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君子能屈能伸乃英雄本色,大丈夫立志四方終建功立業

2020-12-15 百聞的說歷史

韓信 君子能屈能伸乃英雄本色 大丈夫立志四方終建功立業

韓信,是漢代時候的一位名將,為劉邦贏得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軍事謀略超乎常人,提出的觀點看法也十分長遠。更是能夠預料敵情,及時調整戰術。也因此後人將他尊稱為「戰神」,足見其軍事天賦。蕭何評價他為「國士無雙」,就是說像韓信這樣的人全國也找不出第二個了,這樣的評價足可以體現出韓信的過人之處。韓信的戰不是像關羽、張飛那樣在戰場上的驍勇殺敵的戰,而是像諸葛亮一樣主攻戰術謀略的戰。韓信早年是很貧窮的。因為他出身不高,只是一個平民。而且性格也放蕩不羈,就是我們說的不靠譜,自然也沒有人舉薦他做官。又不會做個小買賣、幹經商這類的事,所以一度窮到沒有飯吃。

結果就是東家蹭一口吃的,西家拿一點喝的這樣子。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歡他。太討厭了這人,一天無所事事,還不請自來的白吃白喝。那麼,韓信究竟窮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拿不出錢辦葬禮。但這人獨特也就獨特在這兒了,一個連喪事都辦不起的人卻要給母親找一塊大大的墳地,還誇口要讓這片墳地住的下一萬戶人家。所以說,那些流傳千古的人都是有雄心壯志的。而這雄心壯志是與他的身份地位無關的。順境逆境他們都能始終保存一顆比天高比海寬的心。

就是這個蹭飯的故事也有很多有意思的,那時候有一個亭長覺得韓信不像一般人(十分好奇他為什麼這麼有眼光),就經常讓他到自己家吃飯。就這樣,連著好幾個月。終於,亭長的老婆忍不了了,就想出了好辦法。每天一大早就把飯做好了,還沒下床就立馬吃掉。等到了飯點,韓信去吃飯的時候,亭長夫人就不給他再煮飯了。韓信也不傻啊!馬上看出了端倪,這明擺著是不想我去了呀!人窮志不窮嘛!韓信從那以後就再也沒去亭長家吃過飯了。另一個故事就是韓信釣魚的時候,有個老人家看到他餓了,就給了他一些吃的東西。連著十幾天都是這樣。韓信十分感激啊,就對這位老人說:「等我以後走運了,一定好好的報答你。」

這位老人卻十分生氣,對他說:「你這麼大個人了,還是個男人,自己養活不了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難不成我還圖你報答嗎?」要我說,這位老人也是有氣節!活脫脫的做好事不求回報。韓信早年的另一個故事也是被大家熟知的,也就是「胯下之辱」的故事。是說有這麼一個屠夫,可能是閒的發慌,就當街羞辱韓信「別看你長得人高馬大的,又天天拿著一把劍,其實你就是個膽小鬼吧!」說完還不解氣,有補充了一下還捎帶挑釁了一番:「你要是條漢子,就用你那把劍一劍殺了我,你要是不敢殺了我的話,那就要從我的大腿下鑽過去。」韓信看了看這個人,然後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鑽了過去。

這個我們也容易想見,殺人犯法,還得償命。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做這種蠢事兒。但難得的是,韓信能夠不顧那麼多人的眼光和嘲笑,分清利害,做出正確的決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就是韓信的早期經歷了,不算很太平,也沒有什麼大的波折。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窮」,因為窮,沒有飯吃,受人白眼。因為窮,母親去世,沒錢辦喪事。因為窮,街上一個地皮無賴都可以來隨意羞辱侮辱他。早期的韓信無權無勢更無錢,也沒遇到什麼貴人。但這都沒有影響韓信的建功立業,名垂千古。

