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和中國的關係毋庸置疑

2020-12-13 中國網漢..

 

Read in English

 

據歷史考證,在500年前的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所帶領的中國商隊開啟了東非,特別是坦尚尼亞之間的早期聯繫。中國瓷器和鐵製品在當時繁榮的東非沿海定居點和村落遺蹟的發現證明了東非沿海居民和中國人的早期貿易關係。

因此,這兩個國家的建立者(坦尚尼亞的朱利葉斯•尼雷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主席)在近代鞏固了中非人民幾個世紀的傳統友誼並非巧合。兩國間跨越萬裡的友誼也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雖然兩國相隔萬裡,但兩國人民卻情如兄弟。

過去50年的友誼見證了坦中在文化、政治、社會經濟和民間的合作更加深入。毫無疑問,兩國間50年的友誼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並且仍舊持續發展。在坦尚尼亞獨立初期和南非自由鬥爭時期,兩國立場一致,從那時起不斷地保衛著國家的主權。接下來的幾年,兩國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兩國老一輩人不斷地提醒著年輕一代人中坦之間是一種長期雙贏的關係。

從一開始,坦尚尼亞和中國的關係就是基於真摯的友誼、平等和相互的尊重。至今,坦尚尼亞已經接受了來自美國、中國、斯堪地那維亞和其他西歐國家的直接投資。但是沒有一個國家的直接投資能象70年代地標性的坦贊鐵路工程和近期由中國的銀行提供的用於發展坦尚尼亞天然氣領域的貸款那樣獲得特別的關注。那些所謂的中國突然大幅增加對外直接投資挑戰了西方傳統的對外直接投資原則的說法並沒有在坦尚尼亞獲得額外的關注。我們將會看到,中國在坦尚尼亞的合作項目有超過75%都投入到了服務領域(衛生、農業、水供應、文化、體育等等)和零售貿易。在金融領域,中國政府免除了投入到基礎設施項目上的大多數債務。大體上中國提供的都是無附加條件的幾乎零利率的貸款。中國無條件地給了坦尚尼亞自己設計發展規劃的機會和所需的資源。

自1964年中坦建交以來,兩國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兩國領導人來往密切,雙邊互訪顯著推進了兩國關係的發展。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和朱利葉斯•尼雷爾的互訪加強了兩國在社會和經濟方面的聯繫。在這裡我想舉幾個例子證明:自從1969年第一批來自中國的醫護人員志願者抵達坦尚尼亞至今,人數已將近達到了千人。千名坦尚尼亞學生畢業於中國的大學或高等教育機構。一個由中坦雙方科學家聯合組建的非洲傳統醫學研究中心在三蘭港(坦尚尼亞首都)的莫西比利醫學院正式成立。幾年前,在中國的財政支持下,坦尚尼亞政府在同一家轉診和教學醫院建立了一個心臟病學技術和心外科中心。

在農業領域,中國在坦尚尼亞建立了示範農場、建造了農具工廠並置辦了紡織廠。在早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項目就是著名的坦尚尼亞-尚比亞鐵路(坦贊鐵路)。當世界銀行和西方發達國家對此項目置之不理時,中國接受了坦贊兩國的請求。這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中國對坦尚尼亞的無私幫助。在這次項目中,中國再次印證了「患難見真情」,並且對坦尚尼亞給予了充分的尊重。

在中非合作論壇行動框架制定後,中國和坦尚尼亞政府以更開放的心態去進行著兩國的投資事業。在坦尚尼亞,更多的中國大企業在煤炭、鐵礦石、採礦、勘探、鑽井、運輸、天然氣、光纖、道路建設、新港口等領域著手進一步的投資計劃。在2012年6月到12月期間,中國進出口銀行向坦尚尼亞投資180億元人民幣(約合30億美元)支持坦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本覆蓋坦尚尼亞全境的建設項目不僅加快了坦尚尼亞的發展進程,還為坦尚尼亞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顯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2013年裡,中國的主要銀行,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已經決定進入坦尚尼亞金融市場並且跟當地類似的機構合作以提供資助更多的潛在項目。 雖然在坦尚尼亞的社會經濟動態中出現了以上所說的種種趨勢,但是這個國家在傳統上還是與西方國家有著緊密的關係,這種關係已經保持了超過50年。據坦尚尼亞銀行的數據顯示,2011年南非、德國、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日本在坦尚尼亞的進口總額中站到了54.2%。中國佔到了總量的11%,其中大部分是瓷磚、電話設備、汽車和藥品。同年,中國以14.9%成為坦尚尼亞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18.4%的南非和18.4%的瑞士。黃金和其他貴金屬,包括鑽石和坦桑石是出口到南非和瑞士的主要商品。與此同時,出口到中國的大部分商品屬於農產品,包括羅布斯塔和阿拉比卡咖啡、棉花、劍麻、腰果、丁香和脂麻。

