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總是讓人覺得慵懶疲倦,廣東這兩天也一夜之間氣溫驟降,似乎是要再次嘗試入冬的節奏。都說在廣東一年四季,四季輪換本該是正常事,但是卻硬是在廣東感受不到一絲秋意,前兩天還短袖脫鞋,一下子就過渡到蓋著棉被不願出門,所以對於秋天的痕跡廣東人是有一種執念的。但是,沒想在廣州周邊就能看到金黃的銀杏葉,而這邊金黃銀杏就在佛山的一家書店裡。
佛山人應該對於先行這個名字並不覺得陌生,可能小時候我們在街邊買的圖書或者文具就有這家書店的身影。這家書店的創始人在創辦書店的時候,可能從未想過要辦成一家怎樣的書店,一開始或許只為了賺兩頓溫飽,為了省租金不斷在同一條街道上搬來搬去,一直沿用和維持舊式的書店面貌。直至他意識到,在網絡書店與連鎖書店的夾擊下,這樣的小書店不會有出路,而不斷的改造和創新,才成就了如今有設計概念的書店,分店也不斷遍布佛山。儘管它已經開設了這麼多間分店,我還是喜歡最開始從零開始原汁原味發展起來的垂虹路總店,看著它完美的蛻變,成為佛山人最有情懷的地方,也非常感嘆。
垂虹路總店隱藏在一個老式小區內,這似乎也是它一直不忘初心,把總店留在居民小區裡,使熟悉書店的老顧客可以經常來逛一逛。走進小區,在老舊的居民樓中左拐右拐便看到了開在一樓的先行書店,綠樹掩映下的書店仿佛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先行書店四個字就隨意地掛在水泥灰牆壁上,轉角落地玻璃窗的設計,讓人可以從外面透過玻璃看到書店內的滿室溫暖,居民區裡拉起來的天線,老舊牆面上的黴跡,仿佛都是這家書店特別設計的裝潢。而一到秋季,推開書店大門,便會驚豔於書店的創造力,它把整個秋天都搬進來了。金黃的銀杏葉鋪滿整個地面,似乎進入了夢境一般,走在上面都要害怕把它踩碎了。
銀杏葉有的落在臨窗布置的桌椅上,有的落在堆積擺放的書籍上,在室內暖黃的燈光照耀下,葉子也亮得發光。如果說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話,我想此情此景就是它呈現出來最貼切的畫面。沒有落地玻璃的牆上是壘得高高的書架,書店中間也是碼著整整齊齊的書籍,只留兩旁黃金大道供人通行。據說銀杏葉是創辦人特地到廣西收集的銀杏葉子,每天都會給灑落在書店地面的葉子灑水,讓他們保持溼度,才能在書店多存留幾天,這個溫暖的創意只源於六年前書店主人賞秋歸來,聽聞有老人因為腿腳不便不能去外地賞秋,他就萌生了把秋天裝進書店的想法。
坐在店裡點一杯飲料,或一份點心,就能肆意地待在書店裡賞一天的秋或是看一天的書,靜靜地欣賞著室內的秋景,時間仿佛就停留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