所以呢,機會是自己創造的,路也是自己走出來的。外部因素固然重要,自身努力也不可忽視。一起努力吧!共勉。家世身份固然重要,但不管你處於何種身份地位,都不要自輕自賤。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才好。當然,重要的是要學會自食其力。儘量不要學韓信,依靠別人吃飯。韓信當初可能是生活所迫,但我們這個社會就不一樣了,只要自己肯動手,一定是可以餬口的。學會韓信的能屈能伸,這點是很不容易的,多少人為了一時之快而逞英雄,最終死於非命。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分享這個歷史人物來與諸君共勉。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4句名言:圖2乃大丈夫,圖4乃真君子!
    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4句名言:圖2乃大丈夫,圖4乃真君子! 1.崇禎皇帝: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2.太史慈: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執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雖然三國中太史慈不怎麼令人記憶深刻。但他也武藝高強,是難得的虎將,而且心存忠義。一句「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執三尺劍,立不世之功」!是為「大丈夫」楷模。3.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漢朝的時候,匈奴屢屢犯我中原,漢武大帝經過幾十年的臥薪嘗膽,訓練出自己的大漢鐵騎和衛青、霍去病這樣的軍事天才。
  • 帝國疑案:韓信是否真的因謀反而死?|百家故事
    在韓信還是一個仗劍遊走四方的落魄王孫時,其母親去世,他窮困潦倒,無力籌辦喪事,卻找了一塊高敞的風水寶地將母親埋葬,立志等自己功成名就後,讓成千上萬戶人家在此看守墳墓。司馬遷到淮陰實地考察時,「觀其母冢,良然」。這是韓信的一片孝心。韓信窮困時,忍飢挨餓在城外垂釣,一個洗衣服的老婦人見他可憐,一連數十日給他送來飯菜。韓信感激不盡,說:「我將來必會重重報答您。」
  • 韓信說項羽「婦人之仁」,到底是指什麼?指鴻門宴上放過劉邦嗎?
    淮陰侯韓信被劉邦登壇拜將之後,劉邦、韓信二人有過一番對話。在這番對話中,韓信給他韓信和劉邦共同的敵人項羽送去八個字的評語,即「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韓信口中的「婦人之仁」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指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嗎?要想理解韓信口中的「婦人之仁」,就得理解韓信的為人。我曾寫過一篇名為《韓信至死都是直男癌》的文章,我在這篇文章中充分論證過,韓信對女性是充滿鄙夷的。韓信臨死前,大罵設計賺他到長樂宮的呂后為「兒女子」。
  • 大丈夫萌噠乃 《蜀門》萌妹陪你玩
    蜀門OL 畫面:2.8D 題材:寫實 模式:角色扮演 收費:道具收費 運營:綠岸網絡  可能屏幕前的各位看官不明白大丈夫萌噠乃是什麼意思,在本文的開頭就讓小編我告訴大家各位單身的宅男們「大丈夫萌噠乃」哦,萌妹子可不僅僅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在蜀門中,也有著那麼一群扎堆賣萌的仙寵呢。在已更新的版本中 ,玩家的仙寵們大玩起了COSPLAY,化身成為各職業萌娘,有的英姿颯爽,有的嫵媚動人,也有的嬌豔欲滴。就讓小編我帶諸位走進蜀門的萌妹世界吧。
  • 漢高祖劉邦最經典的七句話:大丈夫當如此也!
    一、嗟呼,大丈夫當如是也!劉邦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場面時說的話。雖是讚賞秦始皇,實則體現了劉邦作為下層賤民對上層社會貴族生活以及皇權的渴望,體現出劉邦追求權力的欲望。二、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六、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風猛烈地吹襲,白雲四處地飛揚。在聲威遍及四海、天下歸服以後,我回到故鄉來。希望能有英雄豪傑,來幫助我保衛天下四方。
  • 韓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否真知?
    一、韓信其人,真真能屈能伸?大丈夫,覺得被羞辱,於是,絕然離去。終,不返。韓信感動,對漂母說,「有朝一日,定重酬於你。」漂母很生氣,大罵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可憐於你,哪曾想你的回報,年輕人,耗子尾汁。」這件事,對韓信的觸動很大。
  • 古代有位將軍,受了千古奇辱卻還感激此人,是真正的大丈夫所為
    當時,韓信還沒有做官,一天在淮陰的集市上溜達,這時候被一個小地痞看到了,見韓信沒事的時候就配著一把劍,心生嫉妒,在古代配劍是君子的標配,也就是像歐洲20世紀左右拄拐杖一個意思,那是紳士的象徵,所以一個既無身份也無能力的閒人,看你一個韓信憑什麼配劍,也沒見你當官啊,就上前滋事。
  • 你真的了解韓信嗎?與他有關的31個成語故事,我僅僅只知道6個
    韓信自幼好讀書,喜歡研究兵法,他胸懷大志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所以每日陪伴他的只有兵書和手中的一把劍,這樣和其他人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村子裡有個惡霸,經常拉幫結派欺負人。一日,他看到韓信跟自己心愛的姑娘季桃又說有笑,心生妒忌,便聚集了一幫狐朋狗友前往找茬,韓信不想與他一般計較,便步步退讓,沒想到他變本加厲,要求韓信在他的胯下鑽過去。
