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盛國渤海國,軍事制度有哪些特點?引進盛唐文明,府兵制

2020-12-20 資深人士說文史

導語:海東盛國渤海國,軍事制度有哪些特點?引進盛唐文明,仿製唐朝設立府兵制,建有神策軍和天門軍。

在唐朝與突厥、高句麗徵戰期間,無暇東顧,在東北地區渤海政權乘機而起,在積極吸取中原文化基礎上,在政治、經濟、軍事體制上都仿製唐朝,這才實現渤海文明跨越式發展,直接進入文明社會。

渤海國自從大祚榮建國起,就積極實行「憲象中原」策略,先後六次派使節入貢唐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與唐朝加強交流,使得盛唐文明不斷傳入渤海地區;大欽茂執政時期,曾被唐朝多次冊封,與唐朝交流程度遠超大祚榮時期,他重視文化教育,竭力引進盛唐文明,走上了全面唐化的道路,使渤海與唐朝關係更加牢固緊密。在大彝震執政時期,仍然持續不斷派遣人員去中原進修和學習,進一步加強渤海政權與唐朝的聯繫。

渤海政權,經過數代王不斷向大唐學習,經營發展,到了9世紀初,渤海政權逐漸完成了化夷為夏的過程,最終效仿唐朝模式,通過跨越式發展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政治、經濟、軍事制度。

要想了解渤海的軍事制度,就要先了解唐朝的府兵制,其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士兵亦兵亦農,平時在家務農生產,有戰事時則應徵出戰,這種兵民合一,寓兵於農的制度,既能有效地保證戰爭所需要的兵源,也能節省軍費,並且打破軍隊內民族界限,使得不同民族的士兵能夠並肩作戰,增強戰鬥力。

唐朝除了府兵制之外,還兼行募兵制,團結兵,藩兵等等多種兵制優勢互補,共同建立一道國家防線。渤海建立後,實行的是「勝兵」制,是一種常備軍制,渤海統治者自然會把唐朝先進的府兵制,作為鞏固國防和自身統治的靈丹妙藥。

關於渤海國軍事體制,《新唐書》記載「左右猛賁、熊衛、黑衛、南左右衛、北左右衛」等十衛建制;「大將軍一、將軍一」,大將軍與將軍職能「掌宮禁宿衛,凡五府及外府皆總制焉」

以上資料顯示,渤海軍事官職設置仿唐朝「左、右衛」,主官為大將軍;其職位相當於唐朝左、右衛「大將軍」,官職三品,副將曰「將軍」,官職從三品。其主要職能執掌京城、宮廷內外安全守衛。

《舊唐書》記載「言渤海置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

渤海國在宣王時期,「南定新羅,北略諸部」,對軍隊數量需求龐大,之間仿製唐朝引進的府兵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此基礎上組建了以募兵制為基礎的常備軍,渤海神策軍就是其中央主力部隊,負責京城、王宮,以警衛國王於各地的安全保衛工作。到了渤海國晚期,其軍事機構與編制又發生了變化,出現新的軍事組織「天門軍」,由此可見,渤海國根據現實情況,在各個時期採取不同的軍事制度。

總之,渤海國軍事制度仿製唐朝,其演變過程也與唐朝相似,第一階段實行府兵制,募兵制;第二階段實行中央禁軍,渤海在軍事制度上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城防建設上,效仿唐朝設置「五京制」,建成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的城防體現,又根據實際情況,構建以平原城和山城相結合的防禦體系,使得能在軍事作戰中攻守兼備。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隋書》

