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幼兒事件屢屢發生,性教育,真的不能再拖了! | 意小外

2021-02-18 意小外美學啟蒙

下午正在上班,媽媽群裡都炸了,大家都義憤填膺,我點進去一看,居然看到這條不可思議的新聞。

北京朝陽區管莊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小朋友被扎針,餵白色藥片,性侵兒童!

一些公眾號發文後馬上被刪除,相關視頻被刪除,但是更多孩子被侵犯的文章和圖片流傳出來,一時間,家長們紛紛都在問,到底是不是真的?希望相關部門儘快查清事實!

可憐的孩子,還在最單純天真的年紀,卻被不明真相的家長送進虎狼之口。我實在難以想像,孩子的父母會承受怎樣的傷痛!無辜的孩子在長大以後如何治癒這些創傷?

我們不禁要問,我自己的孩子所在的幼兒園是安全的嗎?他們有沒有遭遇非人的對待?事到如今,孩子被性侵的新聞屢屢被曝出。不管這次是不是真的,我們都必須警惕:性教育,真的不能再拖了!


意小外曾經整理過一篇常見的關於性教育的問題,今天再次把這些知識推送出來,希望能夠幫到各位媽媽。

當孩子問你,媽媽我從哪裡來?請不要支支吾吾,搪塞過去;

當孩子撫摸自己的生殖器,請不要把他的手拿開,甚至大聲斥責。

這樣反而阻礙了孩子了解自己身體,而了解自己的身體,是性教育的第一步。如果遮遮掩掩,只會讓孩子更加好奇,做出難以預料的事情。遇到性侵,也不懂得保護自己。

所以,當孩子下次再問你相關的問題,請大大方方回答他!

向孩子解釋的時候,有兩個原則需要爸爸媽媽們注意:

1.不問不答

孩子問什麼答什麼,孩子的問題,就代表他目前可以接受的程度,不用著急一股腦的全部告訴孩子,那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困惑。

2.坦率大方

不要表現出迴避或者不耐煩的情緒,如果遇到一些問題不知如何回答,也可以向孩子解釋「這個問題媽媽也要看一下書才能告訴你,你明天再來問一次,媽媽就告訴你。」

下面,就讓我們針對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來給予解答。

「我從哪裡來」

(如何解釋生命起源)

回答誤區:

「你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 充話費送的」

孩子聽到這些回答,很容易信以為真,從而開始對個人價值產生懷疑。

參考回答:


這個是最簡單,卻最好的回答。如果孩子追問如何從肚子裡出來,可以說「女性兩腿之間有一條產道連著肚子裡面,可以把孩子生出來」,如果是剖腹產,則可以直接和孩子說「媽媽把肚子切開,把你拿出來」


「為什麼我會進到媽媽的肚子裡」

(如何解釋性行為)

回答誤區:

「不小心吃了個西瓜籽,你就在媽媽的肚子裡了」

這個問題是所有關於性的問題中最讓成年人羞愧的,所以有各種方式迴避,但實際上孩子對性行為本身並不好奇,他們更需要知道的關鍵,是「我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結晶」

參考回答:


爸爸的種子放進了媽媽的肚子裡,媽媽的肚子裡也有一顆種子,兩個種子相遇之後,就慢慢變成了你。



爸爸的小種子們進入到媽媽的身體裡,在裡面比賽誰最厲害,可以和媽媽一起生小寶寶,最後,就剩下兩個小種子,一個擅長(說一個寶寶的特長),一個擅長(選擇一個寶寶的愛好)。他們倆進行了最後的比賽。你猜猜誰贏了?(無論孩子說誰都說他對了,然後狠狠的誇獎一番,鼓勵孩子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更加精進)」


回答的重點需要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共同參與的一件事。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用「種子」做比喻,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則可以直接稱「精子」「卵子」,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結合繪本,告訴孩子精子和卵子如何相遇,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介紹也可以更加具體。

「這是什麼?」

(如何介紹生殖器)

回答誤區:

「不準亂問」

孩子對於生殖器的好奇,和對於眼睛鼻子的好奇是一樣的,只要大方解釋即可。

參考回答:


男:「這是放男生的種子的地方,結婚之後,這裡面男生的種子和女生的種子結合,就會在女生的肚子裡孕育出小寶寶」


女:「這是一條通道,男生的種子會從這裡進去,在肚子裡變成小寶寶,再從這條通道裡出來」


為什麼我沒有小雞雞?

