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十年,家長必須了解的三條黃金法則!

2021-01-07 騰訊網

小喇叭:一對一輔導諮詢進行中!工作室服務理念:在充分了解家教現狀的基礎上,提供創意性的解決辦法和負責任的家教建議。詳細了解請留意文末二維碼。

孩子閱讀的

關鍵十年

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有一句話說「不閱讀的孩子,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因為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如果你還是對孩子的閱讀不屑一顧,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看到沒考好就打罵,但就是找不到孩子為什麼沒有考好的原因。

其實是孩子的能力根本就沒有提升上去,死記硬背式的學習,終究是沒有效果的。

因為語文的學習在於閱讀 。這幾年的教育改革,在今年的語文課本設置上看到了一絲生機和變化。

今年400多萬中小學生將啟用新版語文教材:裡面的亮點是更加重視孩子的閱讀,並且提倡孩子和大人一起讀,增加課外閱讀的一個要求。

下面我們仔細看看這些變化:

增加了一個 「快樂閱讀吧」欄目,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教材第一單元的入學教育中,有一幅圖是孩子們一起討論《西遊記》等故事,語文學習將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表達,通過讀故事、演故事、看故事等,提升閱讀能力。入學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閱讀教育,把閱讀習慣提升到和識字、寫字同等重要的地位。

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課外閱讀。這就是提倡親子共讀,拓展孩子課外閱讀的一個方向。

希望老師和父母能夠一起,真正地在這兩點上下功夫。因為語文教學不能單篇碎片化教學。需要一個閱讀的氛圍,一個閱讀習慣和水平。

可以說,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成績肯定不會很好,因為綜合能力的考核需要更多的閱讀量和知識量來支撐。

而且可以想像在新的時代裡,沒有閱讀能力的人,是會被淘汰的。因為信息化時代,需要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很多家長一看到深度的報導,馬上就傻眼了。但是那些狗血的娛樂新聞倒是能夠樂呵呵地笑幾天。

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是學習的需要,是個人發展的需要。父母沒有權利去剝奪,而是要積極地為孩子培養這種習慣。

而且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是有關鍵期的。錯過了這個關鍵期,那就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而且收效甚微。

閱讀的黃金十年是哪十年呢?

閱讀的黃金十年可以說是從0歲開始到10歲,最需要做的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孩子在0-6歲有一個感官關鍵期,從出生起,孩子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這個時期孩子就可以接觸圖書,由父母開始進行親子共讀。而這個時期的努力,將為接下來閱讀習慣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蒙臺梭利指出,幼兒的文化敏感期萌芽於3歲。在這個時期,孩子會有一個識字敏感期,此時期的閱讀建議是:可以給孩子閱讀一些經典繪本,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識字,就不給他閱讀,而是要多閱讀,讓孩子從宏觀上認字。這個時期,孩子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達不到書寫,更不能掌握字的含義。

5-7歲,孩子進入大量認字的階段,可以讀一些簡單文字類的圖書,比如《中國童謠》、《開心柯藍》、《不一樣的卡梅拉》等圖書。

8-10歲,孩子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開始有自己明確的閱讀愛好。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黃金閱讀期。

這個時期可以讀深厚一點的書,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繪本階段,比如《諾貝爾青少年系列》、著名翻譯家任溶溶擔綱的《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還有一些經典的世界名著。

這個階段,孩子就像一個海綿一樣,吸收著周邊的信息,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的觸角不斷伸長,閱讀的視野不斷擴大,如果在這個黃金時期沒有讓孩子的閱讀習慣得到很好的培養,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到了高年級或者大學,要想再去彌補,難免「先天缺陷」,無法治癒。

為什麼要在10歲前培養呢?

因為這一階段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無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主要是在10歲前形成。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經這樣說:「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0歲。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後來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紮下了深根,永遠無法拔掉和剔除了。」

如果孩子過了10歲,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已經很低了。假如這10年裡,你讓孩子形成了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習慣,你會省心很多。

給予父母的三條黃金法則:

01

黃金十年,你的做法很重要

你仔細想想,家裡有書嗎?你自己最近讀過書嗎?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我發現過一個很有趣的事,只要我看書,孩子基本都會去提幾本書來,說要我講。每次我得滿足他,我才能自己繼續讀。

但是我如果在電腦前面,他會跟我說,我也要玩。於是他就來我懷裡敲鍵盤。幸好我不追劇,不玩遊戲。否則他肯定都會學了去。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

有一次他還問我,為什麼小孩不能抽菸呢!我想你應該看到了自己。如果你天天追劇,那孩子怎麼會去愛上閱讀啊!

