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臺與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組建新馬普夥伴小組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8月3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流體數值模擬及星系形成」 和「新型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設計和探索」兩個夥伴小組在上海成立。成立儀式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朱志遠主持。

    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和德國馬普學會的共同推動下,上海天文臺研究員景益鵬和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Boerner 教授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天體物理領域的馬普青年夥伴小組。該小組至今成立五年,在宇宙結構形成領域有一定研究成果。在此合作的基礎上,上海天文臺和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討論了關於建立新的青年夥伴小組相關事宜。

    上海天文臺研究員楊小虎被聘為新馬普青年夥伴小組組長,德方負責人Volker Springel教授專攻宇宙大尺度結構和星系形成領域數值模擬研究。當前,探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已成為天體物理研究中最為活躍的課題之一,該馬普青年夥伴小組將利用流體數值模擬來探討星系際介質的特性。

    

相關焦點

  • 上海天文臺2002年招生
    上海天文臺對研究生實行獎學金和助學獎貼制度;住宿研究生公寓;研究生可參加工會;研究生的待遇與我臺同類工作人員的待遇相當(2000年度研究生人均年收入大於13,200元)。如果全國實行研究生上學收費制度,我們將以高額獎學金形式回報。    天體物理專業,適宜天文、物理類等專業的學生報考。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專業,適宜天文、數學、力學、測量、物理、地球物理等專業的學生報考。
  • 詹文龍訪問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
    2月27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一行訪問了德國波恩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在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詹文龍一行受到了所長Kramer教授、Menten教授以及名譽所長Wielebinski教授的熱烈歡迎。在了解了馬普射電所的概況之後,詹文龍一行在實驗室主任Keller博士的引導下,考察了該所的饋源和接收機實驗室以及機械部件加工車間,了解了大射電望遠鏡需要的各種基礎設施支持系統。之後,詹文龍一行在Wielebinski教授陪同下,訪問了位于波恩郊區的Effelsberg天文臺。在臺長Kraus博士的介紹和引導下,詹文龍考察了Effelsberg 100米射電望遠鏡。
  • 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擬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簡稱馬普學會)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入和拓展,雙方籌劃在上海合作成立一個跨學科的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他說,中科院與馬普學會三十年的合作大致經歷了建聯合實驗室、引進「青年科學家小組」模式、成立中科院與馬普學會夥伴小組、共建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中心、SARS病毒檢測與防治研究等五個階段。
  • 科學網—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
  • 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新聞—科學網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
  • 科學網—馬普學會保持國際尖端地位的關鍵所在
    馬普學會能夠執行並完成傑出的研究,得益於「研究與創新公約」。該公約使所有大學外研究機構(包括馬普學會)的預算每年至少增加3%,並基本保障了收支的平衡。除「公約」外,大學的「傑出計劃」也對德國研究區域的「特色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 「傑出計劃」的重要意義在於推動了一種固有範式的轉變,使馬普學會得以把創造「最高水平科學」的願望付諸實施。
  • 中科院與德國馬普學會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啟動
    近日,經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和國際合作局共同組織,委託中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中科院與德國馬普學會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進行了人才選拔工作,在眾多申請者中共選拔了37名候選博士研究生向馬普學會予以推薦。
  • 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Hans Butt訪問化學所
    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Hans Butt訪問化學所 2016-05-12 化學研究所 【字體   5月11日,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所長
  • 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Matthias Kling教授來理化所進行學術交流
    2月18日,應中國科學院功能晶體與雷射技術重點實驗室邀請,德國馬普量子光學研究所Matthias F. Kling教授來理化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Attosecond control of strong-field processes in molecules and nanoparticles的學術報告。
  • 馬普微結構物理研究所所長訪復旦大學
    10/25/2006,復旦大學消息,受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聯邦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微結構物理研究所所長、教授、Ulrich Goesele博士於2006年10月11日至14日期間訪問了復旦大學。
  •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2020年暑期大學生夏令營營員招募通知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第十屆天文夏令營將於2020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在上海舉行,營員可以聆聽上海天文臺的學術講座,參與科學研討,對話天文學家,參觀天文觀測站等。
  • 南京大學和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協作,繪製出迄今為止在科學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資深天文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M.
  •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十周年慶典暨學術討論會舉行
    2017年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IAA)十周年慶典暨學術討論會在科維理研究所大報告廳舉行。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副校長王傑,副校長高松院士,北大原校長許智宏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前任校長王恩哥院士,北大物理學院院長謝心澄院士,北大天文系首任系主任陳建生院士,來自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KIAA首任所長林潮教授,KIAA所長何子山,北大天文學系系主任劉富坤,美國科維理基金會科學項目常務副主席Miyoung Chun,馬克思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Simon White等KIAA國際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 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接受第五次國際評估
    9月14日至15日,中國科學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簡稱「計算生物學所」)接受了建所以來的第五次國際評估。中科院副院長張杰、德國馬普學會副主席Bill Hansson出席了相關活動。  評估工作按慣例遵循馬普學會所屬研究所統一評估模式和標準。
  • 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科學家到光電所交流
    4月23日,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LBT望遠鏡首席科學家Thomas Michal Herbst以及Peter Bizenberger到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研究所百餘名科研人員參與了此次交流。
  • 上海天文臺與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期間,上海天文臺與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致力於共同建設射電天文科學數據中心。  上海天文臺與荷蘭射電天文研究所有20多年的合作歷史,在中荷合作平臺下,雙方在射電天文、技術設備研發等方面成果卓著,特別是,中荷合作很大促進了中國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教育和研究生培養。
  • 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圖說:專場專題討論環節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五位諾獎得主與十餘位國內外頂級院士出席,聚焦信息與腦科學、量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粒子物理等領域,這兩天李政道研究所大咖雲集。
  • 天文學家確定銀河系中央神秘天體
    原標題:天文學家確定銀河系中央神秘天體   或為雙子星形成的穩定天體 如今,一個研究小組認為他們已經摸清了為何什麼都沒有發生:G2並不是一個氣體雲,而是一顆由最近剛剛合併的一對恆星形成的奇異且更為穩定的天體。   位於銀河系中央的氣體和塵埃雲是非常難以觀測的。當天文學家在2012年計算出G2的軌道後,他們認為這是一團氣體雲,其所處的軌道非常接近位於銀河系中央的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 (Sgr A*)。
  •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考研...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202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簡稱上海天文臺)成立於 1962 年,其前身是 1872 年建立的 徐家匯天文臺和 1900 年建立的佘山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