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愛自己之不要隨便順從別人》教孩子學會正確說「不」

2020-09-13 奔跑de棒棒糖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是《學會愛自己》系列的其中一本,這本是由艾迪特*史萊博*維克編寫,卡羅拉*霍蘭德繪圖,張清泉翻譯的。

《學會愛自己》這一整套書都在向孩子們傳遞「學會保護自己」和「懂得善待自己」的理念,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學會進行自我行為管理。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封面

故事簡介:

小萊奧面對媽媽的好朋友凱琳阿姨那熱情的一吻,臉上留下的黏糊糊的口紅印兒非常的不喜歡,但怕惹凱琳阿姨不高興以後不來他們家,他裝著不在意,當他畫畫的時候從畫紙上跳出來的「阿不」教他勇敢說不,當媽媽叫他吃飯時他沒有說不,他明白這不是說「不」的時候。


整個繪本可分為三個部分

1.萊奧面對凱琳阿姨那熱情的吻和臉上留下的黏糊糊的口紅印兒,雖然不喜歡,但默默接受了。

2.萊奧畫畫的時候從紙上跳出來的小人兒「阿不」,有點傲嬌,有點霸道,他告訴萊奧應該在什麼時候說「不」。

3.「阿不」消失了,萊奧也知道了什麼時候說「不」是合適的。


萊奧面對凱琳阿姨那熱情的吻和臉上留下的黏糊糊的口紅印兒,雖然不喜歡,但默默接受了。

沒等萊奧同意的時候媽媽的好朋友凱琳阿姨就在他臉上使勁地親了一口,且留下了黏糊糊的口紅印,媽媽面對站在鏡子跟前擦著口紅印兒,用眼神責備著自己的孩子,安慰他說,「好在她不常來」。

這跟我們很多家長一樣,親戚朋友或周圍熟人對孩子做了孩子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安慰孩子說,「沒事,就這一次」,「已經過去了,不會再有下次了」,……

讓孩子不要再去計較,卻很少考慮孩子的心裡願不願意。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內頁


萊奧畫畫的時候從紙上跳出來的小人兒「阿不」,有點傲嬌,有點霸道,他告訴萊奧應該在什麼時候說「不」。


生氣的萊奧回到自己房間去畫畫,他生氣的時候喜歡畫畫。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內頁


可是這次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紙上的小人兒跳出了畫紙,他傲嬌又霸道地告訴萊奧他是「阿不」,是專門來教萊奧學會正確說「不」的。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內頁

「說不?」萊奧吃驚地想著,我會說不啊,可是媽媽不喜歡我說「不」。

你以前說「不」,很多都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是毫無理由的, 所以不受歡迎,你應該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堅持自己的想法,保護自己,不順從別人,勇敢地說「不」。

「當陌生人請你吃東西的時候,不管是什麼東西,一定要說『不』;有陌生人叫你上車,說帶你去找爸爸媽媽時也說要『不』」。


「當陌生人向你問路時,也要說『不』,問路應該去問大人,而不是你——一個小孩,所以一定要說『不』」。

「對於那些違反規則的事情,不管別人用什麼方法刺激你,也要堅定地說『不』」。

「不想被別人摸、親,就該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大聲地說『不』」。

「阿不」告訴了很多萊奧可以說「不」的時刻,萊奧心裡也對以往那些不好意思說、疑惑能不能說「不」的時刻有了清楚明確的界線,只要自己不喜歡,只要自己按規定、按原則做事,就可以在任何時候跟任何人大聲地說「不」。


這是一個孩子心裡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另一個自己,在遇到一時分不清怎麼做的時候,另一個自己就會跳出來和自己做思想鬥爭。這個「阿不」正是萊奧心裡的另一個自己,「阿不」告訴他那些是正確的要堅持的,那些是不對的不應該做的,經過一番思想鬥爭,萊奧終於理清了他在什麼時候可以大聲地說「不」。


「阿不」消失了,萊奧也知道了什麼時候說「不」是合適的。

媽媽喊萊奧吃飯的時候,「阿不」不見了,萊奧也從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走了出來,這個時候,他沒有說「不」,因為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他已經明白了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說「不」才是合適的。

教育啟示:

「阿不」能準確地告訴萊奧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景下可以堅定地說「不」,是因為平時這些內容萊奧的爸爸媽媽已經無數次地叮囑過他,他可以明確地辨別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當有一天孩子逐漸長大可以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平時告訴他的一些規則就自然而然地被他運用到了。