相關焦點

  • 「海東青」之「海東」辨疑
    渤海國立國後,統治者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遣貴族子弟至唐都長安,「習識古今制度」。通過學習,渤海國浸染華風,文教漸盛,約在唐末的大虔晃(857—871)、大玄錫(871—893)統治時期被中原人士譽為「海東盛國」。「海東」也在時人觀念中用於指代渤海國。如後梁開平元年(907),「渤海王子大昭順貢海東物產」,即將來自渤海國的貢品稱作「海東物產」。那「海東青」該作何解呢?
  • 論唐朝對渤海國的羈縻政策
    唐對其東北地方政權渤海國,就是採取了這種羈縻府州制的管理辦法進行統治的。唐朝以其強大的漢文化為核心的,堅信「尚和」「,薄來厚往」,以華化夷,它強調的不是武力討伐,更多的是政治歸服和文化教化,正是在朝貢體系的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儒家、佛教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渤海也是如此,通過學習盛唐文明,渤海的各個領域也呈現出新的風貌,也就使它成為了漢文化圈的一分子。
  • 唐代的府兵制:遍設衛府,兵威伐四鄰,開拓大唐江山的利刃
    唐朝的府兵制建立,亦是在前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府兵制並非唐朝獨創,其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甚為悠久。府兵制最早確立於西魏大統十六年。最初之時,西魏的府兵制的組織機構是以「八柱國家」為核心,將整個王朝的軍事、政令、執行、軍府、軍事、職官、品階集於一體。自西魏開始,府兵制逐漸成為中原各代王朝的重要軍事制度之一。
  • 「雲研學」渤海文化——衰落
    給一個關注吧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大混亂時代。此時的渤海國已經走過了圖強興革的上升之路,進入了文恬武嬉的承平之世。唐朝滅亡後,各個民族本應提高警惕,增強競爭力,以在混亂之時謀求生存發展,渤海國卻在此時仍陶醉於「海東盛國」的輝煌中不求進取。隨著渤海王國封建化的完成,其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也在激化,從大玄錫、大瑋瑎時起,已走上了衰微之路。宗室貴族和整個統治階級日益腐朽,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鬥爭加劇,北方黑水靺鞨諸部的反抗激烈,這些都嚴重地削弱了渤海政權的實力,並為西鄰契丹人的侵擾和進攻提供了可乘之機。
  • 王氏高麗王朝古錢幣的主咖——東國、三韓和海東
    有網友提到,乾元背東國可能是渤海國鑄幣,我在文中也說了,目前國內泉界有學者認為這是渤海國鑄幣,但是這個需要考古學和歷史學長期的考證和實物印證。每個藏者都可以表達自己獨特的見解,說的不一定準確,但是可以促進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才能加深理解。這裡補充一下個人觀點。
  • 渤海國的歸屬到底是中國還是朝鮮,這個問題一直是兩國爭論的焦點
    都知道,渤海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居民由靺鞨人、高句麗人等民族構成。按照唐制建立政治、經濟制度,全盛時轄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響,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公元698年,渤海國建立,在它存在的230年間,跟新羅一直相隔著一條大同江。雖然,這兩個國家長期存在於朝鮮半島的南北兩端,但是,彼此卻不是很熟悉。
  • 冰雪絲路|塞上雙璧:渤海國的古都記憶
    在吉林省唯一的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有兩座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地處吉林省東部的敦化和琿春。前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稱,曾是渤海國的都城。後者則是中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而且與敦化一樣,琿春也一度成為渤海國的都城。這兩座千年古都堪稱「塞上雙璧」,千年之前,它們共同見證了渤海國兩百餘年的興亡。
  • 與宋朝同時期的遼、金兩國都有哪些統治制度,二者又有何區別?
    遼的政治制度背景 遼國建立後,境內有漢人、契丹人、渤海人等,需要進行適應這些不同民族和不同生產方式的統治,於是建立了一套不同於漢人的獨特政治制度
  • 宋家泰:制度的生命
    我們在此前的資治通鑑系列文裡面,也提到過「府兵制」幾次,我準備這篇文章就專門講一下府兵制的前因後果,可能會比較枯燥,但這套制度運行了近200年,承載了無數人的酸甜苦辣,光榮和夢想,熱血和慘烈,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原來我們的祖先曾經這麼活過。
  • 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
    過去有很多觀點認為隋代之所以強是因為府兵,這種觀點也是不準確的,國家的興亡有許多原因,不能完全都歸於兵制。第五章 唐代開元以前的府兵唐代禁軍分為南北二衙,都從府兵中選用。府兵制在唐代高峰期有663所兵府,唐代兵府分三等,1200人為上府,1000人為中輔府,800人為下府。總數大約在40萬至60萬人。
  • 中國古代的徵兵制度,為何總是變來變去?
    徵服者為了防禦和鎮壓被徵服者的反抗,以修築武裝設防的城市作為統治基地和中心,這個中心被稱為「國"。居住在國中及近郊的居民被稱為「國人」,他們是徵服者;國以外地區被稱為野,居住在這裡的人被稱為「野人」,是被徵服者。只有「國人」有權服兵役,而「野人」只能從事農業勞動、服勞役。
  • 高中歷史丨高考重要考點: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大全
    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特點:①用分權的辦法來加強君權;②官員選拔規範化、制度化。通過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和司法等大權,剷除了封建藩鎮割據的基礎。特點:強幹弱枝;在中央分權的基礎上地方分權。
  • 甲午戰爭時期中日軍事制度改革對比
    改革兵役制度,培養造就軍事人才 日本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軍事改革始於1868年。是年,明治政府取代了抱殘守缺的幕府政權,開始把「富國強兵」、「殖產興業」、「雄飛海外」、「開拓萬裡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作為國家發展的最高國策。創建新的軍事制度是明治政府軍事改革的首要任務。從1870年開始,明治政府用極大的精力改造幕府時期的舊軍制。
  • 大連海事局:渤海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本文轉自【海事局網站】;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渤海海峽黃海北部,12月18日1600時至12月27日1600時,在1. 38°51′41″N 121°38′12″E2. 38°34′12″N 121°38′12″E3. 38°33′55″N 121°07′51″E4. 38°48′13″N 121°14′03″E諸點連線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
  • 【專題整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大全(附電子版下載)
    通過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和司法等大權,剷除了封建藩鎮割據的基礎。特點:強幹弱枝;在中央分權的基礎上地方分權。(6)發展於元朝內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 關於日本特色特點有哪些?
    如果有同學想去日本留學的,那麼在留學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特色特點有哪些,以便於更好地去融入日本的生活,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一下日本的文化特點有哪些。1.多重性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是系統各異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產物。用小編的話說就是「雜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