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成功,能力不是唯一,能做到這四個字者,註定是人上人

2020-11-09 百家慧

一個人的成功,能力不是唯一,能做到這四個字者,註定是人上人,很多人卻不知道!

那麼,具體是哪四個字呢?持之以恆!

一、持之以恆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所謂有心人,就是有恆心的人。堅持不懈,最後就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這是成功的必要務件。

一天,烏龜在一棵樹下,聽見一群麻雀在談話。一隻長得很漂亮的麻雀說:「大象40世要舉行婚禮,邀請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慶典。」烏龜心裡想:「既然大象40世邀請所有的動物都去參加慶典,那我是動物,我也應該去!」

於是,烏龜上路了。

在路上它碰見了牛、羊、豬,還有一大群鴿子。它們看到烏龜行動緩慢的樣子,一齊嘲笑地說道:「烏龜呀烏龜,不是我們說你,難道你不知道嗎,婚禮馬上就要舉行了,可你爬得這麼慢,你能趕上嗎?別說婚宴早已結束,恐怕生下的小孩也可以舉行婚禮了。」

烏龜不理會這些冷嘲熱諷,執意前行。

過了許多年,烏龜終於爬到了大象的住處。只見洞口到處張燈結彩,各類動物都聚集而來。這時快活的小山羊告訴它:「今天,我們在這裡慶祝大象41世的婚禮。」

這就是具有恆心的結果,如果烏龜聽了其他動物的規勸,放棄前行的目標,恐怕就趕不上大象41世的婚禮了。

這雖然是一個寓言故事,但卻深深地折射出以恆心進取人生的哲理:在前行的道路上,只有那些不懈前行的人,才能到達成功人生的終點。

二、不怕無能,就怕無恆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面對困難的事情沒有做下去的勇氣。就像一句名言所說: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堅持下去的工作。

孔子帶學生去楚國,經過一片樹林時看到一個駝背老頭兒拿看竹竿粘知了,他好像是從地下撿東西一樣,隨便一粘就是一個。

於是孔子問道:「你這麼靈巧,一定有什麼妙招吧?」

駝背老頭兒說:「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5個月的時間練習捕蟬技術,如果在竹竿頂上放兩個彈丸掉不下來,那麼去粘知了時,它逃脫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頂上放3個彈丸掉不下來,知了逃脫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連放上5個彈丸掉不下來,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東西一樣容易了。我站在這裡,有力而穩當,雖然天地廣闊,萬物複雜,但我看見的、想到的只有『知了的翅膀』。若因萬物的變化而分散精力,又怎麼能捕到知了呢?」

成功者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行業有強烈的願望,並對之充滿希望,然後他們會拼命工作。如果一個人拼命工作,那麼他一天24小時都會不停地琢磨如何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因為要想成功恆心是必不可少的。

三、持之以恆才能創造奇蹟

浮躁的最大特徵就是沒有定力和耐力,當然更做不到持之以恆。在他們看來,堅持就能取得成功嗎?因此,也就輕率地放棄了。

麥當勞王國的締造者克羅克曾有一句經典的話:「世界上沒有什麼可取代持之以恆。才幹不行,有才幹的人不能獲得成功的事司空見慣;天賦不行,沒有回報的天賦只能成為笑柄:教育不行,世界上到處都有受過教育卻被社會拋棄的人。只有恆心和果敢才是全能的。」

「持之以恆」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是非常之難。哪怕是一件小事。

很多年輕人都曾經向蘇格拉底請教,如何才能擁有博大精深的學問和智慧。這時候,蘇格拉底總是告訴他們:「你們先回去每天做100個伏地挺身,1個月後再來我這裡吧。」

年輕人一聽,都笑了,他們認為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可是,1個月後,重新去找蘇格拉底的人卻少了一半。蘇格拉底看了看,就時來的這一半人說:「好,再這樣堅持1個月吧。」結果,又1個月後,回來的人巳不到1/5了。

簡單的伏地挺身是如此容易,但是要做到持之以恆也是如此之難。更不用說幹什麼大事了。因此,心態浮躁的人需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定力和耐力,克服自己浮躁的弱點。

要克服浮躁就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力,敢于堅持、善于堅持,相信持之以恆的力量,相信持之以恆能創造奇蹟。同時還要輔以必要的訓練,來鍛鍊自己的耐力。