孩子一般在2、3歲的時候特別容易說「不」,不管跟他說什麼,他第一反應是反對,不管他是否願意,他的態度首先是否定。


這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故意的, 只是他不願意被別人支配,他在試探著尋找自己,試圖讓自己掌握一切關於自己的事情。


不要著急,也不要和孩子硬碰硬,更不要用強硬的手段試圖讓孩子屈服,不要著急,慢慢引導,當他的自我意識覺醒的時候,你之前講給他的所有規則他都記得並且運用的很好。所以,哪怕孩子不聽,也告訴他各種規則,等有一天,他長大一點,你之前告訴他的所有關於規則的事情他都會照做。


教育的意義就在於,他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姿態影響了一個人。

相關焦點

  • 不為壞人保守秘密,不隨便順從別人,怎樣教寶寶保護自己
    有人亂動我的物品時,我會大聲說:「不能這樣做!」「主人」是有責任心的人,是懂得珍惜、照顧自己的人,我是自己的主人。《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面對哪些情況時,你可以大聲說「不」呢?萊奧在紙上畫了一隻叫「阿不」的小熊,他是來教萊奧學會正確說「不」的。比如為了安全說「不」: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紅燈亮的時候拒絕過馬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說「不」:不縱容插隊的現象。
  • 繪本推薦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
    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適讀年齡:3-6歲播講:小石姐姐《不要隨便順從別人》是學會愛自己系列繪本中的其中一本,這套系列繪本是非常棒的安全教育繪本,通過實際情境的描繪,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善待自己,勇敢說不,讓孩子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拒絕別人,不隨便順從別人。
  • 《學會愛自己之不要隨便保守秘密》教孩子學會識別不能保守的秘密
    《不要隨便保守秘密》是由許恩美(韓)編寫、樸賢珠(韓)插畫的一套《學會愛自己》的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是由爾矣翻譯的。整套書都在向孩子們傳遞「學會保護自己」和「懂得善待自己」的理念,教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好好保護自己、學會進行自我行為管理。
  • 做人要學會說「不」,不要被別人利用你的善良
    不為難別人是善良,但不為難別人的同時卻讓自己過得憋屈,這就成了窩囊;正確的與人為善,是不為難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與人為善,並不是只要順從別人就行,而是首先要順從自己的內心。
  •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繪本叫《不要隨便順從別人》
    繪本中的小熊「阿不」讓小朋友明白自主意識的重要性,教會小朋友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情景說「不」。我們往往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孩子的行為。這是獨屬於家長的傲慢。可是反過來想想,我們尚且不願意被別人約束支配,更何況是情緒更加直接的孩子。這樣的場景何嘗不是我們童年的常態。漸漸地,孩子是不是也會和我們一樣,不好意思拒絕,不敢拒絕,最後漸漸忘記自己還有拒絕的能力?
  • 學會尊重別人,懂得愛自己
    愛一個人,要先學會愛自己不懂得愛自己的人也沒有愛別人的能力不確定如何愛的男人,不決定從一而終的男人,不值得你愛,不值得你拋棄一切去愛。另外,要懂得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插足別人的感情。愛情永遠都是兩個人的堡壘,有了三個人,沒有誰可以保衛得天衣無縫。
  • 不要隨便摸我丨7本能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繪本
    我們總是藉助媒體和影視作品中極端案例了解兒童性侵或者虐童,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受到侵犯。是這樣嗎?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每個父母應當牢記於心的事情。今天小編給大家列的書單是7本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繪本,祝所有孩子,健康成長。
  • 《學會愛自己》:讓孩子懂得自我管理
    《學會愛自己》是適合3-7歲孩子閱讀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培養繪本,全系列共6本,分別是《不要隨便悲傷》《不要隨便壓抑自己》《不要隨便害怕》《不要隨便失去勇氣》《不要隨便生氣》《不要隨便罵人》,旨在教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幫助孩子克服害怕、悲傷、壓抑、生氣、膽怯的情緒,糾正行為偏差。繪本故事中小粉象的好朋友斑點象要搬家了,兩個好朋友不得不依依惜別。
  • 孩子內向,受到「欺負」不敢反抗?父母用四招,教他學會保護自己
    可能小振媽媽會覺得,小振性格內向、軟弱,如果她不介入處理,這件事就會不了了之了。但事實上,四五歲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時,發生矛盾或者爭奪,不一定是「打架」或者「欺負別人」,更大的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產生肢體衝突。
  • 要怎麼教孩子學會尊重?
