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10時41分,山東省夏津縣郝莊村口。
陽光明晃晃地照在廣袤農田裡的成片麥穗上。
夏津縣人民檢察院民行科檢察官尚成志驅車來到村口,從車後備箱裡拎出一箱奶和一兜香蕉,領著同車的記者步行進村。拐過幾家村民住宅後,記者與尚成志走進一幢院落,院裡拴著的一條大黃狗狂吠起來。
這裡是郝莊五組村民鍾君後的家。
「我這樣的殘疾人有沒有補助」
2012年10月24日,夏津縣檢察院派駐新盛店檢察室掛牌成立。
作為縣檢察院派駐鄉鎮的第一個檢察室,新盛店檢察室管轄著6個鄉鎮的226個自然村。
新盛店檢察室主任宋琳告訴記者,檢察室成立伊始,按照山東省人民檢察院專項行動的要求,檢察室廣泛與村民、村委會、鄉鎮幹部交流和座談,針對小麥、棉花、農機等8大項23小項國家補貼資金在農村的發放展開調查。
3月15日,根據檢察室的調查情況,檢察院民行科科長齊惠君下村入戶走訪,有村民拿出一級殘疾證問她:「國家對我這樣生活困難的殘疾人有沒有補助啊?」
從鄉下回來,齊惠君查閱到山東省財政廳和省殘疾人聯合會於2010年5月12日印發的一份文件——《山東省低保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資金管理辦法》。文件中提到的「低保重度殘疾人」,是指「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持有殘疾人證且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視力、肢體、智力和精神類別的殘疾人」。
齊惠君得知,山東省從2010年起對低保重度殘疾人每人每月給予不低於50元的生活補貼。然而,檢察官走村入戶了解的事實卻提供了有些意外的情形,符合條件的低保重度殘疾人反映說,根本不知道有這筆補貼資金。
「很有可能在補貼資金的發放環節上出現了問題。」齊惠君及時把走訪情況向院領導做了匯報。
多數低保重度殘疾人不知有生活補貼
「補貼資金必須專款專用,必須讓國家對殘疾人的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夏津縣檢察院決定先到縣殘疾人聯合會摸清全縣低保重度殘疾人的情況,全面掌握國家補貼政策後再下村實地走訪去進行核實。
檢察官從縣殘聯負責人處得知,全縣有807名低保重度殘疾人,用於補助「低保重度殘疾人」的這筆生活補貼資金已於2011年在夏津縣開始發放,依據各鄉鎮反饋的情況顯示,補貼資金已經全部發放完畢。
按照縣殘聯提供的資金發放名單,檢察官開始抽查核實。
「我只有低保金,沒有拿到過殘疾人補貼資金。」
「我不知道有什麼低保重度殘疾人補貼資金,村裡和鎮上沒人告訴過我啊,多少錢啊?」
……
抽查統計結果令檢察官憂慮。經過對4個村莊14名低保重度殘疾人的抽查,除4人聯繫不上之外,其他人均表示沒有領過補貼資金,甚至有人不知道國家有這項補貼政策。
「這4個村莊同屬一個鄉鎮,其他鄉鎮是否存在這種情況?」
4月22日,檢察官擴大抽查範圍,採用電話抽查的方式得知,在各鄉鎮被調查的54名低保重度殘疾人中,有27人僅拿到2011年的生活補貼,有42人僅拿到2012年的生活補貼。
「一名婦女接聽抽查電話時,哭泣著說了20多分鐘。」
夏津縣檢察院民行科副科長王菲告訴記者,幾乎每個低保重度殘疾人接受抽查、反饋情況時,對其貧困情況的講述都令她震撼不已。
「我打電話給一名低保重度殘疾人,兩次打過去遲遲沒人接聽。」
尚成志回想那次電話抽查的經歷時對記者說:「直到電話接通後我才知道,人家頸椎高位截癱,接聽電話要用嘴把牽著繩的話筒拽到嘴邊……」
專項補貼資金發放方式不規範
「問題發生在哪個環節上?」
隨著深入調查了解,檢察官將疑問寫入該院一份調查報告中。記者在夏津縣檢察院看到這份《關於我縣低保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資金發放情況的調查報告》,報告中寫道:
「經調查了解,大部分鄉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發放不到位的現象,部分補貼資金被挪作其他公用支出,發放率較低。」
調查還發現,該縣「低保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為按年一次發放,不符合管理辦法按季或按月發放的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依據省委、省政府文件,這筆專項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由縣級財政部門根據同級殘聯部門提出的發放名單和已確定的補助額,按季度或按月直接發放到人。但在實際發放中,縣財政把補貼資金打入縣殘聯帳戶,縣殘聯按名單把補貼資金發放給鄉鎮財政所或民政助理,民政助理再把補貼資金以現金的形式發給低保重度殘疾人。
檢察官認為,這樣的發放方式繁瑣、不規範,極易出現資金發放不及時、不到位現象,也容易誘發擠佔、挪用、截留、剋扣等問題。
4月27日,縣檢察院向縣殘聯發出了《檢察建議書》,要求縣殘聯「限期清理2011年、2012年的補貼資金發放情況,規範發放環節,建立健全定期公布制度和資金發放回訪制度」。
「沒想到國家對咱有照顧」
鍾君後坐在家中那輛破舊不堪的輪椅上,記者看著面前這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漢子,猜想他在突發腦溢血之前,必定是個農活出色的壯勞力,可如今無奈地被囚在破輪椅上,為自己為這個家的未來揪著心。
走進這家院門前,尚成志告訴記者,鍾君後去年為自家蓋房沒日沒夜地拼命勞作,房子剛剛蓋好,人就累病倒下。
鍾君後的妻子告訴記者,這家養育3個孩子,還養著74歲的孤獨老叔叔。丈夫患病後,大兒子讀到初中最後一年不得不輟學。現在,丈夫一個月的藥費就得二三百元。
鍾君後告訴記者,病倒後,他從來不知道政府給補助,直到尚成志來家裡了解情況後,他領到國家發給他的500元補助。
「挺高興,沒想到國家還惦記著我這樣的人。」鍾君後笑著說。
崔莊村距郝莊僅有數裡之遙,尚成志又拎著一箱奶和一兜香蕉走進村民徐長合的家。徐長合今年43歲,自年少患上強直性脊柱炎至今,前些年又患上雙側股骨頭壞死,除睡覺上床時向後一倒,他一天到晚只能直立站著,坐不下來。
徐長合的父親站在兒子身邊,這位70多歲的老人伺候兒子數十年,一臉深深的皺紋。徐父告訴記者,兒子每月藥費都得花費三四百元,沒想到國家有補貼,鄉財政所第一次發放了500元,叫他拿上殘疾證去領錢,隔了十幾天又領到350元。
「沒想到國家對咱有照顧啊!」徐長合父親心懷感激地對記者慨嘆著。
據夏津縣檢察院介紹,4月30日,縣殘聯與縣檢察院在當地一鎮政府舉行發放儀式,20餘名低保重度殘疾人現場領取了生活補貼資金。
截至記者來到夏津縣檢察院採訪之日,縣殘聯、各鄉鎮在縣檢察院的督促下已補發2011年、2012年生活補貼資金470餘人次,發放資金總計逾20萬元。
夏津縣殘聯理事長劉開忠告訴前去採訪的記者,全縣50萬人口中有3000多名殘疾人,其中重度殘疾人有800多人。
這位理事長對記者一再表示,感謝縣檢察院對殘聯工作的監督和督促,並解釋說,今後這一專項資金的發放將改變不規範方式,直接發放到低保重度殘疾人的個人帳戶上。 記者 杜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