(如何向女孩解釋男性生殖器)

回答誤區:

「女孩子就是沒有小雞雞,男孩子才會有。」

只是說「有」和「沒有」,孩子可能會誤解為這是一種缺陷,會讓女孩產生自卑心理

參考回答:


男孩和女孩有一點不一樣,男孩的小雞雞叫做陰莖,長在身體外面。女孩的「小雞雞」叫做陰道,是在身體裡面的,從外面看不到。



男孩和女孩,學的東西可以是一樣的,性格可以是一樣,做的事也可以是一樣的,那麼多都是一樣的,有一點不一樣才會有趣不是嗎?


理想的解釋是,把重點放在「不一樣」,而不是「沒有」,女孩只是跟男孩不一樣,並沒有缺失什麼。

哈哈!你快看!

(男孩子喜歡展示小雞雞怎麼辦?)

回答誤區:

「趕快收起來!不允許給別人看!」

許多動物的雄性都有展示生殖器的天然衝動,這並不是孩子故意惹事的行為,如果嚴厲的訓斥,會讓孩子對生殖器產生罪惡感。

參考回答:

我們每個人被內褲擋住的部分,都是隱私部位,不可以隨便給別人看哦,同樣,別人的隱私部位,你也不能隨便看哦。


小雞雞是很內向很文靜的,他最喜歡的事情是待在內褲裡休息,只有你想尿尿的時候才會出來幫助你。你老把他叫出來玩,會打擾到他休息。


與其讓孩子產生罪惡感,不如告訴孩子,要保護好自己的生殖器。或者溫和的與孩子介紹,身體一些部位是不能展示的。

最後,附上美國防性侵教育動畫,視頻用短短的7分鐘,簡單3個步驟,希望能夠保護孩子不受侵害。

當和孩子一起看完視頻,請記得跟他鄭重其事地保證:無論他面對什麼困難和問題,只要不是主動傷害他人,爸爸媽媽會永遠相信他,保護他,不計一切代價!所以,有什麼事情,一定要跟爸爸媽媽說!

