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宣稱「大連人自己的買菜平臺」的「蔬品匯」APP,給買菜不易的市民帶來了不少方便,也因此通過線下掃描充值的方式迅速聚集了不少會員。在6月份「蔬品匯」宣稱線下實體店成立後,不少心存顧慮的會員繼續進行了充值。然而近期,會員發現,打開頁面可以正常下單,但是提交訂單時總顯示「系統升級中」,在數個買菜群被解散後,會員慌了神兒。採訪中記者發現,目前該平臺的客服電話已經處於無法接通狀態,實體店工作人員則表示,其與「蔬品匯」只是合作關係,而且已經停止合作。目前已經有上百位會員開始組團維權,其中有部分會員已經報警。
「蔬品匯」會員群被解散客服失聯
會員於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出門買菜不那麼方便,這個時候一款宣稱「大連人自己的買菜平臺」的APP通過他人介紹給了自己。「果蔬肉蛋零食應有盡有,當時網上下單,次日送貨。」因為消費滿20元就可以享受送貨到家服務,於先生果斷下載並充值。後來隨著生活常態化,「蔬品匯」的配送更加及時,因此於先生就一直使用到了現在。
然而在11月26日,「蔬品匯」客服突然在會員群中通知系統需要升級,暫時停止下單功能。而在此前不久「蔬品匯」的系統頁面上剛剛推出「充值500送500」的優惠活動。這樣的「巧合」讓不少會員心生警惕,在多次詢問客服何時恢復下單買菜功能沒有得到明確答覆後,部分會員提前組建了維權群以防萬一。
事實證明他們的舉動並非杞人憂天,29日,在又一次詢問客服無果後,於先生發現「蔬品匯」將自己所在的會員群解散了。
而之後再聯繫客服,客服就失聯了,而且一直失聯到現在。
線下實體店曾給了有顧慮的會員「定心丸」
另一位會員劉女士告訴記者,實際上在生活常態化之後,對於是否持續充值使用「蔬品匯」APP,自己早有顧慮。但是在6月份,客服在會員群中宣布線下實體店開業後,劉女士的顧慮漸漸消除,雖然沒有進行實地探訪,但她心中認為「只要有實體店,就不容易失聯」。
然而在29日會員群解散後,有家住附近的會員前往實體店所在的甘井子區秀水路進行探訪,結果發現當日實體店的大門緊閉。
會員張女士表示,在「蔬品匯」正常運營期間,新品到貨、會員福利等信息都是通過微信群發布,會員分布在市內四區。張女士稱自己知道的就有6個VIP群,一個福利群,每個群都是200左右。而其他會員反饋的信息顯示,會員群不止這些。
推廣員沒拿到提成自己還有餘額沒消費完
在所有維權會員中,會員王女士的身份比較特殊,她自己既是充值會員,同時也是「蔬品匯」的推廣員。她告訴記者,自己經營一家小店,6月份時隔壁店主找到自己,讓她幫忙做「蔬品匯」的平臺推廣工作。
這個推廣工作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就是介紹他人掃「蔬品匯」給的二維碼加入平臺,充值成為會員,於此同時她自己也組建了一個「蔬品匯」會員微信群。
按照「蔬品匯」平臺給的承諾,成為會員後每充值100元,王女士就可以拿到3元的提成。王女士發展了90多人,自己還充值了1500元。
然而王女士稱自己並沒有拿到「蔬品匯」承諾的提成,如今「蔬品匯」突然停擺,自己的提成更加無望,而且自己尚未消費的錢也眼看著打水漂。
維權會員自行接龍統計未消費餘額
11月30日,記者被會員拉到了維權群中,根據會員們關於未消費金額的接龍信息,記者看到會員們未消費的金額多的還有三、四百元,少的十幾元,大多數金額在數十上百元,截止到下午6點半已經有60人參與接龍,積少成多,涉及金額也不小。
在會員的討論中,記者看到除了對「蔬品匯」突然失聯表達不滿,會員們對其失聯前還在發布優惠活動鼓勵充值這種做法表達了憤慨。
一位VIP會員表示,在被客服解散後,自己也被拉黑,後來她輾轉聯繫上一位客服,對方表示自己已經離職。
會員劉女士表示事後聯繫上了配送司機,對方表示自己已經下崗三天。
「蔬品匯」App已被下載一萬次
採訪過程中,記者下載了「蔬品匯」APP,應用市場顯示這款APP被下載一萬次,記者登錄頁面發現還可以正常瀏覽,以市民經常購買的土豆為例,已經被下單4500多單。
記者注意到,在「蔬品匯」頁面顯眼的位置「會員福利充五百送五百」的信息非常醒目,但是在下單後,每次點擊「提交訂單」,都會出現「系統正在升級」的提示,而會員的餘額也無法提現,記者撥打平臺提供的客服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狀態。
實體店稱與「蔬品匯」是合作關係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來到「蔬品匯」之前宣稱的實體店進行探訪,與前一日大門緊閉不同,這一天處於開門狀態。記者看到門頭上的名稱為「蔬品匯平價超市」,更高更醒目的位置寫著「蔬品匯電商新零售,大連人自己的購物平臺」。
走進超市記者發現顧客不多,部分貨架上已經沒有擺放貨物,有兩名員工在進行輕點工作。
一名超市負責人表示,超市和蔬品匯不是一家,只是合作關係。「去年開始合作,前幾天我們已經停止了合作,會員在APP的餘額不能在線下使用」。
記者通過查詢獲悉,『『蔬品匯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於去年4月份成立,今年8月份,『『甘井子區蔬品匯百貨副食店在秀水路57號註冊成立,兩家的法人代表的名字只差了一個字,兩家企業是否存在關聯不得而知。
目前,部分會員已經選擇報警,更多會員表示希望「蔬品匯」APP的負責人能夠出面說明情況、解決問題,「畢竟每個人涉及的餘額並不大,誠信更重要」。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 實習生比崇來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