    你說寶寶你這樣做很危險,他說你騙人,憑什麼你就行!你說再這樣就要受懲罰了哦,他說愛罰你就罰啊,隨便!你說你這樣不乖像個小壞蛋,他說媽媽是個大壞蛋,我討厭你!3,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當孩子發現用語言攻擊的方式來發洩情緒這件事很管用,就不免會形成路徑依賴,開始習慣這樣去做。就算你和孩子講道理說,這樣說話不禮貌,不尊重人,會傷害別人,孩子也能夠認同,但是他情緒一來還是會繼續頂撞人。
  • 【江 霞】學會正確愛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只是藉助我們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而不是我們的所屬品,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是非觀。孩子"叛逆"是他渴求被正確對待的一種吶喊,一個太聽話的孩子絕對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孩子,甚至說是失去自我的孩子。
  • 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教孩子學會「去愛」,「去感恩」
    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學會向孩子說「不」,愛得有邊界才能成長得更自由
    對孩子說「不」好處多:能夠激發創造力和潛能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扮演滿足孩子願望的那個人,希望能夠給他們最好的愛和教育,但有的時候則會發現,被滿足了的孩子並沒有因此而停下提要求的腳步,而是更加進一步地想要更多。被寵溺長大的孩子不僅沒有良好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他們會認為別人為自己服務和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
  • 保護自己也不欺負別人:學齡前最最重要的教育,您給自己的孩子做過嗎?
    性教育就是最好的愛的教育性教育書單 | 你嫌孩子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他們太小第三本書了解說「不」的界限在哪裡《不要隨便順從別人》關於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書有不少,在此我想再推薦一本讓幼兒園孩子們受益良多的一本書:《不要隨便順從別人》。
  • 孩子愛指揮別人,是能力強的表現?父母可用三招教他學會與人相處
    上了幼兒園後,他依然像平時那樣,「命令」別的小朋友跟他一起玩,要是小朋友不願意,他就會出手打人;有時候看上了別人正在玩的玩具,他也要求別人馬上給他,別人不願意,也就直接搶過來。因此,老師經常接到家長的投訴,讓她安排小濤與自己的孩子遠一點,以免孩子受欺負。
  • 孩子說話頂撞懟人,沒大沒小,要怎麼教孩子學會尊重?
    你說寶寶你這樣做很危險,他說你騙人,憑什麼你就行!你說再這樣就要受懲罰了哦,他說愛罰你就罰啊,隨便!你說你這樣不乖像個小壞蛋,他說媽媽是個大壞蛋,我討厭你!百無禁忌而且一堆歪理,任憑你再好的耐心都被他頂沒了,覺得這小混蛋好說好商量就是太抬舉他,揍一頓才是硬道理。
  • 讓孩子學會獨立從8步開始
    有時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總是一味地寬容和原諒,不正確地指導,就連跟別人算帳,為自己地孩子「討回公道」卻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什麼錯。這種愛是盲目的、有害的,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而真正的愛孩子的過程應該是多一些理智、原則、智慧、方法去愛孩子。開封大學人文學院曾對492名孩子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有以下危害:第一,缺乏獨立生活能力。
  • 5歲女童被鄰居性侵生命垂危,教孩子學會說「不」要趁早
    因為在「保護自己」的範疇裡,人身不受傷害是最低的底線,但很多時候,別人對孩子造成的心靈傷害同樣需要被關注起來。我們常說的「老好人」,指的就是對於別人提出的要求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或者為了迎合別人,做自己本不需要或者沒有必要做的事情。
  •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自私」,不懂拒絕的孩子,長大活得很痛苦
    自私這種品德是每一位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擁有的,因為自私的人總是會被人唾棄,這種性格的孩子也常常會交不到朋友。但是作為父母,應該要從小教孩子學會「自私」,因為不懂得拒絕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將會活得很痛苦。父母教會孩子自私並不是說讓孩子不要學會和他人分享,而是說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學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私人物品,並且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 如何預防孩子被欺凌?四招教孩子學會爭取自己的權利
    親和性就是對別人友好,經常幫助別人,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這樣的孩子往往朋友更多,別人也更喜歡他,也不太會來欺凌他,因為他有好朋友可以幫忙。有勇氣的孩子,當然沒人敢欺凌他。四步讓孩子學會爭取權利那麼,我們要教孩子肯定性地表達自己,具體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