心態浮躁的人,不妨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持之以恆的耐力和定力。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持之以恆的堅持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的結局。

朋友們,一個人的成功,須做到「持之以恆」這四個字!對此,你是否有其他看法呢?歡迎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4種xy者,註定是人上人
    通常來說,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以下這4種修養者,註定是人上人!                                                                                                    一、做事前先學會做人試問:你在做事前先學會做人了嗎?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種胸懷者,註定是人上人!
    縱觀古今中外,那些真正成了大事、立了大業的人,其能力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通常來說,一個人,如果有以下這3種胸懷,那麼其註定會是人上人!第1種胸懷:「謀勢重在智謀」當代人都熱衷談「勢」,認為智者謀勢,勢在必行,也勢在必得。
  • 真正成大事者,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大智慧者,註定是人上人!
    成功的人生,究竟有無模式可供大家參考?顯然,這不是用「有」或「無」能夠簡單回答的問題。人生或如險灘急流,或如微風細浪,或如浩浩洪濤,或如粼粼碧波。在人生的長河中有一些弄潮兒在峰頂浪尖,看似要被險惡的風濤吞沒,卻能化險為夷;也有一些人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時候也能洞察危機,防患於未然,凡此等,是一兩句話說不盡的。這些人之所以有此等本領,並不是受上天的照顧,而是因為他們有著打造自己成功人生的共同秘器——大智慧。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5大性格者,註定是人上人
    既然性格因素對事業具有這麼大的影響力,那到底什麼樣的性格特徵,才能幫助人功成名就呢?通常來說,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5大性格者,註定是人上人!你說我無用,當然,這也是你的自由,但這並不減損我絲毫的能力。看著吧!遲早我要開一家公司,規模比你的大十倍。」他並沒有吹牛,他說的句句是實話,從此他借著這次受辱的激勵,努力上進,幾年後,果然有了驚人的成就。由此可見:一個人只要具有不灰心的性格,在他的面前就會沒有任何難事能夠擊倒他。相反,他就會止步不前,處處碰壁。
  • 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樣東西者,註定是人上人!
    據心理學專家長期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那些真正成大事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樣東西者,註定是人上人!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不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社會環境,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在考驗著你,只有勇敢去闖的人,才會最終走向成功。特別是習慣於依賴父母,在溫暖的環境中長大的年輕人,要消除自己的一身嬌氣,敢闖敢拼,敢於吃苦,才能增加自己成功的籌碼。未來屬於勇敢無畏者。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有敢把自己豁出去的膽量。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等待鍛鍊。
  • 真正成大器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2種大格局者,註定不平凡
    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人生就要有大格局。先來給大家講個故事:一天,一位想投稿的日本年輕人膽怯地走進了主編的辦公室。主編覺得這個年輕人非常有才華,他們很快就籤訂了合作協議。之後,這個年輕人的作品很快就在漫畫雜誌上順利發表了,並迅速被廣大讀者認可。慢慢的,他在日本漫畫領域也算是嶄露頭角了。但是在日本漫畫界殘酷的競爭環境裡,能靠畫漫畫養活自己就算不錯了,更別提成功了。
  • 職場中混得好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種態度者,註定出人頭地
    職場中混得好的人,能力不是唯一,有這3種態度者,註定出人頭地。一、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最佳的工作態度莫過於敬業。敬業,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存權。在現實中,老闆最看中的就是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事情的人。要是你想讓老闆知道你是一個可造之材的話,那麼你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積極地尋找並抓住每一個可以促進公司發展的機會,哪怕它不是你的責任,你也要這麼做。
  • 厚黑學:男人成大事四字真言!能悟透,早晚混出頭,註定是人上人
    讀透厚黑學,並能活學活用,你就會發現,成大事並非想像的那麼難,至少,你絕不會一事無成。總的來說,一個男人,要想成大事,需要做到厚黑學中的厚、黑、忍、狠這四字真言,否則會一事無成!以下就分享這男人成大事的四字真言,能悟透,早晚混出頭,註定是人上人。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這24個字就是王陽明提出的12種2字「心學」。「心學」是王陽明的聖人之學,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好「心學」這兩字,能少走不少彎路。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修煉好」心學「這兩個字呢?
  • 王陽明:成大器的人,能力不是關鍵,把握這2個字,會越來越順!
    曾國藩總結自己的成功,就提出過四個字——專心致志。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堅持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心。做事最怕見異思遷,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這樣內心沒有強大定力的人,還指望能夠成功?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 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記住24個字
