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領?

2020-12-15 兮若生涯諮詢

《教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被奉為經典,「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是在看待問題時,能夠抓住這個事件背後的「根本性」運作邏輯,你能夠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後果,而不是被這個事件的表象、無關要素、感性偏見等影響了判斷。

此文章排除不值得探究背後本質的問題。

一、 看背後的冪律

實際上, 冪律分布廣泛存在於 物理學、地球與行星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生態學、 人口統計學與社會科學,經濟與金融學等眾多領域中,且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 自然界與日常生活中,包括 地震規模大小的分布等等。

20%的人佔據了全世界80%的財富,長尾理論等都屬於冪律的口語化表達。

很多人講2020年發展受阻,回到以前的話,肯定能發展好;微信公眾號紅利過去了;傳統行業的紅利過去了;股市變動不可預測,好像做什麼事情難度都增加了。其實任何時候抓住紅利的難度都是一樣高的。那些在90年代初幹小買賣賺到錢的人難度和現在創業融到資的難度差不多。只不過當我們用同一件事穿越回過去對比時才覺得原來的更簡單。如果有這樣的心態,可能面對變化可以更理性,更淡定。

普遍來說,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迴,只要知道背後的運作規律,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也能知道背後的本質。

二、本質方法論

我們看到有些人,看到一個現象就能看到本質,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本身就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本質方法論。通過反覆實踐,構建了屬於自己的體系架構。而這個和我們看到一些應用廣泛的模型是很相似的,不斷的學習、實踐、復盤、優化;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

所以我們可以學習前人的智慧,再應用到我們自己的身上,不僅能省時省力,還能快速解決自己問題。

前人的智慧包括一二手知識,如教科書、理論模型、科研報告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解釋了本質的載體。

同時,因為不是每一個知識都能很好的適用於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還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實踐→復盤→優化,然後再重複這四個步驟,直到找到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

三、分清邊界

將現象各種要素分拆歸類,剔除掉無關的因素,那麼剩下的那些因素就是這一現象的本質。

就像功利讀書法一樣,為了輸出做的輸入,要問自己四個問題:

你希望得到什麼?這個現象想表明什麼?我可以用口述基本的內容嗎?描述這個現象背後的一個重點內容或者說你學到的方法論;談談自己的收穫,你在這個現象中學到的本質如何應用在工作生活中?

分析通過現象看本質的步驟

第一步:收集現象的各種要素,並放在同一界面上;

第二步:將現象的各種要素分拆歸類,斷舍離掉無關的內容

第三步:對剩下的內容進行設立邊界以及萃取合適的內容,提取出來的的屬於現象的本質內容

補充:萃取是進行事物之間的「有效邏輯關聯」和「泛邏輯關聯」。

有效邏輯關聯就比如,生涯諮詢師的本質工作就是做諮詢;「泛邏輯關聯」就是生涯諮詢師人長得不錯。

因為在實際情況中,人往往不顧前提條件和問題的出發點,只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某個因素。

因此,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一要從目標出發第二剔除無關聯無邏輯,和關聯邏輯不緊密的內容,剩下的邏輯緊密的就屬於現象本質的內容。

總結:想要通過現象看本質,

這個現象是否值得研究,去看背後的本質,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不然後面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了解現象本質背後的冪律,這個根本就不用花時間去研究,這個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第一條;通過學習→實踐→復盤→優化的不斷迭代,本身就具備了本質方法論,這個是直接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第二條;分清邊界是通過解決目標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去分析剔除萃取的過程,多為研究人員用的,對自己有要求的人可以使用。

今日精進

你有過什麼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經歷?