我敢保證,只要你將家裡的電視機關掉,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建一個讀書角或者書房;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的故事;給孩子增加書的速度要多於自己的應酬次數的話,你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基本就是從這樣的家庭裡長出來的。講真的,沒有人天生不愛閱讀,也沒有人天生就愛書。

你會說你自己天生就不愛閱讀???其實你會說自己只是沒時間看書罷了。讀書的時間,現在是我們中國人最捨不得花的時間。而打牌的時間,是大街小巷最時髦的時間消費。

所以我們常常想給孩子找一個讀書的地方,方圓20裡沒有書的蹤跡。與其怪社會不懂味,不如自己努力,給孩子建一座家庭圖書館

願你的時間不要放在電視機和商場裡。特別是做了爸的人,不要把時間還放在網吧和遊戲上。

你這樣做,孩子不學你,都對不起你啊!

02

給孩子選一套好書很重要

人靠衣裝馬靠鞍,好馬配好鞍才行。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匹千裡馬,你把他當驢養。可嘆這世間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很多孩子是愛閱讀的,只是苦於兩點,與其失之交臂。一點是從來沒有真正地讀過,沒書可讀。一點是從來沒讀過適合的書。

有人會說,沒書可讀,太危言聳聽了吧!學校裡不是正讀著嘛!說實話,學校裡的課本不能叫閱讀,不能等同於真正的閱讀。

有媽媽說怕孩子分心,只要讀學校的課本就好,能考高分才是王道。好吧,你贏了。你贏在了對孩子分數的重視上,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忠實粉絲。

只是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不雜學一點,將來出了學校怎麼混。騙子這麼多,傻子都不夠用了。單純的學生已經成了騙子們的香饃饃。

另外我們談一談為什麼說孩子沒有讀過合適的書。這種情形太普遍了。我們打開淘寶,看看熱銷榜單。有不少的格林童話改編本,365夜故事改編本,性格養成100法等。小巴掌大的書,20本一套,只要9塊9,還包郵。

你想過孩子的感受嗎?

自己的第一套啟蒙書就是這種書。畫面都是花花綠綠的,美其名曰「視覺刺激」,圖形扭曲變形,美其名曰「開發想像」,將一隻老虎畫成一隻貓,是想告訴孩子老虎就是貓科動物嗎?別拿這種劣質的圖書荼害孩子的心靈了。

還有一種就是父母認為的好書,硬塞給孩子讀。

比如有些父母覺得要給孩子讀國學,於是買了三字經,百家姓,天天給孩子讀。自己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和朗誦的音律之美,當然無法讓孩子去感受。

所以一頓搞下來,孩子對閱讀徹底沒有了興趣。媽媽一說閱讀,孩子的頭就大了。

有時候,就好像你養一隻小白兔。它喜歡吃青菜蘿蔔,但是你給它吃大米,吃鮑魚海參。因為你覺得這是好東西,但是兔子未必喜歡呢!

有時候,父母選書就是這樣,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我們從圖書的硬性指標說說選書:

紙張、油墨、印刷精美安全,厚度尺寸要適當。讓孩子欣賞的圖書都必須嚴格要求其字體、圖書印刷清晰、精美。對於小傢伙來說,圓角的圖書比直角的更容易得到保護。尺寸的話,對於大孩子沒什麼要求,但是小傢伙們更喜歡小一點的,手掌書,手指書,互動書,洞洞書簡直就是小傢伙的最愛,因為他們的世界小小的。

選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均衡

就好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我們要講究營養的合理搭配,選擇圖書也是如此,不能孩子愛讀漫畫,家裡就只買漫畫書;孩子喜歡地理歷史,那就不管其他自然科學;孩子喜歡童話故事,那就不讀社科文學,肯定不行,給孩子讀書,就要葷素搭配,內容多元化,讓孩子的視野變得開闊。

03

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及水平很重要

有很多媽媽希望給孩子推薦圖書,其實這有點瞎子過河的感覺。真正能給孩子選擇圖書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父母,另一個是孩子自己。

有人諮詢給孩子讀什麼書好,我一般會首先問孩子讀過什麼書?喜歡什麼類型的書?很多媽媽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不了解孩子的興趣,所以選書無從談起。

所以,一定要堅持親子共讀。因為我覺得只有親子共讀才能讓父母真正地了解孩子。

因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很多時候和年齡都無關,比如有些7歲的孩子能讀9歲孩子的書。這個閱讀能力的形成跟孩子的閱讀經歷和積累有關。

而這個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父母要有足夠的參與和把握。不要覺得自己丟幾本書給孩子就行。