點擊閱讀閱文,給孩子挑一份獨一無二的禮物。

相關焦點

  • 虐童、性侵何時了,幼兒性教育迫在眉睫
    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的一幕幕還在腦海裡揮之不去,一切都還未平息,可是災難卻接二連三的發生,又爆出紅黃藍虐童性侵事件,性質極其惡劣,讓人髮指,而兩者最終的受害者都是那些無辜,可憐,天真無邪的孩子,試問那些人渣,你們於心何忍?
  • 從「N號房」引發的一系列關於幼兒性教育問題的思考
    所以,這件事情,最讓我感到害怕和不安的是,這些受害的孩子,不是一下子被拐走或者是被綁架走的,而是在學校、父母、同學、朋友都沒有察覺任何異常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就被淪為了滿足變態禽獸的「奴隸」,這些無辜的少年,他們連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要去承受這恐懼的奴隸般的生活,我真的無法想像,也不敢再往下想了。
  • 童性侵案每天發生0.95起:性教育,你等不得
    在《2018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中對父母不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有過分析:48.42%的家長認為是不知道如何進行,32.08%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應該等他們長大一點,3.18%的家長認為這個話題難以啟齒。
  • 兒童性教育也是一種保護
    今天真的要把性這個問題抬上桌面了,而且還與孩子有關。 當孩子有一天長大問:媽媽我從哪裡來? 當身邊的兒童性侵案屢屢發生,學生懷孕案打胎案層出不群,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時時跟在身邊,但我們可以給孩子做好性教育。不要把兒童性教育想的很猥瑣很有色,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自我保護教育。如今興起一批科學育兒的媽媽們,我相信你們也開始重視兒童性教育了,快來分享一下你們的方法吧!
  • 性侵頻發!性教育已迫在眉睫——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說起
    2020年4月,某公司高管鮑某明性侵養女沸沸揚揚,至此已再無此事的報導。2020年6月28日,成都14歲女孩因曾被性侵、墮胎,從自家11層一躍而下,墜樓身亡。性侵為何會頻繁發生?性侵者恣意放縱其獸性行為,可否會良心不安?對他們談良心,我是否too young too naive 了?這些衣冠禽獸為何會有恃無恐?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可窺見一斑。
  • 兒童被性侵的背後真兇:性教育的缺失
    「性侵的背後是兩代人性教育的缺失,發生性侵案件後,眼光應該更多放在孩子身上,對性教育牴觸的根本原因是不了解性教育的完整體系幼兒園男教師猥褻事件、高管性侵未成養女事件等等不斷在微博引發輿論。事實上,兒童被性侵的案例並不是近幾年才頻發,只是這兩年隨著媒體的發展大家能夠獲取到更多的信息,也有更多人願意站出來,說出來,這件事才能得到大家的關注。但即便如此,兒童被性侵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為什麼犯人那麼囂張?為什麼被害者閉口不談?
  • 4歲幼童被鄰居性侵致重傷,未成年人性教育刻不容緩
    福建5歲幼女被性侵致病;吉林年近6旬國家公職人員兩年多次性侵幼女並致其懷孕。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屢屢發生,在憤怒之餘,在呼籲嚴懲惡人的同時,我們也發現,性侵幼童案件中,熟人作案佔比很高,很多孩子對性知識完全不懂,再加上父母責任缺失,才讓惡魔屢屢得手。
  • 高校再曝「性侵事件」 受害者該如何自救?
    近些年,關於性侵的事件不斷發生,如何去避免此類事件發生,並幫助受害者走出陰影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經常會做夢,夢到自己被追殺」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姦淫14周歲以下幼女的,無論幼女是被強迫還是自願,一律以強姦罪論處,因為幼女是沒有性同意能力的。
  • 兒童性教育越早越好, 教會孩子對性侵說「不」
    3歲以下兒童表達能力有限,還不能準確地使用「欺負」「難受」等詞語來表達,這個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留心觀察他們的表現,包括身體的傷痕和行為變化。這些改變不一定來自性侵,也可能來自虐待,同樣需要嚴肅對待。記住,「N號房」事件中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歲,壞人從不嫌棄孩子太小,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覺得性教育太早,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做好早期性教育也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 兒童性教育越早越好,教會孩子對性侵說「不」
