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了解「狐狸法則」,做到「三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020-10-16 小焦媽媽

文/小焦媽媽

隨著現在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家長對孩子可以稱得上是百般呵護。家長為了給予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都會去替孩子做決定,替孩子做一些事情。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你的這些舉動真的會換來孩子的感恩嗎?你的做法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林女士在生下了孩子之後,就一直關注著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再加上林女士是一個在生活中非常細膩的人,所以對孩子進行照顧的時候,可以稱得上是無微不至。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不小心碰掉的玩具,林女士都會小心地將玩具放回原處。從小到大,李女士從來沒有讓孩子洗過一次碗,就連孩子的衣服,林女士也是自己去清洗。

終於將孩子養大,孩子也上了大學,可是帶孩子剛上大學一周之後,孩子就拎的行李箱急急忙忙地又回到了家中。而孩子回來的原因,只是想讓林女士幫助自己洗衣服而已。

林女士打開孩子的行李箱,發現衣服和襪子混在一起,這些衣服看上去非常的亂和髒。在面對李女士的質問時,她的孩子卻說:「以前都是你給我洗衣服的,我不會洗衣服,自然要將衣服帶回來,讓你給我洗了。」


林女士聽到孩子的回答是漸漸的沉默了,他覺得自己照顧孩子是對孩子愛的表現,可是他從沒有想過自己對孩子的照顧,卻讓孩子沒有了獨立的能力。

現在仍舊有許多家長都在做著和林女士相同的事情,這些家長都認為孩子就一定要照顧著,總覺得只有孩子在自己的身邊,他們才可以更好的成長。可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離開了父母的懷抱,或許他們可以飛得更高呢?了解狐狸法則,幫助家長教育更獨立的孩子。

什麼是「狐狸法則」?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狐狸富來普和狐狸萊拉相愛了,過後生了5隻小狐狸。再有一次出去覓食的時候,萊拉不小心被夾子打中,因此死去。狐狸爸爸不得不因此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但是富來普並沒有像母雞一般,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翅膀之下,而是運用一些辦法讓他們學會獨立。因為狐狸爸爸知道自己沒有辦法一直陪伴著孩子,所以在狐狸很小的時候,狐狸爸爸就教會他們如何去覓食,在孩子成年後,爸爸就讓孩子自己去開拓新的領域,想辦法自己去生存。


雖然每一隻小狐狸都不願離開,可是狐狸爸爸仍舊將每一個孩子都趕走。而最後的結果就是每一個小狐狸在獨立生存之後都變得非常健康和強壯。這也就是大自然中流傳下來的狐狸法則。

而這個法則真正要告訴我們的就是:如果你真的愛孩子,那麼就一定要讓他們擁有獨立的能力。

雖然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孩子獨立才可以使他們擁有更好的未來,可是有些家長卻仍舊不願意放手,殊不知他們帶給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家長從不放手,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1、孩子習慣依賴他人

家長如果一直不肯放手的話,那麼孩子就會在你的安排之下成長,一直沒有得到鍛鍊,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父母的幫忙。那麼當他們一旦離開了父母,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習慣性的去依賴別人。對待事情沒有自己的看法,沒有主見面對選擇,更不懂得如何去進行抉擇。

2、做事習慣退縮

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依賴著自己的父母,而在他們離開了父母之後,面對事情只會產生害怕恐懼,甚至是因此退縮。

這些孩子永遠都沒有勇氣和責任心,他們不會積極的去解決事情,只會一味的去逃避,不願意去承擔相應的責任。

3、出現自卑心理

家長如果一直都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懷中,不讓孩子去見世面的話,那麼等到孩子真正出去的時候,他就會發現自己和同齡孩子的差距。在這種比較之下,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許多弱點,那麼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他們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所以說家長如果一直都不肯對孩子放手,那麼這對孩子產生的傷害是很大的。這就表示家長應該要了解狐狸法則,做好「三不」,來鍛鍊孩子的獨立。

家長做到這「三不」,更好的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1、不替孩子做決定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習慣性的去替孩子做決定,平日裡替孩子選擇衣服,在孩子長大之後替孩子選擇學校,在孩子進入到大學時,更會替孩子去選擇專業。

從小到大孩子都被父母安排著,在這種安排之下,孩子的自主能力根本沒有辦法得到鍛鍊。所以家長如果想要讓孩子獨立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做到,不替孩子去做決定。面對選擇的時候,家長讓孩子自己去進行抉擇,我面對一些大事情,是家長不妨給予孩子一些意見,去試著引導孩子的選擇。


2、不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在幼兒時期通常都缺乏安全意識,所以經常受傷也是比較正常的事情。比如上樓梯的時候經常會被絆倒,出門玩耍的時候也會摔倒。而在這個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習慣性的去將孩子抱起來,而不是讓孩子自己爬起。