另外就是要了解孩子的興趣,不要逼著他去讀一些不感興趣的書,也不要阻止他去閱讀自己想讀的書。有些媽媽看到孩子天天只讀漫畫,就逼著他去讀文學書籍,那孩子一下子肯定接受不了。你可以給他一些故事性強的美繪圖書,圖片還是有很多,文字相對較少,給孩子一個過渡。

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向孩子推薦一些好的書,並且勾起他們的好奇心。增加其他圖書的比例,慢慢地就將重心轉移了。真正養成了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量一般都很大,而且幾乎是不挑食的。

1

END

1

來源:本文根據相關育兒網站文章整理。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心理諮詢/廣告合作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本號創始人劉鴻雁個人公眾號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劉鴻雁兒童心理

專輯《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已全部完成,當您遇到孩子心理方面的困惑時,不妨先了解這個年齡孩子的心理特點,如果屬正常心理成長過程,就不用那麼著急。

視頻號」兒童心理成長「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簡單、實用

投稿/轉載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兒童心理成長的微信號:ertong_xinli,是兒童心理資訊和服務平臺,歡迎關注。

關注我們還可以快速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A叛逆,B愛發脾氣,C固執,D嫉妒,E敏感,F急脾氣,G磨蹭, H愛告狀,I哭鬧&耍賴,J立規矩,K膽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別人東西,O教育方法,P做個好爸爸,Q入園焦慮,R不合群,S興趣培養,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請關注本號後回復對應的字母,如「叛逆」回復「A」。

