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長篇小說《萬壽寺》的序中說:「我終於有了勇氣談談我在文學上的師承」,他列舉了查良錚先生的《青銅騎士》和王道乾先生譯本《情人》,前者讓他懂得了什麼樣的文字才能叫好,後者讓他明白了小說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文字境界,王小波無疑承認自己師承與這兩位先生。
作為王二門下的「走狗」,當然要去讀讀王小波極力推薦的瑪格麗特.杜拉斯著作,王道乾先生翻譯的《情人》,讀完之後感慨,王道乾先生不愧是一位詩人,儘管杜拉斯著作過程中其思維跳躍、敘事「混亂」,但是王道乾依然將他翻譯得如詩一樣優美。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段如詩的敘述。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裡,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容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瑪格麗特.杜拉斯,法國作家、電影編導,1914年出生在法屬印度,18歲時定居法國,是一個與昆德拉、村上春樹和張愛玲並列的小資讀者、時尚標誌的女作家,她富有傳奇人生經歷、驚世駭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斕愛情,堪稱當代法國文化驕傲,其代表有《廣島之戀》、《情人》等作品。《情人》是她自傳性的作品,獲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情人》是杜拉斯自傳性的作品,她一生有眾多情人,在杜拉斯16歲的時候,遇見中國男人李文泰,成為她第一個終生難忘的情人。讀《情人》就像看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一樣,一個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敘述他的一生,小說中沒有明顯的主線,內容故事簡單,但是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哲理的思辨,就像王小波的小說一樣,讀起來不像阿城的《棋王》一樣酣暢琳琳,但是讀完之後,卻口留餘香,讓我們久久的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個人成長的欲與念
古人云:「窮則思變」。面對貧窮我們總是想方設法改變境遇,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但是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了他一生的悲苦,也許喝了雞湯的人要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是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被命運捉弄後,你就後明白你數十年的艱辛努力才能追上別人的起跑線。
《情人》中的女主人公面對暴力的哥哥,不關心自己的母親及貧寒的家庭,她喜歡寫作,不被母親認可,她努力上進,不被同學老師認同,她四顧唯物,在孤獨中養成了高傲,在漠視中鍛造了獨立,在貧寒中形成了對金錢的極度渴望,當一個富商之子對她產生好感的時候,她內心對金錢的慾念復甦了,她不顧同學的孤立、親人的嫌棄、親戚的厭惡,毅然決然的當了富商之子的情人。
富商之子是愛她的,正如他說:「他愛她直到他死」,她也知道他愛她,因為一個男人愛你,他的眼睛裡就有疼惜,如果不愛,就只有欲望,他對她滿眼都是疼惜。但是女主人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自己的家庭不再貧寒,讓自己能夠過得好一點,正如她說的:「愛之我,不是一飯一蔬,不是肌膚之親,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是一種不老不死的欲望」。但是當她發現已經愛上了他的時候,他已經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樣,他已消失在歷史。
原生家庭的善與惡
原生態家庭對人成長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無論是賈乃亮和李小璐離婚,還是張亮和寇靜離婚,我們在討論他們誰是誰非的同時,還關心著甜馨和天天的成長,這是婚姻不幸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但是還有一種是先天貧困的影響。
《情人》中女主人公的父親英年早逝,大哥哥惹是生非、無惡不作,小哥哥羸弱,只知道用哭泣去反抗,母親疲勞奔波維持著家庭生活。母親特別疼愛大哥哥,對我和小哥哥不聞不問,所以我特別討厭母親,恨大哥哥,同情小哥哥。遇到母親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大掃除,也會展現笑容,這時候家中就會出現難得的溫暖。在文中又反覆寫母親給我買的打折商品金絲邊的高跟鞋,男士呢帽,證明母親還是愛我的,關心我的,雖然比起大哥哥來少個可憐。
在我和富商之子交往的過程中,因為住的是寄宿制學校,學校發現我夜不歸宿後,叫來了母親,但是母親要求學校不再限制我,當別人情人被別人看來是很丟臉的事情,但是母親對我選擇了縱容,因為母親知道我可以從富商之子身上弄到錢,可以改變家中困難的狀況,特別是可以幫助她喜愛的大兒子,這就表現出原生家庭惡的一面。家人們和富商之子吃飯的時候,面對家人的無禮和粗鄙,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在家人這一邊,充分說明家仍然是我內心的依靠和港灣,儘管它有的時候表現的冷漠無情,這就表現出原生家庭善的一面。小說主人公的沉重的家庭負擔和其母親的表現,和《歡樂頌》中蔣欣飾演的樊勝美的境遇何其相似乃爾。
物質愛情的罪與罰
從古至今,愛情都講究的是門當會對,難道貧寒家庭的女孩子,只能嫁給同樣家庭貧寒的男子嗎?現在很多家庭貧寒的女孩子,為了改變家庭和自己的命運,選擇物質條件比較好的人作為男朋友,在緩解家庭貧困和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遭受著物質愛情的罪與罰。
《情人》中反覆寫了主人公15歲渡河的經歷,正是以為這次離家出走,在船上遇見了中國的富商之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軌跡,作者認為一切都是從渡河也一個瞬間開始的,只是當時不知道而已。在船上我獨立叛逆的個性吸引了中國富商之子,在船到岸後,我被前來接富商之子的大汽車所吸引,面對富商之子要送我回家的請求,我沒有拒絕,隨著感情的發展,我成為了他的情人。
成為富商之子的情人後,每天都有汽車接送我上學下學,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對我的行為都嗤之以鼻,學校甚至下令別的學生不許和我交往,我被所有人孤立起來。以前母親總是領著我去她的娘家,讓家中母親的姐姐、妹妹看看我,但是自從我當了別人的情人後,她們不許母親把我帶過去,她們害怕我會帶壞她們的孩子,她們對我特別厭惡,富商之子一直要靠他父親的錢,維持生活,註定了他膽小軟弱的性格,他儘管特別愛我,但是他不敢違抗他父親的命令,他和指腹為婚的女子結婚了,而我也搬到了法國,組成了自己的家庭,多年後的富商之子打電話給我,說明他對我仍然是念念不忘。物質愛情開始就是有罪惡的,所以被同學、親戚、對方所懲罰,終歸是曇花一現。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是個人成長的欲與念,還是原生家庭的善與惡,亦或物質愛情的罪與罰,都是我個人看後的感受,你看後感受是什麼呢?歡迎留言和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