  • 此人詮釋屌絲逆襲後,快意恩仇,比勾踐能隱忍,此乃大丈夫乎?
    然而,歷史上真有一位貧寒之士,在發跡後,徹底的詮釋了睚眥必報與「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兩種品質,此乃真丈夫乎?用當今的話說就是一個屌絲逆襲後有仇報仇,有恩報德!可謂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所為,很真實很自我,沒有絲毫掩飾內心,也沒有虛偽的假裝寬容而顯得自己多麼高尚!人就是有血有肉的生靈,有仇報仇,有恩報恩,雖然顯得很世俗,但是卻很真實,很男人!雖然範雎此人擅長謀略,排除異己,如逼死白起,讓人詬病,但是在得勢之後報仇與感恩的做法還是可圈可點的,活出了一個男人應有的尊嚴。後有韓信一飯千金的典故,也有韓信重用讓他受胯下之辱那個人的事跡,但我想第二件事絕非韓信真心。
  • 韓信發達後對恩人的做法說明了一切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被後人譽為「兵仙」、「戰神」的韓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韓信後來得到蕭何的推薦,成為劉邦打敗項羽的最大功臣,成為「漢初三傑」之一、「漢初三大名將」之一,並因功封為淮陰侯,可謂飛黃騰達。但是,韓信年輕的時候家裡非常貧窮,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老是在別人家(有點兒親朋故舊的關係)蹭吃蹭喝,而且韓信飯量很大、像頭餓狼。
  • 韓信和劉邦的恩怨:是劉邦演的飛鳥盡?還是韓信要劉邦的江山?
    然後韓信對劉邦說,天下已經定了,我死我認命。結果劉邦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貶為淮陰侯。第二:韓信被殺之前,他嘆氣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韓信在臨死前後悔沒有聽蒯通的話。因為韓信擔任齊王時,蒯通勸他反了劉邦,他沒有聽。
  • 沒有真正做自己的韓信,是如何從人生巔峰,跌入地獄見閻王的?
    上回說到,項羽派說客武涉,勸說韓信「三分天下」;又韓信謀士蒯通,也力諫韓信「三分天下」。他們,都看出了韓信的「王者實力」和「三分天下」的契機。儘管如此,韓信自己,依舊不肯背漢。第三類人:侮辱過我們的人少年屠夫,曾在市集之上,當眾羞辱過韓信,一句「不怕死就來殺我,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的嘲諷,令韓信不得不承受當年的胯下之辱,令鄉人嘲笑。奇怪的是,韓信還鄉,並沒有報復這位屠夫,還提拔他做了楚軍中尉,並告之諸將,「此乃壯士!」
  • 同樣遇到潑皮,韓信與楊志兩種性格決定將帥之分!
    在《水滸傳》第十一回:梁山泊林衝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中,我們就可以用楊志與韓信的例子來論證這句話的正確性。世間百態,在我們的身邊可謂是什麼樣的人都有,也正是如此人才會被分為三六九等,那麼究竟擁有什麼樣品質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人中龍鳳呢?我這就來為你揭曉。
  • 韓信臨死前的一句遺言,區區三個字,誰曾想會成遊戲常用口頭禪
    「胯下之辱」這一詞一提,很多人都會想到,這韓信。當年因一年輕人為了侮辱韓信,就說了一句:你要是不怕死,就拿這把劍刺我,要是怕死,那你就得從這胯下鑽過去。而這韓信當時都沒有猶豫,直接就從這人的胯下鑽了過去。當時很多在場的人都哄堂大笑,心裡都覺得這韓信是個怕死的膽小鬼。但是也是韓信印證了那句「大丈夫能屈能伸」。
  • 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長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人只怕不能立志,如果立定志向,又何必擔憂美名不傳揚呢!說明人貴有志,只有立定遠大的志向,才能建功立名。[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人最可擔心的是胸無大志,胸有大志,則沒有成就不了的事業。
  • 欺負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那個人,後來沒被報復,竟然還當了官
    楚漢戰爭中,韓信是毫無疑問的最大變數,他倒向何方關係著神州皇權的歸屬。已封齊王的韓信就算是紋絲不動,不倒向任何一方,也會影響著局勢。如此的話,決勝者要與韓信再戰一場,漢朝能否建立都是個大問題。韓信的一生當中,輝煌時漢高祖劉邦需依仗,對其評價「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落魄時,沒飯吃,靠一個老婦人接濟,鄰人鄙之不屑,因而有人挑事,欺負韓信受胯下之辱。欺負韓信那人在後面怎麼樣了,有人知道嗎?
  • 韓信中計被害,呂雉用了3字解釋,蕭丞相聽完想回老家!
    每逢亂世必出人才,在那個時代有許許多多的謀士與猛將,韓信無疑是其中最傑出的一位,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他能夠做到戰必勝,攻必克,為劉邦後期打敗項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帥才,更是被漢高祖劉邦稱為是漢初三傑,但是如此傑出的一個人,最終卻難逃一死,而且死得十分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