這也就表示家長不應該去過度的保護孩子。我們不去幫助孩子,這並不代表我們不關心孩子,在面對一些沒有太多危險的事情時,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進行,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3、不過分照顧孩子的起居

家長總是將孩子的生活起居照顧的非常好,幫助孩子洗衣服,給孩子餵飯,就連收拾房間這種小事家長都會替孩子去進行。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會做這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些非常小的事情,家長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進行。比如讓孩子自己上樓梯,讓孩子自己去打開食品包裝袋,讓孩子自己去吃飯。這些小事情家長沒有必要去為孩子代勞,等到孩子再長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自己去清洗衣物。

總而言之,家長如果真的愛孩子的話,那麼就一定要更多去鍛鍊孩子獨立,只有孩子擁有了這項能力,即便是不在父母的陪同之下,他們也可以更好的去成長,家長也可以更放心一些。

那麼在家中你是如何去鍛鍊孩子獨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你的做法?

相關焦點

  • 愛孩子就要學會「放手」,父母運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性
    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同時,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了解「狐狸法則」,這個故事主要講的就是小狐狸在長到一定的年齡時就一定要離開自己的父母單獨去生存,這就是遵循了「適者生存」的原則,凡事靠自己的力量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長久。
  • 如果真的愛孩子,請家長熟知「狐狸法則」,並用於培養孩子
    文丨趙松珍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差,很多10歲的孩子手指都還沒有接觸過「陽春水」,還沒有做過飯,還沒有洗過衣服。很多家長操心孩子的學業,為了讓孩子專心於學業不讓孩子做半點家務活兒,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也有一些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吃苦,不管是小問題還是大問題都會幫孩子處置好,這樣真的好嗎?
  • 寶寶兩歲後家長要做到「3懶」,善用「狐狸法則」,培養孩子獨立
    學會「狐狸法則」,培養孩子更獨立這位狐狸媽媽在很早的時候就培養孩子們自己捕獵,在小狐狸們長大一點後,就讓他們獨自出去生活,即使沒有找到食物,也會任由孩子們餓著,一直在遠處保護著他們。這就是存在於大自然中最常見的「狐狸法則」。大自然中的狐狸法則同樣適用於教育孩子上。當父母學會適當的放手,孩子更容易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不會過於依賴父母。
  • 如何讓孩子更加獨立?狐狸法則了解一下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過度」關心孩子的家長,他們幫孩子穿鞋、替孩子收拾玩具。家長熱心往往辦了壞事。因為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沒法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什麼是狐狸法則?一個寒冬,狐狸富來普和萊拉相愛了,生了5隻小狐狸。一次覓食時,萊拉不幸被夾子打中而死去,富來普擔負起撫養孩子的重任。他沒有像母雞孵小雞那樣把孩子們保護在身下,而是讓他們自己出去獨立生活。
  • 美國心理學家:不想讓孩子變成「巨嬰」,父母要善用狐狸法則
    但是,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巨嬰」,培養出獨立性強的孩子呢?狐狸法則揭示愛孩子的真諦森林中有一對狐狸夫婦,它們有5隻狐狸寶寶。隨著小狐狸們一天天長大,狐狸爸爸開始教小狐狸捕食和躲避危險的技巧。這就是大自然中流傳的狐狸法則,愛孩子就要讓他學會獨立!現在有很多孩子,獨立性很差,都上小學了還需要家長幫忙收拾書包,什麼事都要依賴家長的幫助,成了一個「巨嬰」!
  • 靠人不如靠己,想讓孩子真正得到成長,父母別小看「狐狸法則」
    家長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狐狸法則」。什麼是「狐狸法則」?在狐狸的生存環境中,一旦到達到一定年齡就會被父母驅逐出門,俗話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此時如果狐狸不學會自己獨立生活,就只有接受生態系統的淘汰。父母對孩子成長幹涉過多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倘若父母對孩子的空間幹涉過多,不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會讓孩子的獨立性減少,這樣的行為在成長過程中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 李玫瑾:獨立意識父母要早培養,get狐狸法則,提高孩子獨立能力
    而在野外,狐狸的生存能力特別強,大自然中就存在著「狐狸法則」。這就是「狐狸法則」:愛孩子,就要讓他獨立!在很多人看來,狐狸媽媽的方式太過殘忍,但是她知道,自己沒有辦法一直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一直保護著孩子,只會害了孩子,讓它無法在大自然中生存。
  • 給孩子最好的愛:放手讓孩子獨立,家長要學會「狐狸法則」
    那要怎麼杜絕孩子形成這種不好的習慣呢?家長應該要先了解狐狸法則。說到這裡,家長不禁就會疑惑了。那狐狸法則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去看看吧!當普特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時候,他們已經變得更加健康強壯。在狐狸的世界裡,小狐狸是不能和大狐狸生活在一起的 ,他們一定要學會獨立生存。如果他們不知道如何獨立生存,將會被大自然無情的淘汰。「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儘管很殘酷,但是這是動物為了族類能生存延續的天然法則。
  • 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導讀: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你懂得「狐狸法則」,你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父母教育孩子時,學會運用狐狸法則很重要
    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和父母有什麼關係呢?孩子不獨立會有哪些表現呢?父母怎麼去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呢?其實,可以參考狐狸法則。狐狸法則是什麼?再看看現在的孩子,很多孩子摔倒了還要家長抱起來,其實家長們不妨試試不去幫助孩子站起來
  • 怕孩子跌倒、受傷?適當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狐狸法則請了解一下