相關焦點

  • 閒論:透過現象看本質
    猶如牛頓感悟蘋果落地,發現萬有引力,愛因斯坦感悟物體質量導致空間彎曲,從而聯想光的運動軌跡;又如我們的生命衛星月球的形成是由於行星對地球的撞擊,以及宇宙天體紅移斷定宇宙膨脹理論等等,任何科學發現都是人類對自然現象的感悟。自然界萬物本身是互相聯繫的,不論各種物質間的屬性區分,因為一切存在擁有一個大名叫作物質。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習主席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飽含著對中青年幹部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成事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 2016高考作文熱點素材:透過現象看本質
    2016高考作文預測範文:透過現象看本質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霍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萊昂納德•蒙羅蒂諾合寫的一篇文章。
  • 普通人真的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麼?
    >普通人真的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個普通人,如何能夠做到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呢?很難。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根據自身的經歷,性格,,成長環境會養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和分析事物的固定視角與思路。在價值體系,視角與思路固定的情況下去判斷事物,你的判斷就會依照你自身的喜好來發生偏移。
  • 談談「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些調整,是需要分析清楚 「社會現象」,其根源(「原因」、「本質」)在哪裡?想起了「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句話。為什麼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是表現形式,是性狀;本質是呈現出該性狀的本體內容。仔細分析就能發現,上述共同挑戰(「現象」),無不是由人類自身不恰當的、過度的欲望帶來的,或者在不恰當欲望的累積作用下導致環境改變而引起的(指氣候變化和重大傳染性疾病)。
  • 事業單位面試熱點:社會現象題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社會現象題是面試中最常考的題目之一,考察考生看問題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社會現象產生的原因都能談到幾點,但往往談得不夠深刻,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找不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今天我們帶著大家來學習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
  • 評論丨透過現象看本質
    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繫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當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後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共產黨。在極其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從客觀存在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出發,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表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一線心語 | 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調查研究能力 2020-11-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去擁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相信我,並不會很多其實我一直都覺得不論什麼事一定要找到關鍵、核心像電影《教父》裡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命運註定是截然不一樣的那到底應如何去透過表象,從而看清事物背後的本質?
  • 鬼谷子智慧: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
    鬼谷子智慧: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提高你的洞察力?世上的事紛紛擾擾,紛繁複雜。面對眾多繁雜的事,有兩種人存在:一種人只能看到表面現象,以為看見的東西就是全部了。還有一種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除了事物表面的的東西,他們更能看到背後更深層的東西。透過表面現象看到本質,通過現在事態能預料未來的發展,這種人就很高瞻遠矚,往往能未雨綢繆,在局勢中更容易掌握主動權。這兩種人的區別在哪裡?就是在是否有洞察力。曾國藩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晚清名臣,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被後人廣為傳頌。
  • 眼見不一定為實,透過現象看本質!
    >丨本文由意韻東方生活美學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意韻東方生活美學丨作者:小美「眼見不一定為實,透過現象看本質而實際上,越是在這樣一個似乎什麼都能看見的時代,我們越是什麼都看不見。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飛速傳遞,膨脹式擴散過程中,信息會被碎片,被掐頭去尾。圖片可以PS,視頻音頻可以拼接,眼見不一定為實,有圖不一定有真相。
  • 透過現象看本質:魚骨圖分析法!
    因其形狀如魚骨,所以又叫魚骨圖,它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方法,又叫因果分析圖。同時,魚骨圖也用在生產中,來形象地表示生產車間的流程。魚骨圖類型整理問題型魚骨圖(各要素與特性值間不存在原因關係,而是結構構成關係,對問題進行結構化整理)原因型魚骨圖(魚頭在右,特性值通常以「為什麼……」來寫)對策型魚骨圖(魚頭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來寫)
  • 透過現象看本質
    使受害者沉冤得雪,高度頌揚其偵探水平和職業道德,這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辦案執業理念讓人佩服。
  • 透過現象看本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認識
    我們身處在社會中,對於事物的認識,認識的深度,可能各自有差異,面對一個事物的認知了解,應該是通過現象和看本質,而不是只關注於其表面的認識,總結起來也可以說是追起溯源。這就是好比我們在學習中,對於知識的學習,難題的理解,有人只是理解大意,而有的人則會探其本質,尋找題目中的真材實料,掌握要點,可惜解題的技巧,從而遇到這一類題目,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衝破口,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
  • 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系統思維呢?
    2、系統思維能讓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案例】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宰牛時,他順著牛的身體結構,揮舞著刀子,一會兒功夫整頭牛就像是被拆解下來的零部件,被完美的肢解了。《教父》裡有句話影響了很多人:「花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少數人,擁有一眼看穿本質的能力,多數人,渴求擁有直抵本質的能力。
  • 《透過現象看本質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文/ 軍豪君
    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對於我們的發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人都只是停在了現象的層面,他們對於事物的認知往往都是比較片面,淺顯的,這也就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群體--吃瓜群眾。之前我也是其中的一員,可是在我愛上讀書,喜歡上寫作的時候,我真正發現原來之前的自己是有多可悲。看來「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一點都沒錯。讀書讓我改變了許多。
  • 我們每個人,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大家好,我是專注教育小分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察法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察法1.解剖觀察法對某些事物,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3.長期觀察法對同一事物或現象,進行較長時間觀察的一種方法。因為有些客觀事物,它的發生發展過程或周期不都是一樣的,有的發生過程很慢,周期很長,要想準確地掌握它的本質屬性,就必須進行較長時期的跟蹤觀察。
  • 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新國學之中華定律效應與法則》從科學的角度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規律是本質,現象是本質的體現。科學之本在於規律,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萬象不離其律」,複雜的科學現象也離不開簡單的科學規律。科學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包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而現象是人能夠看到、聽到、聞到、觸摸到的。分現象可分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自然和社會現象反映自然和社會規律,規律是本質;現象是本質的體現。
  •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頂尖高手的基本功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作者:劉潤來源:劉潤 ID:runliu-pub一個洞察身邊事物本質的公眾號很多同學問我,如何提高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我說,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一兩句話很難說清楚。
  • 透過線墜看哲學的本質
    哲學本來就是研究事物本質的學科。大家是不是還想知道哲學的本質是什麼?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是本質。本質就是事物本來的固有的性質。也就是說本質是事物最根本的東西。而支點不會輕易改變,支點決定鐘擺的本質,也就是說,現象是複雜的,本質其實是最簡單的,本質的信息量遠小於現象的信息量。所以,把握本質比把握所有的現象更容易一些。雖然事物的本質很簡單,但是,本質往往會被現象所掩蓋,所以我們有必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擺動是不可避免的,透過擺動而準確找到擺動的平衡位置不容易。但是,找到擺動的平衡位置很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