點擊在看讓更多家長受益↓↓↓

更多文章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培養優秀的孩子,離不開這9條黃金教育法則,家長必讀
    ▼親愛的家長:教育孩子絕對不可簡單粗暴,要講究科學的方法,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向,這樣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父母在陪伴孩子過程中,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今天和大家分享教育界的9大黃金法則。讓父母教育孩子有方法,孩子健康成長每一天!
  • 培養孩子健康發展的九大教育法則,家長一定要知道
    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從古至今家長們一直關心的重要問題。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呢?性格好,孩子在學習生活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更能吃苦,不輕易放棄。孩子性格身心的發展,不是無跡可尋,只要用心,家長一定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這九條培養孩子健康發展的黃金教育法則,家長們趕緊學起來吧!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經歷了幼兒期識字、由圖向文字的轉變、初步建立閱讀興趣的基礎,在小學中年級(3~4年級),孩子應該進入他一生中第一個黃金閱讀期。兒童閱讀關鍵期結合「關鍵期」理論,專家學者普遍認為14歲前是兒童閱讀關鍵期。據此,我們可分為四個關鍵節點:學齡前、8歲、11歲、14歲。
  • 培養優秀的孩子,離不開這些黃金教育法則
    教育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了解一些基本的規律和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今天非凡心就與各位家長分享10條黃金教育法則,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人的行為正如這個故事一樣,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就被固定起來,就形成了習慣。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個習慣。當然,如果要改變一個習慣,也跟這個習慣形成的時間有很大關聯,改變會更難,要花費更多時間。所以,我們要注重孩子的細節,注重引導。
  • 親子閱讀的黃金十年,儘早讓孩子養成這個習慣
    2時間的長河在孩子的身上真的流淌地很快,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所以,給孩子的閱讀啟蒙,至關重要,你需在這個十年有效期內完成。在孩子成長的頭十年,是父母的有效期,在這個時期內,我們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引導。當孩子剛剛生下來,他會有感官上的發展,每天都在長,每天都在努力地感受外部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父母,因為父母將他們帶到人世。
  • 3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法則,家長們過來看啦
    下列這3條教育黃金法則送給所有的父母親們。1.尊重別人是人生要會的第一個黃金法則。研究表明,與9個月到三歲的孩子多交流與溝通,他長大後會更聰明伶俐。兒女與父母相互間關係平等,相互尊重,且始終保持交流與溝通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顯的比其他孩子超出許多。當孩子無故遲到時,媽媽了解到,原本孩子是為了能去小河邊看日出,媽媽告訴孩子&34;,與此同時也告訴孩子&34;並送一塊兒表,從此以後孩子再也沒無故遲到過。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選擇對兒童繪本,是關鍵所在
    兩到三歲的寶寶可以閱讀教育意義更強的繪本,對他們的認知能力進行啟蒙。而三到六歲則是寶寶學習的黃金階段,這時可以為他們挑選一些類似數學、科學、藝術、想像力啟蒙之類的繪本,有助於提高寶寶的大腦思維能力。2.
  • 家長了解「狐狸法則」,做到「三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現在仍舊有許多家長都在做著和林女士相同的事情,這些家長都認為孩子就一定要照顧著,總覺得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邊,他們才可以更好的成長。可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離開了父母的懷抱,或許他們可以飛得更高呢?了解狐狸法則,幫助家長教育更獨立的孩子。
  • 如何增強孩子記憶力?了解「大腦」是關鍵,家長要掌握這4個法則
    實際上,家長可以先了解一下"大腦",因為這個才是提高記憶力的關鍵,只要知道大腦是怎麼運作的,也就是了解一下大腦的"結構"是如何展開記憶的,那麼就能清楚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那麼,大腦的「結構」是怎麼樣的?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幼兒家長注意了!0-2歲的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必知七大關鍵點
    我見過很多來書店的孩子,一呆就是半天,長得時間就差不多一天跑三次,一坐下來就是看書。在健康角度來說,繪本題材豐富,而且貼近孩子的生活,非常符合幼兒心智發展,通過繪本,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滿足,也能從繪本當中提升思維邏輯能力。0到2歲是嬰幼兒認知的關鍵時期,孩子通過聽覺,視覺,在自己的腦中積累語言,繪本的的營養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嘗試認知和表達自己。
  • 孩子的「黃金閱讀期」,家長別錯過,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獨立閱讀?
    孩子也很願意配合媽媽的引導,對於媽媽的提問孩子很積極地去思考。這個習慣以堅持就是3年,如今寶寶對閱讀非常的喜歡,經常會和媽媽一起在客廳裡大聲的朗讀。孩子很享受閱讀的樂趣。01何謂孩子的「黃金閱讀期」?閱讀習慣可以得到快速的培養,並且孩子的語言方面以及表達能力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和發展的。適當的閱讀刺激可以讓孩子在這些方面有所提升。這個階段家長們主要為孩子進行的是淺閱讀,這也是為之後入學後的深閱讀做準備。有些家長在這個階段沒有抓住這個黃金期,到了孩子入學後才發現孩子有很大的閱讀障礙,在想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就會有些困難。
  • 學好英語的18條黃金法則,強烈推薦給孩子看
    今天,總結了大神們英語學習的18個黃金法則,分享給大家!只要對它們理解並加以運用,相信徵服英語將不再是難題!黃金法則第5條Use all your senses to learn English.你必須聽英語、說英語、觸摸英語、聞英語,還要嘗嘗英語的味道。用心去感受英語。讓自己沉浸在這門語言當中。學會用英語思考。黃金法則第6條Relax!
  • 孩子三歲以上這五個習慣家長必須要培養,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從三歲開始,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培養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對孩子生活的道路,會帶來更多的幫助,在孩子三歲以上,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啦,這五個習慣是不能少的,如果你平時也是這樣讓孩子做的話,繼續堅持,要是沒有這樣做,趕緊看看。
  •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家長的這幾個實用方法
    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怎樣才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所以,家長在周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讓孩子多多浸漬好的影響。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關鍵點都在這裡了
    我並不是育兒領域的專家,但在被父母育兒培養我閱讀習慣方面有著非常多的失敗經歷。結合我小時候被父母培養閱讀習慣的失敗經歷與長大後我關於這方面問題的閱讀與思考,我有著如下結論。1、激發興趣是最關鍵的,而「要求」則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小孩是最具有好奇心的。如果我們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小孩經常會對有吸引力的動畫片、魔術等節目吸引,如果看一半關掉,他們則會非常憤怒。
  • 《人生十二法則》培養孩子容易成功的體質,用這12條就對了
    在暢銷書《人生十二法則》中,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將人類數千年來的哲學思考、神話故事中的精神財富與心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前沿研究相結合,用12條最基本的人生法則,為我們找到擺脫人生困境的方法。科學作家萬維鋼老師說:「彼得森這些建議我完全贊同,我希望我兒子長大以後讀讀彼得森這本書。」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孩子一生要經歷的三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遠。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和家庭教育有直接的關係。很多父母不遺餘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很多父母不遺餘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 雙向教育中的黃金法則,學會雙向教育,用愛來教育孩子
    一、雙向教育中的黃金法則孩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什麼都了解的而這樣的法則出現在《雙向教育》一書中,這是一本由梅傑寫成的著作,在這本書中有一個黃金法則——R=tlc的公式,這個公式不僅是用來教育孩子們的,還能幫助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並且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能從這樣的法則中學到很多東西。這本書中一直被認為是黃金法則的等式用我們的語言來翻譯則是:用思考,信心和愛來組成一個人的責任。而想要做到這個等式就必須學會體貼,關懷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