總而言之,我們相信中國制定政策也會像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以本國的利益為出發點。但就我看來,只要這些政策不與坦尚尼亞的主權利益相衝突,並能幫助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就沒有理由去質疑中國對非洲,特別是坦尚尼亞日益增長的共同利益中摻雜了任何不良動機。所以,我們的關係是榮辱與共,是坦誠相待的。我們兩國都在致力於合作,來實現共同發展,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利。

相關焦點

  • 中國同坦尚尼亞的關係
    一、雙邊政治關係  中國於1961年12月9日與坦噶尼喀建交,1963年12月11日與桑給巴爾建交。坦、桑聯合後,我國自然延續與坦、桑的外交關係,將1964年4月26日坦、桑聯合日定為與坦尚尼亞建交日。建交以來,中坦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 坦尚尼亞和中國承諾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原標題:坦尚尼亞和中國承諾發展戰略夥伴關係 來源: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坦主流媒體《衛報》10月10日報導,坦外長卡布迪近日在會見中國駐坦大使王克時表示,今年對坦中關係至關重要,雙方共同慶祝《中坦友好條約》籤署55周年,該條約為中坦友好合作和團結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 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華人惡習影響中非關係
    人民網約翰尼斯堡7月18日訊 日前,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於坦尚尼亞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人的惡習已經影響中非關係。他表示,中國商人走私象牙和犀牛角、銷售假冒偽劣商品,以及商人之間的內鬥、豆腐渣工程等已經傷害到中國人的聲譽。「我們的惡習由來已久,並將自食其果。」 據英國《衛報》網站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對上述行為表示譴責。
  • 中國和坦尚尼亞的深厚友情
    位於非洲東部的坦尚尼亞在1964年和中國建交,雖然兩國相距遙遠,但中坦關係一直十分密切。在坦尚尼亞,中國工程人員參與了坦贊鐵路、坦尚尼亞國家體育場等大型工程的修建;中國醫生用中醫方法治療疾病;中國食品也深入到了當地人的生活當中。 這是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字樣的坦贊鐵路(2006年6月16日攝)。20世紀70年代建設坦贊鐵路時,包括道釘在內的每一樣建設材料都是不遠萬裡從中國用輪船運送到建設工地上的。
  • 習近平即將訪非 坦尚尼亞為中國與非洲關係辯護
    未來中國將怎樣與鄰國、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相處?怎樣與世界合作共贏?種種疑問使得中國新領導人的這次出訪備受世界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統盟友俄羅斯,習近平隨後依次訪問的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布),都是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發展中國家。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翟雋昨天表示,當前中非關係正處於一個全面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 坦尚尼亞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揭牌
    新華網三蘭港12月1日電(記者李斯博)設在坦尚尼亞最大城市三蘭港的中國文化中心1日舉行揭牌儀式,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與坦尚尼亞前總理平達為中心揭牌。  呂友清表示,坦尚尼亞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近年來,坦尚尼亞的繪畫、音樂和舞蹈不斷走入中國。
  • 中國電視劇首次在坦尚尼亞拍攝
    新華網三蘭港2月14日電(記者張平)電視劇《溫州兩家人》劇組日前結束在坦尚尼亞為期20天的拍攝,這是中國電視劇首次在坦尚尼亞拍攝,也是中方和非洲國家電視臺首次合作拍攝電視劇。    《溫州兩家人》是《溫州一家人》的續集,由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出品,孔笙執導,高滿堂編劇,著名演員郭濤和袁詠儀主演。
  • 坦尚尼亞之所以把首都從三蘭港遷到多多瑪,與中國有關係
    十點半後上到了瀝青路上,村鎮和車輛也密集起來。下午1點到達首都多多瑪,車子停在亂乎乎髒兮兮人車熙攘的沙土地廣場上,整體感覺像極了農貿市場。我們見狀不敢貿然下車,問了車上很多人都說這就是首都多多瑪,但眼前的景色又實在難以讓人相信。更奇怪的是,絕大多數乘客維持紋絲不動。多多瑪可是坦尚尼亞的首都啊,怎麼如此窘相?還有,為什麼無人下車?
  • 坦尚尼亞記者:非洲商人和留學生越來越「偏愛」中國
    倫納德·馬普利的哥哥是一個地質學家,已經有過好幾家中企工作的經歷,目前正在坦尚尼亞境內一家中企參與項目建設。讓倫納德·馬普利感受很深的,是哥哥本人工作期間總是非常開心,與中國同事相處非常融洽,家人都替他高興。坦尚尼亞與中國的友誼由來已久。兩國從1961年建交之後,就一直保持著最為友好往來。
  • 坦尚尼亞專家:中國是睿智大國 政策實踐值得學習
