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現在社會的變態越來越多,簡直防不勝防,所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硬道理。而且這種教育一定要從小抓起,今天推薦是一套針對孩子教育的書籍《學會愛自己(第3輯)》
學會保護自己,做對自己負責的主人。讓孩子學會合理拒絕、擁有自主意識;提高自控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欲望,形成良好習慣;拒絕校園暴力,長成內外皆強大的自我!
對那些離開父母的視線、進入校園學習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一套非常有幫助的教科書。可以讓孩子:
①擁有自主意識,學會保護自己,懂得合理拒絕,積極尋求幫助。
②學會管理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懂得適可而止,不隨便放縱自己,養成良好習慣。
③拒絕校園暴力,更好地融入集體。
④肯定自我,為自己喝彩。
《不要隨便發脾氣》——如果感到很生氣,你知道該怎樣發洩憤怒情緒嗎?
庫特無法將玩具消防車重新組裝好,於是大發脾氣:踢開玩具,紅著臉大喊大叫,朝著貓咪大花扔東西,結果庫特的氣消了,可是大花卻再也不想理他了。這本書給小朋友提出了一些發洩憤怒的建議,既可以排解憤怒的情緒,也不會傷害其他人。
《不要隨便對待自己》——學會善待自己,做對自己負責任的主人!
我是自己的主人,我很了解自己。我了解自己的身體,懂得好好照顧和保護它;我能聽懂心靈說的話,懂得調節自己的各種情緒;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也知道自己做不好什麼,我會一點點地努力學習;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討厭什麼。有人侵犯我的身體時,我會大聲說:「不行!」有人傷害我的心靈時,我會大聲說:「不要這樣!」有人亂動我的物品時,我會大聲說:「不能這樣做!」「主人」是有責任心的人,是懂得珍惜、照顧自己的人,我是自己的主人。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面對哪些情況時,你可以大聲說「不」呢?
萊奧在紙上畫了一隻叫「阿不」的小熊,他是來教萊奧學會正確說「不」的。比如為了安全說「不」: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紅燈亮的時候拒絕過馬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說「不」:不縱容插隊的現象。為了遵從自己的意願說「不」:不喜歡媽媽的朋友抱抱和親親時要說「不」。有些「不」是不受歡迎的,比如:睡覺前不刷牙、挑食。所以說「不」一定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
《不要隨便保守秘密》——不是所有的秘密都要保守,你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有好多秘密,有些秘密想起來時,我會不自覺地笑出聲來,比如我對流星許了一個願;我還知道智淑喜歡小赫,雖然我想告訴別人,但是*不能這麼做,因為她是我的好朋友;有些秘密讓我感覺難受,就像手指裡扎進了刺一樣,甚至痛苦,讓我坐立不安,比如我無意中打碎了班上的花盆,可我不敢說出口;有個叔叔把手伸進了我的衣服裡,我真想把自己永遠藏起來。後來我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媽媽,我也懂得了:世界上有需要保守的秘密,也有一定要說出來的秘密。
《不要隨便放縱自己》——如果你對喜歡的東西總想擁有更多,該怎樣學會控制自己?
「對於有些東西,我總覺得擁有再多也不夠,總想要更多更多!」麗莎喜歡吃橡皮糖,儘管吃多了,所有橡皮糖嘗起來都一個味兒;蒂姆喜歡收集毛絨兔子,床上、桌子上、架子上、窗臺上全都是;瑪麗看起電視來沒完沒了,即使犯困,即使不是自己喜歡的節目也依然要看……*後有「寫給父母的話」幫助父母指導孩子學會適可而止,養成良好習慣。
《不要隨便排擠別人》——如果受到了排擠,你該怎樣重新融入呢?
湯姆一點都不想去幼兒園,因為班裡新來的「小霸王」總是欺負他,更讓他傷心的是自己的好朋友保羅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假裝沒有看到,結果「小霸王」對他的欺負和排擠變得變本加利。保羅把這件事告訴老師以後,老師用一個「邊緣人」的遊戲巧妙地化解了班裡這場危機,也消除了排擠的行為。書的*後有「寫給父母的話」,指導家長可以為孩子做些什麼。
《不要隨便否定自己》——如果跟別人不一樣,你能充滿自信地做自己嗎?
小羊的一隻耳朵是檸檬色的,它討厭這隻跟別的羊不一樣的耳朵,並且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這隻耳朵造成的。於是,老山羊用畫筆給小羊的檸檬色耳朵「刷上了粉紅色的顏料」。小羊覺得現在一切的美好都是這隻粉紅色耳朵帶來的。一場大雨衝刷掉了「粉紅色的顏料」,小羊請求老山羊再給自己的耳朵刷成粉紅色,老山羊坦白:我給你刷的是水,你的耳朵一直都是檸檬黃色的。原來,一切的改變源自於內心。
青島出版社的《學會愛自己》(含《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是關心孩子人身安全的書,會讓父母朋友們頓時產生一絲溫暖。這種心靈的觸動,就是正確選題的力量。
——《中國圖書商報》
通過小男孩與媽媽敞開心扉的聊天,講述了孩子應該如何處理不想要的以及不合理的觸摸。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真實感受,維護他們拒絕的權利。前言中寫給家長的一封信給出了教孩子保護自己的有用建議。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對《不要隨便摸我》做出的評論
讓孩子變得強大,只要自己不願意,就可以說「不」。這就是我對於這本書的創作設想。
——《不要隨便親我》作者談創作設想
這本書用情節緊張又引發思考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嚴肅的話題。結尾出乎意料,做了不同情況的假設,並針對不同假設給出了不同建議。是一本很有用的書。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德國*網站讀者評論
我和我的孫子喜歡這種情節設置,故事是一連串發生的,繞到*後又回過頭來給每個動物都上了一課。
——《不要隨便欺負我》美國*網站讀者評論
除了教會孩子學會說不,同時告訴他們不能讓友情變為敲詐的工具。
——《不要隨便命令我》法國*網站讀者評論
鯊魚的身上有腳,這一意外的故事展開肯定會使孩子高興。
——《不要隨便改變自己》日本*網站讀者評論
正如作者提到的「何時停止享受?何時開始形成良好的習慣?」《不要隨便放縱自己》中列舉了多個事例,不僅喚起家長和孩子強烈的共鳴,也讓他們讀完後再次反思和改進孩子的日常行為。
——《驢耳朵》雜誌(德國專業少兒媒評)
對於成人來說,拒絕別人都是難以開口的,更不要說是孩子。《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引申出的主題是自我意識。書中的「阿不」是一個虛擬的形象,它教小朋友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情景說「不」。
——德國讀者
希望世界上所有小朋友都能明白「做對自己負責的主人,不要隨便對待自己」這句話的含義,能更加珍惜和愛護自己。
——《不要隨便對待自己》作者 蔡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