    不難理解,這是由於家長過於幹涉孩子的生活,孩子從小到大不獨立造成的,以至於到了大學連衣服都不會洗,成了名副其實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學生。告訴他們什麼是自己必須完成的,如果孩子有不了解的東西,我們可以幫助了解。但是需要自己親手做時,要獨立完成。只要這樣做,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的獨立能力提高了。他們不再依賴於父母,有了自己的獨立思想。2.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經常有一些家長給我反應,孩子動手能力很差,幾乎不會做任何家務。
  • 在培養獨立性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這位媽媽是如何做到的
    ,而現實生活中更是有很多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事都做不了。,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上文講到了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會在成長的時候經歷兩個關鍵的過渡時期,也就是獨立性和自主性。當然了,歸根到底也不去是家長的問題,有些孩子的孤僻離群也是孩子本身的原因。比如:「內向、不愛說話、不愛集體活動」等等。如果說孩子本身就具有這些特點的話,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又存在著差異的話,也是很容易會導致孩子形成一種孤僻性格的。
  • 成就孩子的重要條件之一,獨立性,如何培養家長朋友們都要注意了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孩子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保護過於充分,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親力親為,生怕孩子受到半點傷害。但其實孩子在幼兒階段正是培養獨立性的最好階段。因此,家長們應首先從思想上做出改變。
  • 四步法,趁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常常會忽略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但是其實很多家長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這個問題。因為獨立性的問題相對來說,是比較隱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身邊有很多一年級的家長經常會說,孩子們上一年級,一個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都考一百分,真的不知道哪些孩子學習好,哪些不好。大家細想一下,這些都考一百分的孩子真的都沒有區別嗎?很多一二年級的家長因為孩子的成績不錯,卻很容易忽略了孩子的獨立性問題。
  • 擔心孩子依賴性強,父母學會巧用"狐狸法則",不怕長大沒出息
    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過度保護並不是真正對孩子的好,學會巧用狐狸法則,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在狐狸的世界裡,成年的狐狸是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它們必須獨立養活自己,這也是自然法則。」,你的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所謂的狐狸法則,就是指家長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獨自去面對困難,雖然心有不舍,但卻可以很好地鍛鍊孩子的生存能力。
  • 愛因斯坦:不想孩子成為「巨嬰」,父母一定要懂得這個狐狸法則
    他把這個品質描述為高貴的品質,他說:「學校及家長的目標必須是培養能獨立行為和思考的個人,而這些個人又把為社會服務視為他們最高的生活任務」。幾乎可以這樣說,只要做到針對愛因斯坦所說的這個品質重點培養,那麼馬雲所說的那些品質,幾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擔心孩子依賴性強,長大沒出息?巧用「狐狸法則」娃想不優秀都難
    文|秘籍君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總想盡全力,為孩子掃平一切障礙,讓他們順順利利長大,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鄰居家兒子今年剛上大一,卻因為無法適應大學生活,吵著要退學。鄰居寶媽說,一心想要給兒子更好的教育,讓孩子考上好大學,有出息。所以,平時在家裡除了學習,她什麼都不讓兒子做。
  • 在孩子培養獨立性的最佳時期,請將選擇的權利,還給孩子
    人們普遍更願意和獨立、有責任感的人交朋友,而幼兒時期正是培養獨立性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家長提高對於孩子獨立性培養的教育意識,幫助孩子從小具有強大的自理能力,以及獨立的人格,在今後的學習和社交之中擁有更大的內心驅動力和抗挫折能力。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要把培養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裡。培養孩子獨立性是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自己為自己的明天做主。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和創新,獨立做屬於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為將來多學一些本領,為將來多受一些磨練。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經常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幫助他們逐步學會自己做事、自己動腦 筋想問題。 培養孩子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思想要有認識,還要了解其發展規律
    其實,孩子的獨立性不是天生的,一定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由家長培養起來的。那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家長要從下面兩方面開始做起:1、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孩子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小孩子天生愛模仿,所以,在孩子1-3歲的時候,就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了。一定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而忽視了這方面。1-3歲的孩子,會對大人所做的事感興趣,當他們看見大人在幹什麼的時候,他們通常也會學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