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推動各族群眾在城市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中青在線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中青在線北京9月1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何春中)9月11日至12日,全國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俞正聲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廣北京市舉辦來京務工維吾爾族群眾語言文化政策培訓班的經驗,總結交流各地工作的做法和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推動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邁上新臺階。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巴特爾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各地要樹立促進融入的工作導向,推動各族群眾在城市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巴特爾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重要部署。各地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在城市民族工作上,以少數民族進城務工群眾語言文化政策學習為抓手,加強領導,紮實推進,積累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創造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值得認真總結。一是樹立促進融入的工作導向,推動各族群眾在城市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二是抓住語言相通這個關鍵環節,促進各族群眾感情相通、心靈相通。三是抓好政策法規教育這項基礎工程,切實提升少數民族進城務工群眾遵紀守法、理性處理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四是突出民生服務這條主線,不斷提升少數民族進城務工群眾就業創業的能力和信心。五是堅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先進人物和模範典型的示範帶頭作用。

  巴特爾表示,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民族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要深刻認識,做好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民族團結的當務之急,是推動各民族共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彰顯城市特色、促進城市發展的有力抓手。

  巴特爾要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要在增強針對性實效性上出實招,進一步擴大工作覆蓋面,進一步提升工作契合度,進一步增強工作影響力,讓城市更好接納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

  國家民委副主任陳改戶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他強調,要站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發展的高度,切實把思想和行動自覺統一到中央領導重要批示和本次會議精神上來,把少數民族進城務工人員語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務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要在具體工作中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雙語雙向」、長期堅持和社工隊伍建設等問題。要採取切實措施,積極協同有關部門,統籌信息資源,加強調查研究,切實摸清工作底數。要立足「重在交心」,改進工作作風,優化工作方法,努力把工作做到各民族群眾的心坎上。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15個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民(宗)委(廳、局)的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公安部等中央部委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國家民委各部門和在京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以及北京市有關部門和各區民族工作部門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相關焦點

  • 新疆: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最大限度團結依靠各族群眾,使每個民族、每個公民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
  • 各族群眾共事共樂,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6周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接見了13名民族團結優秀代表,與他們一起共話民族團結、共祝祖國生日。習近平指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 共居 共學 共事 共樂
    教唱歌的社區黨委書記謝華娟說,他們從不會聽不會說普通話,到能聽、能交流,融入這裡的生活,各族同胞親如一家。南寧市將民族團結示範創建與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有機結合,著眼服務、創新治理,積極構建「13456」(即「一個中心、三級網絡、四項制度、五支服務隊伍、六項服務內容」)民族事務服務體系,讓少數民族群眾留得下來、融得進來、富得起來,營造多民族群眾在這裡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相互嵌入式社區環境。
  • 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努力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徵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 共居 共學 共事 共樂 阿克蘭幹村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營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加強交往交流交融是這次活動的主題,活動上,村民吐遜古麗用熟練的漢語講述了她從小到大在黨和政府資助下,在各族兄弟姐妹的關心幫助下成長成人自立的經歷,她還說,團結就是力量,只要團結我們生活越來越幸福美滿,只有團結才有穩定的社會,和諧的家庭。
  • 重慶巴南打造「民族團結之家」 搭建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平臺
    新華網重慶7月8日電(歐陽虹雲)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如何讓少數民族群眾留得下來、融得進來、富得起來,一直是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重要課題。重慶市巴南區通過打造「民族團結之家」教育基地,不僅緩解少數民族群眾就業難題,也為少數民族群眾搭建起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平臺。
  • 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杭州米市巷街道奏響民族工作美妙和弦
    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杭州米市巷街道奏響民族工作美妙和弦 2020-08-1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軍區社區:凝聚民族團結力量,推進社區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近年來,軍區社區堅持與轄區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政治引領、同心創建、凝聚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推進社區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有力地促進了社區和諧穩定。2019年11月,軍區社區被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 共居共事共樂共享
    精心打造的「藏曆新年」「五月賽馬節」「民族團結進步月」等系列活動,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有力增強了各民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擘畫了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的恢弘畫卷。
  • 白皮書:新疆內外勞動者共事共學共享共樂 生產生活心情舒暢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17日發表的《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白皮書描述了這樣的一幕:江蘇省一家電器企業吸納了來自新疆各地州16個民族近200名員工,各族員工經常在一起唱歌、跳舞、聚會、購物、旅遊,工作之餘一起製作抓飯、烤肉等特色美食,關係融洽,親如一家。
  • 盈北社區:共築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作為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集體,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將民族工作納入創建和諧社區各環節,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生活安寧,身心歡愉,譜寫出民族大家庭共同團結髮展的讚歌。每逢傳統節日,社區會給孤寡老人送上慰問品;少數民族節日來臨,社區開展慶祝活動,請各族群眾一起歡度;居民想多學東西,社區就定期開展各種免費的知識性培訓和講座;「紅領巾成長課堂」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放學後無人照顧難題;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為主的原則,法律援助讓各族居民間的矛盾在源頭化解;「道德講堂」加「紅色影院」,提升了居民的道德修養和愛國意識……近年來,盈北社區以「社區黨建強堡壘,民族之家促團結
  • 月牙堡社區:共融「新家園」 打造民族團結和諧新社區
    月牙堡社區是會師鎮南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一個社區,通過「嵌入式」社區建設,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需求,著力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促進了各民族群眾關係更加和諧,形成了互帶共建管理格局,支持和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
  • 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進社區共駐共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
    中國甘肅網6月18日訊 (本網記者 洪煜然)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積極推進全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社區共駐共建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大力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營造良好氛圍。
  • 【杭法動態】互學互鑑 共促融合——康巴什區人民政府張平副區長...
    【杭法動態】互學互鑑 共促融合——康巴什區人民政府張平副區長一行來杭錦旗人民法院交流民族團結創建工作 2020-06-07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少數民族同胞一起來學普通話
    今天,少數民族同胞一起來學普通話 2020-09-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為讓各族群眾在第二故鄉落地紮根
  • 天河區民宗局與兄弟區民宗局開展城市民族工作「互觀互學」活動
    按照市民宗局在全市開展城市民族工作「互觀互學」活動的要求,11月20日、23日,天河區民宗局作為組長單位,與番禺區、南沙區、增城區民宗局開展城市民族工作「互觀互學」活動。座談中大家互相交流了工作經驗和活動收穫,對民族工作的重難點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紛紛表示本次活動很有意義,通過學習各區優秀的民族工作經驗,進一步提升自身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創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