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新聞—科學網

2020-12-11 科學網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其中有3人報告稱他們受到欺侮,兩人稱他們被性騷擾。這些調查結果在該研究所預定的披露時間7月13日之前已被洩露。

MPA進行這一調查是對德國新聞雜誌《明鏡周刊》2月份一篇文章的回應。該文章詳述了巴伐利亞州馬普學會某研究所的研究生和博士後指控恃強凌弱和性騷擾行為。此後,6月27日,德國新聞網站BuzzFeed的一則新聞進一步報導了恃強凌弱的指控,並指明該機構為MPA。

現在尚不清楚此次調查所揭示的新指控是否與此前的指控存在關聯。此次調查詢問了青年科研人員在研究所遭遇的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經歷以及他們對導師與該機構的科學和社會環境的滿意程度。

大多數被調查者反饋稱,他們對導師以及研究所的環境很滿意。但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對MPA對《明鏡周刊》文章的回應不滿意。對該調查作出回應的11名女性均表示,她們發現文章中提出的指控極為嚴重。對調查作出回應的48名男性幾乎全部認為相關指控是嚴重的或者極為嚴重。

資助MPA的馬普學會稱,該學會已經委託一家獨立的法律公司調查上述調查中出現的新指控。該學會新聞官Christina Beck說:「我們需要清楚地確定這些指控,從而評估事件的嚴重程度並進行幹預。」(馮維維)