    十九大引發了坦尚尼亞主流媒體的關注,而該國專家也表示中國是一個睿智的大國,並提到坦尚尼亞執政黨應多向中國共產黨學習其現代化的政策和實踐。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 坦尚尼亞專家:多學學中國
    編輯丨龍傑據海外網11月21日消息,坦尚尼亞媒體《每日新聞》於11月19日發表了由坦尚尼亞時政專家喬治·門圖撰寫的一篇文章,名曰《西方國家應當效仿中國不幹涉別國內政》。
  • 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急坦尚尼亞之所急 中國全力支援坦方抗疫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坦尚尼亞國內近一個月來防控形勢也愈發嚴峻。據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消息,目前在坦的中國公民當中大約有15位確診感染。今天的《領事在線》,我們連線採訪到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王克。第一、全力做坦尚尼亞衛生部、疾控中心及有關醫院的工作,全力確保我們的同胞能夠得到最及時和最好的治療,讓他們住進坦尚尼亞最好的私立醫院。
  • 西方又拿人權要挾斷援,坦尚尼亞選擇中國
    當地時間11月27日,坦尚尼亞總統馬古富力(John Magufuli)強調中國對該國發展帶來的幫助,並稱更傾向於條件更少的中國援助。路透社報導截圖 據路透社報導,根據坦尚尼亞總統府27日發布的一份聲明,馬古富力說,「他們(中國)的援助讓你感到高興的是,它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當他們決定給你(援助)時,就只是給你。」
  • 中國遊客在坦尚尼亞人均消費最高
    商務部網站消息,坦尚尼亞《公民報》12月18日報導,據坦尚尼亞國家統計局上周發布的境外遊客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入境坦尚尼亞人數34472人,其中包括商務考察、參加會議和旅遊人員,佔坦尚尼亞入境外國人總數的2.7%。
  • 馬卡梅·姆巴拉瓦:中國讓坦尚尼亞領略網絡之美
    ——馬卡梅·姆巴拉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通訊與科技部長)談及此次受邀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通訊與科技部長馬卡梅·姆巴拉瓦非常激動。他感謝中國政府的邀請,並且希望未來能和中國在技術領域展開合作,期待越來越多的金融領域和行動支付領域的中國公司進入非洲市場。
  • 坦尚尼亞一中國人
    等於200餘頭大象被偷獵  據英國廣播公司3日報導,坦尚尼亞當局在居住在該國首都三蘭港的一名中國人的住處發現超過700餘塊象牙。  這些象牙被藏在蝸牛殼和大蒜之下,總重達1800公斤,估計來自200餘頭被偷獵的大象。
  • 中國大使:華商為互搶項目挑起坦尚尼亞正副部長內鬥
    真相究竟如何,越來越多的國企、民企和外貿商湧入非洲,對中國形象的建立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中國駐非使領館又如何面對這些新的挑戰?日前,在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南都特約記者就此對話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呂友清。2013年3月,習近平訪問坦尚尼亞時,稱坦尚尼亞為中國「全天候的朋友」。
  •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張茵 李夏)「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今年中國兩會召開期間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作出這番表述。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建設。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3月8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接受新華網專訪。
  • 坦尚尼亞總統訪華 與中國籤署逾17億美元投資協議
    近日,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Jakaya Kikwete)在中坦建交50周年之際訪華,並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等。據路透社報導,坦尚尼亞與中國已籤署價值逾17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包括興建衛星城市以緩解商業首都三蘭港的擁塞情況。這將加深中國和東非的關係。坦尚尼亞總統基奎特周五在聲明稿中表示,投資資金將用於發展基礎建設、電力輸送及商業合作。
  • 駐坦尚尼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儘快核查籤證真實性
    中國僑網7月7日電 據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網站消息,坦尚尼亞移民總局反饋,近日在坦中國公民遞交核查的非正規渠道辦理的籤證中,約80%確係偽造。坦移民總局再次要求所有通過非正規渠道辦理籤證的中國公民於本周內主動到坦移民總局核查籤證真偽(華助中心7日仍接受協助中國公民核驗籤證),逾期將不再受理。據使館了解,坦移民總局將於下周開始開展相關嚴格執法行動,清查無籤證、籤證過期、籤證造假等非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