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Hans Butt訪問化學所
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Hans Butt訪問化學所 2016-05-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 5月11日,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
-
上海天文臺與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組建新馬普夥伴小組
8月3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流體數值模擬及星系形成」 和「新型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和探索」兩個夥伴小組在上海成立。成立儀式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主持。 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的共同推動下,上海天文臺研究員景益鵬和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Boerner 教授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天體物理領域的馬普青年夥伴小組。該小組至今成立五年,在宇宙結構形成領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在此合作的基礎上,上海天文臺和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討論了關於建立新的青年夥伴小組相關事宜。
-
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Matthias Kling教授來理化所進行學術交流
2月18日,應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雷射技術重點實驗室邀請,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Matthias F. Kling教授來理化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Attosecond control of strong-field processes in molecules and nanoparticles的學術報告。
-
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科學家到光電所交流
4月23日,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LBT望遠鏡首席科學家Thomas Michal Herbst以及Peter Bizenberger到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研究所百餘名科研人員參與了此次交流。
-
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擬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擬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
德國馬普研究所前所長Hans-Joachim Queisser教授
Queisser教授參觀實驗室10月24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前所長Hans-Joachim Queisser教授訪問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訪問期間,Queisser教授參觀了納米所MBE實驗室、測試分析平臺太陽能電池測試實驗室和納米加工平臺,聽取了納米所在雙節、多節太陽能電池方面的研究工作進展,並給予很高的評價。
-
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接受第五次國際評估
9月14日至15日,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簡稱「計算生物學所」)接受了建所以來的第五次國際評估。中科院副院長張杰、德國馬普學會副主席Bill Hansson出席了相關活動。 評估工作按慣例遵循馬普學會所屬研究所統一評估模式和標準。
-
科學網—馬普學會保持國際尖端地位的關鍵所在
馬普學會能夠執行並完成傑出的研究,得益於「研究與創新公約」。該公約使所有大學外研究機構(包括馬普學會)的預算每年至少增加3%,並基本保障了收支的平衡。除「公約」外,大學的「傑出計劃」也對德國研究區域的「特色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傑出計劃」的重要意義在於推動了一種固有範式的轉變,使馬普學會得以把創造「最高水平科學」的願望付諸實施。
-
科學網—我國即將建成65米口徑可轉動射電天文望遠鏡
亞洲最大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即將建成 65米口徑可轉動射電天文望遠鏡工程正在上海佘山腳下緊張施工,這將是亞洲最大的該類型射電望遠鏡,總體性能在國際上處於第四位。 這臺望遠鏡屬於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政府重大合作項目,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
-
科學網—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
-
上海天文臺與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20日至22日,應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ASTRON)的邀請,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沈志強和射電室副主任安濤對ASTRON進行了訪問。沈志強和安濤訪問了ASTRON與IBM共建的大數據技術研究中心(ASTRON & IBM Center for Exascale technology,簡稱DOME),同荷蘭射電天文學家開展了交流和研討。
-
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新聞—科學網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
-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所長訪問煙臺海岸帶所
4月11日,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HZG)所長Hans von Storch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訪問期間,Hans von Storch教授作了題為Scientific tools fo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的報告,首先介紹了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的基本情況,然後系統講解了海岸科學研究對於海岸帶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重點研究方向,概述了海岸帶環境變化的具體成因,並針對科研工作者在海岸帶管理中應扮演的角色等主題與參會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德國德勒斯登萊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學者訪問新疆理化所
月30至9月2日,德國德勒斯登萊布尼茨高分子研究所Edith Mäder教授訪問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並進行學術交流。 訪問期間,Mäder教授作了題為「玻璃纖維:從增強相到智能材料」的學術報告。
-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流行病學研究所代表團訪問營養所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流行病學研究所代表團訪問營養所6月11日下午,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聯合會流行病學研究所所長H.-Erich Wichmann教授、分子流行病學部主任Thomas Illig教授、遺傳流行病學部主任Christian Gieger教授、Harald Grallert教授、Rui Wang-Sattler教授以及臨床糖尿病學研究所Christian Herder教授等一行六人訪問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
-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BGI研究所博士費宏展訪問地化所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BGI研究所博士費宏展訪問地化所 2018-02-09 地球化學研究所 【字體研究所博士費宏展於2月8日至12日訪問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並於2月9日上午作了題為《水在地幔流變學的意義以及地幔過渡帶水含量的估計》的學術報告。
-
馬普微結構物理研究所所長訪復旦大學
10/25/2006,復旦大學消息,受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聯邦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微結構物理研究所所長、教授、Ulrich Goesele博士於2006年10月11日至14日期間訪問了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