    王陽明一生成就斐然,不僅做到了文人的最高志願「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還和孔子並稱為「聖人」,而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陽明第一次、第二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通過會試,第三次他才考過。王陽明認為人在低谷時,能力不是唯一,只有做到這24字才能走出低谷成就大器。
  • 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僅24個字,做到的人,必會贏得長久的成功
    如果讓大家去想諸葛亮這富有哲理的24個字名言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畢竟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太多了。而且能湊上24個字的名言,卻有些難。更何況大家都沒有數字的習慣。那麼大家是什麼樣的名言會讓做到的人贏得長久的成功呢?記得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名言,「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 有這3個好習慣的人,註定能成大器,看看你有幾個?
    當然不是。西方有句諺語: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或許,我們還有很多的人未能意識到習慣的巨大力量。但是,習慣影響人的一生這一點是客觀存在、毋庸置疑的。根據行為心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90%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由此可見,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習慣對我們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心理學家說:有這3個好習慣的人,註定能成大器,看看你有幾個?
  • 厚黑學大智慧:欲成大事者,培養這九大成事能力,註定是人上人
    這是明代一文人關於兵書中「借」字的闡述。意思是說,難於做到的事,可假借他人之手完成,不必親自動手去做,就可坐享其成。 欲成大事者,難免會有進退維谷、步步皆陷阱的時候,可以說是令人防不勝防,有時令旁觀者都不寒而慄。此種情形僅憑一人之力必然難以成事,借力便成為不可或缺,且是省時省力的最佳選擇。阿基米德曾言,藉助槓桿的力量,可以撬動地球。
  • 易經:成功不是偶然,成功的人都具備這3種能力,學會受益一生
    一個人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發生的,他身上一定有他的閃光之處,也有他過人的能力,那麼一個讓能不能成功靠的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易經》中找到答案。1.清華大學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是這一個道理。教導學生們自立自強,充分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自強不息的生活,在工作和學習上要做到無比認真不能有一絲的怠慢。2. 海納百川的包容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說的就是說要胸懷坦蕩、胸懷開闊,這充分地展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學識。
  •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懂得在這四個「字」上,下功夫
    平時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一些評價「這個人不行,不會做人」。其實很多時候我就在想,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去做人呢?人間往返匆匆幾十年,來的時候赤裸裸,走的時候好不能背負臭名。一個「會做人」的人,不僅可以人人愛戴,更是收穫人世間所有的好風景。
  • 曾國藩:一旦有「這兩個習慣」,註定是失敗的徵兆,尤其人到中年
    好的作風會帶著他走向更遠的地方,壞的習慣咋會成為這個人一生的弱點。曾國藩在這一點上有很大的領悟,他曾說過人生有兩個習慣一定不能有,一旦有了這兩個習慣,那麼註定是失敗的徵兆。尤其是人到中年。是什麼樣的習慣這麼嚴重呢?一個人的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性格對命運產生著極大的影響,環環相扣。
  • 曾國藩:人過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如何修煉自己,如何更好更快地成就自己,是我們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不惑,就是到了有智慧的年齡,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明辨事理,不被表象所迷惑。    人到四十,真的是到了一個需要好好考慮的年齡,所以曾國藩告誡我們,人到四十還想要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建議你讀讀這3句話  1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這2個字才是關鍵
    中國歷史上除了孔子外,還有一個人的理論影響到了國外,那就是王陽明。他的著名理論「陽明心學」自誕生之日起,便影響了無數人,晚清的曾國藩、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都是他的忠實粉絲,所以,在後來兩個人的成功經驗上都能看出「陽明心學」的影子。
  • 老祖宗的告誡:男人成大器的七大做事絕學,能領悟,註定是人上人
    為什麼在付出同樣努力的前提下,有的男人能成就一番大器、功成名就,有的男人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沒有太大成就呢?這與其做事功夫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係,重要程度遠超所謂的人脈。對此,老祖宗就總結過許多智慧,以下結合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智慧,分享男人成大器的七大做事絕學,能領悟,註定是人上人;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領悟這七大做事絕學,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