一年杜拉斯已經70歲。
  • 《情人》「至死不渝」的杜拉斯式愛情
    憑良心說,除了杜拉斯的《情人》之外,近十幾年來沒讀過什麼令人滿意的小說。這本書的絕頂美好之處在於,它寫出了一種人生的韻律。——王小波《蓋茨的緊身衣》《情人》是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創作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1984年,《情人》獲龔古爾文學獎。《情人》是杜拉斯最負盛名的作品也是她16歲時遇到的一段真實的、跨越國界、種族、貧富的愛情。
  • 杜拉斯《情人》原著,原來我們都被梁家輝主演的《情人》騙了
    她的文字是熱辣的,是纏綿的,是帶刺的,同時又像為我們展現了世態情緣的一面鏡子。《情人》是杜拉斯以自傳為藍本寫就的一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是15歲的白人少女與一位身體羸弱意志殘疾的紈絝子弟之間的利慾糾纏的故事。
  • 《情人》:杜拉斯強烈呼喊著的欲望,其實是個多美好的東西
    文 | 魚雁(原創首發)1.被王小波捧上神壇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樣的?「我總覺得讀過了《情人》,就算知道了現代小說藝術。」這句話來自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把整本書的基調奠定得那樣回味無窮……那年是1984,《情人》一經發表,當年即獲龔古爾獎,被譯成40多種文字,傳遍全世界。《情人》是杜拉斯斷斷續續融合的一生,是王小波一生追逐的最高目標,更是全世界的藝術瑰寶。
  • 杜拉斯《情人》:根本不是愛情,只是一場金錢與肉體的交易
    她的文學作品和她的本人的行事風格都極具個性,她是一代文藝青年們心目中的聖母,影響了很多中國男女作家,例如王小波、安妮寶貝、衛慧等都非常推崇她。說起杜拉斯最出名的作品,那就非《情人》莫屬了,特別是同名電影,風靡一時,直到現在仍然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 楊唐唐:讀杜拉斯的《情人》
    許多年後的1984年,她把在那裡的一段經歷寫成《情人》,備受讀者青睞。《情人》是王道乾先生的譯作,王先生過去是一位詩人,具備詩人的才情,翻譯過左拉。《情人》 尊重了杜拉斯的匠心(她說這本書的每一句話都用心經營),也展露了王道乾先生超乎尋常的才氣。
  • 崑嵛【首屆水道青虎山散文獎徵文】王謝堂前的燕子 你就是王小波!
    (五)王小波讀過很多書,從十三歲常常偷看爸爸的書櫃開始,奧維德《變形記》、朱生豪譯的莎翁戲劇、《十日談》,到後來在美國讀《孟子》、羅素《西方哲學史》、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地下小說、蕭伯納、馬克·吐溫、穆旦《青銅騎士》等等。他對於杜拉斯的《情人》極為推崇。
  • 杜拉斯最後的情人
    「你有情人嗎?」「一個也沒有。」「你開車時速多少?」「140。」這是楊·安德裡亞第一次見到杜拉斯後問她的兩個問題。很顯然,杜拉斯撒了一個彌天大謊。杜拉斯素以「招攬」情人聞名。眾所周知,在年輕的時候,她曾經和丈夫與情人共同組成了「三人家庭」。比這更轟動的,就是她在晚年的時候,與這個比她小40歲的楊·安德裡亞的情感糾葛。楊·安德裡亞,杜拉斯最後的情人,伴隨她走完了人生的最後15年零8個月。當時,杜拉斯已經66歲了,楊·安德裡亞剛剛27歲,他是一個住在岡城的剛剛從哲學系畢業不久的大學生。
  • 《中國北方的情人》:多年以後,杜拉斯終於承認了對中國情人的愛
    最近一直在看杜拉斯,看媒體採訪她的《杜拉斯談杜拉斯》,看她的最後一個情人----揚·安德烈亞寫她的《我的情人杜拉斯》,當然是杜拉斯本人的一系列作品《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廣島之戀》,《情人》還有今天要分享的《中國北方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