《中國科學報》 (2018-07-12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德國馬普學會調查下屬研究所新指控
    馬普學會是德國資金最充沛的研究機構之一。圖片來源:Manfred Bail/《自然》 緊隨其下屬研究所進行的一次匿名調查之後,德國資金最充沛、最具權威性的研究機構馬普學會正在調查一項關於恃強凌弱和性騷擾的新指控。 今年5月,位於加爾興的馬普學會天體物理研究所(MPA)向120名理科碩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後發放了調查函;但僅有一半人回復。
  • 德國馬普學會選出新一任主席—新聞—科學網
    Martin Stratmann  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簡稱「馬普學會」)網站消息,化學家馬丁·施特拉特曼(Martin Stratmann)已被任命為下一任學會主席,任期為2014至2020年。
  • 彭穎:德國馬普學會的啟示—新聞—科學網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德國馬普學會擁有的優秀人才和過硬的學術水平及德高望重的學術地位,遂提出由美方出錢出地,請馬普在佛羅裡達大學建立馬普研究所。馬普當然欣然接受。幾年下來,佛羅裡達州通過馬普的品牌和人才,留住了當地的優秀學生、吸引了世界的優秀人才、提升了自己的學科實力,從而成功扭轉了頹勢。同時,馬普在不費一槍一彈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科學軟實力輻射到了美國,達到了「走出去」的至高境界——雙贏。
  • 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擬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中科院和德國馬普學會擬成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在滬籌建計算生物學研究所
    1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共同組織的招聘專家委員會對來自美、德、法等國的10多位應聘實驗室主任的候選人進行了面試。這標誌著中國科學院與德國馬普學會合作創立的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已實質性啟動。該所將是我國首個計算生物學研究所,並將成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新成員。
  • 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科學家到光電所交流
    4月23日,德國馬普學會天文學研究所LBT望遠鏡首席科學家Thomas Michal Herbst以及Peter Bizenberger到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研究所百餘名科研人員參與了此次交流。
  • 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訪問上海光機所
    6月13日,國際著名強場超快雷射物理學家、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Ferenc Krausz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並應邀擔任上海光機所第九期「清河之光他1962年出生於匈牙利,1991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獲量子電子學博士學位,2003年以來他一直擔任德國馬普學會量子光學研究所所長。
  • 路甬祥訪問德國馬普學會和亥姆霍茲中心
    12月11日至15日,應德國馬普學會和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一行赴德國進行了訪問。此次訪問主要圍繞德國相關機構的海洋以及海岸帶研究等問題展開。    12月11日,路甬祥訪問了位於德國Geesthacht亥姆霍茲聯合會下屬的GKSS研究中心。
  • 德國馬普神經科學家放棄靈長類研究
    原標題:德國馬普神經科學家放棄靈長類研究 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學控制研究所所長Nikos Logothetis說,他將「儘快」結束現有的獼猴試驗,然後將研究轉向齧齒動物的神經網絡。近日,在一封發送給同行的信中,Logothetis將缺少同事和更廣泛科學界的支持作為其作出上述決定的關鍵因素。他尤其強調,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和其他組織應當就針對研究人員的激進主義分子提起刑事起訴。
  • 中科院與德國馬普學會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啟動
    近日,經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和國際合作局共同組織,委託中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中科院與德國馬普學會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進行了人才選拔工作,在眾多申請者中共選拔了37名候選博士研究生向馬普學會予以推薦。
  • 周傳忠:德國科研機構成果轉化的啟示—新聞—科學網
    如馬普學會:80%獲得講學資格的研究員都會在大學教課;2005設立馬普「研究員項目」(The Max Planck Fellows program),大學教授可以在馬普學會研究所建立為期5年的研究小組;臨近退休的大學教授可被任命為「資深研究員」,繼續在馬普學會研究所從事為期3年的研究工作。大學也主動與科研機構合作,如德勒斯登技術大學(The Technische Universit?
  • 誕生諾貝爾獲獎者的搖籃——揭秘世界第一的德國馬普研究所
    ▲馬普陸地微生物研究所馬普所是德國聯邦和州政府支持的一個非營利性研究機構,總部位於柏林,行政總部位於慕尼黑,正式更名成立於1948年。那麼馬普所為什麼能夠在世界眾多科研機構中猶如一匹黑馬脫穎而出呢?這個學會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兩個原則非常重要:第一,所有的科研項目,由科研人員自己選。
  • 德國馬普學會高分子所Gerhard Wegner教授訪問化學所
    11月14日上午,德國馬普學會高分子研究所(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Gerhard Wegner教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 《馬普研究所院刊》封面誤用中文色情廣告 編輯部致歉
    《馬普研究所院刊
  • 德國馬普化學生態研究所李冉博士作學術報告
    德國馬普化學生態研究所李冉博士作學術報告 7月6日,德國馬普化學生態研究所李冉博士受邀,為植物醫學學院作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植物醫學學院院長劉同先主持,學院教師和研究生積極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會。
  • 德國馬普學會模式抑或美國國家實驗室模式?
    中國科學院主要在國民政府時代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組建而成,中央研究院首批院士絕大部分也留在大陸而沒有跟隨蔣介石去臺灣或海外,這些著名學者除個別例外(如原靜生生物調查所所長、植物學家胡先驌,不過老先生是植物研究所的一級研究員,學術地位和待遇並不低於學部委員,他未當選學部委員的事情曾驚動毛主席)也都被遴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
  • 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中科院與馬普學會攜手卅載啟示
    裴鋼簡單介紹了當時應聘的情況:國際專家委員會由7位專家組成,其中中國3人(為中科院院士吳建屏、翟中和、姚),德國3人(為馬普學會資深教授),美國1人(為康乃爾大學教授吳瑞),委員會主任是馬普學會原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烏裡·施瓦茲教授(見左圖)。經過幾輪評審,裴鋼和胡賡熙成為第一批兩個中德青年科學家小組組長。
  • 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王洪強博士訪問固體所
    12月20日,德國洪堡學者、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王洪強博士訪問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所,並作了題為「極端非平衡條件下微納工程研究」 (Mcro/nanostructures Engineering by Extremely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的學術報告。
  • 科學網—馬普學會保持國際尖端地位的關鍵所在
    馬普研究所可以跟蹤任何創新開端,並允諾對有特殊專業需求的大學生進行培訓而不介意他們具有什麼樣的科學理念。馬普學會是基礎研究領域的先驅者,能夠勝任一切特別研究任務。這一切均緣自各馬普研究所能夠根據其課題任務塑造相應的研究結構。 今年被稱作是「人文科學年」,馬普學會就是一個能充分顯示「人文科學的地方」,並將重點介紹關於「語言」主題的科學知識和課題。
  • 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研究員申來法應邀來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5月30日上午,德國馬普固體研究所研究員申來法應邀來我校物理科學學院交流訪問,在博逸樓401會議室為學院師生作了題為《高比能超級電容器的設計及其器件構造》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李洪森教授主持。申來法在報告中指出,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是解決清潔能源利用、轉換和儲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