    3歲以下兒童表達能力有限,還不能準確地使用「欺負」「難受」等詞語來表達,這個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留心觀察他們的表現,包括身體的傷痕和行為變化。這些改變不一定來自性侵,也可能來自虐待,同樣需要嚴肅對待。記住,「N號房」事件中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歲,壞人從不嫌棄孩子太小,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覺得性教育太早,性教育的本質是一種愛的教育,做好早期性教育也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
  • 12歲女童被性侵兩年懷孕,農村兒童性教育別再缺位了
    又見性侵女童事件,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本案中,被性侵的女童樂樂只有12歲。尤為令人心疼的是,在家人提供的照片中,樂樂一邊撩起上衣露出了微微隆起的孕肚,一邊把頭偏向一邊,在看電視上的動畫片。家屬反映,開始被性侵的時候,樂樂什麼都不懂,後來通過看各種書籍才明白,但她也不敢說。
  • 「養父」性侵「養女」|到底是性教育的缺失還是道德淪喪?
    「養父」性侵「養女」、上市集團高管包養「情婦」、房地產大亨猥褻「幼女」等等等,性侵案件的頻頻發生,令我們不得不深思,發生這樣的事情到底是性教育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案件,父母的對孩子性教育的缺失是發生性侵案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 兒童性侵事件頻發 性教育不容忽視
    近年來,各種駭人聽聞的兒童性侵案件時有出現。那些本該是青春活力、單純燦爛的年紀,卻因為一些人的暴行從此墜入了生命的深淵。據「女童保護」統計,在2017年公開報導的378起性侵兒童案例中,明確表述人際關係的有349起,其中熟人作案209起,佔比59.89%;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為2014年達87.87%
  • 性教育就是如何防性侵嗎?
    性教育,真的只是給有性需要的人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性教育在保護孩子,了解 性的責任和權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它不僅僅是性的生理知識普及和防止性侵,也是對孩子人格發展引導的重要方面。 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認為這是一種保護孩子、防止性侵害的重要部分,因為「你認為孩子還小,但壞人從不認為你的孩子小」。
  • 12歲女童被性侵兩年懷孕,農村兒童性教育別再缺位了 |新京報快評
    又見性侵女童事件,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本案中,被性侵的女童樂樂只有12歲。尤為令人心疼的是,在家人提供的照片中,樂樂一邊撩起上衣露出了微微隆起的孕肚,一邊把頭偏向一邊,在看電視上的動畫片。家屬反映,開始被性侵的時候,樂樂什麼都不懂,後來通過看各種書籍才明白,但她也不敢說。
  • 羞答答的性教育:在你嫌性教育早的時候,壞人可不會嫌你孩子小
    無可否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談「性」色變,如果這真的對孩子好,那近年來不斷出現的猥褻幼童的案件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每次出現類似案件,社會總會有無盡的呼聲讓人對歹徒嚴懲,卻很少人會對「性教育」關注一二,與其讓孩子受到傷害後再高呼懲治壞人,為什麼不在孩子受到侵害以前讓孩子學會自保呢?
  • 韓國N號房事件,國內孩子性教育缺失來自哪裡?
    首先簡述一下「N號房」事件,N號房事件是從去年年初開始在Telegram上發生的性剝削事件,其受害者主要是未成年女性。其中受害者最小的為11歲,其虐待手法也令人不寒而慄,如:幼女下體內放蟲、身體被刻字、被逼著喝廁所裡的水、吃糞便等等。
  • 鮑毓明性侵案不成立!事件雖反轉,但性侵需持續關注
    就在今天下午,備受矚目的鮑毓明性侵案調查最終結果發布。結果顯示,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鮑毓明的行為構成性侵犯罪。對於這個「反轉」,很快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戀童癖遇上詐騙犯」是部分網友給出的解讀。我們不免需要反思,為什麼這樣的事情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為什麼這樣的獸行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為什麼孩子們、女人們、男人們對於這樣的侵犯總是選擇閉口不談?如果不釐清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那麼,即便是發起再多次MeToo運動,加害者和受害者仍會源源不斷地存在。
  • 寶寶:爸爸媽媽請別讓「性教育」的缺失,成為孩子慘劇的發生原因
    「我用二十年教會我女兒如何保護自己,而你卻沒有花一秒教你的兒子不要傷害別人」——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近期兒童性侵頻頻發生,從衣冠楚楚的高管律師到滿臉稚氣的黃口小兒,這一切是誰的錯,是社會還是家長,是小孩變壞了還是壞人變小了。
  • 「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初二那年,發生了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貳「你嫌性教育太早,惡魔不會嫌你孩子太小」在中國,2018年曝光的被性侵兒童逾750人,年齡最小的僅3歲,其中66.25%是熟人作案,甚至部分案例發生在受害人家中